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370节
李长笑以火印唤来火焰,只见黑烟扎天,火光透天,层层热浪卷袭,当真是熯天炽地。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李长笑坐在远处的小山上,便看了三天三夜。倒不是多愁善感不愿离去,他对梦泽城实在并无感情,只感到惋惜和哀伤。也想托大那么一回,顶着多管闲事的嫌疑,帮这本该会永远沉寂的惨案,讨回个公道罢了。或许讨不回,但总该有个人过问过问。
或者说,如若连李长笑也不过问,那此地百姓死得何其玩笑。
修士不说天地立心,但借天地之势,享天地恩泽,本该便要有一定的责任感。更何况他自己,本就在找寻梦道神尊陵墓,此事对他来说,连见义勇为都不算,不过是顺心、顺手、更顺势而已。
不过那都是后话,此刻坐山观火,仅是想守着那大火之势,莫要扩散到别处喽。
火焰猖獗,若是烧了山,又延绵烧去,那可真是人间惨剧了。所以啊,李长笑便成了烧火匠,看到那边火势想向外扩散,他便手捏清风吹回去。
东补补,西补补,补了三四天,终于将城内一切能烧的,通通烧尽了。火势失去了“根”,自然也就逐渐平息了下来。
这场大火,连骨骼都烧成了灰,徒留一片焦黑的空地。
风再那么一吹。
梦泽城便是如梦醒一般,一切散尽,除一地焦黑,再无其他痕迹。
李长笑忽的一拍脑袋,感到无比懊恼,放火之前,他忘记找几家酒窖,取一些玉酿出来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日后又得花钱去买酒,不过幸好的是,他还有些遗财在身,暂时不用为银子发愁。
一想到银子,他又一拍脑袋,感到无比懊恼,虽说捡尸有些不道德,可相遇即是缘,随手拿个大银锭,都够他潇洒好久了。
可他光顾着查案,又是忘了。
既已成灰,李长笑自然是打算离去,至于去哪里,他心中已经有想法。
他要前往大余国境内的东侧的富饶城镇。
他早便留意到,梦泽城有几处地方,藏着梦境暗果。那行凶的鲛人族一行人中,有人心思十分缜密,防止有人族追查。
那梦境暗果感受到灵气后,会将影像记下,反馈给种暗果之人,是一种用于反侦察的手段。
这一招梦道神尊也会,就藏在大梦三千策的梦境中,参悟大梦三千策不下百次的李长笑,自然也触类旁通,多少也会上一些,只是对他多是鸡肋,不曾认真学过。
那梦境暗果藏得十分隐秘,而且梦道手段十分高超,不过李长笑打开梦境感官,梦道暗果就显得尤其明显了。
即便种果之人,梦道使他感到惊叹,远胜他以往见过的所有人。
但李长笑还是能发现。
不仅如此,他还可通过反向梦境,反而去窥探对方的境地,所以冀北冥这番动作,虽聪明缜密,最后却是被聪明所误。
反倒暴露了自己等人的行踪。
只是李长笑对大余国地形不甚了解,加之仅是匆匆几面,所知有限。
故他也仅是知道大致方位,还是免不了一番找寻。习惯了寻觅的李长笑,自不会觉得麻烦。世事皆艰难,顺遂之事,还是留给梦里去吧。
现实总是怪石嶙峋,崎岖不平。
离开梦泽城,行十余里,见一官队,原来是见附近火光冲天,前来勘察的。
李长笑与他们碰了个正面,对方抓着李长笑,连问了几个问题,问他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要干甚么事,可见大火?
李长笑对答如流,颇为实诚,从别处来,到别处去,要杀人,大火便是他所放。
官差见此,便也恼了,觉得此人在耍自己,于是不想这么放了他,想给他拷上,关个几天老实老实。
“看你还嚣张甚么。”
官差得意洋洋的铐上脚镣。
这时,手底下的捕快,面色奇怪的打量着官差,把官差看得恼了,呵问道:“看看看,你看个甚?”
“大人,您自言自语,把自己拷起来做甚?”手底下捕快如实汇报。
原来那捕快未见有人,只见官差自言自语,一会怒目相向,一会又大声呵斥。最后得意洋洋的,铐上了自己的双腿。
捕快们还想着,这位新上任不好伺候,并且颇有下来镀金嫌疑的官二代,多年养尊处优,可是养出了什么怪癖来?
那官差如梦初醒,只见哪里有什么白衣剑客啊,只觉是遇了鬼,更糟糕的是,那开脚铐的钥匙不见了。
接下来这一路,顶着个二十多公斤的脚镣,可有得他好受的喽。
李长笑远处看着这幕,哈哈大笑,将那开锁的钥匙,随手丢进了鱼腹中,悠然离去。
若是有人在此,定会发现这整日不着调的男人,其实一直很幼稚,有时还爱整蛊作乐。
他看着那官差的哀嚎,坐在一块巨石上,掩面哭泣,便是身旁的捕快如何安慰,也是无用。
古往今来,自己把自己拷起来,并且找不到钥匙的,他绝对是独一份,这脸丢得可大了,搞不好日后要闹到大余国国都。青史上都得留名。
他越想越害怕,所以便哭了出来。还不忘那捕快撒气,李长笑笑着离去。
不过若说这官员虽然凄惨,却也并非什么好人。他下放镀金,大火连烧三日却无所动作,等火停了再带几名捕快过来敷衍了事。
总得有人让他吃些苦头。
话说向东行进,李长笑逐渐发现,这大余国倒还真是片富饶之地,所过几座大城,皆是人杰地灵,热闹非凡。
而且民风颇为彪悍。尚武之风遍地,武台随处可见。
却说这一日。
李长笑来到一座名为江河城的富饶之城。
竟在那瞧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第441章 大余国的香火体系
富饶的江河城边,有那么一座庙宇,庙里供奉着河母,香火缭绕,雾气氤氲,金身已被裹上一层烟油。
香火不断,人声鼎沸,李长笑瞧见那庙宇,便进去走走。看着眉眼低垂的慈眉善目像,李长笑才想起,似乎自佛城一别,便再没正式见到自己在河里捞起来的酒友了。
也不知她还会不会喝酒,估计早便戒了吧,毕竟是一条路上走在前头的开拓者,总不能如自己这般,到处乱晃。
河母庙虽不像佛家寺庙,却也需人打理,这份职责,一般是落在了当地德高望重的雨师头上。
雨师走得是祭祀道,却也近香火。
虽香火一道未彻底走通,但是却早便显露出,延缓寿元之效用。
与通窍道武者,窃命道黑市商人,舍命道…不同,这些延寿之路,是凡人居多,凡人踏上这些路径,效果远胜于修士。
因为凡人本身寿元便短。而许多修士,本身便有几百岁,乃至上千岁的年龄在,再行通窍道武者,即便已达极境,也难以像凡人那样,凭空多个一两百,甚至是两三百的寿元。
效果虽有,但会打折扣。
香火道不同的是,香火道并不容易增加寿元,但是却能延缓寿元流逝。
而且香火道有一定的门槛,修士若无元婴期的修为,走香火大道无疑与是用竹篮取水,耗费了精力心力,最终却是一场空。
昔日龙城符仁,筑基期便想效仿慕琴,那时香火一道未成体系,尚不知是好是坏。
符仁敢为人先,勇气与魄力可嘉,可惜修为不够,实在可惜。
李长笑尤记得,变法刚刚盛行之时,三步一小庙,十步一大庙的混乱场景,无论是繁华的大城,还是无人的乡野,各种野庙层出不穷,各种野神数之不尽,可见修士多是青睐香火。
经历初期乱象后,自然是回归正常,香火依附朝堂,或者说与朝廷联系密切。
香火正神体系,便如此延伸开来。
李长笑所行到的大余国,与那凌天洲的凌天皇朝,虽隔着十万八千多里,那套体系却延伸至此。
所以在此,见到河母庙,说奇怪也奇怪,说正常也正常。
或许是大余国为了自己香火神体系的正统性,特意把那河母请来了。
李长笑入了河母庙,也不知那河母大人是否会知道,这平平无奇的某日,有那么一个或是半个熟人,造访了她的地盘。
也不上香,用他的话说,便是不再乱添乱了,要是自己那香火,把几分霉运带去,那可就不太好了。
河母庙并非只有金身,其实设施颇多,李长笑交了一点香火钱,跟在雨师弟子身后,去后方的食堂吃斋饭去了。
那斋饭全是素食,豆芽,冬瓜,但却自有一股香气,李长笑吃尽后,隐约想起那斋饭味道熟悉。
犹记得他也曾带着赵青,去寺庙里吃过一回斋饭。当时他还曾把自己的生存小技巧,倾囊相授给了赵青。告诉她若是哪天落魄了,没钱了,又饿得慌,便拿两枚铜板当香火钱,然后吃斋饭吃到饱。
河母庙的斋饭很便宜,无难者三枚铜板,有难者一枚铜板,这规则不知从何时起,一直延续至今。
自然算是善举,不知多少人,念着河母庙的一饭之恩。同时是铁律。
传说就曾有一人,被利益蒙蔽了眼睛,私改斋饭价钱,偷摸摸的往上加了一枚铜板。
结果第二天,河母金身便出现了裂痕,如何修补都修补不好,半个月后便坍塌了。
原本的金子也变成了石头。因小利而吃了大亏。那人不仅于此,在当地名声也烂了,最后灰溜溜的离去。
河母庙中还有颇多规矩,传说更是数不胜数。至今还被百姓传唱。
李长笑吃着斋饭,耳边便有各种小故事传来,还有甚么河母显灵,河母接子,河母送魂等等。
李长笑这半个知情人,只是忍不住道了一声,自己这位酒友当真是忙碌啊。
大余国疆域辽阔,算是正统的皇朝,朝廷内也自有一套香火体系。
以一河为首,其次是东南西北四神,十二山神,七十二小神,三百二十一敕封神。
香火神的体系还算完善,一些利于江山社稷,利于黎民百姓的好官,好人,死后也会被敕封为神,给了个神职,可享后世之香火。
朝廷希望江山稳固,修士希望获得香火。
二者相辅相成,互惠互利,早在几百年前,便已经形成了。
李长笑在河母庙内转悠着,不知不觉,竟是想到了那么多。
“什么时候,再回那龙城看看呢?”
李长笑低喃一声。
拍拍衣袖,与人群擦身而过,众人却好似没看到过他一般。
……
大余国。
庆饶城
少女小真路过一座庙宇,见那庙中竟如此热闹,便想着凑凑热闹。
怎料刚迈步,却被冀雪拉住,其目光冰冷,带着几分警告意味。
“我就要去。”
上一篇:我每天能听到一个世界级秘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