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熟练度开始长生不死 第292节
徐云帆下意识要闪避,却惊觉周身经脉如被千钧山岳镇压,连指尖都无法颤动分毫。
那道青色雷霆贯顶而下的刹那,他全身骨骼爆出炒豆般的脆响,七窍同时迸出细密血珠。
剧痛如潮水般席卷四肢百骸,却在痛楚深处涌动着奇异的酥麻感。
雷霆之力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刷着他的神识,每道雷光闪过,识海中便多出几分清透灵光。
如此反复九次,当最后一道雷霆消散时,徐云帆发现神识回归本体。
而掌中雷珠已缩小一圈,那条青龙虚影却更加凝实,正顺着经脉游入丹田。
徐云帆蓦地睁开眼睛,一种既痛苦,又舒爽的感觉从心头油然而生。
这颗玄穹雷珠内有一口雷池被清源真君收摄炼化其中,心神进入其中,自然会遭受万雷加身,只是真君手段,强行将雷池化作雷龙洗练神识之效。
怪不得饶是筑基大圆满的百岳真人见了也毫不掩饰的羡慕。
接下来七日,徐云帆进入玄妙状态。
待得精神饱满,心神便沉玄穹雷珠之中,每一次心神接受雷霆洗涤,便能感觉神识强韧几分,原本可扫方圆十里的神念,七日时间已然翻倍。
每次洗练之后,玄穹雷珠中的青龙虚影便会被神识带入体内,于在丹田盘踞,不断喷吐雷光,以助修行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余弥还可淬炼那缕本命剑气。
‘你的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入门了’
徐云帆凝视着属性面板上浮现的提示信息,紧绷的肩颈线条终于松弛下来。
毕竟被一位真君盯着的滋味儿,可是有些不好受。
念及至此他心中忍不住大骂,也不知道那谓之‘九渊玄煞洞明真君’的金丹真君到底是如何盯上他的,自己连面都没照过就遭受了无妄之灾,着实令人不爽。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这口浊气在静室中竟凝成一道缠绕着细碎雷光的青烟。
《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的玄妙远超预期。
此法乃是以雷霆为针、以龙息为线,将自身因果脉络重新编织。
每当雷龙虚影在丹田游走时,他都能清晰感知到自己的向外延展而出的因果线正被雷光灼烧淡化。
仙道修士往往避世隐居,远离红尘俗世,正是为了规避因果纠缠。
筑基期修士因神识已具映照之能,可隐约感知并拨动他人因果脉络。
然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若频繁干预同阶修士的因果命数,自身命轨亦会如蛛网般越缠越密。
每道被强行扭转的因果线,最终都会反噬施术者,使修行之路平添劫难。
可令人称奇的是,这门功法并非简单斩断因果,而是通过“无常”特性,使施术者的命数始终处于“似断非断”的混沌状态。
就像此刻,徐云帆能同时感受到三种截然不同的因果走向。
一条显示他终将死于九渊之手,一条预示他反杀真君证道,还有一条竟是完全跳脱出原有命轨的混沌之相。
这还只是入门,若是练得大成,乃至圆满之境,自然生出万变变化。
这正是锁劫镇运中所言“行无常之变化”的精髓,让天机推演者永远捕捉不到确定的轨迹。
只是……
这入门的法子似乎有些作死啊!
要是真君推演到他这般三条因果路子,怕是会不顾一切都要将他给抹杀得一干二净。
徐云帆心中警兆骤起,冷汗瞬间浸透后背。
这门《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虽能混淆天机,但此刻展现的三重因果轨迹实在太过显眼,就像在黑夜中同时点燃三支火把,反而更容易暴露方位,而且完全就是挑衅真君。
若被九渊真君这等精通推演之术的存在察觉,恐怕会立即引来不死不休的追杀。
他当即掐诀收束雷光,将三条因果线重新拧成混沌状态,暗自发誓除非生死关头,绝不再轻易施展此法。
非必要不能使用!
除非大成之后,可行万千无常之变化,方能用一用,如今也只能以真武伏魔真经中的龟息藏神术过过日子。
他真武伏魔真经已经修至大成,运转龟息藏神术自然能轻易藏形匿迹,只要不在人前晃荡,运转之下,不刻意留下痕迹,会极大概率被人忽略。
可惜对方是真君……
要是有天机至宝便好了。
犹自不满足的徐云帆忍不住叹息一声。
人嘛,什么都想要,自然是应该的。
而丹田内那缕修万乘化剑诀凝练而得的淡青剑气在雷光淬炼下逐渐蜕变,剑身上开始浮现细密的雷霆纹路,如同被天雷镌刻的古老符文。
随着玄穹雷珠不断释放龙息雷光,剑气最终凝成一柄三寸青雷小剑,剑脊上盘绕着栩栩如生的青龙纹。
每当雷光流过,那龙纹便如活物般游动,龙目处偶尔迸溅出刺目电芒。
与此同时,真武伏魔真经的修炼也迎来转机。
雷霆之力贯通了最后三处窍穴,体内真元彻底化为水银状。
徐云帆浑身骨骼爆响,身躯再次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如今才可真正说得他于玉肌仙骨不为过!
到第十日清晨,洞府内突然响起清越剑鸣。
徐云帆睁眼的刹那,双目中各有一道雷光闪过。
他张口吐出一道青光,那柄本命雷剑在空中划出玄妙轨迹,所过之处留下细碎电芒。
“成了!”
徐云帆难掩喜色。
《万乘化剑诀》初成,本命雷剑已成雏形。
《青龙雷珠锁劫镇运法》也完成第一步“雷珠入体”,玄穹雷珠已经被他彻底炼化,纳入精气神之中。
就连停滞已久的真武伏魔真经熟练度也有不小的提升。
总算是让自己有些许安全感了。
徐云帆回过神,一次闭关修行竟然去了快小半年时间。
他心下慨然。
第443章 天地万物皆为自身资粮
难怪仙道之中一直流传修行无岁月,精炼一次法术,参悟一次神通,过去几年时间轻轻松松。
徐云帆走出真武洞府,抬眼望向峰顶上正在迎朝霞紫气,那日华的众人。
只见道宗来的十二位老家伙周身灵光闪烁,却无一人突破入道之境。
他神识扫过,发现修为最高的也不过堪堪摸到引气入体的门槛。
炼气期都还未到。
徐云帆暗自摇头,虽然有体内经脉尚未长成的缘故,但如此慢,还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比元始宗弟子修行进度都有些慢了。
转念一想。
元始宗弟子,每一次都是乌央乌央的一群入宗门,但最后活下来的却个个都是资质不俗,运道不错之辈,否则早就被当做耗材了。
元始宗的制皮、熬骨,精血,五猖……
可谓是各类齐全,人身上的东西就没有一个是浪费的。
“师父。“
徐云帆看着向他缓缓走来的毕渊躬身行礼。
这位九境练气的老者鬓角又添了几缕霜白,道袍下摆还沾着未散的丹火气息,一身气息却越发幽深了几分。
徐云帆略微抬眼扫了一下,心中有了绝伦。
半只脚已经踏入陆地神仙境。
接下来只需按部就班修行真武伏魔真经,不消两年时间便能跨入武道极境,后开始行吐纳炼精之法,将真气化作真元,自然能迈入练气初期。
一旦入了练气初期,也便鱼跃大海,任意遨游了。
毕渊真人凝视着面前的弟子,忽然长叹:“当年为师百日入道,筋骨皮不过五载功行圆满,已被称作百年难遇的奇才。如今我苦修近半年时间,却连陆地神仙境的气感都难以捕捉.”
他微微要要吐,叹息道:“仙路当真艰难了,难怪,难怪千百年来道宗只出过一位纯阳祖师。”
徐云帆看着师父略显颓唐的神色,轻笑道:“师父莫急。待您踏入练气初期,去行宗门任务之后,便能明白我元始宗仙道真谛。”
他说道:“这天地万物,本就是修士的资粮。”
毕渊真人闻言眉头微皱:“云帆,你这话.”
“这便是元始宗被称为'元魔宗'的缘由。”
徐云帆袖中玄穹雷珠微微发烫,映得他眸中青光流转,“您看宗内那些真人,大多数都是道法堂皇、宝相庄严?可他们采药时敢抽干灵脉,炼器时能血祭百城。”
远处突然传来刚入门的弟子走火入魔的惨叫,徐云帆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正道修士说我们丧尽天良,可他们突破时用的丹药,哪颗不是夺了草木百年精华?”
天地万物,皆为自身资粮,一切为薪柴以祭自身。
毕渊张了张口,心头明白方才的惨叫声是前两月拜入真武峰的弟子。
但也明白,如果在元始宗行正道风格之事,怕是会被人打入异类,遭受排挤。
大家都邪得好好的,凭啥你要学正道。
你是不是内奸?!
山风卷着血腥味掠过石台,那个走火入魔的弟子已被拖出长长的血痕。
徐云帆凝视着血迹轻声道:“所谓魔头,不过是把'天地为刍狗'这句话,践行得比旁人彻底些罢了。”
看着毕渊离去的背影,徐云帆微微摇头。
这位老道做事虽然狠辣,但心中却有忠正,尤其爱戴门人弟子。
就如那毕昇,虽然时常被毕渊打骂,可却也是兄长的关怀。
可惜毕昇不愿来,不然这真武峰倒是有几分趣事。
上一篇:从皇宫禁军开始,分身遍御天下
下一篇:诸天从炼化技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