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重生一气仙,稳健修行 第56节
整个人看上去,就如同一尊与这座仙山融为一体的顽石。
三千年!
整整三千年的光阴,悄然而逝。
终于,在某一个瞬间。
当马元的最后一缕元神烙印,与那地脉核心深处,最后一丝顽抗的先天本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之时。
“嗡——!”
整座巍峨的紫璎仙山,猛然发出了一声仿佛源自太古洪荒的悠远嗡鸣。
山巅之上,盘坐了三千年的马元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在他的双眸之中,倒映的是整座紫璎仙山的山川河流。
“成了。”
马元缓缓起身,掸去身上的尘埃。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脚下这座仙山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血脉相连般的奇妙联系。
只需他一个念头,便可让此山山崩地裂,亦可让其紫气东来,万物滋生!
“接下来,便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了。”
马元不再有丝毫迟疑!
他缓缓抬起手,那二十四颗早已与他心意相通的蔚蓝神珠,应念而出。
悬浮于紫璎仙山的上空,散发出镇压诸天的恐怖气息!
“定海珠,出!”
他心念一动,二十四颗散发着温润宝光的蔚蓝神珠,从他体内飞出,瞬间便将整座紫璎仙山,都彻底笼罩在了一方隔绝天地的领域之中!
他伸手一指,其中一颗神珠光华大放。
其内部那片混沌蒙昧,地水火风肆虐的小千世界,清晰地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收!”
马元口中,再次吐出一个字。
那笼罩着仙山的二十四颗定海珠,光华大放!
只见那座高达万丈,钟灵毓秀的紫璎仙山,竟是在一阵剧烈的空间波动之中,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地缩小!
万丈……
千丈……
百丈……
最终,竟是化作了一道流光,被那颗早已洞开世界之门的神珠,“嗖”的一声,彻底地吞了进去。
“轰隆隆——!”
当仙山落入小千世界的那一刹那,整颗定海珠都为之剧烈地一震。
其内部那片原本混沌蒙昧,地水火风肆虐的世界,瞬间便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紫璎仙山,稳稳地落在了这方世界的中央。
其庞大的地脉,如同树根一般,瞬间扎根于这方世界的本源之中。
开始疯狂地吞吐着那无尽的混沌之气!
“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
“地脉为引,演化山川河岳……”
“灵根为种,造化万千生机……”
一个世界的演化,就在马元的眼前,清晰地展开!
那座紫璎仙山,就如同盘古大神一般,以自身为根基,开始梳理着这方世界的地水火风,衍化着阴阳五行!
不知过了多久,当这方小千世界内的法则渐渐稳定下来之后。
马元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疲惫,以及更加浓郁的狂喜!
他心念一动,身形便已消失在了原地。
再次出现时,已然来到了这方全新的小千世界之中。
入目所及,不再是那混沌一片,死寂沉沉。
而是一方充满了勃勃生机,虽显稚嫩,却已然初步具备了完整天地法则的洞天福地!
紫璎仙山,静静地矗立于这方世界的中央。
成为了此界唯一的山脉,也是此界灵气的源头。
山巅之上,紫云洞府,紫金葡萄树。
一切都与外界别无二致。
而仙山之下,那无尽的混沌精金矿脉,则化作了这方世界最为坚实的大地根基。
“善!”
马元负手立于紫璎仙山之巅,俯瞰着这片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心中豪情万丈!
有了这方洞天福地作为根基。
此方小千世界,便不再是无根浮萍。
更是有了衍化五行乾坤,孕育万千生灵的可能!
“从此以后,此方世界,便名为‘紫璎天’。”
马元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随着他话音的落下,‘紫璎’二字,化作两枚金色的道文,瞬间烙印在了这方小世界的本源核心之上,成为了此界之名。
马元信步走上紫璎山巅。
在那紫云洞府之中,紫金葡萄树下,盘膝而坐。
“有了这紫璎小世界作为根基,日后我便可将其他机缘所得的灵根、灵脉,尽数移植于此,不断地完善此方天地。”
“待到日后,我将这二十四颗定海珠尽数演化成二十四方大千世界,彼此之间守望相助,自成一界。
届时,纵使洪荒量劫倾覆,天地重归混沌,我亦可带着门人弟子,于此界之中,独善其身,逍遥自在!”
第56章 圣人一瞥
洪荒大地,凤栖山。
此山临近不周,却又自成一界。
乃是天地间一等一的洞天福地。
山中祥云缭绕,瑞气升腾,终年有凤鸣之音回荡,仙禽灵兽往来其间,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此处正是女娲与伏羲这对兄妹的道场所在。
山巅之上,一处被先天大阵笼罩的幽静洞府之内。
一名风华绝代,圣洁高贵的女仙,正盘膝坐于云床之上。
她周身道韵流转,仿佛与整座凤栖山,乃至这方天地都融为了一体。
正是那女娲。
她的身前一道玄之又玄,蕴含着天地至理的鸿蒙紫气,正缓缓地沉浮着。
自紫霄宫三讲结束,已是数万载光阴过去。
这些年里,她深居于凤栖山中,一心参悟道祖所讲的圣人之法。
同时亦在不断地炼化那一道关乎成圣之基的鸿蒙紫气。
只可惜,任凭她如何参悟,如何感悟。
那成圣的机缘始终如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不过这数万年的苦修,亦非毫无收获。
她的修为早已臻至准圣后期。
更是借助道祖所传的斩三尸之法,成功地将善、恶二尸尽数斩出。
一身道行之深,放眼整个洪荒,也足以稳稳地立于最顶尖的一批大能之列。
再加上自紫霄宫中所得的山河社稷图与红绣球这两件顶级先天灵宝护身。
如今的她,圣人之下,已是鲜有敌手。
就在她再次尝试着沟通那鸿蒙紫气,却依旧无果,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烦闷之时。
一道温和的脚步声自洞府之外缓缓传来。
“妹妹,可是又在为那鸿蒙紫气之事烦心?”
话音未落,一名身着八卦道袍,面容俊朗儒雅的青年道人,便已缓步走入洞中。
来者,正是女娲的兄长,伏羲。
“兄长。”女娲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这鸿蒙紫气,玄之又玄,我参悟了数万年,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伏羲闻言,温和一笑,安慰道:“圣人大道,本就非一朝一夕之功,妹妹不必太过心急。”
他本是女娲兄长,自二人化形而出起,修为便一直稳居女娲之上。
可这些年,他为了妖族天庭之事四处奔波,虽被帝俊册封为羲皇,位高权重,却也因此耽搁了自身的修行。
反倒是女娲,一心向道,不沾因果。
修为后来居上,早已将他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女娲看着自家兄长,清冷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不满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