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出生就被包 养的龙

出生就被包 养的龙 第93节

  “这倒也是,所以,你们只能坐视龙族的血统融入人族之中!”

  “嗯,这其实也不算是件坏事,这种融合是相互的,而且还是他们能主动送出龙女,虽然都是些没什么前途的龙女。”

  “我说,龙族应该不只是送出龙女吧,如果是龙太子化成人形,勾搭凡人女子的话,也基本上没有几位女子能抵挡诱惑吧!”

  “确实有这种事情,但只要不是动用魅惑一类的法术施加影响,双方两情相悦的话,我们也没有插手的理由。”

  “啧,想出这法子的龙族,可真够深谋远虑的!”

  “可不是嘛,所以有关于龙族的问题,一向是比较复杂的。”

  “哦!”已经知道龙君为何如此大方的原因,迪亚波罗已经不想再扯下去了,“突然想起来了,我还有件事情没有处理。”

  “什么事情?”

  “我跟那龙君化身在外界缠斗的时候,我把他砸到地上的时候,似乎引发了大地动,造成了世俗的慌乱,我要平息这场由我而引发的灾难!”

  “大地动的话,可是会引发不小的伤亡,那些亡者,你打算怎么办?”

  “找阴司谈谈,可以的话,让他们还阳,继续以人的身份活下去吧!”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你与龙君的争斗就是这天地演变的一部分,你要强行逆转,可会扰乱阴阳秩序的!”

  “我与龙君的争斗是天地演变,那我以自己的力量让那些因为我的原因而枉死之人复生,那也是天地演变。”

  “嘁,道理我也说了,如果你执意如此,我也不拦你,不过死者复生后,你又让他们如何自处?”

  “我自有办法!”

  ……

  “牛得胜,牛角村人,享年三十有七,因颅骨破碎而亡,是枉死之魂!看时间应该是被那位跟龙君争斗产生的余波儿不幸波及的。”

  手持铁笔的判官看了一眼手中的生死簿,打量着面前这双眼中略微有些茫然的憨厚汉子,将其上显化的内容念了出来。

  “看看他的阴寿吧!阴寿若是不足十年,那就没有复生的必要了,直接送去罚恶司。”一旁的武判皱了皱眉头,神色有些不奈,工作量突然增加不说,还莫名翻一倍,任谁都会不爽。

  “哦豁,还真是难得啊!”

  “怎么了?”

  “这牛得胜的阴寿足有一百零九年之多,这可是百年都难得一出的大善人啊!”

  “一百零九年?”原本脸色还有些不愉的武判顿时吓了一大跳。

  普通亡魂接受阴司的审判之后,剩下的阴寿一般在三十年左右。百年阴寿,那只能是一辈子都没有做过一件恶事,可以说是日行一善才会拥有的待遇。

  “没错,这牛得胜,一生勤恳老实,而且还乐于帮助同乡邻居,就连他死,都是因为救助同村之人,而不慎滑倒滚落砸在一颗石头上。”

  “这种人这么早死了,也未免太可惜了,这阴寿就暂且给他留着吧,让他享受完剩下来的阳寿再来。”

  “嗯!”

  当天晚上,在大地动中失去住所,但得到了官府的帮助,勉强有了栖身之所的牛角村村民,同时梦到了一支旗帜招展,威严肃穆的队伍,从县城向他们的村子而来。

  为首的两位便是手持朱笔铁册的文判与披甲持锐的武判,而队伍之中却是全村都交口称赞,但是却在这场大地动中为了救人而遇遭遇意外的壮汉牛得胜。

  “牛得胜,因一生行善积德……”

  在睡梦中,面对那威严的文武判官而跪倒一地的村民迷迷糊糊间听着那判官念着那晦涩难懂的判决。

  虽然有些不明觉厉,但是他们还是隐约听懂了,他们村这位乐善好施的村民似乎是因为平时行善积德,所以这次居然能还阳复生。

  “得胜!得胜!”

  伴随着公鸡的啼鸣声,一位被生活磨得满脸风霜的妇人跌跌撞撞地冲破了勉强用于遮风挡雨的草席,向村子后的坟地跑去。

  因为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动,村子所有的人都失去了住所,以至于都没有精力去操办丧事,死去的人只能以草席裹身,草草葬下。

  妇人的哭喊声也惊醒了村子所有的人,一些本来就睡不着的人,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出来,

  看着那跌跌撞撞的妇人,面面相觑,然后便忍不住交谈起来。

  “狗子娘不会以为她的丈夫能还阳?梦怎么可能跟现实一样?真以为判官会把得胜的亡魂给送回来了吧?”

  “嗯?什么梦?”

  “昨天晚上我梦到咱们县里的判官,带着一队阴差,把得胜的亡魂带回来了,说得胜一生勤恳老实,行善积德,特许他还阳。”

  “啊!我昨晚也梦到了。”听到这描述,村人顿时大吃一惊,连忙向其他的人询问。

  结果一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几乎全村所有的人都梦到了县中鬼神送他们的同村之人还阳,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一些青壮扶着老人,向自家村子的祖传坟山走去。

  而后,他们有些惊讶地看到一个浑身沾满了泥土,明明在几天前都已经没了气的汉子,正搂着自家婆娘在那里抱头痛哭。

第123章 化龙

  “有本请奏,无本退朝!”

  尖锐公鸭嗓在朝堂中响起,声音停歇之后回还有阵阵回音在大殿中响彻。

  “启禀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听到太监的声音,一位身材有些佝偻的老臣走出队列,站在大殿中央,向那坐在龙椅子上的少年皇帝俯首下拜。

  “爱卿请讲!”张景鸿伸手虚抬一下,便静坐倾听。

  “不知陛下,太后,还有诸位王公,可知卧龙山?”

  老臣没有叙述,而是抬头向皇帝与坐在皇帝侧旁的摄政太后,还有满殿群臣询问。

  “卧龙山是何处?”风华正茂的年轻太后皱起了眉头,她从未听说过这座山岳。

  “这山名,老夫还是第一次听说。”

  “老夫也是。”

  “这家伙卖什么关子?有话直说就是了,浪费时间。”

  满殿朝臣无一人听说过卧龙山的所在,但是坐在上首处的少年皇帝面色却不变,而是轻轻地颔首点头,

  “卧龙山在大雍西境上,横跨两国,山中地形险峻,草木横生,野兽众多,大军没有穿插的可能性。”

  “陛下知道卧龙山?”老臣有些惊讶,毕竟他还是昨天才知道有这座山。

  “不光卧龙山,大雍的一山一水,一城一池,皆在朕的心中!”

  “陛下圣明!”

  少年皇帝如此一语双关之语,自然引得满殿朝臣高呼。

  “钱爱卿,你究竟要说些什么?”

  “臣最近听闻一件从卧龙山附近传来的奇事,月余之前,卧龙山中发生大地动,震塌周边村落房屋无数,导致了不少伤亡。”

  “嗯?大地动?受灾的范围多少?朕为何没有得到加急通报?”

  听闻如此天灾在自己的境内爆发,原本面色淡定的皇帝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线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担忧与急切之色,

  “陛下还请稍安勿躁,这一次大地动的源头据说从卧龙山中深处传来,所以受灾的只有周边的一些猎户村落罢了,伤及之人亦不算多。”

  看到那犀台之上,面色毫不作伪的少年皇帝,老臣感觉一阵欣慰,随后又是一阵哀叹,怨恨自己生不逢时,为何不能晚生几年?

  如此体恤百姓的英明皇帝,若能得贤臣良将辅佐,必能开辟出一个朗朗盛世。可怜他连老体衰,撑不了几年就要告老还乡,错过这留名青史的机会了。

  “此亦是天灾人祸,为何不通报?”

  “回禀陛下,此次大地动伤及之人并不算多,平摊到各郡县也不过寥寥几人,听闻还有些人得鬼神怜悯,死而复生。”

  “钱侍郎,金銮殿之上岂是你胡言乱语之地?”

  皇帝还没有发话,就有大臣忍不住嘲讽了一句,因为此事听起来过于荒谬。

  “圣贤曰,子不语怪力乱神!钱侍郎,你也是饱读圣贤书之人,岂可宣扬将这未经证实的鬼神之事!”

  “呵呵,诸位臣工可能不知,因大地动枉死而后复生之人都是平日行善积德之辈,所以能够得鬼神怜悯。”

  被周遭群臣围攻的钱侍郎笑呵呵的,并不以为意,

  “是以,老臣以为此事不论真假,都亦可编撰成故事,于民间之中广为传播,引导天下黎明百姓向善之心。”

  “朝堂之上岂有儿戏,钱侍郎,你这点事情都上报,是嫌陛下,嫌我们的时间太多了吗?”

  “不知所谓,引导百姓向善,在你眼中居然是儿戏?”

  “你……”

  “好了,诸位不要争了,钱爱卿,此事不宜多讲,散朝之后,你来朕的御书房吧!”

  知道鬼神,甚至能够看到鬼神的少年皇帝对于此事无比好奇,但同时也知道,朝堂之上不宜过多宣扬鬼神之事,毕竟鬼神只是人心彷徨之时的寄托。

  “遵旨!”

  “鸿儿,你觉得世间有鬼神?”心中同样万分好奇的昭华太后看向自己的儿子,看到他那并没有因为鬼神之事,而有多少惊讶的面容,忍不住问了一句。

  “有。”少年皇帝语气坚定的回复了一句,同时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自己的母后,然后便静静等待司礼太监宣布退朝。

  退朝之后,他就把那位侍郎召进来,但是闲聊了两句后,他就知道这位老臣只是道听途说罢了,并没有更多的详细消息,然后便挥手将之撤退。

  “人死居然可以复生,还阳之事到底是真是假?”

  皇帝皱眉思索起来,但是便又放弃,这种事情不是他想想就可以验证真假的,但是通过这件事情,他也意识到了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我的消息太滞后了,这等重要之事,我居然等到一名与此毫无关联的老臣禀告,如果只是谣言也就罢了,若是真事,我这皇帝当得……”

  “确实有点失败。”

  一道俊朗的声音接口道,然后在皇帝的眼中一位俊美到这些不真实的少年出现在他的面前。

  “穆王。”少年皇帝又惊又喜,他没有想到居然会如此轻松地再次见到这位祥瑞。

  “身为皇帝,你应该有自己的情报信息来源,还有完全听令于你,不受任何人掣肘的武装暴力机构。”

  “这……”

  “我要你当一位能够开辟太平盛世的明君,而不是让你当一个老好人,暴君也可以是明君!身为皇帝,你除了要向那些亲近于你,听从于你的人展现仁慈以外,还要向那些敢违背你,轻视你的人展现威严。”

  “你是要朕杀人?”

  “杀戮是建立威严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当然,如果你想要跟那些老狐狸玩权谋之术,在他们最擅长的方面击溃他们,让他们心服口服,那我也没话说,随你。”

  “朕没有这时间跟他们玩这些。”

  “那么就抹除掉那些胆敢向你隐匿消息,甚至阳奉阴违的蛀虫吧!”

首节 上一节 93/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原始文明成长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