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华夏雄师

华夏雄师 第62节

“先祖建立了张氏王国,可是他逝世之后,几个儿子自己内乱,闹矛盾分家,总共就豆腐干大的一点地盘,还要分家,张氏王国自然是四分五裂。所以荷兰人来了之后,根本没人组织抵抗,我们只能向荷兰人投降。我们分家之后,有的人去了婆罗洲了,也有去了新加坡了。目前还留在岛上的张家后代,还有十几户人家,分散小镇外面的各座村子里面。不过能成为村里老大的却没几个,毕竟张家已经衰弱了。”张丙福说着,摇了摇脑袋,对张杰绪死后,张家后代的不争气觉得非常失望。

按照潮州张家的辈分排行,为:占春丙培锡进杰焕基忠。

张杰绪是杰字辈,这张丙福是丙字辈,是张杰绪的第六代子孙。在岛上的,还有辈分更高的占字辈和春字辈,也有培字辈和锡字辈的张家后人。

小镇内人口只有几百人,岛上华人有七千多人,大部分的人都散落在岛上各地村子内。

华夏军开始对已经改名为曾母南大岛的纳土纳大岛进行人口普查和户籍登记,并对人事进行了任命,荷兰名字的镇名被抛弃,这座镇被改名成石塘镇,由张杰绪后人张丙福担任了镇长。对其他村子也进行了任命,原来的族长或者里正,任命为村长。

相邻的几座村子合并为一个乡,由村民们投票,选出一名乡长。

接着,苏三娘提出土著人的问题:“这里土著人的人口一共有多少人?他们信仰天方教可不行的,我们军人要吃猪肉,他们禁止吃猪肉,在他们面前连猪都不能说。”

张丙福回答道:“岛上的土著人不过一千多人,两千人都不到,而且岛上的土著人也没有都信仰天方教,只有少数人跟了那些外来的土著兵信了教。”

经过张丙福的解释,苏三娘才了解清楚,原来那五百苏丹土著兵都不是这座岛上的人,是荷兰人从婆罗洲带来的文莱苏丹和万那苏丹土著兵。至于岛上的天方教寺院,那也是应那些苏丹土兵的要求所盖的。

小镇里面最高大的建筑物,就是那栋天方教寺院了。寺内的阿訇也成了华夏军的俘虏,华夏军把天方教寺改成当地镇政府,而华夏军司令部则设在堡垒内。

假如陈新元在这里的话,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把天方教寺改成养猪场,俘虏的阿訇,就让他成为养猪专业户好了。

“那些土著人躲在山上不肯下来,我们建设需要人手,如果他们不服王化的话,那我不介意出兵灭了他们,把男人全部抓过来当苦力。”苏三娘提出修建炮台的建议。

——

张氏王国资料太少了,为了尽可能的接近真实,笔者专门去查了潮州张家族谱,辈分是真实的,名字只好杜撰了。之前罗芳伯的孙子,那是真实名字,但罗芳伯的孙女没有查到名字,笔者只能胡乱起了一个。和顺公司那几个当家老大,全部为真实人名。

傍晚加更一章。

第66章 加尔各答

在海上漂泊了半个多月,陈新元乘坐的商船终于再次看到陆地。

湛蓝色的海水逐渐变成淡绿色,站在船头,可以看到前方出现一片广阔的河流入海口,滚滚恒河水流入印度洋,挂着各种国旗的船只,从恒河入海口驶入。

“马上就要抵达加尔各答了,如果有在这里下船的,收拾一下行李。要去埃及的,也在这里换船,我们的船是要绕过好望角的。”船长通知所有乘客。

“我就是要去埃及,从埃及换船,走地中海,先去法国和普鲁士,欧洲大陆应该开通火车了吧?从巴黎坐火车到英吉利海峡,再坐船比较快。”陈新元对船长说道。

“有火车了,法国是一八三二年修建了铁路,普鲁士是一八三五年修建了铁路,连接普法的欧洲国际铁路也在这几年内完工。不过,火车还是没有船舒服,火车上的空间太小,每节车厢彼此不相连,你要坐头等车,一节车厢就是三间互不相同的房间,坐在里面,没有到站的时候连走动的地方都没有。”船长回答道。

船长知道陈新元是伟大的科学家,于是很耐心的向陈新元介绍了现在欧洲的铁路情况。

通过船长的介绍,陈新元才了解到,当年的火车还十分落后,三等车,也就是硬座车,有四对车门,每一对车门内是两排面对面的座位,人上了车之后,就面对面坐在座位上,一排四个人,四间包间之间没有隔板隔开,转过头来可以看到其他包间的乘客。

二等车,一节车厢就是三间隔开的房间,每一间房间都有左右两扇车门,到站的时候打开车门上下车。包间和包间之间彼此不相通,每一间包间内面对面坐六个人,中间有茶几,可以放东西,吃饭,泡咖啡,二等车的座位是沙发椅。

一等车,也就是卧车,也是三间隔开的房间,每间房间都有左右两扇车门,里面放着两张柔软的床铺,中间一张茶几。

当年的火车没有卫生间,哪怕是一等车也没有卫生间,内急的时候,只能等车到车站,打开门下车去解决,解决完了再上火车。

另外,当年也还没有连绵成片的铁路网,有很多地方还没有通车,乘坐火车,也只能是分段乘坐,譬如说,陈新元坐船从埃及去了意大利,在意大利可以坐上火车,但是无法直接从意大利乘坐火车抵达普鲁士,也到不了法国,乘坐一段路的火车,前面就没有铁路了,必须下车换乘马车,通过一段山区,进入法国境内,在法国乘坐火车可以去普鲁士。

那个年代的火车很小,一台蒸汽机车只有几吨到十几吨重,一节车厢的重量不会比后来的小轿车重。直到1850年以后,火车的重量越来越重,逐渐出现了后来人们常见的那种样子的火车,到了那时候,开始有了餐车、一等软卧车,二等软卧车,两节车厢的连接处能够通过,人们才能从这节车厢走到另外一节车厢。

陈新元看着地图,问道:“从奥地利去普鲁士不是更近?为何还要绕到法国去?”

船长说道:“现在奥地利和普鲁士关系很差,两国为了领土,经常打仗。”

正在说话的时候,船已经进入恒河口了。站在甲板上放眼望去,只见恒河口内交通十分繁忙,悬挂着各种国旗的商船来来往往,印度人的小船在河面上穿梭,还有吐着浓烟的蒸汽轮船在河面上航行。

船在恒河上航行一段路程之后,往右转向,驶入胡格利河。

进入胡格利河之后,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地中心,大英帝国印度总督府就设在这里,印度各邦土王,不管是印度教的,还是锡克教的,天方教的各种土王,都在加尔各答设有他们的办事处,印度各邦土王直接向印度总督纳税。

“这座城市真繁华啊,比新加坡还要繁华!”赵紫楠虽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但她还是被加尔各答的繁荣所震惊。

陈新元只是笑了笑,英国人在印度留下了繁荣,留下了密如蛛网的铁路,但是印度独立之后,三哥在基础建设方面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用的还是英国人留下的铁路。

站在船上,望着加尔各答城,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座美丽的宫殿之城。

英国印度总督政府大厦,英国人的各种商店,英国殖民者居住的别墅洋楼,英国兵营,英国东印度公司大楼,英国人创办的大学,还有印度各土邦的办事处,各种教的神殿庙宇,都在加尔各答繁华的白人区内。

白人区内每一栋建筑都是金碧辉煌,极尽奢华。

但是加尔各答也不是天堂,那里虽然是英国殖民者和印度富人的天堂,但那里是印度穷人的地狱。加尔各答城区的印度人区,被称为黑镇,那里是印度低等人居住的贫民窟。

陈新元向河流的另外一岸望去,映入眼帘的都是低矮的破烂窝棚,远远看过去,和他在前世的时候去过的孟买贫民窟没有什么区别。

站在船上,看着那些贫民窟,可以想象得到是什么样子:破破烂烂的窝棚内,居住着皮肤黝黑的印度人,满街都是摆摊做小买卖的小贩,穿着的很不体面的行人,还有衣衫褴褛的乞丐。由简单的建筑物组成的破烂房屋外面,摆放着发馊的食物,旧衣服,臭皮靴,和各种破烂垃圾。黄土路面的街道上,遍地的垃圾,粪便和流淌着褐色液体的脏水。

不要说那个年代,就算是二十一世纪的孟买贫民窟,都不会比当年加尔各答的黑镇要好多少,除了多了个电之外,其他的和十九世纪的加尔各答贫民区没有区别。

“加尔各答,真的是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啊!”陈新元感叹了一句。

船长听得懂中文,听了陈新元的话,船长哈哈大笑道:“陈先生,其实你去了伦敦以后,也会发现,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的!伦敦的贫民区,不会比这里好多少,更加严重的是,伦敦的雾霾非常严重,长期居住在伦敦工业区的人们都得了肺病。”

船在码头停靠,陈新元携新婚妻子赵紫楠下了船。

“好难受,在船上半个月了,连洗澡都不能洗,身上又痒又臭的。”赵紫楠道。

“原来的香美人,现在变成臭美人了。”陈新元笑着开了个玩笑。

码头上堆满了堆积如山的货物,中国产的陶瓷、丝绸和茶叶,东南亚产的香料、象牙、玉石,非洲产的咖啡、鳄鱼皮、象牙、钻石,美洲产的可可、雪茄、宝石,欧洲产的钢材、玻璃、水泥、纺织品、洋酒,在这里都能看到。

当然,陈新元在这里还看到了一种他最熟悉的东西:鑫源堂药品。有不少木箱上面写着鑫源堂几个字,那些都是香港鑫源堂药厂生产的药品,送到这里之后,将会远销欧洲。

只要有钱,在这里,全世界任何地方产的东西都可以买得到。

首节 上一节 62/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之科技洪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