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第132节

  “各位老哥帮我个忙,待会儿齐声喊杀,嗓门是不是最高不重要,重要的是专注。”

  楚天舒笑道,“先喊十声试试,我不说停的话,就接着喊。”

  三十六人点头。

  楚天舒再度单指触地,身体前倾,双腿离开地面。

  “杀!”

  这三十六人都训练有素,其中一人抬手一挥,众人喊出的声音就叠在了一处,果然整齐。

  “杀!杀!杀……”

  槐树上的几只鸟被惊起,在空中盘旋了一会儿之后,见众人光是喊,不动作,又好奇的落了回来。

  楚天舒听着这一声声喊,眉心微蹙,这三十六人,虽然喊声整齐,杀气却不齐。

  而且杀气还不够强。

  俞将军,你那三十六卫,究竟都什么水准,什么性子啊,书里也不说一下。

  “唉!”

  楚天舒轻叹一声,准备再度暂停。

  “杀!!”

  隔壁院子里,倏然响起一个声音,铿锵如金石,正好跟三十六人的声音合在一处。

  三十六个人齐声喊杀,都掩不住这个声音的特色。

  大槐树上的几只鸟惊叫一声,骤然飞起。

  空中只落下几片羽毛,那些鸟儿头也不回的飞远了。

  这一声“杀”,令楚天舒手背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那是海东来的声音,他在隔壁院子的大屋里静养,想必完全听到这边的对话和叹息,才吐出这个杀字。

  他的实力有损,杀气却是未损。

  不同的院落,厚重高墙的阻隔,在这种杀气面前,都形同虚设。

  楚天舒感受到足够的刺激,脸上却有些无奈。

  海东来杀气之重,当然远胜这三十六个护卫。

  但楚天舒之前没有请他,就是因为海东来的杀气,可能容易刺激到自己。

  面对这种杀气,别说帮自己清除杂念,楚天舒本能的都已经在设想跟对方战斗的场景了。

  那些护卫也都紧张起来,忍不住握住刀柄。

  他们也知道隔壁院落中是客人,可就是止不住戒备,嗓子也发紧,没有喊出下一声杀。

  “你是要主动塑造一种氛围,尝试悟招?”

  外面又传来一个声音,成瞎子刀鞘点地,从院门外走了过来。

  “要心与刃同,澄澈无瑕,你的兵魂刚成,就准备悟招了?”

  楚天舒稍作思索,道:“也许……确实跟悟招的要求有点像。”

  “那我也来帮个忙吧。”

  成瞎子靠着墙根坐下,陡然抽刀横在面前,用刀鞘轻敲刃口。

  叮!

  刀上一次振鸣,他就喊出一声。

  “杀!”

  敲一次,喊一声,初时杀气不重,声音嘶哑低沉。

  但一次一次敲过去,一声一声喊出来,他喊的这个字越拖越长。

  野有蔓草,大地荒凉,身边同袍,背后家乡。

  战鼓动天,迎军冲杀!

  杀杀杀!杀杀杀杀杀!!

  瞎子不是杀手,不是内卫,不是护卫,甚至现在也已经不是军中的人。

  但他这一声一声,好像还在唱战场上的诗歌。

  粗糙,野蛮,通篇只是把那一个字重复着的诗歌,可是那调子也有百样不同。

  很多人是因为心里担着许多东西,才上了战场,被迫参军的也是为了自己的家,家里需要有一个兵丁,若真是那等无家无亲的泼皮无赖,倒确有逃脱兵役的。

  可浴血奋战的时候,人心里却像什么都没有了,只剩那一股韧劲。

  舍生忘死,生死都没有,哪里还来的杂念。

  只有,杀!

  此杀气,好像不是对眼前的人,也不是对过去的人,而是对天。

  护卫们都忘了自己要不要再喊,只顾听着这一声一声。

  一声刀,一声人。

  隔壁院子里的杀字再度响起,却主动有了变化。

  两个人的声音,奇妙的竞逐在同一把刀的敲击节律中,为那单薄执拗的杀气,加上一种不败的霸道。

  楚天舒的眉心,不知何时舒展开来,渐渐低眉、垂目,看着自己的手。

  他的眉毛原来有一种英气,这时竟专注的像一尊长眉罗汉。

  这次,只在他身体内部运转的透明火焰,蓄满了一根手指,在百次的涨缩后,流泻到掌骨间。

  如潮涨落,渐至整条手臂。

  罗汉尚未降魔,先在火中静坐!

第108章 远来者,昆仑奴

  从川蜀一路入南诏,真真是千山万岩。

  险峰奇峻看不尽,剑山刃脊令人寒。

  陆地上行走,要么翻山,要么绕路,别管是多好的骏马,多稳的车夫,都快不起来。

  但如果善用水路,就可以大大节省赶路的时间。

  王城南边的绿玉河,古时称溪,也不知道是哪一年山洪暴雨之后,成了这样一条大河。

  自有南诏以来,河面上的客船、渔船、货船,就四季不休。

  尤其是靠近三月节的时候,渔民船家,都要把自己的船也打扮一番,至少采几捆野花,绑在船篷上。

  华贵考究的,则用鲜艳布料做的大花妆点自家船只。

  三月节是用来纪念观音菩萨的节日。

  传说,在唐高宗时期,观音菩萨显灵,降服了在南诏这片地界上四处作乱的妖魔,使风调雨顺,无洪涝,无蝗灾。

  南诏子民,在三月十五至二十一这几天内,会选择某一天,就近寻找供奉观音的小庙土院,上香祈福。

  到时候,水上客船纷纷点灯,和尚尼姑们唱着赞颂观音菩萨的经文,向水面上撒花。

  王城内外,都不禁夜市,让老百姓可以彻夜游玩,享受难得的夜间欢乐。

  但那种大众的热闹,总还是在城镇中,或至少是靠近城墙的地方。

  别的地方,并不会为三月节做多少准备。

  今年却不一样。

  最近很多人乘船,到城南二十多里处靠岸。

  他们在那里踏上草地,走出两三里,就能够见到翠岩坡。

  周边的山岭,大多长有树木,要不然就是被开垦成农田。

  而这片山坡,却因大石头密集,石质既坚又深入地下,无法开垦成田。

  坡面方圆数里,土壤都不厚,也长不出大树。

  只不过,这坡面处阴,当地也多雨,岩石上生出的青苔不少,才得了个“翠岩”的称号。

  放眼望去,整面山坡都是块垒青石,高低不平,间杂几棵小树,稀疏的野草。

  可也就是这样一片地方,成为了大唐内卫统领,跟南诏义王约战的地点!

  前几天晚上,那约战的声音太响亮,消息早不胫而走,也不知道已经传开多广。

  最近来到这里的人,很多都是成名的刀客武人,也有南诏军中人士。

  离三月十五还有两天,约战的双方都没有在这里露面,但已经有些人风餐露宿,就决定在这周围住下了。

  这一住,倒是便宜了附近的渔夫船家。

  除了那些实在穷酸,只靠自己带干粮、喝野水的,旁人见到那些船家烹煮河鲜,总愿意买点尝尝。

  还有些人,让船家往来于此地和城中,既捎带消息,也每日运送酒菜,酬劳丰厚。

  相对荒凉的河段,因此显出几分繁盛。

  “真是乌烟瘴气,这些人都是怎么做饭的,如此腥臭。”

  玉冠青袍的虬须老人,站在船头,看着附近的几条船,面露厌恶之色。

  瓦罐炖鱼,鱼直接下水,没有好的佐料压过味道,刚开始沸腾的时候就是会有腥味。

  把泡沫全撇去,煮上好一阵子之后,腥味才会变淡,呈现出鱼的鲜香味道。

  那老人却懒得为此细思,手上已摸出几个拇指肚大小的金色弹丸。

  “庆叔,回来。”

  船篷里响起一个浑厚声音。

  那老人闻言,转身回去。

首节 上一节 132/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婚当天去照顾师弟,我走你哭啥

下一篇:从五禽拳开始肉身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