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209节

虽说符师一职中,有一个“符”字,却与曾经修士所使用的“符”,并无太大关系,在外行人来看,好似并无差别,都是在符纸上绘画,实则截然不同,修士所画的符,大多是某种敕令,本质上算是“术法”的某一种形式,如今“符师”的“符”,画的是天地纹理,就如“拍刀客”的“刀”一样,持续有规律的拍打,能透出神秘力量,而这“符师”的“符”,也是当画出某种纹理,也能发挥出某种力量。

都是人们不断发现,不断的钻研,一点点所发现的。

李长笑好奇的看了很久,然后便出城,继续赶路去了。

他从梦境空间的竹箱中,取出两个不算精美的小瓷人。

眼有神韵。

好似是在惊恐。

第一尊瓷人,来自极恶门的门人。

第二尊瓷人,是前些时日所得,来自尸愧宗。

两尊瓷人肉体已经死去,若是这瓷身破碎,灵魂也会极快消散,若是从前,灵魂尚在,便不算死,他们是有夺舍重生的机会的。如今,却只是处于已死却滞留人间的状态。

连鬼都不算。

两尊瓷人放在一起,或许不会如何无聊,李长笑还有事情要问尸愧宗的男子,他觉得村落的事情,有蹊跷。

而那尸愧宗的男子,没敢如何隐瞒,也隐瞒不了,乖乖说出了背后的隐情。

原来凌天皇朝神庙盛行。

背后是有原因的。

首先,在万仙峰会的背景下,凌天皇朝的地理位置,有极大的优越性,相比于扶摇天下的其他域洲,此地距离万仙峰已然算近,来往十分方便。

其次,凌天皇朝在整个扶摇天下,是数一数二的大皇朝。

慕仙长的香火一道,被证实可以延寿,可动用“香火术法”,成效明显,故引来许多修士效仿。

而香火香火…往往需要与皇朝挂钩,在那无皇朝之地,香火盛行不起,故此,许多修士在幕后,引导世界变动,在许多地域,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国家。

有一部分修士,则是觊觎凌天皇朝这片土地,想直接享受此地香火,故此…凌天皇朝的遍地神庙。

当然。

这只是背景。

最重要的是,凌天皇朝的太平公主李天霞,创办兴民商会已经近百年的时光,积累下了雄浑财力,她大量囤积金玉。

此外,加重神庙手续,这手续自然是针对百姓的,因为修士若是开庙受香火,定然不会自己去搭建,而是循循诱导百姓。百姓若想开神庙,便需要大笔钱财。

且开庙的金身,可都是实打实的金子,这些金子村民自然凑不够,只能去借。

找何人借呢?

自然是大量囤积金子的兴民商会。

就拿那条村庄而言,他们一条村,欠下了兴民商会,一共三十余年的“神债”。

这三十年,他们的赋税会提高两倍,以此抵还神债,毕竟“金身”所用的金子,可不是白来的。

如此一来。

李长笑大抵明白,这背后恐怕,是李天霞在搞一些手脚。

如今的凌天皇朝,遍地“仙佛”,一路走来,遇见的财神庙,便有数百种之多。

……

前些日子金身俱毁,二十余座神庙,全部荒废的村子,日日传来哀嚎之声,还不等村民接受现实,那河流又迎来了干涸。

简直不让人活。

正是绝望之时,村口突然来了一名女子,双脚着地,手持浮尘,眉心有金纹,身穿道袍。

女子的容貌更不必多言。

她步履从容,缓步走进村子当中,很快便被村中人注意到,一拥走了出来,一时没认出此女,暗中交谈数声后,有一人突然言道:“你们看,她与那河母神像,是不是有几分相像?”

此言一出。

顿时惹来热议,村人定神望去,眉宇间果真有几分相像,可比神像好看多了。

忽的。

一个孩子从人群中冲出,捡起地上的石头,朝那突然出现的女子砸去。

“河魔!”孩子怒吼道,河魔子杀死了他的父亲。

那女子抬眼望来,村民们顿时瑟瑟发抖,却听那女子开口说道:“莫怕,我是来帮你们的。”

她声音仿佛有种别样的魔力。

她缓缓走着,朝水源处走去,村民不自觉跟在身后,眼中的畏惧渐渐消失。

只见她走到河流源头,手指捏诀,轻轻一点。

却见源头之水,好似返老还童,从暮年回到了青年,水流瞬间大了起来,原本干涸的河床,也恢复了生机。

女子脚踩河流离去,没有过多言语,众人面朝她离去的方向,虔诚跪拜,泪水横流,大喊河母显灵。

......

李长笑乘舟北上,对腰间的青色囊袋十分满意,先是将两个小瓷人丢了进去,时常拿出来把玩,又后购买一些玉石,首饰,等各种各样的稀奇物品,统统丢进囊袋当中。

听闻这条江河,是十几年前为了方便出行,特意开凿出了凌天江支流,可直通凌天皇朝的国都凌天城,李长笑花费了好些银子,才买通船上的管事,让他再塞一个人进来,一路风平浪静,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倒是抵达凌天城时,正好是百年之庆典,两侧江岸上,升起一个个天灯。

同船的人显得十分兴奋,有少年指着天灯,询问父亲今天是什么时日,竟这般热闹。

突然一窜烟花,自皇庭深处直飞天际,随后炸开绚烂烟火。

将整个凌天城,映得如白昼般光亮。

火光倒映在李长笑的脸上。

他依靠在船沿,神情恍惚,半醉半醒,烟火映衬着寒江,点点雪花飘落,耳边好似隐隐传来曲水兰亭的笛音。

他喃喃叹道:“都一百年了啊。”

又一年游江。

才想起故人已逝百年。

第230章 百年庆典,家宴,索命

风风火火,又是一朝百年庆典,这屹立不知多久的古老皇朝,举国欢腾。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百年之庆典一生仅有一次,故此在庆典来临前夕,便卯足了期待。

街道上载歌载舞,酒楼上有诗人吟诗作对,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红色的灯笼,凌天江两侧,有节目表演,有各地商贩兜售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更在某处,设有比武台,民间高手互相较量,讨了好彩头。

甚至还能看到不少修士,坐在高大楼阁中,讨论这般盛世。

李长笑坐着舟,从江中划过,望着这副盛大景象,老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凌天皇朝即便遭受连番的重创,也依旧是个强盛的皇朝。前些年时,灵气浓郁所带来的遗泽渐渐消退,土地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严重不足,让凌天皇朝乃至下面的百姓,都十分艰难。

后来,有农人开发种植技巧,开垦土地,布施肥料,每年的产值又渐渐恢复了正常,再加上万仙峰会所带来的影响,凌天皇朝广开港口,外贸频繁,这片土地时常能看到外商来访,经济比百年前还好得多,只是战事依旧不曾停息。

要问为什么,那便是…土地在缩小,三大皇朝的国运在被迫碰撞。

下了船,李长笑看到有人在街头卖艺,一个光着上身的男子,手拿一个火棍,用力一喷,竟喷出一条席卷的火龙。

顿时周围掌声一片。

十分热闹。

李长笑拍了拍手中长剑,想着,这大好的节日,应该也不是谁都会那么开心的吧?至少有一个人是不会开心的。

他独自走着,渐渐脱离人群,走向了喧嚣扰不到之处,烛光照不到之地。如此行事,其实不合他的习惯,往常的他,每到一地,第一时间便是补充“酒水”,然后逛逛风月场所,听听小曲…

他不爱热闹,却也不排斥热闹。

今天。

纵使路过酒楼,他也只是瞥了一眼,便径直离去,没有丝毫停留。

他走着,心如止水,天微霜,行人都穿上一层棉衣,与之相比,白衣实在单薄,也实在惹眼,很快有人注意到,刚刚似乎有个白衣剑客,与自己擦肩而过,可回头望去,却有寻不到其身影。

……

皇宫内也在举行庆典,上一次的百年庆典,凌天皇朝之主李山河受埋伏,这一次的庆典便在宫内举行,虽不再“与民同乐”,却也依旧热闹,皇子皇孙们,一个个去向李山河请安。

李山河两鬓斑白,腰杆挺直,想想这一百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情,有好的有坏的,在那皇子皇孙的心目中,他依旧是那个一统大洲的帝王,威严的天子,然而他自己的心态,却是在悄悄转变。

他开始老了。

威严之余,多了些许慈祥,看着皇子皇孙一个个向自己请安,他脸上多了一抹笑容,他膝下共有四百三十七子,这些年来,有的死去,有的活着,有的老去,也有的与其他洲域而来的修士,结为道侣,诞下子嗣,为李家添丁加彩,热热闹闹。

皇子皇孙虽多,但他都能叫得上名来。有皇子察觉到父亲的变化,请安后便眼眶湿润,小声抽泣了起来。

李山河轻轻一叹,人总不能霸道一辈子,年轻时总想着征战四方,创立无上功绩,到了他如今年岁,却也觉得如此挺好。

只是他不知。

他越是如此,便越显得那千多年前,灰溜溜逐走得皇子可怜。

从前从后。

他都只是错生在皇室的野草。

月光皎皎,李长笑白衣如纱,走在那宫廷深处,他远眺,能看到大殿中,李山河子嗣环绕,好像终是褪去那“皇朝之主”的衣袍,享受真正的家宴。

大殿外,有白衣剑客孤零零的走着,他无喜无悲,虽千年未曾在此地行走,却依旧熟悉,他穿过一片梅花林,在一棵低矮的小树下,寻到一块木牌。

是他自己立的小墓,立在这种隐蔽之处,是怕被人发现,扰得母亲死后也不得安宁,李长笑磕了几个头,心头百般滋味,却不知说何言语。

他一直都是个念旧的人,他总会不自觉的故地重游,或是留些旧物,不愿丢去。

木牌已经长满青苔、杂草,有的人死后依旧万人敬仰,有的人纵使活着也无人问津,李长笑母子便是这般人,他口中说着自嘲之语,挖开这座小坟,里面仅有一枚发簪,满是铁锈。

李长笑收入梦境空间中,悠悠一叹,眼神渐变,起身离去。

他穿过花园,好似鬼魅,行于黑夜。

在一座宫殿门前。

他轻轻敲了敲门。

来完成百年前的一个诺言。

他能感受到,自己种下的噩梦种子,就在这间屋子里。

周贵妃虽然修为被废,但毕竟是学过养气的功夫,不至于连百年都撑不过去,她还活着,但定然已经极老。

首节 上一节 209/5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每天能听到一个世界级秘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