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第135节
此时的截教万仙不复存在,而如今的截教七仙所汇聚的威势,却远盛万仙。
曾经臃肿难以行走,如今则是精瘦干练,自然是有巨大的不同。
弥勒佛则是引截教众人进入婆娑世界,至此三界各方全都来齐了。
殷子煜跟随三大仕进入婆娑世界。
西牛贺洲的灵山之巅大雷音寺其实就是进入婆娑世界的入口。
殷子煜跟随进入婆娑世界之后,整个婆娑世界祥光漫野,琪花玉树遍植阡陌,佛门信众无虑无忧,皆合掌默念经文,佛音化作流光绕体,竟凝成朵朵金莲随足绽放。
婆娑世界无穷大,殷子煜跟随三大仕来到婆娑世界中央云端矗立真雷音寺,其势巍峨凌天,若日月垂空。
大雷音寺的寺柱高逾百万丈,盘龙雕纹缠绕而上,龙目开合间有佛光溢出,殿顶瓔珞垂珠,每一颗皆映三千世界影像。
飞檐斗拱衔日月星斗,檐角风铃轻震,声传亿万里,惊起漫天迦陵频伽鸟,羽翼间洒落曼陀罗花雨。
殷子煜观望四方,见寺身悬浮虚空,底部垂落万千金链,链端系六道轮回图,正徐徐转动,隐约可闻众生祈愿之声。
整座雷音寺如天地轴心,佛光所照之处,山河皆呈金色,溪流尽化甘露,直教人心澄明,俗念顿消。
这雷音寺实则类似于凌霄宝殿一般,凌霄宝殿之中也是无穷高大,而昊天坐在宝座上,真身法相高百万丈,而其他仙神则是以其品级来决定身高。
这大雄宝殿也是如此,如来为尊,盘膝在十二品金莲之上,高千万丈,而其他的佛祖,比如大罗金仙级则可高百万丈,太乙金仙级则高十万丈.
不过今日乃是各方大神来此,如来并未展现庞大的金身法相,而是平等对待。
而论道之处则是三千神山拔地而起,峰巅皆入九霄,或覆雪皑皑,或腾焰赫赫,或垂瀑如练,或环雾似带。
此次乃是三界顶级大神论道,定然不能再大雄宝殿之内,而是三千座神山,顶级大势力则是在最前方。
中间之处则是巨大的云海。
殷子煜率大商一脉驻于白玉神山之巅,此山白玉为基,紫金为岩,与人教,阐教,截教的神山在最前列。
截教群仙则居碧游神山,其山通体墨绿如翡翠,由此可见如来的确是费心了。
殷子煜则是看向三千座神山,以包围的形态排列,中间则是一片庞大的云海,看到这里,殷子煜不由的心中明了。
洛神也差距了神仙布置,立刻秘法问道:“子煜,这中间云海,是否有深意?”
殷子煜则是说道:“这云海在神山之间,岂不是比试较量的好的布置!”
“果然如同子煜预料一般,这多宝当真是由此心思!这万年来,竟然没有丝毫的泄露。”
“事以密成,多宝谨慎情理之中!”
“.”
“南无阿弥陀佛!贫僧多谢诸位道友赏光,前来灵山论道盂兰盆会.”
当三界各方仙神全都落座各自的神山之后,主位的大雄宝殿之处,如来盘膝坐在十二品金莲之上看向众人,佛音骤起,绕梁不绝,大殿之中金光璀璨,佛光如潮翻涌,诸佛菩萨次第显化,法相庄严无匹。
很快,众多佛祖,菩萨都在大雄宝殿显化双手合十看向众人。
孔雀大明王菩萨,燃灯古佛,大日如来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六大准圣引起各方的震撼。
还有弥勒佛,药师佛,俱留孙古佛.一众大罗金仙顶峰者,实力之强,完全碾压了其他势力。
同时佛教三千佛也都在大雄宝殿之上。
当大乘佛教群佛全都现身之后,众人的目光首先落到了龟灵圣母身上。
因为这些曾经都是截教弟子,而佛祖也曾经的截教的大弟子,现在截教群仙已经来了,并且已经形成了敌对之势,那么这次盂兰盆会将是何种形式,金灵圣母如何应对这种因果。
如今全都是一片祥和,但是祥和之中蕴含杀机。
当众人目光,包括这些三界大神的目光落到金灵圣母身上的时候,顿时让整个盂兰盆会显得有些诡异!
毕竟,这如来跟金灵圣母代表了东西两方最强势力。
并且佛教的出世跟截教可是有大因果。
金灵圣母见此看向如来说道:“大师兄,久违了,未曾想今日在见,大师兄竟已成佛祖,当真是令人唏嘘!”
第159章 诛仙阵图为饵,归还截教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主要是看向截教,毕竟多宝以后如何对待截教?
到底还有没有香火情?
论弟子修为,如今佛教跟截教算是三界老大老二的大教了。
这两教会不会合一来针对散修?
故而所有的目光都看向金灵圣母跟如来佛祖,看看两者会是什么状态!
当然人阐合一,加上顶尖的灵宝次才算是第一,若是佛教跟截教还有香火情联盟的话,是可以与人教与阐教敌对的。
此次盂兰盆会,有诸多的含义在其中,这三界局势也在其中有微妙的关系。
若是老大与老二联合,那么散修就必须要站在阐教一方。
如今的三界局势,谁也不信任谁,这属于是地仙界的战国。
只要利益足够,一切事情都可能发生。
毕竟,殷子煜明白多宝的不简单,同时也知晓人教跟阐教其实是要在这次量劫全力相助西方。
但是,这属于是圣人的秘密谈判,其他人是不知道的。
那么,此次盂兰盆会,如来跟金灵圣母的态度,决定了各方的选择。
听闻金灵圣母的问话,如来闻言,指尖轻叩金莲,眸光微凝,转瞬又化作温和笑意。
这三界各方的心思,如来自然心中清楚。
这个机会难得,现在散仙都在搞平衡,若是对方认为自己跟截教香火情很近,则这些散仙全都将疏离截教。
“贫僧恭贺金灵道友为截教教主,昔日截教情分.贫僧岂敢或忘?然天道昭昭,誓言如铁,今贫僧已入大乘正法,号‘释迦牟尼’,非复碧游宫多宝道人矣。道友当知,因果循环,各有其道。然纵览往昔,佛门三千佛子,皆为昔日截教弟子。贫僧入佛,亦可谓重续传道之缘。封神量劫贫僧与三千弟子皆被圣人所擒,身不由己,怎奈命运大道,诡谲难测,今日这三千弟子皆又为贫僧庇护,当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如来的话,顿时让所有人全都深思。
多宝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敌意,还在表现出师兄妹的情谊,但是因为贫僧立教的天道誓言,却不能是多宝了,不过我们情谊还在。
金灵圣母来之前,听闻殷子煜分析过多宝的可能。
这点上,算是给金灵圣母示警。
当然了,毕竟是同出一教,千百万年的情分在这里摆着,各方大神全都凝重的看着这个形势。
殷子煜自然是看着多宝的表现。
在大势上,西方与截教是必然为敌,多宝虽然现在成为佛祖,但是叛教的名义还没有。
现在多宝的话就是,我没有叛教,三千弟子也没有叛教,封神之战,我们遭受不可抗力。
这感情牌打的当真是无懈可击,一时间金灵圣母沉默了。
毕竟被圣人所擒,身不由己这点上不算叛教,那多宝跟截教没有直接的冲突,还有颇大的因果。
那么到如今而言,多宝曾经在截教勤勤恳恳,忠心耿耿,以不可抗力的原因成为佛教教主,不以穿越者视角去看,而是用土著的视角来看,当真是毫无问题。
一时间,各方三修听闻此言,全都带着万分的凝重,若是两教情分提升,那么他们不撕逼的话,这大乘佛教立威,就要拿三修跟人教阐教立威了。
而此时,人教玄都大法师对于此古井不波,头顶玲珑宝塔无穷玄黄之气垂落,任由你们狂风暴雨也毫不在意。
阐教则是表现的有些凝重,暗中则是跟这些散修都在交谈。
毕竟,很多事,都在浮在水下,当佛教跟截教没有冲突跟矛盾出现,那么必然三修跟阐教将面临巨大的压迫。
广成子首先拉拢几个散修大神。
仿佛是拉了一个小群一般,面对这个局面而分析。
“诸位前辈,多宝昔为截教首徒,封神被擒,蒙大师伯化胡点化,得登大乘教主之位。然其心并不忠圣人,纵圣人赐下天大机缘,终是背叛大师伯。今佛门势压三界,若再与截教东西勾连,共掌三界气运,则我阐教、人教危如累卵,而诸位前辈也将失去三界气运。”
广成子的话说完之后,南极仙翁立刻做了补充。
“诸位前辈当知晓此天道大势,西游之势,已现端倪。若大乘佛法东传,截教借与我阐教、人教旧怨复仇,则佛门必趁势席卷三界,此诚存亡之秋也!今盂兰会上,当断则断,勿使佛截合流成势。”
广成子跟南极仙翁可谓是一举点到了重要之处,言及此处,众多散修瞩目殿中多宝如来与金灵圣母交交谈之影。
冥河不由的严肃:“观如今之大乘佛教,已有六准圣镇教,截教亦有四准圣与东方形成东西呼应之势。大乘佛教多宝跟众多弟子的确并非叛教,乃是不得已,未必没有同门情分,而当初多宝亦是带着众多截教弟子恳求跟阐教决一死战,如今大势在佛,未必不能以同门之谊相勾连,挟封神之怨而图复仇,阐教、人教虽衰,贫道等亦将永失证道机缘!”
冥河的话,散修大神全都不由的郑重对待,若是如此,的确是无懈可击。
在这个时期各方势力混沌未明,是无法分辨敌我的。
对于圣人大教而言,都还是有数的,可以从容布置。
而截教跟散修是没有圣人通气的,那么这敌我之势是混沌的,没有任何的可信。
如来没有多说什么,单单就是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表明不是叛教,乃是不得已,就已经产生了无数的可能。
镇元子听后叹息一声:“诸位道友所言甚是,自太古至今,争三界气运者,非比寻常之争。而今大乘佛教徒众如云,截教仙神亦是皆为精英,皆需庞大气运以证道果,此乃自身大道攸关之事,岂容轻让?佛门以慈悲为饵,截教以文运为纲,皆欲笼天下气运于一身。气运者,如江河之水,此消彼长,断无两全之理。今佛截并立,占据东西两方乃为声势最强者,昔年封神榜定,截教折戟沉沙,今时势异却已卷土重来,与佛门互为犄角。这如来到底是否与截教相合还是相争,乃是未知,对于如今三界局势而言,气运之争,轻则道统式微,重则灰飞烟灭。”
镇元子的话,西王母附和道:“镇元子道友此论,深得吾心。时间长河滔滔不息,昔年多少英豪,皆湮没于量劫之中。太古先天神魔、上古帝俊太一与祖巫诸族,尽成尘烟。吾等若不审慎谋之,终亦不过长河过客耳。”
“.”
西王母的这一番话很严肃了,这是事关生死存亡。
对于洪荒大神而言,抉择在巨变之前,而不在巨变之后。
谋划都在几万年前布局了,哪能等到事情到了再做准备。
纵然是到了这个修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曾经在量劫之中泯灭的大神有多少?
帝俊太一这般的声势,说定也就成了这洪荒世界的过客了。
何况是他们呢?
再者,不以穿越角度,而是以土著的角度看待这些因果来分析。
这佛教若要东传,那么选择跟截教重叙同门之谊,剿灭阐教人教可能性大。
还是选择跟人教阐教合作剿灭截教跟殷商可能性大?
还是跟散修合作剿灭这东方三教的可能大?
若是这西方还是西方教的话,那么西方教跟人教还有阐教合作剿灭截教是对的,但是现在教主是多宝,并且三千佛都是截教弟子。
并且谁能确定多宝跟金灵圣母暗中没有布局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