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550节

  李世民丝豪不加掩饰自己对李言的欣赏和宠爱,赞赏道:“承乾,昨日你为朝庭献了两策,都是大功。而明日又要为大唐远赴突厥,更是功不可没,你说说看,朕该怎么赏赐你?”

  “父皇,儿臣已然是太子储君了,父皇把大唐的未来都许给了儿臣,儿臣为大唐谋划奔波是应当应份的,怎么能再要赏赐呢?”李言下意识的照例客气了起来。

  李世民将手一摆,摇了摇头:“那是以后的事情,有功就要赏,这是天经地义的,说吧,只要是合理的,朕无有不允。”

  李言一愣,见李世民态度坚决,不似客气,转念一想,估计是占了自己大便宜,有些不好意思,想安抚一下,思索了一阵:“即然这样,儿臣斗胆,想向父皇请一道圣旨.”

  李世民疑惑道:“哦,你想做什么,说说看?”

  李言立马想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任务,安康现在还小,夷男要到结盟的时候才会提出求娶安康的想法,不过,结盟换成了自己,自己自然会想办法应对的。

  不过,安康嫁人的问题,根儿上不在夷男。

  夷男最后反了,安康没嫁成,不是一样被整个皇室所裹挟,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独孤谋,原剧中李承乾不是没向长孙皇后求过情,只不过他也无法撼动整个阶层。

  而自己这一去,是打着暂时避开的想法,就不知道是多长时间了。

  不在长安,就无法照看到安康,不如趁此机会,从李世民这里求得一道圣旨,有了这道旨意,安康就有了能对抗长孙皇后争取自己幸福的机会了。

  于是李言正色道:“父皇,淑妃娘娘早逝,安康妹妹从小就没了母亲,父皇和母后对安康都是加倍的疼爱,也养成了安康无拘无束的性格,不像其她妹妹那样安份老实。”

  “天上的雄鹰自由自由,若是强制性的被关在笼子里,就会死掉。”

  “别的事情还好,安康懂事,也不会忤逆父皇和母后,儿臣只是担心安康的婚姻大事。”

  “即然父皇降恩,那儿臣就斗胆向父皇请一道圣旨,以皇帝之名,赐予安康妹妹自己选择夫婿的权力,任何人不得限制。”

  呃.

  李世民一愣,原以为太子会求得一些权力和职务任免之类的福利,没想到竟然是为安康说情。

  长乐公主说给长孙冲之后,长孙皇后就惦记上安康了,一直在自己耳旁念叨着,要给安康找一家勋贵里面的杰出子弟,因为自己忙于朝务和战事,没有精力过问此事。

  而安康这丫头最近听说和宫外的一个商贾子弟打得火热,虽然年纪小也不怕出什么事情,但总归安康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李世民觉得就算不嫁给世家大族,最起码也要是个功臣勋贵之子。

  皇后估计也是注意到了这种苗头儿,所以想从根子上扼杀掉,免得以后出现棒打鸳鸯的事情。李世民也就顺口应了下来,让皇后留心,等到大战过后,再从容考虑。

  可没想到此时太子竟然就这样的事情和自己讨价还价起来。

  李世民眉头一皱,一方面感觉微微有些不悦,可另一方面又为李言将这么天大的一份功劳,换来妹妹的称心如意,一番爱护之情,也令自己感动。

  李世民半响没有说话,或许是李言那句‘自由自在的鹰被关在笼子里会活不下去’的话打动,想了想安康那无法无天的性格,还有已经死去的淑妃。

  最终,李世民觉得自己最看重的一儿一女即然都是一样的想法,最后后问了一句:“你确定要用这份天大的功劳,换取一份让安康自由选择的旨意,安康年纪小,未必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一旦选择了商人子弟,安康以后就算脱离了皇室,会被别人瞧不起的,你确定你的做法是对安康好?”

  李言一听就知道,李世民恐怕已经察觉到了一些什么,说不定已经在考虑安康的事情了,自己这时候提出这种要求可谓是虎口夺食,若是之前,李言还想到时候慢慢解决,但现在马上就要离开了。

  稍稍逾矩,李言也不在太在意。

  他知道,等到自己再返回长安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左右自己的意志了。

第780章 临行前的准备(上)

  2024-07-13

  李言坚定的点了点头:“只要是妹妹想要的,哥哥都愿意去呵护,哪怕是错的,哥哥也会无条件的为妹妹收拾残局,儿臣和父皇的想法一样,都是想让安康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一辈子。”

  李世民盯着李言的眼神,李言也是一脸坦然的相对,眼中的笃定和坚持没有半分动摇。

  良久,李世民叹了口气,走到旁边的御案前,提起毛笔。

  李言见状,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个手帕铺在了案上,李世民眼含深意抬头看了看,然后,略一沉吟,在手帕上写了一行字,随后提笔放在一边,拿起放在案上批阅公文的御印。

  蘸了蘸朱砂红泥,印了上去。

  李世民没有用代表自己私人身份的印章,而是用非常正式下发圣旨的御印,这就说明,这道圣旨非常官方,具有极强的法律效用,不像自己印章那么随意。

  当然了,这个印章所约束的人也就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两人而已,李世民很清楚李言要这道圣旨的用意,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用其堵住自己和皇后的嘴。

  所以,考虑的很周到。

  李言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样一件任务就等于完成了。

  用完印,李世民拿起手帕递给了李言,提醒道:“这件东西不要提前让安康瞧见,或许等过两年她心性定了,自己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样的选择,也不用咱们费心思了?”

  “父皇放心,安康现在还是个孩子,儿臣求此恩典,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但愿她能幸福。”

  李世民点了点头,心里有一种帐然若失的感觉,自古儿女的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原本自己还想操操心的,可今天自己竟然亲手把最痛爱的女儿婚姻大事的权力让了出去。

  “北边事急,明天你就启程吧?”

  依依不舍的看着李言将手帕郑重的收入怀中,李世民摇了摇头,担忧的说道:“离开了大唐,你的生命安全就要靠自己了,父皇也无能为力,你自己多带点儿人手,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去和伱母后告个别吧,别让她担忧”

  李世民也是因为太子要远行,此去离开唐境,深入突厥之地,风险还是很大的,也是为了让太子安心,所以李世民这才爽快的同意了李言的‘非份要求’,让其无牵无挂的去办差。

  “是,父皇!”

  李言神色一肃,想到了武德九年的时候,想了想,这次真的是一别好久,于是郑重其事的跪下叩了头,再起身的时候,眼中已蕴酿了生离死别的悲伤。

  “儿臣此去,生死未知,福祸难料,父皇一定要珍重自己,善保龙体。天冷的时候多加衣物,晚上睡觉盖好床被,平时吃饭不要太节省了。弟弟们不懂事儿,若是触怒父皇,父皇尽可责罚,却不要伤了自己的心。”

  “无论遇到再大的事情,都不要着急,一定要等儿臣回来。”

  呃.

  李世民头上一头黑线,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太子的话里有一些让自己不太舒服的东西。

  想了半响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太子话里的嘘寒问暖虽然不太合乎君臣礼节,不过普通百姓家的子弟远离,也是这样叮嘱自己的父母吃饱穿暖不操心的。

  李世民身为帝王,并不太喜欢这种分别的伤感场景,只好转过身子,摆了摆手。

  李言见李世民已经不太像四年前那样容易被自己PUA了,无奈的撇了撇嘴,看来这一招使用的机会不多了,只好收起剩下的台词,有点尴尬的离开了御书房。

  从绮云宫离开后,李言少有的从南面承天门出了太极宫,直奔东西两市。

  马上就要去草原了,听说那里干旱无水,到处都是灾荒,恐怕什么都缺,虽然以李言的身份,肯定亏不了自己,可离开大唐,自己就不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太子了。

  什么都要靠自己。

  所以李言开始了大采购,反正空间是个真空的地方,食物放里面也不会变质,李言直接到酒楼里,点上了十几桌上好的饭菜,就让他们往包厢里送,搞得小二都不知道李言一个人怎么能吃那么多东西?

  后来又采购了各种有可能用上的洗漱用品、香料、衣物、药品、酒水等,不过自己忙了一个下午,就只填满了空间的一个小角落。

  想到自己这次不是一个人,可能还需要带手下,草原上别的都好说,武器可以缴获,衣物也可以反复的穿,唯有粮食才是活命的根本。

  最后李言来到了太仓,以太子的身份打开了仓库,以检查的名义支走了守卫,将最新的扬州米整整搬了一千石到自己的私人空间里,反正太仓里的粮窖数之不清。

  区区一千石,太仓里每天进出大量的粮食,谁也不会去盘帐的。

  再说,就算发现了,胡成他们也会将帐做平的,随便虚购一些开支,就完事儿了。

  李言的空间里最多只能放下一千石粮食,主要是粮食太占空间了。

  一千石粮够一千人吃上三个月的,一万人吃上十天。

  何况,这次李言不打算带太多的人,轻装简从,就常胜还有最初挑选的几个侍读,现在这些人的忠诚度都是最高的,无论自己叫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不会有异议的。

  在东宫待了半年,这些人早就闲得嗷嗷叫,跟随自己去了草原,稍一历练,就能展露出原本属于他们的名将之姿。

  回到东宫,李言叫来了常胜,一听要去北方,常胜就十分激动,虽然放弃了仇恨,可待在长安城里,常胜还是觉得不自在,在战场上待久的人,听不到战马嘶鸣的声音,总觉得人生没有了意义。

  告诉常胜回去准备,明日一早就启程后,常胜兴冲冲的离开了东宫。

  李言又让王玄策叫来了孙仁师、高侃、席君买、萧嗣业、李敬玄、刘仁愿、裴行俭、李谨行八个侍读,这几人是李言最开始亲自让侍卫们天南地北找来的,也是和李言最亲近的一批人了。

  “参见太子殿下!”众人恭恭敬敬的向李言行了一礼。

  虽然现在东宫的侍读已经破百,但和任何地方都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会划分出小圈子和派系。

  这是人性决定的,李言也无法左右。

  现在东宫里的侍读群里的世家子弟和功臣子弟各自聚成一团,通过家里的长辈在朝中的职务高低不同,也各自隐隐划成圈子。

  实际上现在的侍读中除了李言最开始寻找的十侍读中,几乎没有平民出身的子弟,所谓的平民系,就是家中长辈是地方豪强,在朝中任职的也是六品以下的低级官员。

  李言将众人通过才学精进程度,划分了不同的级别,但也阻拦不了别人私下里和谁亲近,只是大家在对外的时候,都以东宫侍读宣称,总算是让李言感受到了一点校长的感觉。

  不过,不管大家怎么划分,最初找到的十个侍读都牢牢的抱成一团,在东宫学校中,隐隐有一种高年级学长的待遇,平时也是帮李言管管纪律,约束一下这群二世祖们。

  对他们来说,他们和别人是不同的,他们是太子礼贤下士请来的,而别人大多数都是自己拖人找关系进来的,这也是这十名侍读一直骄傲的原因,他们自己也会维持自己的体面。

  “仁师,高侃,你们的学业和骑射练习的怎么样了?”李言看着朝气蓬勃的未来名将们,高兴的询问起来。

  这里面孙仁师和高侃年纪最大,今年都十八九岁了,平时也最是稳重,在侍读群中属于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之人,在薛仁贵去了定襄后,王玄策又跟着李言管理锦衣卫。

  剩下的八名侍读,李言并没有再增加,而是依然单独为一火,由孙仁师和高侃两人轮流管理,平时偶尔为李言值戍,大部份时间都在西内苑练习骑射。

  见高侃看过来,孙仁师当仁不让的上前一步说道:“殿下,属下等不敢懈怠,课业每月都是排在前列,而骑射方面,就连最小的行俭和谨行都能做到百步之外,百发百中。”

  “我们几个年长的,两百步外,箭不离靶。”

  “骑术就算在东宫率卫里,也是名列在前的,在马上射箭,基本上都能做到六十步内,绝不失手。”

  李言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整天混在一起,这一火人也是自己亲自带的,他们的本事自己也是知道的,询问一番,也只是给他们一个心理准备。

  果然,孙仁师话一说完,最小的李谨行就激动的叫嚷着:“殿下,听说我们大唐和突厥的战争马上就要开启了,您是不是要派我们上战场了?”

  “是啊,殿下,仁贵大哥都走了这么久,也不知道他在定襄怎么样了,好男儿就要沙场取功名,我们也不想总是听别人说我们靠着太子的关系才出头的?”裴行俭跟着附合道。

  李谨行和裴行俭年纪最小,和李言差不多大,思想上还没那么成熟,其他几人都稳重多了,虽然眼神中都是一副意动的样子,却没有人接口,一幅听李言安排的架势。

第781章 临行前的准备(下)

  2024-07-13

  李言威严的目光从几人脸上一一扫过,心里暗暗点了点头,差不多了。

  大唐和后世不同,此时这些人的年纪,已经可以进入社会打拼了,像孙仁师他们虚岁都二十了,若放在一般的世家中,这样的年龄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朝中,都厮混好几年了。

  “孤刚刚接了一个差使,明日就要启程前往东都,随后要往北方边镇代父皇巡视几个行军道。”

  李言说到这里,神色一肃:“孤打算带几个人一块儿去,全凭自愿,这一去时间上也说不清,有可能是几个月,也有可能是几年。不过,孤有言在行,此行十分危险,随时有可能丢掉性命。”

  “战场上兵凶战危,古来争战几人回?”

  “一旦踏出长安城,那你们就是一个大唐的军人了,生死只能依靠自己,孤没有吓唬你们,若是没有这个心理准备的,心有牵挂者,可以留在东宫,你们要想清楚?”

  几人面面相觑的看了看,最后齐齐上前一步,拱起双手抱拳一礼,都是一脸坚定的神色:“属下愿意追随太子殿下,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首节 上一节 550/6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从大食堂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