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我在大唐当侯爷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755节

原因其实简单,就是遭到了太多打击。

侯君集、李勣、段志玄、刘弘基等人战死,对李世民是打击;长孙无忌自刎,李渊死去也是打击

;长孙无垢中年病逝,也是打击…

一连串的打击,已经山河沦陷,社稷失守,这些的问题堆积在一起,即便李世民是英明之主,可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就是李世民能抗住,换做是其余的人,甚至早就扛不住,心态或许早就已经崩溃,不可能再度和杜启战斗。

李世民和魏叔玉聊着天,断断续续的,不知不觉,抵近中午,这时候所有的战船靠岸,军中将士全部在岸边下船休整休息,同时随行的伙夫也是埋锅造饭准备中午的吃食。

这是军中将士最喜欢的时候了。

能放风休息一下。

同时下了船,也能舒服一些,毕竟都是北方的将士,虽说这战船在江面上行驶平缓,没有什么颠簸的,即便是如此,也有一些人不适应。如今下了船

,也好让将士稍稍恢复一下。

就在李世民一行人下船不久,有哨探飞奔而来。

这是八百里加急的传信。

李世民沿途的消息,大多数是走陆路,而且战马一直马不停蹄的干枯,昼夜急赶,所以很多时候,书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传出,反倒是比战船更迅速一些。

哨探到了李世民的身边,递上了书信,道:“陛下,这是长安送出的战报。”

李世民接过来拆开书信,当他看完后脸上的神情透出一抹无奈,看向身边的一众文官武将,叹息道:“长安城破,李道宗战死城头。如今的长安城,已经落入杜启的手中。”

众人一听,都是神情肃然,他们离开长安的

时间还不长,杜启后脚一抵达长安,短短时间就破城,实在是迅速。

魏叔玉道:“陛下,江夏郡王有六千精锐,长安城坚固无比,炮轰也无效,顶多是压制城楼上的厮杀。可是城楼上厮杀时,不可能一直炮轰,否则,那就是无差别的轰炸,连带着杜启的人,也会一并炸死的。到底,是怎么破城的。”

李世民道:“是城内有商人韩允,组织了商人的兵力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让杜启的大军入城。另外,李道宗的长史蓝昌河,也归顺了杜启,成为杜启的人。以至于,李道宗埋伏在城内的所有火药,尽数被蓝昌河带人劫走了。以至于李道宗的后手,彻底没了。这些长安城内的商人,实在是可恶。这蓝昌河,实在是可恶。该死,简直是该死啊!”

这一刻的李世民,很是愤怒。

李道宗的死,白死了。

当初撤离时,李世民就让李道宗一起撤离的,可是李道宗执意要留下镇守。李世民劝说无果,以至于有了如今的局面。

魏叔玉也是喟然叹息一声。

又折损了一员大将。

李世民叹息一声,便下令全军缟素,悼念死去的李道宗。这一刻的李世民,再无心思用饭,甚至于连午饭都不曾吃,等到上了船后,队伍便开始启程继续南下。

魏叔玉不曾劝说,因为他相信李世民能调整过来。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时间流逝后,李世民肯定可以调整过来的。

魏叔玉更是相信,李世民的心伤着伤着也就习惯了,而且会愈发的坚固。即便是有万千苦难,也

打不到李世民,这是魏叔玉坚信的。

魏叔玉不开口,魏征却是开口劝说,希望李世民抖擞精神。因为值此之际南下,一旦李世民精神都有些垮了,军中上下士气会涣散,所以当下要振作。

李世民听完后,也是很快调整了状态,更是在傍晚时分战船靠岸停靠时,召集军中将士,说了李道宗的事情,然后给将士鼓劲儿,号召将士要报仇。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李世民便是让麾下的人铭记仇恨,然后准备报仇。

一番鼓劲儿后,将士渐渐恢复过来,毕竟李世民都还有斗志,将士的士气也不至于直接就崩了。李世民安抚了将士后,最终只能是把一切的悲伤压在心底,因为扬州即将抵达。

接下来,需要李世民振作精神应对。

早日在江都聚集力量。

第1236章 种子问题

种子问题

长安城,渐渐恢复了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商人来往不断。虽说距离昔日的繁华,还有很大的差距,可如今的长安,至少已经安定下来,再无昔日的乱局。尤其蓝昌河其人,本就是极有能力的。在蓝昌河大刀阔斧处置下,短短时间内,恢复了长安的秩序,全部都在拨乱反正。

不过蓝昌河手中的事情,却多不胜数,因为秩序恢复了,商业方面需要他恢复,尤其二月过去错过了最佳的农耕时节,现在三月也要补种,把缺漏的补上。

即便各地百姓很少,也还要进行补种,能补充一些,那就是一些。只不过如今的京州,实际上虽

说能运转,但底蕴不足,毕竟京州刺史府的钱财,其实都是从李道宗府上带过来的,能维持运转就不错。

眼下要收取赋税,只能是等下一步商人缴税后,才有足够的商税。至于额外的,需要朝垫上一部分,否则单靠蓝昌河,真解决不了。

如今蓝昌河焦愁的是粮食种子,地方上的百姓贫穷,且无数家庭壮丁被征募走,家家户户日子都难过,虽说到处都是土地,但百姓穷啊,要播种了,但没有足够的种子,而且也没有足够的牛犁地耕田,所以很不容易办。

刺史府衙,大厅中。

蓝昌河召集一众佐吏官员议事,可这一事情争论许久,最终都不曾办妥。

无法解决粮食种子问题。

众人最大的建议,就是建议蓝昌河向杜启求助,求助于朝廷。毕竟如今的京州一穷二白,求助于杜启,也不是什么无能的事情。

蓝昌河却不愿意,对蓝昌河来说,他治理京州,就是希望能做出一番政绩。先解决春耕,再解决经济问题,最后解决流失人口问题,最后争取把长安乃至于京州恢复过来。

蓝昌河摆了摆手,一众佐吏退下。

他一个人坐在大厅中。

思考着后续安排。
首节 上一节 1755/21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神级木匠皇帝

下一篇: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