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467节
如今凌天皇朝的局势,数日一小变,半月一大变,可谓是复杂至极。
李天余战李天霞不过,便求结盟,首先看中了邻敕天皇朝。虽敕天皇朝乃从凌天分裂而出,无论李天霞、李天余,均想日后再行收腹,完成父亲那般的伟业,一统凌天州。但现阶段,两位皇子皇女对敕天皇朝的态度,均是十分暧昧,意在交好结盟。
敕天本意趁凌天大乱,大举进攻凌天,反客为主,但转念一想,如今人族正值大乱,南海异动频发,凌天之内乱,已然使得人族气运动荡。因凌天凌天州地处北四域、南四域之交界,是枢纽般的存在,而无尽森异病倾泻,北四域环境日渐困苦,南迁之百姓不计其数,首当其冲,便是凌天三大皇朝,人口渐多。
敕天皇朝若参战,定大有可为,但无疑将水搅得更浑,且…他若加入,定惹得两大皇子联手反击,届时不如静观其变,先任由二人打生打死,等局势一切明朗,他再决定是否“渔翁得利”。
如今两位皇子要求结盟,并给出重诺,若日后成功登顶皇位,便与敕天结交……诸多条款罗列,敕天皇朝岂能不心动。虽说李天余结交之意更早,但李天霞情况更优,胜率更大,且…早在李天余之前,李天霞便已经频繁接触敕天皇朝。
故自不难猜,敕天与李天霞结盟,李天余处境更是不妙,无奈之下,亲自跑到离天皇朝,表明结交之意。
三大皇朝中,唯有离天皇朝偏弱,这是为何李天余、李天霞均优先力求敕天结交之理。可离天皇朝见你先去求敕天皇朝,敕天皇朝不肯,才转求自己,摆明将自己轻视,哪里肯同意结盟?
如此约见数十回,仍旧无效,李天余无奈,搬出唇寒齿寒那套。他说李天霞与敕天交好,日后若李天霞登顶皇位,凌天与敕天结盟,第一个吞并瓜分的,便是离天皇朝。
这番说辞下来,离天皇朝这才意动,虽知晓难以制胜,但出兵维持平衡,却也是合理之策,最终决定了同盟。李天余偏弱,离天同样偏弱,依旧难以抵挡李天霞与敕天的联手,只能勉强维持局面。
眼见如此下去,时间一拉长,自己必输无疑,也再不是办法。李天余忽做一决定,要用远水去解近渴。于是在这危急当头,他竟南下远赴某座南边大国,名为大余。
那大国风头正盛,因南方鲛人发难,大余上下,鼎力支持“天机道”,国运早已与天机道相连,极多年老修士,变法无望后,迁居大余皇朝,称心天机道的研究中。
天机一道早已渐成体系,后又有“天机器”在南海中大放异彩,使得大余皇朝日渐兴隆,百姓皆有余粮。虽出生凡国,但随天机道兴盛,天机道与大余相连,而天机道又与人族气运相连。大余影响力大盛,便是炼虚、乃至合体修士,在面对人族之生死存亡,又岂敢轻视大余。
故大余之名,早便传到了李天余耳中。他直奔大余而来,是想借助天机道之器物,助他渡过此次难关。但入了大余境内后,他虽是凌天皇子,却不敢嚣张,姿态摆得甚是谦卑。又听闻那大余当今女帝,乃是一名凡人女子,便更加心生敬佩,想着:“这大余虽离凌天甚远,但未尝不可建交来往。”
大余礼仪之邦,众民生,众农务,李天余入大余后,便有意学习他国政策,见大余道路宽敞,由城到村,几乎都有路可行。他便大觉惊奇,于是有意打听,才知是大余将道路视为家国的血管,路通则国活。
李天余大受震惊,实也是他舞风弄云,傲游天地久了,天大地大,便是深海、岩浆,他何处不可去?久而久之,便忽略民生需求,对那凡人而言,一条宽敞易行的大道,颇为重要。
李天余顿觉此行不虚,于是一路学习,细致观察大余国貌,便知天机道在此国兴盛,绝非运气所至,而是决策之人的远见。
大余学府极多,且鼓励孩童入学府,久而久之,学风兴盛,思想间碰撞,又加之天机道氛围熏陶,自然人才辈出。
李天余真想多在大余,待上一些时日,但情况危急,他直去了大余国都,请求面见当今的女帝。当日下午,女帝便将他招入了宫中。
李天余迈着信步,他摘过星辰填过海,此刻要见一凡国女帝,竟觉得隐约忐忑,他穿过走廊,终见了那女帝,便是一愣。而对方也是一愣。
两人反应各有不同,李天余是瞧那女帝,容貌竟还这般年轻,那久居高位,养出的雍容华贵,便在修士中也不多见。但此刻侧靠着座椅,懒散中又藏几分不羁,好似在何处见过一般。
而王如意的一愣,则更为简单,这来访之人,眉宇之间,与她朝思暮想的某人,有那一分相像。
她见过许多人,但能与他长得相似者,屈指可数,在她心中,哪怕像之万一,便是人间绝色了。此刻见到李天余,而李天余终是李长笑兄弟,两人眉宇确有一分相似,但也仅是一分。
王如意大感落寞,心道:“不是他。”但总不免多看两眼,在李天余身上,找寻某人的半点痕迹。
李天余突感窃喜,心道:“幸好父亲生了我幅俊秀面孔。也对,那女帝哪见过我这般俊的人,我先夺其芳心,再求援助,日后凌天大余建交,更亲上加亲!”
(今天一更,放松一下,稍微剧透一下吧,大天境的事情,其实还没有结束……)
第660章 借天机器
李天余表明来意,说自己乃凌天皇朝皇子,此来与天机道有关。不曾想,那女帝对凌天皇朝,竟十分熟悉。李天余心想:“莫非凌天的盛名,已经传到大余了?”
他本料想那女帝,应该听过凌天皇朝,但仅限于听说过,却不知细致国情,毕竟两地相隔甚远,虽同处南四域,但相隔千万里,中间夹这千重山、万重水,实也算两片天地了。
但当他述说详情,与女帝交谈时,对方通透露出的细节表明,那女帝是知道凌天内乱的。李天余暗暗惊讶,心想这女帝的目光,莫非比自己这修士,还要通达不成?
李天余不知的是,王如意从前与李长笑相处时,就时常缠着李长笑,说了极多天下间的奇事,有时说得兴起,连许多修仙大能的故事、地理家国分布、人族忧虑…也是一一说了。
再加之后来她恢复帝位,百姓安居乐业,天机道应运兴盛,国运日渐昌隆。王如意接触的修仙者更多,眼界自然更广,凌天皇朝之事虽远,两国好似八竿子也打不着,但她却也知道得清晰。
王如意身穿帝裙,颇为得体美艳,知晓眼前之人,不但有可能是将来的一国之君,更是位强大的修士,不由好奇问道:“你是甚么修为?”李天余一愣,他所来意在商讨国事,一见面便自顾自述说,哪料对方第一个问题,竟是修为相关。
李天余道:“炼虚境,但已远远不比巅峰时期了。”王如意目光落至李天余脸上,鬼使神差,又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李天余将名字告知,心中更是料定,自己容貌甚伟,英俊潇洒,第一眼便捕获女帝芳心。若是寻常凡人醉心于他,他定不觉如何。但此刻心中只有暗喜。王如意琢磨着“李天余”三字,想起李长笑也是姓“李”,又见李天余眉眼有一分相似,这实属少见,不免多想,这二人可有联系。
于是回忆从前,想起李长笑确实与她说过许多故事,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那是她一生中最为黑暗,也最为快乐的时光。也正是因此,才觉刻骨铭心,这么多年过去,竟还能想起以往一幕一幕。她记得李长笑便曾说过,他也曾是一名皇子,也有流放经历…
想到此处,王如意问道:“李长笑是你何人?”她坐起身来,显然懒散姿态一改。长发被发簪盘起,脸上施有粉黛,面容艳丽端庄。说及“李长笑”三字时,情绪显然有些许波动。李天余登时明白,自己是自作多情了,这女帝那是看上自己啊,感情是那老兄欠下的感情债。
李天余对李长笑,实也并未做过什么恶事,当然,也无多大情感,此刻听王如意提及,心中还算坦荡,便如实说了。王如意听听故人旧事,心中大悦,嘴角不由浅笑,手指轻轻敲击桌沿。李天余见此,更加坚定心中推测,不住想道:“长笑老弟,你可是到处欠风流债啊,看这样子,女帝对你用情不浅啊。此行能否成功,全看你了。”
王如意听得兴起,心情也大悦,但她自不傻,天机道乃大余精髓,随意插手他国内政,实乃有损民生之事。当然,她身为帝王,一国之帝,难以做到大公无私。若来求之人,乃是李长笑,王如意定会大手一挥,天机倾巢。但是李天余,王如意便需掂量掂量,并且即便相助,也绝不会鼎力。
且…她更关心李天余与李长笑关系,是交好还是交坏。其实她与李长笑一起行走,时间并不算短,李长笑曾给她提起过李天余,话语中藏有几分敬佩,李山河众多皇子中,李天余自不算好人,但那气度确实不错。只是当时并未清楚提出名字。又加之王如意并不关心,也没深入追问,故并不知道李长笑提起的人就是李天余。
李天余却也是聪明人,一眼看出问题所在,告诉王如意他待长笑老弟极好,长笑老弟这人喜欢喝酒,但常身无分文,有时为了喝酒,便委身给那大户人家,打工赚取筹钱。李天余身为皇子,看不过眼,给了他多次钱财。
又说及李天霞,他告诉王如意,那李天霞阴险狡诈,诬陷河母、曾对李长笑心有杀意……
这一番劝说,王如意确是信了几分。犹豫一日后,决定助李天余一回,借给李天余三张天机道图纸,一件天机重器。
李天余大喜,他此来就是要求图纸,因两国相距极远,他不可能指盼王如意出兵相助。得到图纸后,他马不停蹄赶回凌天,途中自个钻研其中奥秘。心神大震,暗暗后悔自己先前,竟忽略了这“天机道”。此道之深奥,远超他先前设想。
回到凌天,李天余量产图纸中的天机器,分别是大弩、小弩、登城梯。这三件天机器实已淘汰,大余已有更为先进之器,只是那乃绝对秘辛,岂能轻易示人?
李天余在王如意身前,虽说他与李长笑情谊多深多深,实则王如意只信十之一二。但她确知,李天余不曾与李长笑交恶便是。所以顺手相助,仅此而已。只是李天余走后,王如意愣愣出神,又想起从前之事,嘴角时笑时愁。最后轻叹一声,时光催人老,一去不复返。
……
李天余回到凌天境内,立即着手打造三件天机器。李天余、李天霞的军队,铠甲、马匹、统帅之间,差距实不算大,李天霞真正占优的,乃是重弩、尸兵。
李天余的大弩,威力更甚,可相隔千米,直破城门,小弩则是小巧灵动,催动之后可瞬息射出。再加上登城梯,几乎可将城门视为无物。
第661章 凌天大乱,农人再现
专研天机道的人,大多是灵气耗尽、无望变法之人。他们历经灵气鼎盛、灵气枯竭、静默期、变法兴盛、变法落寞,等诸多时代大势,或是大失所望,或是大彻大悟,决意投心另道。
人各有命,纵使灵气不曾枯竭,真正长生者又有几人?他们不求长生,不求那惊天动地,搬山填海的伟力,投心于“一器一物”之间。
更重实用,更顺应天地之变化,从逆天之人,转为顺天之人,承认人族寿短。取名“天机”二字,意在窥探天机之道。又因门槛极低,无需灵气加持,只需掌握天机之理变化,便可深入钻研此道,王如意有意推行,天机道得以大兴,渐涵盖的领域自民生、战争、等诸多方面。
有威力骇人的大杀器,寻常修士都需避开锋芒,忌惮万分。也有民间流传的小器具,三岁稚子也可随意拨用。
王如意借给李天余的天机器,威力虽不俗,但使用门槛并不高。内里机关精密,构思巧妙,初次接触天机道之人,得见此物,无不大绝惊叹,只觉另开一道大门,再不敢小瞧天机道为“旁门左道”,说来却也讽刺,人族求变数百年之久,变法终究没成,但这危急之势,却偏偏不加寿元的天机道,势头最是兴旺,一些悲观之人,接触天机道后,不免心中大哀,只觉长生大道,真的已经走到尽头。
李天霞军队也有弓弩一类,但并非“天机器”,效果虽也不差,但若与那天机器相比,便立时弊端百出。
李天余自依照图纸,量产天机器后,果真开始发威,发起猛攻,竟将李天霞打得节节败退。她那尸兵不惧生死,不惧疼痛,但并非全无缺点。其肢体僵硬,不如寻常人敏捷。且组织、纪律虽好,极容易调度,但相对也少了灵动应变,智力相对低下。正被“小弩”克制,一弩下去,只需击中头部,尸兵便立时身死,倒地不起。
再加之“登城梯”“大弩”,李天余一月之内,连攻数城,已然将局势拉回。谁也没能讨得便宜,各平分秋色。
之后又过数月,情况并无多大改变。
李长笑、赵青四处游医,漫无目的,却也渐知局势之变。这日傍晚,赵青叹道:“这场争斗,何时是头?”她见满地狼藉,妻离子散,心中不忍见那乱世。好在李长笑性子良善,带着她四处游医,使得她心中甚安。不自觉忘却从前身份,全心扑入此中。
李长笑道:“无论谁赢,凌天终有一战,自古旧朝去,新朝生,绝难少得了血与火。”李长笑又道:“待那大战停息,新朝却也诞生了,君主若开明,则百姓安生,君主若昏聩,比现在却也好不到哪去。”
说及此处,不由想到王如意。
赵青道:“你觉得那二人,谁更合适?”李长笑笑着摇头,“他们我均不了解,哪里敢妄下定论。”赵青嗔道:“你在我面前,便是妄下定论,难道我会怪你么?”
这时已是傍晚,李长笑身穿白衣,背着大竹箱,里面有草药、银针、吃食等杂物,赵青身穿青衫,衣着朴素,长发被一柄竹簪盘起。
两人一同收拾医摊,分工明确,赵青着手细致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说起那竹箱、竹簪,那可是大有来历。李长笑与赵青游行已久,细细算来,怕已有数年,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行医。李长笑曾道:“罢了罢了,行医便行医吧。”于是便真的行起了医。
凌天内乱,战事频起导致伤者无数,行起医来倒真有得是忙活。一日,两人路过一片竹林,见那林中竹子翠绿娇艳,但因长势太猛,生得太高,中间发生了弯折。
一路过老朽,见李长笑腰配长剑,便出言恳求:“少侠,这竹子长势太盛,若不从中斩去,怕活不得久了。”李长笑见也是这道理,便高高跳起,将那美竹从中斩断。那长竹握在手中,触感好似温润软玉,颇为舒服。虽是凡物,但却十分稀罕,当时便想:“凡中美竹,价值更甚仙竹。”于是对那美竹颇为喜爱。
李长笑将斩下的长竹,劈成两截,一截分给路过老朽,一截自己拿着。李长笑拿着的那截,被他制成竹箱,边角之料,又制成发簪,送给赵青佩戴。
意在身凡却意美,赵青意会此中用意,喜不自胜,对那发簪更是喜爱。
两人忙活一日,见天色已晚,便趁天色彻底暗下来前,快快入了城去。两人接着先前话题,李长笑道:“那我便妄下定论一次。李天霞狠辣有余,更适帝王之位,日后成了帝王,或有开疆扩土之功绩,但底下民生,怕未必幸福。”
李长笑又道:“李天余其他不知,但气度不错,他若成帝王,具体会如何,我不好预测,但...或许比李天霞好上一二?”赵青觉得在理,道:“我也这般认为,想不到你看人这般准了。”李长笑笑道:“你是夸我,还是夸自己。”
两人正谈话间,李长笑突停下脚步,拉着赵青右手,侧退一步,身影刹那隐入黑暗,好似从未来过。
在两人消失刹那,街道上陆续走来数人,皆身穿黑衣、黑袍。这座郡城,将处战乱之际,名为“盘周城”。如今李天余与李天霞分庭抗礼,兵家必争之地,几乎被双方各自瓜分。唯有这座“盘周城”,尚未有定数,近日正有大兵即将此城,风雨欲来。
李长笑不知是有意而为,还是顺其自然来到这座城行医。除他二人外,寻常人不会随意进入此城。这些黑衣人显然不正常。
赵青问道:“长笑,他们有异?”李长笑点头,“我猜他们乃是‘农人’。”
第662章 盘周城风云聚,皇子皇女入城
凡是生灵涂炭之地,必有“农人”出没收割。李长笑游历凌天皇朝许久,早已觉察“农人”组织,如今又是遇到,并不感惊讶。
李长笑向赵青解释,农人便是极恶宗的分支,他们将万千生灵视为稻草,借机收割,但目的何在,李长笑却也不知。
大余四乱时有他,凌天内战时亦是有他。极恶宗太过庞大,凡心怀不轨恶意者便是极恶宗门人也,李长笑杀得了一人,却杀不了天下人,故极恶宗根本无从阻止。
赵青道:“农人…果真暗流涌动。”她轻一叹,若是从前,她定要拿下几人,盘问一番。但如今她也是无奈。李长笑与赵青身裹假意,紧随那农人之后。
忽听一人道:“李天余、李天霞已将目光,转及此地,我等趁势收割,切不可多事。”另一人道:“放心,我等行事隐蔽,连凡人都尽量避开,定无人能觉察。”
又一人道:“你说,我们极恶宗,还是原来的极恶宗吗,我为何渐渐发觉,极恶宗不大纯粹了。”
有人问道:“怎么不纯粹了?”那人答道:“我极恶宗本该彻底行恶,人心向恶,愤世嫉俗,便是为极恶。但如今分大坛、小坛、总坛……自上到下,均已成了体系。”
他又道:“极恶宗虽在壮大,且名字中也有一‘宗’字,但说到底极恶不该是一个宗门,我总觉得隐约变了。”
又一人道:“想那么多做甚,我极恶宗如今设有四象坛,青龙、朱雀、玄武、白虎,每一坛坛主均是合体大能,还有什么势力,能与我极恶匹敌?我等该自豪才是。”
……
极恶宗众人低声交谈,全不知身后一丈不到,李长笑与赵青正跟随着。李长笑听得几人言论,不由眉头一皱,想不到极恶宗竟已壮大到这个地步。
说是天下第一大势力,也绝不为过,纵使在从前,又有几个势力,可做到四位合体大能共存?到合体这层次,已是经天纬地之人物,一身所蕴之气运何其庞大?且合体已然将自身之道,彻底融入己身,若非最鼎盛的宗门,根本装不下几尊合体大佛。
他想起小真身死之日,所遇到的那位强者。其定然便是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四坛坛主之一。
李长笑不住去想,极恶宗水太深,但好在如今,总算摸清了一二。
……
李长笑暗中将极恶宗人杀了,青萍剑轻巧划过,便连尸身都不曾留下。如今这座盘周城因正起战乱,城中百姓早已逃遁,只留下年过七旬的老人。
因老人身体虚弱,挨不住长途跋涉,定会异死他乡,便选择留在城中。那大城颇为苍凉,仅能勉强维持生活。
李天余、李天霞必争十四座,至关重要的郡城,“盘周城”便是其中一座,其实前几月时,盘周城已然有主,归属为李天霞,并且谴派重兵把守。李天余全力攻打,成功夺下。李天霞丧失大城,愤恼至极,当即重整旗鼓,势必夺回盘周城。
如此反复,最后各讨不得好,兵也打得差不多了,忽的各自退了兵去。换来城中片刻安宁,虽是安宁,却也尽显死气沉沉。
城中房屋,十有九空,一到夜里,便寂静无音,让人心底发颤。赵青道:“我本以为这里伤者众多,你想来此医治,如今看来,此地死者有余,伤者却不见得多。你为何偏来此城?”
原来,两人游历凌天,是远离战乱之地的,因那两皇子大战,实乃国运碰撞。李长笑虽有能力,顷刻平复一场战争,但偏偏就平不得。
上一篇:我每天能听到一个世界级秘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