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万古神帝:唯我帝一

万古神帝:唯我帝一 第139节

  帝一有了吩咐,青湖龙君便继续将古籍上的记载道来:“据传几十万年前,黄龙与天龙争斗于星空,最后天龙获胜,击杀了黄龙,黄龙于星空中坠落到了昆仑界,砸在了十万大山边缘,形成了一片直径三百万里的内海,龙血被海中的蛮兽吸收,使其化作了龙种,这才有了青湖龙族一脉。”

  “阮飞龙体内有黄龙的血脉,极有可能是为了黄龙而来。”

  “你的意思是说,青湖之底,有能够与天龙争锋的黄龙尸身?”一直保持沉默的许三金也无法再保持冷静。

  天龙,并非龙族的某一分支,而是一种尊称,意为凌驾诸天之龙,比神灵还要更为强大,是和须弥圣僧、不动明王大尊这样的传说级人物并称的古老存在。

  能够和天龙交手,即便死去,黄龙也必然超脱了凡俗,达到了神灵的境界,这样一尊存在的尸身若是被发现,大圣都要为之疯狂,尤其是昆仑界的龙族,只怕都会汇聚到青湖。

  帝一对青湖龙君口中的黄龙尸身很感兴趣,猜测那或许便是阮飞龙想要寻找的神龙遗宝。

  但眼下,一品堂内空虚,当务之急是想办法防备拜月魔教彻底撕破脸,大举来犯。

  许三金看出他的担忧,说道:“不必太过担心,天台州黑市的大掌柜已经赶到了清净山附近,云堂主遇害的真相传出去后,中域黑市的邪道诸圣也会陆续赶来一品堂,黑市在中域的势力虽然比不上拜月魔教,但也不是那么好拿捏的。”

  帝一点点头,但心中的压力却丝毫未减。

  他如今倾尽全力正面交锋也就能媲美苍狼王,而苍狼王莫说在拜月魔教内部,便是在万兽宫中,实力也只能排在第八位。

  “我的实力还是太弱了,得尽快渡过生死劫,武道称圣。”

第184章 湖心悟道

  天霄圣殿内,灯火常明。

  天台州黑市的大掌柜身高不过一米五,雕龙玉带,金丝绸缎,是个矮胖老头的模样。

  比许三金还要更像是富贵商人。

  在他的身旁,跟着两个身高近丈的黑衣修士,面带金色面具,是天台州黑市的两大门神,妖瞳圣者与鬼爪圣者,修为皆是达到真圣层次。

  青龙峡一战后的第二天,三人便来到了清净山中。

  许三金和帝一在殿内作陪,没有美酒佳肴,只有一壶清茶。

  “有念掌柜前来坐镇,我也算是放心了。”许三金满面堆笑道。

  天台州大掌柜本名念伧,曾跟在邪帝身边修炼过百年,虽不是邪帝的弟子,但却很受邪帝看重,实力亦是极强,是中域邪道足以排进前五的高手。

  “如今中域九州暗流涌动,天台州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各府黑市还需要老夫主持大局,清净山我不可能一直待下去的,最多待上十天半月。”

  许三金眉头微皱道:“天台州的局势已经这么乱了?需要你亲自坐镇。”

  “老许,不要把我看得太高,老夫只是天台州的大掌柜,不是大总管,更不是邪帝,太极道、血神教、州万圣地的各大家族、宗派,哪一个是省油的灯,天台州的局势,不比当初的定玄州好上多少。”

  念伧从宽大的衣袖中伸出手掌,摊开掌心,露出两道狰狞的血痕,对帝一和许三金道:“来清净山前,我先去了一趟十万大山,与阮飞龙斗了一场,不愧是拜月魔教九宫之一的宫主,实力的确是非同小可。”

  帝一看着他掌心处的狰狞血痕:“念掌柜败了?”

  “不算败,老夫没讨着便宜,他扛了一击天玄劲,估计也不好受。”

  念伧道:“除了老夫,其余各州的老家伙们都走不开身,我知道你们已经传讯给了寰宇天,但寰宇天那边大概率是不会派高手前来,更不会选择与拜月魔教全面开战,邪帝大人尚未出关,他不出手,黑市之中无人能够抗衡石千绝。”

  石千绝,是拜月魔教的教主,修为已经臻至大圣层次,是能够在圣道中称皇称帝的存在,即便放眼昆仑界,也是人族之中最顶尖的那一批强者之一。

  黑市虽然遍及五域,但也只有邪帝这一尊大圣,在中域的势力根本无法与拜月魔教相比。

  在中域,除了朝廷,已经没有第二个势力能够压过拜月魔教。

  高层出面,若是不能击败拜月魔教,反倒将黑市的威风再一次踩在地上,与其如此,倒不如将争斗的层次控制住。

  阮飞龙,念伧这一层次的强者,应该就是拜月魔教和黑市所会动用的最顶尖战力。

  帝一道:“云堂主死在阮飞龙和凌霄的手中,无论寰宇天出不出手,他们都必须得付出沉重的代价,否则,中域黑市一品堂今后就会彻底沦为笑柄。”

  “好,帝一堂主有气魄。”

  念伧像是在等他这句话,当即道:“拜月魔教的势力虽强,但其势力核心并不在天台州,这些年,拜月魔教行事太过霸道,天台州内的各方势力早已经心生不满,若是能够联合各方,或许能够给拜月魔教一个教训。”

  许三金不是喜欢冒险的人,寰宇天若是不派援兵前来,那黑市与拜月魔教的争斗便天然落入下风:“太极道、血神教、镇狱古族、上官世家……都是天台州本地的强龙,只要拉拢一个,便能让局势改变,但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帝一若有所思道:“镇狱古族连续两次遭遇大劫,元气大伤,如今已封闭剑冢,恢复元气,血神教内部明争暗斗,太极道自诩正道,上官世家的老一辈隐世不出,没有一个是好拉拢的。”

  “老夫倒是和血神教的教主蚩临渊有些交情,可以与其联络一番。”念伧道。

  帝一想了想,说道:“我也可以写两封信,一封送去冥王剑冢,请青羽剑圣出面,另一封送去上官世家,或许会有些帮助。”

  “你的人脉这么广?还能去向上官世家求援?”念伧很是诧异,上官世家是儒道大家,和邪道、魔道中人一直是泾渭分明。

  “长辈留下的余荫罢了,能不能起作用,还要两说,不能抱太大的希望。”幻后三弟子,是上官世家的老祖宗上官阙,这是帝一从南宫适口中得知的。

  与幻圣、南宫适不同,帝一从未与这位三师兄见过面,不知道他对自己会是怎样的态度,对师门又会是怎样的态度。

  毕竟,幻后于汤谷离开昆仑界时,上官阙并未到场。

  听到“长辈”二字,在场几人的神色都有了变化,帝一的师承极为神秘,有人猜测他是邪帝的弟子,但被很快否定。

  幻圣、南宫适都和他关系微妙,愈发显得帝一背后的势力神秘无比。

  念伧带着妖瞳、鬼爪二人暂时居住在清净山上,由许三金代为接待。

  帝一则是下了山,独自一人来到了青湖上。

  青湖上,水雾弥漫,常年不散,有天府星宫的弟子泛舟湖上,修行水属性的武技与功法。

  帝一待在舟船的船舱内,翻阅着青湖龙君从湖底龙宫中取来的龙族典籍。

  是大圣龙皇留下的手札,十分珍贵,但关于黄龙的记载寥寥,只有三言两语。

  唯一的线索,是一则随手写下的残缺秘法,十分晦涩,被历代龙君研究过,但都没有太大的收获。

  帝一将不过三百余字的秘法逐字逐句的研究了数遍,找到了一些头绪。

  将纳兰元贞的四根肋骨取出,其中记载着衍界之水篇章的那根肋骨上的经文,与古籍上的秘法,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又有所不同。

  若要细说,那便是衍界之水与五行之水的区别。

  这则残缺秘法,竟然也与古之奇书《易书》有关。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帝一都在船上参悟秘法,任由湖水将小舟推向青湖深处。

  一千六百里青湖,其实颇为浩瀚,凡人想要从湖的这一侧抵达另一侧,十天半月也未必能够抵达。

  帝一将秘法与肋骨上的“衍界之水篇章”映照,自身对于水行之道的理解愈深,小舟的四周,渐渐汇聚起厚重的水雾,隐隐凝聚出龙形。

  黄龙,或称应龙,司掌天下之水,是传说中太古时代的水神,小至山川溪流,大至江河湖海,甚至宇宙星海,世间一切水源,皆由其掌控。

  青湖龙族一脉,体内的黄龙之血相当稀薄,但流传下来的这则秘法,却是极为神异,帝一只是参悟,便引动了天地间属于古之黄龙的神魂神念,与之产生了共鸣。

  天龙岛,位于青湖湖心,直径不过七八十里,上面坐落着天府星宫。

  站在星宫门口,远远眺望,可以看到湖面上升腾起的巨大水雾白柱,共有九根,直径超过百丈,与天穹上的云层相连,只是肉眼可见的部分,便有三千丈高,极为震撼人心。

  青湖上的天地灵气,不断朝着九根雾气白柱汇聚而去,凝聚出黄色电光。

  有沉闷的雷声在天地间响起,不是来自头顶的云层,而是源自湖底。

  这一切,都是帝一所在的那艘小舟所引起的,小舟在湖上飘了七日,青湖上的异常天象越来越可怕,早已经震动了整个清净山,甚至已经传到了天台州其余各大势力的耳中。

  青湖龙君化作本体,是一条足有十余里长的庞大青龙,带领上百头五阶、六阶的龙种蛮兽,在水面上翻腾,穿梭于水雾之中,体内的古老血脉像是被点燃,变得无比亢奋。

  清净山的护山大阵早已经开启,由天机宫主付流云主导,过去几日赶来的邪道精神力圣者辅助。

  拜月魔教的诸圣,一直没有离开十万大山,根本无惧,不认为黑市会为了一个云苍悬与拜月魔教全面开战。

  黑市是一个庞大而相对松散的组织,寰宇天虽然高高在上,却也做不到一言堂,这种牵扯面太广的决策,想要落地,将会受到层层阻碍。

  在这一方面,黑市根本无法与拜月魔教相比。

  万兽宫的其余八王,与阮飞龙、凌霄一起,站在圣舟的甲板上,距离清净山的护山大阵只有不到千里。

  青湖上的异常天象根本无法隐瞒,云柱接天,灵气如潮,一眼便能看出是有古之遗迹即将出世。

  天台州的各方势力,甚至连天台州外的势力都被吸引而来,他们不知道黄龙的传说,但却能看出青湖上异象的不凡,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血神教、太极道、四象宗……都有老一辈圣者赶来,停在清净山的阵法外,远远观望。

  但最强的一股力量并非天台州的人族势力,而是十万大山中的高阶蛮兽,不乏七阶、甚至八阶的蛮兽王者从山中走出,被青湖吸引而来。

  尤其是龙种蛮兽,几乎全部涌来,源于血脉深处的悸动让它们陷入疯狂的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对清净山发起攻击。

第185章 黄龙道种

  与念伧的猜测一致,九首麒麟并没有亲自赶来中域。

  但还是派了数位强者前来。

  以破境圣王后的九幽剑圣为首,东域黑市一品堂的两位圣长老,枪圣和慕容叶海随行。

  剑圣,只要不对上肉身成圣的修士,便是同境无敌的代名词。

  九幽剑圣虽然刚刚踏入圣王境,但实力并不比在圣王境浸淫几十上百年的强者弱。

  有了三人的加入,清净山上的顶尖战力虽不足以压倒各方觊觎的目光,只求自保,已经足够。

  何况还有护山大阵的存在。

  青湖上的帝一已经彻底沉浸在参悟黄龙秘法之中。

  古籍上的秘法,并非武道秘法,而是精神力秘法,是对天地大道的阐述,与常见的精神力圣术不同,这门秘法,是要在精神力修士的体内,凝聚出一粒道种,随修士一起成长。

  精神力修士的修行,也有各自明确的方向,有不同的擅长之处。

  就像武道修士,有练剑的剑修、练刀的刀修,刀道与剑道便是他们通往更高层次的道路,顺着道路前行,便能逐步走到这条路的更高处,成为大圣,乃至于神灵。

  精神力修士亦是如此,想要提升自身的精神力造诣,也需要一条通往更高层次的道路。

  丹、器、符、阵、御兽、赶尸驱鬼……都是通天坦途。

  武道修士有十万小道、三千大道、七十二至尊圣道和九大恒古之道可供选择。

  精神力修士的修行方向……更多,数不胜数,许多道路,甚至只有一两个人。

  万类霜天竞自由,相比于武道,精神力修行几乎没有束缚,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可凭之凝聚道种,踏上道途。

  帝一在精神力上所学颇为杂乱,样样都有接触,核心却始终只有一个,便是衍界之力所化的心界。

  对于精神力修士而言,精神力道种只要成圣之后,便可以尝试凝聚,只是一但凝聚,今后的修行道路便会定型。

  像是儒道四宗的宗主,便以浩然正气凝聚出代表儒道的碧血丹心,他们将来的精神力修行道路,也只能沿着儒道继续求索。

  精神力修士凝聚出道种,就像是武道大圣凝聚出圣意,确定了自己今后的修行方向,实力和修行速度都会大增。

  帝一此前没有选择凝聚道种,一是自身的境界太低,二是对衍界之力的认知还相当浅薄,根本不足以凝聚出道种。

首节 上一节 139/1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之百味人生

下一篇:国术:一天涨一年功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