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第130节

  闻言,耿松甫点了点头,旋即道:“老拙乃建平六年二甲进士第七名,曾任大理寺主事,两任高州乌台县县令。”

  此话一出,人群中已有人吸起了凉气。

  读书人在百姓们心中是颇受尊重的,更别说是进士了。

  二甲进士,则更是佼佼者。

  要知道,一甲才录取三人。

  二甲七人。

  耿松甫是二甲第七名,那就代表着他是当年所有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中,排名第十。

  建平六年,则是先帝所用的第三个年号。

  当然,具体是不是,陈墨肯定没法考究的。

  但是这个身份,还是比较唬人的。

  不过观对方的年纪,既然是二甲进士的话,赵道先可能认识。

  陈墨挑了挑眉,拱了拱手,道:“耿先生,晚辈有礼了。”

  耿松甫回之一礼。

  “既然耿先生自称是二甲进士,那我便考校考校。”

  陈墨一边说着,一边朝着湖边走去。

  耿松甫在身后跟上。

  这时陈墨才发现对方走路一瘸一拐。

  “耿先生这是?”

  “在京为官时,得罪了人,在狱中遭人威逼让老拙承认一桩没做过的事,老拙不从,被狱卒打断了腿,医治的不及时,落了残疾。”

  “抱歉。”

  “没事,事情已经过去,还请大人考校。”耿松甫道。

  “既然耿先生已经在县城观察两天,可看出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我下一步该怎么做?”陈墨道。

  “具体老拙得知晓县中事务才能看得出来的,初步的话,城中规划不行,所谓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老拙晚上的时候,会发现有人当街倒夜香,到早上的时候,那气味还在。

  故然这跟条例约束有关,但若能将城中的五条主干道,分成两股道,用排水沟分隔开来,排水沟通至城门,用砖石砌筑涵洞,既能排泄雨水,又能解决腌臜之物的流通,到时就能方便许多。”

  “这点我也知晓,但大战将即,并没有多余的钱财处理这些。耿先生可有什么强军之法?”陈墨道。

  “对天子而言,所谓强军之策,不过四点,一是抓权,二是换将,三是崇武,四是增马、增甲。前两点暂且不讲,但这后两点,对大人却有帮助。

  先说崇武,大人可设武功爵,杀敌数量越多,斩首级别越高,获得的官爵和赏赐越好,还有先登、夺旗...”

  ps:看在橘猫这么晚还在更的份上,求个订阅和月票。

  这章是算在昨天的,今天的两章是还有的。

第160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

  当耿松甫说到这的时候,陈墨微微沉默了一下,他目前建立的赏罚制度,只有杀敌获得金银,杀敌数量越多,获得的钱财越多,另外提干是优先。

  但官爵赏赐却还没有建立,毕竟陈墨目前只有一县之地,没有权利进行官爵封赏,但后续壮大后,还是可以的。

  加官进爵,封侯拜相,那是刻在百姓骨头里的东西,能极大的刺激军人的积极性。

  见陈墨没有打断他,耿松甫知道自己说的应该是有些用的,面对这名能将一座上县治理得如此之好的少年,耿松甫不敢有一丝藏拙,说起了增马。

  就这么说吧,一支合格的骑兵,若是再给战马披甲话,只有五百余骑,就能冲溃一支万人的大军。

  若是有五千骑的话,就能掌管一州了。

  青州军,也不过三千骑罢了。

  在骑兵的冲锋下,哪怕是一支全由下品武者组成的军队,也抵挡不住。

  当然,所谓的五百骑或者五千骑,不只是指只有五百匹马或者五千匹马。

  因为骑兵一人配双马是标配,且对应的后勤兵种也全部需要配齐。

  所以,哪怕是建立一支五百骑的骑兵队伍,也是花费极大的。

  当然,若是能建立起来的话,威力是不可想象的,就算是对战中品武者,也是能占据上风的。

  建立骑兵,谁都知道是一个强军的办法,若是耿松甫只能说这么粗显的话,他也当不了二甲进士。

  他详细的讲起了怎样建立:“高州有一种马种,名为高普野马,此马带有十足的野性,必须通过驯化才能使用,因此名声不显,价格不高。但其数量却比较多。

  老拙任乌台县令时,发现当地的百姓能够训练这种野马,并且百姓还用高普野马和用来拉货的劣马进行配种,得出的马匹四肢粗壮,颈短臀圆,胸宽背阔,且耐力强,缺点就是奔跑速度较低,但完全适合用来做战马,老拙称它为乌台马。

  老拙曾向上面写过一道折子,请求上面大力发展乌台马,可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说着,耿松甫对着陈墨拱了拱手,道:“若是大人全力支持的话,老拙有信心在三年,不,两年时间内,为大人培养出五百匹战马。”

  闻言,陈墨双眼一亮,他之前一直为弄不到马匹而发愁呢,道:“那所需花费?”

  “大人有所不知,普通的马,一般需要五年成年,而乌台马,四年多就够了,乌台县当地有许多百姓培育出了乌台马幼马,准备长大后用来拉货。

  因为高普野马是捕获的野马,是无本买卖,加之其本身价格也不高,所以这种乌台幼马价格也高不到哪去,一匹差不多在五两银子左右,大人完全可以从当地百姓的手中购买。”

  说到这,耿松甫还没有说完,紧接着说起了大招:

  “且大人将这些乌台幼马买回来后,可以低价或者成本价卖给平庭县的百姓,让百姓替大人养马,只需承诺,马长大后,大人以数倍或者十倍的价格收之。

  如此一来,大人即可以改善民生,还可以得到需要的战马,并且能减少人力自己去养。

  若是大人还觉得价格高的话,可以从乌台县购买一批百姓驯服后的高普野马,自己配育乌台马,但花费的时间要长不少。”

  闻言,陈墨定定地看了耿松甫几眼,当即认识到这是个人才。

  有许多有才华的人,他能意识到问题,发现问题,但却提不出方案的解决问题。

  但耿松甫既能发现问题,也能解决问题。

  陈墨目前不就是缺这样的人吗。

  然后陈墨又问了他一个如何救济灾民的问题。

  耿松甫道:“可以规劝所部署的老百姓拿出粮食,加以官府的粮食,用以救济,另安排屋舍,给灾民安排,以供给柴水。

  官吏中前资、待缺、寄居的都给予俸禄,让他们在老百姓聚集的地方,对老病衰弱者给予粮食,记载这些官吏的功劳,以待将来封赏。

  山泽森林池湖之出产有利于百姓生活的,都听任流民自行获取,死了的人用大坑合葬。若是君王,第二年等麦子、稻谷成熟,百姓可依路的远近接受粮食回家,若扩充势力,可扩建屋舍,让他们在当地娶妻生子,青壮可招募为兵。”

  临了,可能是年龄的增长,耿松甫多少也懂一些人情世故了,还夸了陈墨一句:“这点,大人就做得十分的不错。”

  最后,陈墨又问了发展经济的问题。

  耿松甫自然不是拿出什么发明之类的去卖,从而获取钱财,而是提出了一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法,并制定了方针。

  陈墨对耿松甫已经彻底心服口服了,他能做到这点,是因为超前的认知,而耿松甫可是从实际中总结来的。

  他重重地握着耿松甫的手,道:“耿先生真乃我之臂膀,如今县衙还缺县丞一职,就委屈耿先生屈尊了。”

  “大人能收留老拙,老拙自是感激不尽,至于官职,只要能为民做事,是何官职,老拙并不在意。”耿松甫道。

  “耿县丞谦虚了。”陈墨拍了拍耿松甫的手背,问道:“家中可有妻儿老母?”

  耿松甫微微一愣,旋即道:“父母于十年前病逝,妻儿死于叛乱,只剩老拙孤身一人。”

  “节哀。”陈墨叹了口气。

  耿松甫已经看开了,说没事。

  就在这时,耿松甫放在湖边的鱼竿突然动了动,然后猛得被拖入湖中,苏文见状眼疾手快,飞身一扑,一把抓住了鱼竿,可上钩的鱼似乎很大,苏文看上去还有些吃力。

  “看来是上大鱼了。”耿松甫走过去协助。

  在两人合力下,一条成人大腿粗的鱼,被拖上了案。

  旁边的百姓发出惊呼:“这不是公告上说了那几种鱼之一吗,有三个眼睛。”

  陈墨走了过去。

  “是尾眼灵鱼。”耿松甫惊声道:“老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一条尾眼灵鱼。”

  耿松甫捏了捏那鱼的肚子:“看来还是一条快要产卵的母鱼。”

  陈墨双眼放光,这鱼看上去少说三十斤往上走了。

  上次一条一斤不到的尾眼灵鱼,就加了五十点经验。

  这条鱼,少说能加一千五点经验。

  最关键的是,还是一条快要的繁衍的尾眼灵鱼。

  “耿县丞,这鱼...”

  陈墨本想说平分的。

  可是话没说完,耿松甫便道:“大人,此鱼最好是先养起来,可以挖个池子,再抓来鲤鱼、鲫鱼为伴,这样便可以持续发展。”

  说完,就把鱼交给了陈墨。

  耿松甫在乎的不是这条鱼,若是他在乎这个的话,当年那个案子不查,他如今最低也是五品武者,毕竟当初与他一起的二甲进士,都是中品武者了。

  况且从属地管辖来看的话,这片大洞湖,归平庭县管,那么湖里的鱼,也算是归陈墨的。

  陈墨微微怔了一下,旋即说道:“那我就不跟耿县丞客气了,我正需要呢,不过等这条母鱼产卵后,小尾眼灵鱼长大了,耿县丞定要来品尝。”

  说完,陈墨在湖边挖了个水坑,把这条尾眼灵鱼放在水坑里,别让它死了,然后让下面的神勇卫,去拿个水缸过来,陈墨要把这条尾眼灵鱼运回村子养。

  这种先天灵物,生命力也比普通的鱼更为顽强,更容易养活。

  陈墨笑着看向耿松甫,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发生的事,让他把从何进武一事中得到的不快,全都忘了去:

  “耿先生真乃我的福星,看来你我二人注定有缘,若不然哪能钓上这么大一条灵鱼,还是快要繁衍的。”

  “能结识大人,也是老拙的缘分。”耿松甫有所预料,或许自己能在这平庭县,一展平生报复。

  “哈哈,既然如此投缘,当浮一大白。”

  ……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勿疑。

  回到衙门后,陈墨立马向大家宣布了耿松甫任县丞的事。

首节 上一节 130/7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挂机万亿年,我比天道还有钱

下一篇:万物图鉴:我的武道能无限升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