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382节
涉及的一些机构变更主要是:一、内阁规制不变,著照旧行。
二、设人事、民政、财政、教育、农工商、科技、外交等11个部,各部堂官,均设部长一员、副部长二员,不分满汉。
三、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增设资政院以博采群言、审计院以核查经费,各地均著以次设立分支机构。
四、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外交部,练兵处、太仆寺并入陆军部;都察院改为肃政院。
这次会议为帝国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皇帝大幅度将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释放了出来。在此之前,关续清授意内阁就新政体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与其慢慢放出权力滋养出一些人对于更多权力的欲望,还不如一次性将权力释放出来,并形成无可更改的钦定宪律以明白告知权力的内容。尤其是经过了袁世凯叛乱之后,关续清更是要求加快实施新政体的进程,中央权力应当适当的向下分配,地方大权也应当得到有效监督,这是袁世凯叛乱带来的最直接的启示。
新政体的颁行,使得皇帝得以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来研究国家大的发展方向问题,新的《中华帝国宪法》也从制度的层面上巩固了皇权的最高地位。当然,关续清并没有直接照搬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他非常清楚,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皇权的至高无上对于帝国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所有人都依然在皇帝的掌控之中,他绝不会让威廉二世的尴尬再自己身上重演。
《钦定宪法大纲》中为此写道:“帝国皇帝统治中华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统率陆海空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
君主立宪制的颁行也没有令许多官员感到非常惊奇或是难过,相反他们对于皇上的英明之举都击节叫好,这一代官员大多数都受过西方政治文化十来年的熏陶,加上整个国家的视野开阔了,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政治体制是未来的历史趋向。否则皇上一旦龙驭宾天,国家将面临无所适从的境地。
这次会议上,在皇帝的提议下,一致通过了试行选举梁启超为北京地区选举人,也就是国会议员的提议。梁启超也成为中华帝国国会,第一个议员,并在关续清的第二个试行提议通过后,成为国会终身议员。
趁着这股热度,关续清也试行按照既定的任命仪式,正式任命梁启超为新政体中内阁总理大臣。
第二天,梁启超进宫谒见,领旨全权处理国家军政大事,并受权在七日内完成组阁,而初步的组阁名单他早就呈报给了皇上御览,内阁总理副大臣两人,他提名由御弟载沣和熊希龄担任。
这个提名显示了梁启超政治上圆滑的一面。载沣是皇上的胞弟,在新内阁中放上这么一位皇家贵族,当然是为了让皇上放心,另一方面载沣经过多年的官场历练,也确实成长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政治人才,让他担当副大臣当然是再合适不过得了。
再说熊希龄,天生聪慧,少年时就被喻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曾经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湘报》,是维新运动中的中坚力量,也为帝国新政的推行立下了汗马功劳。让他任副大臣也是实至名归的事。
各部部长的提名虽然有些变动,但都安排的非常妥帖。
外交部长伍廷芳,副部长顾维钧。
农业部部长杨深秀。
科技部部长康广仁。
发展计划部部长杨士琦(原部长容闳因病退休)。
财政部部长唐绍仪(原部长李震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固辞)。
工业部部长杨锐。
商业部部长盛宣怀(兼任帝国投资银行和帝国储蓄银行行长)。
文化部部长林旭。
卫生部部长孙文。
教育部部长康有为。
人事部长杨度。
……
看着这份提名名单,关续清满意的点点头,看来梁启超是费了一番苦心了,既要考虑到皇上的想法,又不能不考虑朝中各派政治势力,更重要的是帝国的发展需要。
“启禀皇上,目前各地水灾已经得到治理,大坝也得到了加固,只不过天气日渐寒冷,河道清淤不便继续进行,只好待到明天春暖花开之时,再行*办。各省都自筹资金加上朝廷划拨下来的赈灾银、捐款等,重新划出了土地,为百姓建房,给百姓提供耕作农具,各地的生产已经得到恢复,受灾地区的学堂也都开课了。臣已将详细情况已经拟给了内阁。”御前会议上,水利司司长武同举把治灾情况向皇上简要汇报了一番。
“嗯。”关续清点点头,说道:“河道的清淤不能放松,来年春天务必要继续*办,过去历朝历代水灾频仍,就是因为水灾来时都抓紧治理,水灾一过就没人理会了,治河一事乃是百年大计,决不能轻忽。”
“喳。”
“要妥善安顿好灾民生活,朕已决定今后三年要免除灾区的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此事由农业部回头向各地发一份邸报,就不必拟旨了。”
“喳。”农业部部长杨深秀应道。
关续清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对武同举说道:“朕还记得当初你说过打算在黄河三峡建一道大坝,对吗?”
“是,臣当初是有此意,不过现在看来此事太过不切实际,大灾刚过,各方面都需要用钱,建这样一道大坝必然要举全国之力才能建成,因此……臣就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
关续清一摆手:“当初不切实际,不一定现在就不可行,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也是帝国长远的发展大计,一定要办,而且要办好。此事朕支持,帝国百姓也会支持的。”
“皇上圣明。”
关续清停顿了一下又说:“不过,今后两年里,水利司要协同各地详细勘察黄河地形和水质,大坝可以建,但事先一定要有一个充分的调研论证才好,将来水利司拿出方案之后,提请内阁审议修改,记住,建坝并非儿戏,一定要稳妥,朕可不想让帝国的钱被大水冲走了。”
“喳。”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百二十章 恶魔的诞生
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世界的时候,诞生于维也纳的恶魔正在悄然崛起!这个人就是希特勒。
在红色风暴还没有席卷奥地利的时候,维也纳这个欧洲的心脏,有着一种世界各国首都所没有的独特的快活气氛和迷人的魅力。不仅在建筑、雕塑、音乐方面,而且在人民爱慕文化、追求风雅的精神生活方面,维也纳都可以呼吸到任何其他城市所没有的那种纷华靡丽的巴罗克式艺术的气味。
当然,维也纳也像所有其他城市一样,广大的穷人、无产阶级却营养不良,衣衫褴褛,住在贫民窟里。但是作为帝国的首都,而且作为中欧最大的工业中心,维也纳还算繁荣的。下层中产阶级人数众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工人们纷纷加入工会,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在迅速发展。民主势力正在排挤哈布斯堡王朝悠久的腐朽的专制势力。一个身无分文的青年也有机会受高等教育,或者同为数众多的职工一样,到工厂去做工,作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不过年轻的希特勒并没有去努力实现进建筑系的抱负。他根本没有申请入学。他也不想学什么手艺行业。相反,他宁愿干些扫雪、拍打地毯和在车站扛行李等杂七杂八的零活。
饥饿驱使希特勒从一个街头流落到另一个街头。他经常夜宿在公园中的长椅上或随便哪家的大门洞里,白天在小酒肆和候车室中以廉价食品充饥。
希特勒虽然只是一个流浪者,但对政治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他在维也纳的穷客栈、施粥站、街头巷尾的听众面前练习他的演讲术。
同时,他还阅读了大量的反犹书籍,从而更增加了他的种族偏见和对犹太人的仇恨。
1897年春天,希特勒带着悲观失望的情绪离开维也纳到德国去了。但是,来到德国之后,希特勒的“天才”还没有显露出来。在慕尼黑的街头,他仍旧囊空如洗,举目无亲,也没有正式职业。
然而,这一年夏天爆发的世界性战争却给了他转折的机会。
8月3日,他执着的上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申请志愿参加巴伐利亚步兵团,结果获准。
希特勒在慕尼黑从军,充当了一名下士通信兵,吃尽了苦头。秋天,在同英国的一次战役中,希特勒因中毒双目暂时失明,来到柏林附近一家陆军医院疗养。
二、设人事、民政、财政、教育、农工商、科技、外交等11个部,各部堂官,均设部长一员、副部长二员,不分满汉。
三、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增设资政院以博采群言、审计院以核查经费,各地均著以次设立分支机构。
四、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外交部,练兵处、太仆寺并入陆军部;都察院改为肃政院。
这次会议为帝国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皇帝大幅度将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释放了出来。在此之前,关续清授意内阁就新政体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与其慢慢放出权力滋养出一些人对于更多权力的欲望,还不如一次性将权力释放出来,并形成无可更改的钦定宪律以明白告知权力的内容。尤其是经过了袁世凯叛乱之后,关续清更是要求加快实施新政体的进程,中央权力应当适当的向下分配,地方大权也应当得到有效监督,这是袁世凯叛乱带来的最直接的启示。
新政体的颁行,使得皇帝得以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来研究国家大的发展方向问题,新的《中华帝国宪法》也从制度的层面上巩固了皇权的最高地位。当然,关续清并没有直接照搬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他非常清楚,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皇权的至高无上对于帝国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所有人都依然在皇帝的掌控之中,他绝不会让威廉二世的尴尬再自己身上重演。
《钦定宪法大纲》中为此写道:“帝国皇帝统治中华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统率陆海空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
君主立宪制的颁行也没有令许多官员感到非常惊奇或是难过,相反他们对于皇上的英明之举都击节叫好,这一代官员大多数都受过西方政治文化十来年的熏陶,加上整个国家的视野开阔了,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政治体制是未来的历史趋向。否则皇上一旦龙驭宾天,国家将面临无所适从的境地。
这次会议上,在皇帝的提议下,一致通过了试行选举梁启超为北京地区选举人,也就是国会议员的提议。梁启超也成为中华帝国国会,第一个议员,并在关续清的第二个试行提议通过后,成为国会终身议员。
趁着这股热度,关续清也试行按照既定的任命仪式,正式任命梁启超为新政体中内阁总理大臣。
第二天,梁启超进宫谒见,领旨全权处理国家军政大事,并受权在七日内完成组阁,而初步的组阁名单他早就呈报给了皇上御览,内阁总理副大臣两人,他提名由御弟载沣和熊希龄担任。
这个提名显示了梁启超政治上圆滑的一面。载沣是皇上的胞弟,在新内阁中放上这么一位皇家贵族,当然是为了让皇上放心,另一方面载沣经过多年的官场历练,也确实成长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政治人才,让他担当副大臣当然是再合适不过得了。
再说熊希龄,天生聪慧,少年时就被喻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曾经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湘报》,是维新运动中的中坚力量,也为帝国新政的推行立下了汗马功劳。让他任副大臣也是实至名归的事。
各部部长的提名虽然有些变动,但都安排的非常妥帖。
外交部长伍廷芳,副部长顾维钧。
农业部部长杨深秀。
科技部部长康广仁。
发展计划部部长杨士琦(原部长容闳因病退休)。
财政部部长唐绍仪(原部长李震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固辞)。
工业部部长杨锐。
商业部部长盛宣怀(兼任帝国投资银行和帝国储蓄银行行长)。
文化部部长林旭。
卫生部部长孙文。
教育部部长康有为。
人事部长杨度。
……
看着这份提名名单,关续清满意的点点头,看来梁启超是费了一番苦心了,既要考虑到皇上的想法,又不能不考虑朝中各派政治势力,更重要的是帝国的发展需要。
“启禀皇上,目前各地水灾已经得到治理,大坝也得到了加固,只不过天气日渐寒冷,河道清淤不便继续进行,只好待到明天春暖花开之时,再行*办。各省都自筹资金加上朝廷划拨下来的赈灾银、捐款等,重新划出了土地,为百姓建房,给百姓提供耕作农具,各地的生产已经得到恢复,受灾地区的学堂也都开课了。臣已将详细情况已经拟给了内阁。”御前会议上,水利司司长武同举把治灾情况向皇上简要汇报了一番。
“嗯。”关续清点点头,说道:“河道的清淤不能放松,来年春天务必要继续*办,过去历朝历代水灾频仍,就是因为水灾来时都抓紧治理,水灾一过就没人理会了,治河一事乃是百年大计,决不能轻忽。”
“喳。”
“要妥善安顿好灾民生活,朕已决定今后三年要免除灾区的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此事由农业部回头向各地发一份邸报,就不必拟旨了。”
“喳。”农业部部长杨深秀应道。
关续清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对武同举说道:“朕还记得当初你说过打算在黄河三峡建一道大坝,对吗?”
“是,臣当初是有此意,不过现在看来此事太过不切实际,大灾刚过,各方面都需要用钱,建这样一道大坝必然要举全国之力才能建成,因此……臣就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
关续清一摆手:“当初不切实际,不一定现在就不可行,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也是帝国长远的发展大计,一定要办,而且要办好。此事朕支持,帝国百姓也会支持的。”
“皇上圣明。”
关续清停顿了一下又说:“不过,今后两年里,水利司要协同各地详细勘察黄河地形和水质,大坝可以建,但事先一定要有一个充分的调研论证才好,将来水利司拿出方案之后,提请内阁审议修改,记住,建坝并非儿戏,一定要稳妥,朕可不想让帝国的钱被大水冲走了。”
“喳。”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百二十章 恶魔的诞生
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世界的时候,诞生于维也纳的恶魔正在悄然崛起!这个人就是希特勒。
在红色风暴还没有席卷奥地利的时候,维也纳这个欧洲的心脏,有着一种世界各国首都所没有的独特的快活气氛和迷人的魅力。不仅在建筑、雕塑、音乐方面,而且在人民爱慕文化、追求风雅的精神生活方面,维也纳都可以呼吸到任何其他城市所没有的那种纷华靡丽的巴罗克式艺术的气味。
当然,维也纳也像所有其他城市一样,广大的穷人、无产阶级却营养不良,衣衫褴褛,住在贫民窟里。但是作为帝国的首都,而且作为中欧最大的工业中心,维也纳还算繁荣的。下层中产阶级人数众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工人们纷纷加入工会,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在迅速发展。民主势力正在排挤哈布斯堡王朝悠久的腐朽的专制势力。一个身无分文的青年也有机会受高等教育,或者同为数众多的职工一样,到工厂去做工,作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不过年轻的希特勒并没有去努力实现进建筑系的抱负。他根本没有申请入学。他也不想学什么手艺行业。相反,他宁愿干些扫雪、拍打地毯和在车站扛行李等杂七杂八的零活。
饥饿驱使希特勒从一个街头流落到另一个街头。他经常夜宿在公园中的长椅上或随便哪家的大门洞里,白天在小酒肆和候车室中以廉价食品充饥。
希特勒虽然只是一个流浪者,但对政治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他在维也纳的穷客栈、施粥站、街头巷尾的听众面前练习他的演讲术。
同时,他还阅读了大量的反犹书籍,从而更增加了他的种族偏见和对犹太人的仇恨。
1897年春天,希特勒带着悲观失望的情绪离开维也纳到德国去了。但是,来到德国之后,希特勒的“天才”还没有显露出来。在慕尼黑的街头,他仍旧囊空如洗,举目无亲,也没有正式职业。
然而,这一年夏天爆发的世界性战争却给了他转折的机会。
8月3日,他执着的上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申请志愿参加巴伐利亚步兵团,结果获准。
希特勒在慕尼黑从军,充当了一名下士通信兵,吃尽了苦头。秋天,在同英国的一次战役中,希特勒因中毒双目暂时失明,来到柏林附近一家陆军医院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