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第408节

  996,007都是常态。

  所有的部门,都是感觉人不够用!

  其实就是人不够用。

  为了压缩研发费用,高怀钧现在采用的是一个人给两个人的工资,当三个人使的方法。

  给高工资,但是也让你干最累的活!

  不想干?

  觉得太苦?

  高瓴是有熬不住的人。

  基本上每年招聘来的大学生,在前面三个月,就会受不了走掉20%多,然后在三年的时间里再流失掉剩余80%的一半。

  就这样,就像后世的大厂一样,依然每年有大批的985和211的毕业生抢着进入。

  每年只要高瓴到华五和C9去招聘,那基本上校园招聘会都是挤得满满当当的。

  为啥?

  国内企业996的多了,但是像高瓴一样愿意给高价钱的可不多!

  在华国,太缺少这样的高利润企业了。

  但是就算是高瓴,如果身处在华国,也肯定会做某个瓶颈的地方直接停滞下来,然后就是反复折磨自己的员工,勉强生存下来。

  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华国市场空间狭窄,根本没有庞大的消费力,支撑起巨无霸型的超级科技企业!

  但是现在布鲁塞尔支点的成功,却是给了这些员工很大的信心。

  就是因为现在市场范围扩大后,自身的工作目的就完全不同了。

  到时候有国外市场来分摊研发成本,高怀钧能给予的研发资金会相应更高!

  待遇更好!

  在所有人的心中,哪怕是最乐观的高瓴员工的心里。

  大家都是觉得,在未来很长的一定时间之内,高瓴的发展核心战略,将是在以华国为核心支点,再慢慢往国外沁入。

  而这个时间,或许还是十年以上!

  大家,都是信心不足的!

  毕竟,外国的产品都是高精尖,外国的月亮就是更圆。

  德意志的油布纸可还在清岛的下水道放着。

  华国产品大规模碾压国外产品,那基本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然而,当所有人都是为这个趋势而感觉到担忧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确是感觉到了乐观,甚至是欢呼雀跃的。

  那就是高怀钧。

  因为,高瓴P1的量产,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在布鲁塞尔点位扩展的热点之下,高瓴P1低调得有些过分。

  但是只有高怀钧知道,高瓴P1,是一个绝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虽然看起来,这款产品的研发,非常激进!

  深度生态系统和快充系统,绝对可以说的上是高精尖中的高精尖。

  深度生态系统和智能家居的绑定,可以更好地提升客户的黏性。

  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高瓴的综合利润!

  后世某粗粮公司,为什么账户上是冰冷的1000个亿?

  卖手机真的那么赚钱?

  红粗粮手机,一台1000元都不到,利润甚至只有几十块钱!

  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粗粮商城里头的各种衍生产品!

  圆珠笔,智能小台灯,智能小音响,智能空调等等。

  这些产品,全部都通过固有的销售渠道推送出去,完全不需要添加新的销售费用,这些产品利润是极高的!

  现在高瓴衍生品公司,一年的销售额虽然只有几十个亿,但是利润却有接近40%!

  这个利润水平,实在是太夸张了!

  高怀钧实在想不到,如果深度生态闭环发展到成熟体的时候。

  他的卡上会有多少个冰冷的亿元!

  到时候,就算是2019年中为的那场大碰撞,降临到高瓴身上,高瓴依然是可以轻松躲过的。

  可是,这样的一个极佳的产品,却是遇到了研发难题。

  “在使用大电流充电时,我们必须确保充电和放电的安全性,当红点电池是并联的时候,还需要对阻抗和初始容量的不匹配问题保持警惕。”

  “对于内部的多个电池单元的并行充电,需要额外的管理。如果两个电池电压相差超过400mV,充电器必须防止交叉充电。仅在最低电池电量过低以至于无法支持系统负载的情况下,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交叉充电。”

  “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将更大的电流推向电池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措施,电池可能会过热,甚至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热失控反应,从而导致电池爆炸。。。”

  高怀钧听着高瓴电池王世充的发言,大致是了解了,这款电池为什么难产了。

  核心原因,还是因为现在的电池电池密度不高,但是为了推高电池容量,会使用更多的锂离子元素。

  而锂原子作为现实生活之中最活跃的元素,为了控制热量的产生,所以电池内部就会使用多个小电池并联的方法,来增加电池储存容量。

  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中的办法。

  而又因为有内部并联,又需要有更强的电池控制系统,以及电池控制芯片的研发。

  但是现在,本来这套系统,高瓴并不是非常成熟,现在要强上快速充电技术,等于是放大的了缺电。

  快速充电所产生的热能,可不是普通充电速度,可以比的!

  毕竟增加热量是充电电流增加的一个副作用,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热管理。

  防止电池过热的最简单的方式是减少充电电流,但这会延长电池的充电时间。

  这就进入一个死循环了!

  所以高瓴电池现在就很是棘手。

  高怀钧听了一阵默然。

  他现在知道,为啥几年以后的三桑note系列,会爆炸了。

  这玩意儿,不是研发大厂,真的碰都也不敢碰!

  在后世,有实力卷充电技术的,也就有数的几家而已。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想在理想(快速充电)和现实(安全和维持电池寿命)之间的权衡嘛!”

  “但是这样不可以!”

  高怀钧无情地摇了摇头。

  在P系列的战略之中,是成为一款和mate系列相互支撑的高端手机。

  如果只有深度生态系统的APP,是肯定会让消费者感觉到兴致缺缺的。

  他们的感觉就是。

  就这?

  所以,必须,也必要用到高端的快速充电技术!

  因为这是一个决定手机厂商命运的问题。

  旗舰机的各项功能必须稳定可靠,而且拥有较强的差异性。

  这个技术,不仅仅是手机上可以用到,就算是汽车上,也是可以用到的!

  此刻王世充听了,很是头大!

  虽然高怀钧现在要求的是15W的充电功率,相比较原有的5W,多了三倍。

  看起来是比后世的120W,少掉不少。

  但是,在电池和电路主板的设计和5W的区别就知道了,稍微改改就是重新布局。

  电荷泵都得改更大的。

  从5W充电到15W充电,那电线都得要换更粗更多的线芯。

  这里面哪里是简单的套个软件协议换个高功率电池就能搞定的?

  另外一个就是产品定位和成本取舍问题,旗舰机其他地方堆料必须足,比如顶级Soc,影像系统,屏幕等等,都已经有足量的成本堆上去了。

  再来个大功率快充技术,这成本都不知道高哪里去了。

  如果价格太高,会不会成为目标用户的关键决策点?

  这谁心里都没谱!

  就在王世充在想着怎么回答高怀钧的时候,在一旁的高怀钧向坐着的闵伟国说道,“堆料成本上去啊,完全都不用怕!”

  “现在的核心问题,其实是芯片问题!”

  “电池芯片的控制技术,还十分不足!”

  “记住,这款手机的充电器,重新适配!”

  “不要省这点小钱在充电器这种小地方上。”

  “记住,我的原话是不计成本!”

  高怀钧语气淡然,却十分坚决地说道。

  这15W,相比较后世200W,那是小到小得不能较小。

  就这个电流也怕,那后面的超级快充还玩个屁。

  不要玩了!

  这点冒险精神都没有,看来高瓴已经逐渐有了大企业病了。

  在场的所有高管,都不由得面面相觑。

首节 上一节 408/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奢侈品:从手工作坊,制霸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