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49节
蒋梅英假装吃亏的说道:“总归不一样嘛,不过姐姐都说了,我当然只有听令了,谁叫你是大房,我是二房呢!”
陈光良不在这个时候插话,因为他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不过,随后他说道:“其实我很想带仁美去国外旅游,不过这香港基地也不稳,我们两人总归要有一人坐镇大后方。当然,等到1950年文杰读大学了,顾忌就没有那么多了。”
严人美这才真正的缓和下来,说道:“这还差不多,亏你还记得,这些话说了十几年了!”
陈光良笑着说道:“有十七八年了”
认识的时候,陈光良就给严人美各种画饼,到现在也没有带她出国过。
蒋梅英自然不敢得了便宜还卖乖,随即说道:“我们都比较年轻,特别是姐姐,31岁看着给二十岁出头,说是大学生,人家也是认为只有大学一年级呢!”
严人美被这样一拍马屁,也是很高兴的说道:“你还不是一样”
这一点很重要,让严人美有足够的耐心期待——和丈夫出国、旅游的浪漫,因为她们的容颜真的定格在20岁出头,少女风格十足,又带着一些少妇感。
陈光良见状,顺势将两女同时搂在怀里,三人坐在沙发上。
“这辈子有你们,是我的幸运!未来还很长,我们还有很多惊喜、浪漫、幸福,让我们一起期待。”
两女闻言,忍不住憧憬——丈夫带着他们去全球度假,然后默契的将头放在陈光良肩膀。
或许是这种温存,让陈光良有些得意,他忍不住想今晚来个一箭双雕。好在他很快冷静下来,毕竟儿女还在,还是等哪天找机会。
平安银行的协理张树年,来到香港,亲自汇报内地的相关工作。
此时的平安银行(沪市)管理着整个内地的业务,而平安银行在重庆、武汉、粤省、杭州等重要城市,都有相应的业务;在不少的城市,还有办事处。
平安银行的全国网络,现在很重要的业务开始,那便是‘汇兑’,协助一些富人将资金转移至香港。
“在这一波中,平安银行兑换了100万美金及相关的黄金,仅此一项便获利50%与此同时,新丰纺织的美元储备也达到40万美金.”
从3月份开始,平安银行及相关的企业一个重要的工作便是——兑换美元和黄金。
而在上个月(9月),国民政府将1美元兑2000法币的汇率,进一步提高至1美元兑3000法币,相当于法币贬值幅度很大。但好消息是,国民政府还在坚持‘自由兑换’。
“恐怕国民政府的自由兑换政策坚持不久了,总之法币会继续贬值,甚至贬值速度越来越快,甚至到钱不值钱的程度。”
张树年点点头,说道:“大家现在都知道储蓄美金、黄金、白银、大洋等,这国民政府似乎就要垮台似的,大家根本不信他们信誉。”
陈光良说道:“你说到点子上了,国民政府在战争上,其实也不顺利,对方只需要坚持一年时间,就能反守为攻所以呀,树年,你也要早做打算,将家人接到香港来生活。”
“这”张树年为难的说道:“家父年事已高,更何况,就算国民政府下台,国家还是这个国家,新政权.”
陈光良笑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移居香港吗?”
张树年摇摇头,毕竟老板突然移居香港,有些让人意外。
陈光良说道:“.总之,如果你听你父亲的,那么将来我的话,你自己好好想想,你要当孝子,那么就准备让老婆儿子对于你父亲,我知道他肯定劝不了,但对于你,我希望你还是看清形势.”
张树年连忙起身,躬身说道:“多谢老板的提醒,结束内地的工作时,我一定带家人来港”
老板是什么人,别说他跟了十年多,就是那些老板的熟识,见老板的动作,也会作为风向。
他既是‘资本家走狗’,又是‘臭老九的读书人’.
“嗯,不急,战争还在继续,也暂时燃不到沪市。”
“好的”
张树年结束工作后,又带着陈光良的指令,准备返程。
陈光良在沪的产业,还有平安银行、新丰纺织、维他奶,这两年还是有点利润的,能维持经营。但估计到1948年,实际上已经不能获利了。
陈光良来到九龙的旺角,只见一处有二十多幢五层的新唐楼,显然这是刚刚重建的。这二十多幢五层唐楼,都是长江地产的产业。
但在战争前,长江地产近差不多一半的物业;在战争中,这一带受损严重,长江地产在去年准备重建时,干脆将周围的旧楼一同买下,然后建了25幢唐楼,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尺。
看着全新的唐楼,陈光良心情不错的说道:“我们长江地产在去年8月底重返香港,如今仅隔13个月时间,便已经重建和新建一批五层唐楼,效率还是不错的。”
一旁的严宽随即说道:“是老板待我们很好,所以大家第一时间能从新凝聚在一起,投入战后的地产工作。”
这话倒不是马屁,长江地产的主要员工及家人,都在1941年撤到重庆,陈光良照顾了大家四年时间,大家不用考虑住房、食物的问题,自然有公司继续负责。
“在新员工中,也要形成这种风气,不要搞对立。”
“嗯,长江地产还是靠能力说话,有些新员工进来,很快能得到重要。”
陈光良自然知道这些事情,战后他重新担任了长江地产的总经理,并继续兼任董事长。所以他在人事上,除了继续重用原来的老员工外,同时也接纳本地员工,量才而用。
如今的长江地产,不仅仅涉及地产开发、房屋租赁,同时也涉及了建筑设计、建材销售,在多元化的发展。
而在建筑领域,长江地产成立的一家建筑公司——保利建筑,目前由严宽兼任总经理,主要负责长江地产旗下的建筑工程。
但另外一方面,虽然已经有保利建筑公司,但建筑公司还是会将一些工程,交给本地的‘判头(包工头)’,建筑公司主要负责的是管理和技术。
道理很简单,长江地产也需要给其他人饭吃,更何况本地判头有一些自己的优势。不过有保利建筑后,这些判头想偷奸耍滑,想暴利,显然已经是不可能,但大家还是争先接活,毕竟长江地产的活是真多。
“老板请.从去年开始设计和修建的唐楼、骑楼、洋房等住宅,我们长江地产都注重现代化生活方式。例如这个1010平方尺的户型,我们设计了两个卫生间,都是配备抽水马桶还有这个佣人房.厨房也是使用煤气和抽烟机我们还考虑到以后冷气柜的普及问题.可以说,生活相当的方便。”
陈光良仔细的参观着户型,这个年代的房子都是带装修的,甚至还带一些设备,比如抽水马桶。家用冷气柜(空调)的普及,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但不会超过十年时间。
“嗯。长江地产要做地产行业的引领者,技术就不能落后。另外,考虑到后期香港住房紧张的问题,‘分租模式’也要考虑到遇到的问题。”
严宽当即说道:“分租都不是问题,他们租赁部会管理好的。”
不过说实话,战后香港重建和新建的房子中,长江地产是一股庞大的力量,那么缓解住房是必然的,后面的租金和顶手费,可能没有前世那么夸张了。
当然了,这是好事,陈光良也会这样认为的。
“最近有什么好的地皮和旧楼没有?”
严宽回道:“像油尖旺、西环、湾仔、铜锣湾、北角这些区域的旧楼和住宅地皮,我们网罗了不少,战后差不多有占地60万平方尺加上最近内地的战争问题,一些持有者也开始待价而沽起来不过老板放心,半年时间,再购入40万平方尺的问题不大。”
完成这个目标,长江地产的地皮相当于有150万,按照后世香港的地积比(平均值8),相当于有1200万的楼面,这个已经是前世李家成的长江地产公司,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约3~4年的市场供应。
相当的夸张,因为长江地产现在的地皮,基本都是市区的优质地皮。
更不要说,陈光良旗下的平安银行、时代影业、新丰纺织、维他奶等企业,都有丰厚的物业。
“嗯,有机会当然拿下,没机会我们也不要急。另外,像浅水湾、半山等地方的优质地皮,可以修建高档洋房和别墅。”
“好,我明白了!”
第353章 再投资美股和地产
11月初旬,陈光良携蒋梅英乘坐‘金山号’前往美国旧金山,然后准备乘坐飞机前往纽约。
此时的‘金山号(自由轮)’已经完成一次香港至北美的往返航行,引起华人的哄动(第一个由全华人船员驾驶的跨洋航行)。
自由轮船型航行速度为11- 11.5节,长度135米,船幅17.3米,吃水8.5米,不仅仅是能装很多的东西,而且速度也比较快。
更重要的是,自由轮船型上有着较好的休息室、图书室等空间,因为美国船员实在‘太金贵’。
但这些船到了环球航运后,便将这些空间利用起来,部分作为船员休息室,部分作为载人的船舱,毕竟华夏船员没有那么金贵。
这次航行,陈光良和蒋梅英就单独享受一间船舱,私密性非常的好。
“陈先生,蒋小姐,欢迎乘坐金山号轮船,此次到旧金山的航程是17天时间。”船长滕士标恭敬的在甲板上,欢迎老板夫妇。
陈光良伸出右手,和气的说道:“滕船长,这次我和夫人乘坐金山号,既希望是一次旅行,也希望我能和大家学习一下自由轮。我虽然对船舶还算熟悉,但对于自由轮确实还比较生疏。”
滕士标笑着说道:“以陈先生的水平,很快能熟悉自由轮的,您有什么想法,请随时吩咐。”
毕竟是十多年的航运家,老板的水平在业内是公认的优秀,和一般航运家不同,老板对驾驶、机修等领域,都称得上‘老行尊’。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好,我期待这次航行。”
17天的时间,他不可能浪费,趁着机会,好好深造航运相关的知识;虽然他是老板,但专业知识还是需要有的。
此次出行,陈光良夫妇带了4个保镖和两个助理,实际上,还有一些属下乘坐飞机去美国,包括平安银行的郭德明等人。
郭德明算是陈光良最早期的管理层,从长江地产创立就已经是他的副手之一,后来又去美国深造一番,四十多岁的他可谓正值当年,目前是平安银行的常务董事兼任陈光良的私人顾问。
此次郭德明领衔去美国,主要是处理平安银行的资产问题,那1050万美金的资产,要全部拿回香港的平安银行,后面再考虑分红的问题。
船舱里。
陈光良和蒋梅英在小桌上,共进晚餐,并聊着一些事情。
“这次让你跟着我去美国,主要还是关于二房投资的事情。这两年(1945~1946年)美国的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所以股市也是跌了一些,但美国依旧是投资的好市场。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速度快、盘子大,你和孩子们又拥有美国籍,非常适合大展宏图。只是孩子们暂小,我无法通过他们来经营一些产业,所以将目光看向物业和股市。”
蒋梅英优雅地替陈光良倒上一杯红酒,然后才说道:“你不要急,我们二房有那些钱,这辈子也是衣食无忧了,我可没有太大的野心。”
她话里的意思是——我不嫉妒大房拥有的产业,有1000万美金的财富足以。
陈光良笑道:“你不能没有野心,不然以后孩子们该说我这个父亲‘不公平’了!”
蒋梅英本能的说道:“他们敢?”
陈光良回道:“心中敢不敢,谁又会知道。总之,我一定会为三个孩子创造一个很好的条件;更何况,现在的1000万美金算是巨富,但通货膨胀持续下去,未来的1000万不过算是中富和小富而已,不值一提。而且,如果没有产业,孩子们不可能守着财富,那样也太混吃等死。这一次我们投资的地产和股市,相当于以后我们投资产业的靠山。”
蒋梅英这才说道:“嗯,只是投资股市和地产,是有风险的吧!就算你很厉害,但美国的产业,是不是太遥远,还是让孩子以后自己创业?”
毕竟丈夫再厉害,难道还能远程创业?
陈光良自信的说道:“我自然信心十足,总之关于投资的事情,我的意见是决定性的,哪怕孩子以后工作也是如此。”
蒋梅英马上说道:“是,我都忘记了,你可是财神爷。”
看着丰腴而优雅的绝代美人,陈光良勾勾手指,蒋梅英妩媚的一笑,然后站立起来。
那一瞬间,一个身高一米六出头,曼妙旖旎的身姿,让人微微失神。
随即,软香入怀,陈光良轻轻的一巴掌拍在蒋梅英的臋部上,蒋梅英身上传来惊人的弹力。
舒服!
“我可不是你的财神爷,而是你的丈夫,三个孩子的爸爸,我自然要为你们考虑。这次去美国,我们依旧投资中高档公寓,同时投资像福特、通用、标准、德士古这样的消费股。”
战后,福特这样的汽车股,一定是会持续大涨的,因为不仅仅是美国国内消费多,海外也出口众多;这个年代的美国产品,相当于后世六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产品;而石油的发展,也是在二战后,真正的发展起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
美国人通过二战发现,石油这种产品运输轻松,但经济效益特别的好,这是石油真正成为和美元一样重要的东西。
相应的,美国军工股成为鸡肋,这些年自然要下跌不已。
听到陈光良如此自信的安排,蒋梅英忍不住问道:“如果孩子们长大了,你打算让他们做什么?”
陈光良直接说道:“文锦读大学时,就应该学会如何营销,毕业后,则准备进入文化与玩具行业。具体的话,你尽管放心,我已经有方案,只不过时机尚且没有成熟。”
蒋梅英她根本不想知道具体的方案,得知陈光良有了想法,她便心中很高兴,说明这个父亲确实‘一视同仁’。虽然二房的事业暂时落后,但丈夫的本领,迟早让二房子女也有一份很大的家业。
说实话,她还相信一点,二房凭借美国籍贯这个身份,说不定将来发展比香港好。
事实上陈光良确实有很多想法,陈文锦是1935年的,毕业差不多要1956年。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