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图谱 第968节
洪阁老没有再出声,只是挥了下袖,密仪官如蒙大赦,弯着腰退了出去。
方阁老感叹且满是忧虑说:“敌军势大,便内魔亦可轻解,国事危难啊。”
施阁老则说:“所幸尚有首辅,首辅明见万里,洞烛先机,使诸将不至轻进。”
洪阁老说:“这些话就不必说了,明日敌军必至城前,诸公先议一议保全转圜之策。”
方阁老说:“陛下那边……”
洪阁老摇了摇头,“为君分忧,乃我等之责,就不必打扰陛下了。”
他们这位皇帝陛下,在杳岚关一战败北后,就不再过问外面的事了,只要阁臣同意的一律都是准了,也不知道在寻思什么。
云梦苑,敞论阁内,闻光帝元辛着一身白灰色玄士衣,披散着头发,靠在大榻上面。
他手拿一卷经书,在那里悠闲翻看着,面上一点也不显出任何焦灼忧急之色。
一名老内侍这时来趋至近前,口中低声说:“永王到了。”
“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外面走入了进来一个英武青年,正是永王元从化。
他的眼睛很特别,犹如宝石一般,生出莹莹光辉,他到了榻前,跪下一礼,说:“父皇。”
闻光帝移下手中的书卷,说:“永王来了啊,嗯,起来吧。”
“谢父皇。”
闻光帝这时语气随意的说:“伪朝那位玄机大将,让你去应付,你可愿么?”
永王毫不犹豫的回答:“父皇让儿臣去,儿臣便去!”
“哦?”
闻光帝似乎在书卷上发现了什么,提起两笔写了几字,这才放下。
他抬头说:“你是有孝心的,朕看的出你是真心实意,既然如此……”
他看着跪伏在那里的永王两眼,忽然一笑,挥袖说:“罢了,那人如此厉害,我怎么会让永王你前往犯险呢?”
“父皇!”永王正容抱拳,语声铿锵的说:“那人虽然厉害,但若单打独斗,儿臣却也不惧!”
“糊涂!”
闻光帝摇头,“留得有用之身,才好有大作为。”
永王听到他这么说,心中一动,但是身躯却伏的更低了。
闻光帝说:“朕命你兄长昨日前去北道口探路了,方才他已回转。”
永王心中一动,北道口?探路?他顿时想到了什么。
闻光帝悠悠说:“幽都是守不住的。”
永王身躯一震,“父皇……”
闻光帝又说了一句,“该思谋退路了。”
永王他不由向前半步,急切说:“父皇,不是还有神魔,若是在玄环那处发力……”
闻光帝露出讥嘲之色。
“那些神魔是信不过的,不到外劫到来,祂们又能施出几分力来?如今伪朝下定决心覆我,朕已决心北狩。”
“这……”
闻光帝目光落下,“你在担忧什么?
担忧我们离了这里,这将这片大好江山拱手让人了,朕便成了亡国之君,你也成了亡国之臣了?”
永王连忙跪下,叩首在地,说:“儿臣不敢!”
闻光帝看他几眼,缓缓说:“朕此回之退,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罢了,再有半载,外劫到来,到时朕尚可回来,复我江山。
此一退是为将来之进。”
他展开袖子,目露锐光,“到时候我定朝茧化成蝶,再开万古之世!”
永王面上露出激动之色,大声说:“儿臣愿随父皇左右,替父皇讨平不臣,拓土开疆!”
闻光帝看了看他神情,笑了笑说:“你有这份心就很好。”他招了招手,“你且上来。”
永王略一犹豫,还是跪着趋前,待到了案下,闻光帝伸手一把抓住他的手腕,身躯前倾,脸凑过来凝视着他,将一枚虎符拿起,慢慢放到了他的手里,再将他五指按住:
“宫卫听汝节制,事不容缓,明晚即行。”
……
……
第1423章 云梦掩秘隙
永王神情变动了一会儿,缓缓握紧虎符,抬头说:“父皇,此时出城不易!”
“不用出城。”
闻光帝语气轻松的说:“云梦苑绿睛湖下有一秘隙,只需打开,便可去到海西道封侯渡,由此可遁出交融地,可乘舟直去西陆。”
永王眼睛睁大,绿睛湖是宫苑内最大的一片游湖,他去了不知道多少次,在打熬筋骨的时候,还曾与那里的白鲤在水中追逐角力,可说湖域大部分地方他都很熟悉。
可没想到这地下居然还存在有这样一个地方。
但他还是不放心。而虎符在手,他似乎胆子也大了点,有些话敢说了。
“父皇,恕儿臣直言,据儿臣所知,西陆诸国如今早非以往模样,对我皇裔极尽恶意,便是去了西陆交融地,寻了那西陆皇帝,我元氏亦是寄人篱下……孩儿便罢了,却见不得父皇受这等委屈。”
西大陆现在的局势可和以前不一样了,在旧时代,确切的说,是大联盟之前,由于地理上和技术上的阻隔,两大陆之间即便有所沟通,可也仅限一些礼仪和商业性的往来,政治上几乎没有影响,军事威胁也无从提及。
哪怕玄机武者可以远跨州陆,可他们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交融地中。
毕竟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过不曾断绝的“变动期”,谁也不知道“冷寂期”什么时候到来,没谁会在自己这边资源开发穷尽前,去和有一定体量的对手硬碰硬。
所以对于逃亡去那里的皇室后裔,东陆通常也不会赶尽杀绝。
可现在不同了,自新时代之后,世界上几乎全是推翻旧帝室成立的国家,大联盟尽管崩塌,可彼此却有较为深刻的联系,留下了不少国际约定,其中就包括绝不收留旧帝宗室。
那意味着他们哪怕出了大顺疆域,到了西陆依然不安全。还有,到了那里去看别人脸色么?那他是万万不肯的,那还不如战死沙场。
闻光帝看了看他,“永王,你说这话,足见你是真有孝心,不像那些人只是一味奉承朕,敷衍朕。”
永王说:“父皇,儿臣只是说心里话。”
这时他只觉手腕一轻,却是闻光帝放开他,慢慢坐了回去。
闻光帝坐在龙椅上,慢慢说:“永王,朕便向你交一个底,西去不过是障眼法罢了。
早在国朝建立之初,太祖有鉴于历代之失,心感无有万世长存之朝,那时候就已在思谋退路了。
到太宗时,终在极北之所在,深海之处开辟有一处交融地,在那里起有一座宫都,并立大秘藏于此,如今两百余载过去,那里已有百万生民,足可容我元氏权且栖身。”
永王更是吃惊了,他万万没想到,他元氏居然还有这么一条退路。
他转念一想,原来还是在交融地中么……
这样就好说了,交融地中资源浩繁,境域无垠,要是真的只是换一个地方,而不是去往旧陆,伪朝根本是追摄不到他们的。
他忙说:“原来太祖、太宗早存远见,父皇亦怀深谋,是儿臣浅陋愚昧了。”
不过他隐隐察觉到了闻光帝的用意,既然是太祖太宗时期就决定的事,那就非后人之失德,他们正是遵行祖宗之法,所作所为无可指摘。
只这么一想,整个人好像变得坦然了。
闻光帝说:“伪朝兵势正盛,难撄其锋,明日必至城前。
幽都城高垒深,尚可坚守数日,今日入夜之后,朕会命琼王为先导,由密道去往石瀑道,伪朝军兵必定埋伏于此,而朕的御驾将载上你母后与你轻车而渡,由你负责开道,过外域绝径,绕行海西。
城内有尉迟大将军守卫,他是忠臣,朕许他撑个三四日便可纳降伪朝,以此数日之功,朕与你等足可至北海深宫。”
永王一听,觉得这事确实可行,并且皇帝将守卫御驾的重担交给自己,足见信重,他铿声抱拳说:“儿臣遵旨!”
闻光帝说:“且去吧,永王,莫要让朕失望。”
“是!”
永王心头激动,他再应一声,抱拳一礼后,从敞论阁退了出来。
闻光帝目注着他的身影离去,缓缓靠在椅座,不知道在想什么。殿内唯有一个老内侍还站在阶旁,刚才全程没有说话,此刻也是一声不响,连呼吸都无可听闻,好像就是一个泥胎木塑。
半晌,闻光帝忽然问了一句:“去晖宁寺问过了么?”
老内侍仿佛一下活了过来。
“回陛下,问过了,法主说了,他们只管通禅识,拜禅尊,俗世之事,悉听陛下断,非其所当过问。”
闻光帝说:“哦,他们不过问?好啊,不过问好,那就如此吧。”
他见老内侍并没有退回去,“还有何事?”
“陛下,阁老们适才递本欲见陛下,说是需议明后防务之事。”
闻光帝说:“和阁老们说,把事情托付给他们朕很放心,让他们管着就好了,不用再来问朕了,但不要太过操劳了,以免外议我元氏苛待臣工。”
老内侍说:“老奴记下了。”
“还有,让宗祭问一问,查一查,琼王向来身子骨弱,这出了一趟远门,看有没有带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回来。如果没有,就让他主持明夜的北狩事宜,着他把事情办好了。”
老内侍躬身:“老奴遵旨。”
等也是退下去后,闻光帝转过身来,看着他身后展开的一幅画卷,那是三千神女,三千仙神迎仙图,还有一头仙鹤在上端徘徊。
他倚靠在榻上,双目凝注着那一头仙鹤,似乎看得十分入神。
这个时候,忽然一只五指纤纤,白皙无暇的手探了上来,搭在了他的肩上,并慢慢按揉着。
同时有娇娇柔柔的声音轻吐耳畔:“陛下……”
闻光帝搭上了那只手,轻轻一拽,一具柔躯顺势躺到了他的怀里。
这个女子乌发云鬟,星眸红唇,面庞无限美好,可是自肋骨以下却是一具细长蛇身,鳞光若雪,尾影蜿蜒,没于榻后。
“螣妃啊。”
闻光帝对那细长蛇身视若平常,眼睛依旧不离上面的仙鹤,口中说:“你可去问一问神魔,朕这一关能过么?”
螣妃柔声细语的说:“陛下的江山自有陛下作主,岂是天外神魔所能置喙的?”
上一篇:高武纪元
下一篇:诸天:共享词条从超神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