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424节

马车缓慢行驶,渐渐入了城来,是座偏远小城,李长笑下了马车,提早付过铜钱,故潇洒的拍拍屁股离去。

……

大余城。

自黑塔消失,已有近半月余。天将入秋,那夏暑炎气渐消渐淡,王如意身为帝王,斟酌片刻,决定在秋收来临之前,举行一场大祭。

祈祷百姓丰收,祈祷子民饱腹。她不信山中仙,庙中神,却相信冥冥天意,更是以此表抒自己的心意。

大祭如火如荼举行着,大祭当日,文武百官排排而立,王如意站至最前,祭台上摆放烧猪、烧羊、烧牛三者,又有香炉,烛台等器具,皆是由宫中匠人精心而制,内含特殊含义。

王如意衣着鲜丽,帝裙长摆托至地,一身妆容自辰起时分,便精心装扮到临近正午,正是太阳高照时。

底下百官站立,皆穿大红官服,王如意挺直身子,迈步行至祭坛前,连鞠三下躬,口念祭词等等。那声音清脆却自有威严,人间天子的风范,在此刻尽显。

底下群臣肃穆,皆不敢大声喧哗,却不知背对他们的帝王,此刻表情怪异,兴奋开心又生气,复杂极了。

她分明看到不远处屋檐上,垂下半截小腿,轻轻来回晃荡,有人正趴在那里。

忽的,屋檐上探出一个头来,是那张熟悉且俊逸的脸颊,王如意连动作都顿了顿,祭祀正行至一半,却让她忘记了流程。

死酒鬼,臭酒鬼…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做甚,走便走了,忘便忘了,是来捣乱的么……王如意心底骂着,她如今这端庄帝王身,可不容得出差错。

底下群臣皆看着呢。

心中五味杂陈,又惊又喜。群臣更是投目而来,不知陛下为何停下,却又不敢出声。

王如意收敛思绪,收回目光,在脑海中回忆祭祀流程,那握着玉圭的手,在看到白衣的刹那,早已渐渐冒汗。

不知怎的心中十分悸动,聪明如她,又怎会料不到,见一面少一面。她已归帝位,白衣仍是哪个,爱喝酒,爱睡觉的浪荡剑客。

“走不走?带你去玩。”李长笑以唇而语,脸上笑意盈盈,似乐于见那王如意,处于如此尴尬境地。

王如意目视祭台,余光却瞥向那屋檐,反唇回道:“走个屁!朕正祭祀呢!”

可怜那底下众臣,全不知此中之事,仅看到当今陛下又是一顿,祭祀流程卡在半途,不知何时能结束。

“真不走?”李长笑再问。

“……”王如意几乎都迈腿了,她怎么不想走呢。

“御剑飞行,傲游天地,上至九霄朗明月,下至九幽捧寒泉,啧啧啧。”李长笑循循善诱。

王如意再难挡诱惑,红唇张启,吐出一字,“走!”

那底下群臣,满头问号,他等可是记得,祭祀之言中,并无这等祭词啊。

第538章 御剑飞行,逍遥快活

但见那祭祀中途,向来稳重有持,晓分寸辫忠奸勤政君主的王如意,重重说了一声“走”字,下一刻,一柄长剑插在地上,有白衣飞身下来,满脸嬉笑之色,杂乱发梢似更睡醒般,他朝身穿赤红官袍,正襟而立的百臣道:“你们的陛下,我借去玩几天。”

王如意俏脸一红,满是幽怨,这厮说啥胡话呢,什么叫“借”,什么又叫“玩”?真想撕了他嘴。

众臣顷刻炸开了锅,窃窃细语,左右交谈,本是肃穆祭祀大会,却变得如菜市场般热闹。李长笑手捏印法,青萍长剑变宽、变长,剑身上站立两人绰绰有余,李长笑朝上一站,悬离地面一尺之高,王如意托着裙摆,羞赧而期盼,众臣皆惊讶,从未见过这般神态的陛下。

那眉眼间灵动,悦然,真情流露。

更不知陛下还有这一面,她托着长长裙摆,跳上剑身,又瞥一眼底下群臣,想说什么,又不知说些什么,最后干脆任由他等猜测,自己可是帝王,所行之事,何许向他等解释。

老娘…可就这么一次了……王如意头高高仰起,嘴角又悄悄上扬,傲得似山野云雾间漫步的仙鹤。

见数息过去,还未有动静。

她捶了下剑客,恼然道:“还不快走。”

李长笑大笑一声,那长剑拔地而起,直上九霄,徒留那懵逼的群臣,陛下…就这样飞走了?

骤风拂面,王如意那裙摆,饱受风儿“欺凌”“揉捏”,长裙裙摆高高仰起,那直上九霄的畅快,俯瞰大地的豪情,让王如意张开双臂,高呼了起来。

御剑游天地。

那般潇洒那般自在。

低头是自己的大余,抬头是万里青天,亦是她的大余。飞剑略过山岗,来到一崎岖山脉,李长笑指一座山,观其形状似驼腰老朽,便起名老人山。王如意不甘示弱,指一矮矮山头,憋了半天,取名为矮矮如意山。

那御剑飞行,只飞云层之上却也无趣,飞出大余城,游那大好河山处,低空而飞离地不过百米,那才是真正畅快。

细看,可见亩亩良田,蚂蚁大小的小人,扛着榔头劳作。可见汪汪清水,投下一些酒水,可引得鱼儿扑腾。

飞剑在群山间穿梭,随手摘下一根树枝,嗅着那草木间的芳香,又捧一手清泉,飞至九霄之外倾洒而下,不知能落到谁头上。

缆尽河山,更爱河山。

王如意哪会不知这用意,剑客啊…是带她了解大余,自大余城为始,所见所闻,皆是大余真实面貌。

有锦绣山河,有万民劳作,有远行走商,这份优美的画卷,就看王如意如何绘画。

看得清江山,才可治理得好江山。

王如意撑着下巴,瞥见一赶考书生,背着大竹书箱,爬山越岭,甚是艰辛。飞剑缓缓飞过,又见一孩童在田野间嬉闹。

这山野间,红尘间,当真有趣极了。

有即将丰收的稻田,也有草木葱茏的山野。

飞剑时快时慢,快时一瞬可略过千百里,慢时一条山道,便要飞许久,王如意就喜欢这般,曾经纵使恳求剑客,带她御剑飞行一次。

剑客口头应下,到今日才付之行动,人生有此一次,却也是无憾了。大余何其之大,名胜古迹何其之多。王如意自书册、典籍了解一二,心中有诸多想体验之事,正巧一块实现了。她想去有名的长颇湖中钓鱼,想去有名的望江楼赋诗一首,更想很多很多…

一群山山头,从无人到来之地,一把飞剑冲破云海,穿上山头。

王如意跳下飞剑,身上衣裙厚重,穿得辛苦,但旅途却愉快,两人在山巅休息,看那云海随风翻腾,天地似乎都变得窄了,朝下一伸手,便可捧起一团团云雾。

李长笑教她捏云根,只是那凡人之手,又怎能抓下虚浮云雾,只能看着李长笑,将云雾捏成各种形状,有捏有软,最后像洒豆子一般,抛向云海深处。

那颗颗豆子,渐渐舒张。

地面上,有孩童高指天空,叫上父母,大感惊奇。

真是奇哉怪哉。

今日是个什么日子,天上的云朵,怎这般奇怪?有老虎,有豹子,还有打虎的人,朵朵奇形怪状的云朵,编织成一个个小故事。

故事中,还带有幽默意味,匆匆行人,皆停下脚步,停足观看。有时被那故事逗弄得捧腹大笑,好生精彩。

莫非是天公心情好,逗得大伙玩呢?

何止地上人儿笑。

那就站在云头,亲眼目睹朵朵怪云出处的王如意,更是笑得快岔了气。那云朵栩栩如生,故事简单,却引人发笑。

“何方道友!在此弄云作怪!”

一路过修士,朝天吼了一声。

李长笑吓得拉上王如意,便是匆匆逃离,只事袖中怪云存余太多,只能边走边洒,于是地面上驻足观看的百姓,看到了“罪魁祸首”,原来是一骑着飞剑的神仙,在洒下那一个个怪云,用怪云编织一个个趣味小故事。

一路飞,一路洒,怎不是一奇观呢。

不知不觉,便已至黄昏,李长笑突然来了行至,逐日而飞,金黄温和的阳光,披洒云层而上,晕上一层金黄。

飞剑慢慢飞。

终究被金阳甩下,又当繁星照漫空,圆月映宫阙…

似又回到了大余城。

那城中高楼林立,王如意爱惜的帝裙,被用力的双手抓得发皱。

李长笑开始念叨些有的没的事,说什么回大余城时,路上捡到了一笔横财,钱多得不知往哪里花,恰好听说,城中有一烟火铺子,那里的烟花很贵,便去买了几束,想起某人说过,似乎没真正过过什么寿辰。

东扯扯,西扯扯,最后在那皇宫门口,将王如意放了下来。

青萍剑归入剑鞘中,白衣温和一笑,罢手离去。

城中有烟花燃放。砰的一声,十分响亮。

全承城百姓皆惊,急匆匆出门看烟火,火花绽放,绚丽璀璨,照得半城亮茵茵,映得条条街道,扑闪闪。

也不知是哪家富家子弟,遇到了什么喜事,搞这么个大阵仗欢庆。

也否管什么缘由,有热闹看便是。

王如意眼中,却见某道身影渐模渐糊。

第539章 大势启始

祭坛处,小真血液枯竭,身穿赤红衣袍者微眯双眸盯紧小真,小真半死而未死,介于二者之间。

极恶宗众人设立祭坛,延长半死不死而濒死感,当人介于这般状态,会灵魂漂浮,会梦境显露。他等在灵气枯竭前不曾修行梦道,便是修行梦道,造诣也远不如梦道神尊,只能借此引出梦道神尊陵墓所在。

算是谋夺陵墓的另条蹊径。却绝非捷径,更不好走。

既不修梦道,证明赤红衣袍者毫无梦境感悟,空引出梦境,依旧奈何不得梦道神尊陵墓。故下一步,他需以大量灵气作填,还原梦道神尊陵墓本质样貌,即灵气枯竭之前的全盛之态。

再在此基础,凭借更高的修行感悟,触类旁通般,以“俯瞰”这一角度,破解梦道神尊陵墓,所涉及心神消耗,神识推演,等量换算,足以耗死不知多少炼虚强者。最后取出其内物品。

若鲛人族顺利些,他等自然能省去这些麻烦,更能省去这些损耗。

然而,那尊漆黑丹塔,乃镇运之器…它的出现,让赤袍男子回忆起一古老存在,慎重起见,不敢过多纠缠,故改变计划。

只能以这种“蠢”办法,谋得那件物品。

李长笑早看出此中意图,更通过此,知道那名赤袍男子,修为只怕…早已入合体。

故自嘲一声白忙活了,便洒脱离去,扶摇天下大乘不过五人。合体强者亦是多不到哪里去。一尊尊如大佛般,高高悬于天顶。更是性格迥异,爱好怪癖。

那媚三娘却也不是很好例子?长得娇媚诱人,偏爱勾引男人,那怪癖,灵气枯竭也未曾治得好。

却也幸亏媚三娘,让李长笑对那“合体期”强者,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多少有一二了解。强大自是强大,却非万能。

相距十余里外,假意遍体,远观并不会被察觉,但强者心有感应,直觉颇准,或许会朝此投来目光,绝非是行踪败露,仅是寻常扫视而已。

来去客栈时,李长笑便暗中扩张业务,只需偷偷给他五十文钱,他便带客人偷看老板娘洗漱,出卖老板娘美色,中饱私囊。成功过几次,后来事迹败露,挨了顿暴打,老板娘气得三天不理李长笑。

她气得不是偷看,而是竟然只收五十文,这简直是对她人格的侮辱。

赤色衣袍下,几缕白发新生,三个梦境,三件物品,其一,此梦之线,此物茵茵闪闪,却飞快黯淡。

最后与凡物无异。

其二,太盘珠,一颗漆黑圆珠,圆润光滑,若全盛之时,定是无数修士觊觎之宝。然现在,拿于手中,徒增重量而已。

最后一物,乃虚幻之物,似梦境漂浮,又似意念具象。

首节 上一节 424/5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每天能听到一个世界级秘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