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62节

  朱广生刚刚询问了职员,陈光良一般会在哪里办公,得知是中环德辅道的平安银行大厦。

  “肯定要去拜访一下的,陈先生会见我的,他一向重情重义。我要是得他指点一下,我才心里踏实。”

  实际上,朱广生看内地情况不对后,又想到陈光良早就来到香港发展,便坚决的带家人来港。

  “老板,外面有个叫做朱广生的人,说要见你!”

  陈光良听到属下的汇报,马上起身道:“快请进来”

  听到朱广生三个字,陈光良就想起了‘上海滩’的岁月,当年在上海滩的风光,他又怎么不时常惦记。

  “老哥,你也来香港了,我还说写信给你,没想到你已经来了!”

  朱广生一见陈光良的热情,顿时感动的差点掉眼泪,说道:“陈先生,没想到你还是如此重情重义!”

  陈光良搂着他的肩膀,邀请到沙发来,当年在沪市的朋友很多,但他和朱广生算是从底下发展起来的。

  在沙发上,陈光良感叹道:“当年那个租地建房,终究是害了朱老哥!”

  朱广生马上说道:“陈先生,你怎么能这样说,生意是你情我愿的,而且这些年我也算收回成本,还有得赚。”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你不怪我就好!毕竟要是.算了,不讲了,毕竟是未来的事情。”

  朱广生一听,佩服自己的选择真是作对了,他说道:“我早就关注陈先生,所以一见国民政府要完,就果断变卖财产来港。只是不知道,这香港到底如何?”

  这是来听听陈光良的意见。

  “香港很好.所以,你们一家放心的在香港发展。要是想做事业的话,就得谨慎一点,千万别去投机,我们人生地不熟;投资物业收收租是最稳定的,如果想做粮商,就得选好地址,正好我的环球贸易提供货源.总之老哥来港,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就来找我。”

  当年,朱广生将两幅地皮都给他租地建屋,也算是对他很信任。

  “好好,多谢陈先生,认识你这个朋友,我太幸运了。”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有这样一位大佬的掏心掏肺的指引,简直就是遇到贵人。

  陈光良将名片递给朱广生,并约了时间,一起吃个饭。

  朱广生将名片仔细的放好,心情美妙的离开,回家可以吹个牛了。

  而陈光良看着朋友的离开,心情也比较好,当年他也是靠朋友,如今他也希望帮到朋友。

  翌日,陈光良和长江地产的管理层,一起开了个会议。

  严宽汇报道:“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建成905幢房屋,剩下还有63幢年底前可以建完出租方面,目前已经达到60%的出租率,随着内地来港的富人增加,相信出租率会增长很快。”

  长江地产在沪市的报纸,就直接做广告,就是方便来港的富人安定下来。而在香港更是有好几个‘办事处’,直接一条龙的安排,拎包入住。

  但事实上,长江地产的租金并不是市场上最贵的,甚至只能说中等偏上,但房屋质量都是新的,设施也很齐全。

  例如西摩道的洋房,前世包宇刚家族1949年初来港,租金是450,顶手费是2万港币。

  同样的地方,长江地产的租金仅需400房租,顶手费15000,而且物业是新投资的。

  至于收顶手费,这是香港的惯例,大家都收。因为租金受港府的管制,所以顶手费就诞生下来,港府也管不到。

  油尖旺地区的一层楼,售价在2.5~3万。而现在管控的租金只能150~200,差不多要十年才能收租回本;这显然是大家不能忍受的,所以顶手费要6000,是一点都不贵。

  不过香港此时的物业交易,非常少。

  毕竟一幢楼动辄十万,一层楼也是两三万,能有几个家庭买得起?

  更何况,很多业主的心态也是——收租更划算。

  陈光良听到汇报后,说道:“嗯,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迁港高峰期,我们的租金不必上涨,稳定一下市场的租金。”

  长江地产建那么多楼,除了能改善香港的住房环境外,也能稳定香港的租金和顶手费,不至于前世那么高。

  而且,长江地产还有‘合组屋’,将一层租给四户、三户或者两户,这样一些家庭的压力大减。

  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穷人还是只能住在木屋、纸皮屋里,毕竟香港的收入普遍在30~100港币。

  严宽点点头,说道:“我们控制的数量,确实可以稳定香港的租金。”

  事实上,战后的香港,很多人都不愿意,也没有实力去重建因为战争破坏掉的房屋,甚至连一些有钱人都不愿意重建。正因为如此,长江地产不仅在私人手中买下很多旧地盘,目前也是香港住宅市场的绝对力量。

  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高达900万美金(3600万港币)的投资,压根没有财团可以投资得起。

  在德辅道的平安银行大厦,宁波旅港的商人纷纷齐聚,包括陈光良、方椒伯、刘鸿生、王宽城、王统元等人。

  大家坐在一起,互相交谈,脸上挂着笑意。

  直到陈光良走到前面,大家便坐下来,准备听讲。

  “各位,今天邀请大家来,是就组建宁波商人旅港的商会一事。随着国内的局势变化,越来越多的宁波籍商人来港,我希望大家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当前的局势,相互帮忙,更重要的是,商会还要照顾那些宁波籍来港的人,为他们工作和生存,提供一个机会。”

  众人纷纷鼓掌,大家来港的时候,也会拜访陈光良,以示陈光良在宁波商人中的地位。

  如今陈光良带头,组建这个‘宁波旅港商会’,作为宁波在港的同乡,自然义无反顾的支持。

  随后,刘鸿生主动说道:“陈先生当这个商会的会长,我想大家没有意见吧?”

  他主动说出来,也是避嫌。

  毕竟陈光良离开沪市后,刘鸿生成为沪市商人的领袖和代表。如今陈光良在,他虽然资历老,但商业成就和贡献不足陈光良多。

  “我赞同”

  很快,全票通过。

  陈光良随后诚恳的说道:“大家选我当这个会长,主要是因为我钱多,又比你们早在香港发展。”

  众人笑了起来。

  华人首富这不是开玩笑,要是陈光良在沪市,第一个就被总司令‘宰’了。当年也不用绑架荣德生,而是绑架陈光良了。

  接着,陈光良说道:“但鉴于越来越多的宁波同乡来港发展经商和生存,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希望积蕃公来担任常务副会长,平常主持商会的工作,为我们宁波来港人士提供一些帮助。”

  这是陈光良的御用‘工具人’,但方椒伯确实组织能力出众。

  而来港的宁波商人确实还有很多,例如曹光彪、包宇刚、査济民等等,都是宁波人。当然这些人,在今天的人面前,都是些商界晚辈了。

  大家也同意陈光良的建议,方椒伯此次带家人赴港,并没有事业上的野心,只想着做做愚公,正好处理商会的事情。

  其余人,也纷纷当学常任理事,组织架构算是成立起来。

  事实上,这已经是陈光良组织的

第365章 日本行

  9月。

  夏高翔仅是被喊到总司令处问询,在交出120万美金的外汇和金后,算是过关。

  这里面不仅仅是平安银行主动配合的关系,也是总司令不希望——陈光良在香港那边,倒向另外一边。哪怕是中立,也比倒向另外一边的好,毕竟陈光良还是华商领头羊。

  沪市平安银行,会议室。

  夏高翔主持会议,他现在是平安银行在内地的总经理,负责内地全部事务。

  而在内地的所有平安银行管理层,基本都将家人安置在香港,大家对老板陈光良处于一种绝对的信任状态。

  “各位,今天是我们的闭会议,大家请绝对保密。”

  “明白”

  随后,夏高翔说道:“根据老板的分析,国政府还有一年的寿命,沪市大概也会在那个时候JF。在这段时间,凡是希望提前去香港的,都可以提出申请,那边会给与安排。老板说了,那边有房子,有平安银行的岗位,有一切保障。至于愿意留在沪市的,薪资都会加三成,以美元为标准;且,老板随时有能力接大家撤出。”

  在场的十几位管理层,此时并不显得很意外,老板向来对这些事情很敏感,预测百分百的准确。

  随后,副总经理秦伯厚笑着说道:“大家都很轻松,公司的保障非常好,所以我认为应该没有几个人急着去香港。我们老板有船,完全能有实力随时撤出,所以我们还是要做好最后一班岗,接下来,汇兑业务会很忙的。”

  “对,没有什么好担忧的,1941年那么危险,老板也将我们所有人连同家属接到了大后方。”

  夏高翔大家意统一,便说道:“好,既然如此,那接下来安排我们的工作。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金圆券贬值速度,只会超过法币,所以我们尽可能在黑市兑换外汇、金、大洋这样的保值产品。其次,是新丰纺织、香格里拉饭店的经营照旧,直到和我们一起最后撤出,也包括和环球贸易等兄弟企业的合作。最后,汇兑业务,我们只做无险的操作,提高佣金比例。”

  帮一些想移居香港的富人,快速完成套现和兑换外币,然后转移至香港。

  这个环节,平安银行不会持金圆券,会提前想办法兑换。毕竟,绝大多数人不会想到金圆券贬值那么快,黑市上很多都做这种炒卖业务。

  “好”

  会议过后,平安银行继续运转起来,未来一年业务还是可观的,更重要的是,很多客户去了香港,依旧会继续信任平安银行。

  这是香港平安银行发展的一次契机。

  得知沪市平安银行的情况后,陈光良也是松一口气。

  据说这一次浙省实业银行的李铭,就被国民政府给扣押起来,说是浙省实业银行拥有500万美金和黄金,但是拒不上交。而陈光甫等人,也纷纷被请到总统府,被总司令敲打,劝大家交出外汇。

  沪市市长吴国帧去为李铭求情,声称浙实银行的总资产也不到200万,何来的500万美金外汇?

  结果,总司令便仅是训诫了李铭一顿,便给放了出来。

  可见内地的商业,已经完全属于‘管控阶段’,当然商人也是‘真奸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香港,大家还是有着各种手段的。

  国民政府的政策,虽然很硬,但能让人钻到空子。前世,据说总计有五亿美金的财富流入香港,这是助力香港发展起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哥”

  陈光聪、杨小虎,两人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喊道。

  “沙发上坐,有点事给你们讲!”

  “嗯”

  随后,三兄弟坐在沙发上,助理给大家倒上茶,便离开办公室。

  “小虎,你跟我多久了?”

  杨小虎也多了几分成熟稳重,说道:“我没有姐夫肯用工读书,所以18岁就出来工作,跟了哥已经12年时间。”

  陈光良靠在沙发上,感叹的说道:“你也三十岁了啊!”

  杨小虎看了看哥,想说:“感觉我的年龄还比你大,哥你怎么不会老?”

  不过,他自然不会问出口。

  随后陈光良说道:“你这些年的表现,我看在心上,是时候该独立创业了。你有没有想好自己准备做什么?”

  杨小虎一听,知道哥不希望他继续留在环球贸易,便说道:“我想做航运,买一艘千吨的二手船,跑跑JF区、日本、香港的贸易。”

  谈起这个生意,环球航运的全体职员当初合伙买进的一艘船,如今不仅赚回2艘船,而且还可以分红一次,利润确实大。

  “行,环球贸易的股权不要退,继续享受分红。我再给你80万港币,你自己想办法去买船。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做航运,要沉得住气,当然适当的冒险也无可是非,但要见好就收。”

  杨小虎点点头,说道:“嗯,我记下哥的话。不过,我能不能从环球航运要几个人,不用老员工,就熟悉这个航线的职员就行。”

首节 上一节 362/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