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第231节
不过,他还是没有回夏侯山庄的打算。
“可鄱阳湖之约的消息,应该已经在江湖上传开了吧。”
夏侯飞山心中暗想,“等我们去鄱阳湖的时候,老头子说不定也已经在那里,等着凑这个热闹。”
正如夏侯飞山所想。
鄱阳湖之约的消息,已经在江湖上传的沸沸扬扬。
势力蔓延到沿海数省之地的天居士,还有掌控三省有余,根深蒂固的流云府。
这两方头脸人物,俱是顶尖高手,要说他们碰面的时候,没什么摩擦,那实在很难令人相信。
光是鄱阳湖这个地点,也很耐人寻味。
朱元璋就是在这个地方,击溃了陈友谅的大军,让陈友谅本人都中箭身亡。
可以说,在朱元璋一统天下的历程中。
鄱阳湖大战,是一个怎么都绕不过去的重大转折。
流云府的使者去南少林送人的时候,喊出来的是邀请。
但消息一传开,所有人听在耳朵里的,仿佛都是“邀战”。
因此,在这大半个月里,鄱阳湖附近,可谓是一天比一天热闹。
市集上配剑带刀的人,比往年多了数倍。
各个客栈里面,动不动看到风尘仆仆的武林大豪,率领门人弟子入住。
有的连楼带院,营造着假山小溪,花园凉亭的上等酒楼,更是会遇到多家江湖人,一并入住。
其中难免有人身怀旧怨,碰面之后,却都隐忍不发,不愿意在这鱼龙混杂的局势中做出头鸟。
白日夜间,陆续有人乘船登岛,先去康山上游览一番。
康山岛,原名“抗浪山”。
据说,古时鄱阳湖附近的百姓,遥望湖面,见到这片山头最能抗衡风涛,挺立不倒,因此有这个名号。
同样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在此勘察地形,见到山木葱茏,而山前地势开阔。
既便于隐藏兵力,要出兵的时候也可以快速出击。
朱元璋十分心仪,派人询问地名时,却有所偏差,后来误传为康郎山。
再过了些年头,就被简略的称为康山。
岛上有大片殿阁庙宇,是朱元璋为了纪念当年在鄱阳湖大战中阵亡的将士,下令建造。
近几任的地方官,又派人翻修扩建,陆续立碑,越发显得气派。
妙高、妙积,走在这些殿宇间的山道上,举目四望。
他们两人辈分既高,又专司武僧之职,对江湖上的门道极为精熟。
就这么斗笠僧衣的简单装扮,并不多加掩饰,走走看看,已被他们瞧出许多在江湖上大有名堂的人物。
更有不少人,疑似前些年里,销声匿迹的高手。
夏侯山庄的老管家夏侯易,双手拢袖,跟在他们身边,更是对江湖人物,武林掌故,如数家珍。
有几个被大和尚看出端倪,但不能肯定的人物,都是被这老管家论证出真实的身份。
“真是海南剑派硕果仅存的太上长老?”
妙高微露忧色,“我们奉命扫荡沿海帮派,本来就结仇不少,天居士又施展手段,把这数省之地许多官吏抄家论罪。”
“越是官场人物,越是豪族大家,远房亲戚越多,同党也越多,未必都在一处。”
“这些人都趁着此次约战聚集起来,显然是想要找机会,对天居士不利。”
妙积食指一弹,在空气中发出嘣的一声闷响,语气刚硬。
“咱们这次也出动了不少高手,除了本寺中人,亦有许多亲近结盟的友家,岂能让这些宵小之辈,扰了天居士的清静?!”
自古以来,武林中的绝顶高手约战,往往都能够掀起轩然大波。
如果是提前定好日期地点的。
那想要去围观的人,必然是摩肩擦踵,络绎不绝。
其实,这偌大天下,山长水远,武林中哪有那么多游手好闲之人,有空只为观战,就跑这么远的。
围观者里的好事之辈,一般只是少数。
别的大多数,都是为了自家利益,赶赴现场。
其中有人是想要得到第一手的消息,方便日后权衡风向。
还有人,就是跟约战者有仇有怨,盼着约战双方身负重创。
事后他们才好纠结党羽,进行围杀。
最好是一死一重伤。
那么,剩下那个重伤的,基本也别想活着回到老巢。
没办法,绝顶高手的影响力摆在那里,哪怕没有自己建立山头门派,只要他们有立场、有亲友,那就肯定也会引起仇视。
“这一战的胜负,终究还是要看天居士和流云府主自身的实力,这些浑水摸鱼之辈,并不值得太过担心。”
夏侯易笑了笑,“况且要说仇家,流云府主的仇家,应当要比天居士多出十倍不止。”
流云府中人,已经算得上是心狠手辣,斩草除根的人物。
但是,在这个随便哪处都能拜师,学到几手武功的世道里,个人的生存能力绝非泛泛。
无论是往市井,还是往山野,何处不能逃?
只不过这类逃亡者中,不少人会放弃报仇,剩下的也有心无力。
只要流云府还在鼎盛,他们就翻不起浪花。
这一次的事情,却让很多很多人,看到了机会。
“那位,就似是十五年前,洛阳镖局的总镖头,当年号称绝处有刀,屡屡险死还生,于绝境中杀出生路,带领洛阳镖局声威大振。”
“可惜后来,听说败给了初出茅庐的叶宗生。”
夏侯易低声笑道,“叶宗生用落石堵住峡谷,又用三百人持弓带弩,围住镖队,说是公平约战。”
“其实那等情境下,纵然真是单打独斗,还算得上什么公平吗?”
两个大和尚顺着他示意的看去。
只见是湖边一个单人划舟而来的老者,此人左足已跛,一边肩膀也微微塌下。
但这人单手运起船桨的时候,依稀看得出几分大关刀的路数。
他一上岸,似乎也有别人看出他的不凡,举步靠近过去,打了招呼。
“麻衣芒鞋,编发的发绳却似冰蚕丝……嗯,莫非是山海关五色堂的剑客?”
夏侯易神色微敛,多了几分敬重。
“这一脉七年前被灭门,随后关外的弯刀生意就长驱直入,在过关时再无阻碍,令人扼腕,原来也有遗珠在野。”
三人正在这里观望闲谈,忽听得岛屿一侧,有骚动之声。
等他们三个匆匆跨过山顶广场,到了另一边凭栏眺望。
远处一艘大船,正自劈波斩浪,驶入鄱阳湖来。
楼船的阴影,盖住十几丈湖面,周围的小船相比之下,宛如渺小落叶。
那大船上数十上百面旗帜,烈烈迎风,正是流云府的标志。
岛上的人骚动之声渐渐平息,甚至比众人登岛之前还要安静。
不是被这大船所慑,而是因为这大船代表的人物,感到压抑。
夏侯易的面色凝重,仿佛觉得有风压迎面而来。
妙积忽然一拍栏杆,笑道:“我看他们死定了。”
夏侯易一怔:“大师,何出此言呐?”
“岂不闻当年鄱阳湖上,坐拥连环大船的是哪一方?”
妙积断然道,“那是陈友谅啊。”
第183章 创业未半
气势是要有的。
但是两个大和尚,也不太愿意这个时候,就跟流云府的高层碰面。
在楼船逐渐靠近康山岛的时候,他们已经从容的下山,乘小船离开。
南少林来的人多,包下了两间客栈。
厨房里也是他们自己接手,保证做的都是素菜。
只不过,对于修炼外门硬功的武僧们来说,这种饮食有点不太习惯,没有足够的乳粥供应。
他们就按楚天舒留下的方子,抓了些药材,用来卤豆腐干吃。
卤出来的豆腐干,连药材一起吃了,颇能健旺血气。
谁知他们在这里做了两三天,就有附近百姓过来打听,卖不卖这种豆腐干。
虽说汤里用了药材,但一锅卤汤能做的豆腐干多了去了,众人便分了分,带药材的稍贵一些。
不带药材的豆腐干,卤的味道是一样的,便宜些卖。
和尚们青巾裹头,在这里练功,打探消息之余,顺带着做起了生意。
妙高妙积也乐得如此。
今日回来的时候,却发现他们那间客栈里,好几个面熟的客人,拎着豆腐干,匆匆就出来了。
妙高看到有卤汁从油纸包里甩出来,不禁问道:“几位施主,何以都如此仓促?”
那汉子也发现卤汁被甩出,惋惜的捂了一把,说道:“大师,你们店里来了几个人,瞧着不是善茬。”
上一篇:大婚当天去照顾师弟,我走你哭啥
下一篇:从五禽拳开始肉身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