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第133节

  虽然如今商截集团的整体实力远远不如大乘佛教。

  但是这个提升,也是让三界各方无不目瞪口呆。

  而殷子煜此刻也是很是欣喜,这些年的布置,终于是有了收获的时候,虽然无法跟大乘佛教相比,但是对于未来的量劫对峙而言,已经是有了勉强一战的能力。

  如今多宝已经磨刀霍霍了,到时候整个盂兰盆会还不知如何。

  同时,对于殷子煜以诗经传道,席卷众生,圣人自然是有所布置。

  毕竟镇压了如此多气运,早就为此准备,并且早就有了应运而生者来处理诗经问题。

  面对殷子煜这传道之法席卷而来,则是以镇压的大气运点化法家集齐大成者,韩非子集齐大成,商鞅则以商君书治国,还有无数应运而生的人物。

  对于殷子煜利用大商文运汇聚成诗经,传道万方,靠儒家恢复周礼已经不行。

  唯有以法家统御万方方可。

  此时洛邑之西,一强国出世,商鞅负手立于城头,俯瞰城中如蚁群般忙碌的人,眼中寒芒闪烁。

  忽然,一声稚嫩的童谣从街巷深处飘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话音未落,便戛然而止,随之传来一阵皮鞭抽打的惨叫,那是巡城甲士的马鞭,抽在了孩童母亲的背上。

  “下令。“

  商鞅转身对身后的郡吏说道,声音冷得像冰窟,

  “即日起,凡家中藏诗经者,无论士庶,皆视为乱民。初犯者断其右手,再犯者斩立决,窝藏者连坐三族。“

  渭水之滨,堆着小山般的诗经竹简。

  商鞅手持火把,缓步走过人群,每经过一人,便将火把投向竹简。

  “汝等以酷刑塞天下之口?“

  商鞅冷笑一声,抽出腰间佩剑,剑光闪过,怒斥商鞅的老者,一瞬间头颅滚落在火堆中,眼中犹带未竟的怒骂。

  “告诉百姓,“

  “从今日起,只许读两本书:一本是秦律,一本是耕战令。耕者,需知粟帛可抵罪,战者,当晓斩首能晋爵。至于这些无用的书籍”

  商鞅踢了踢脚边的灰烬。

  “哼,无用的诗书,再敢吟诵者,渭水就是他们的坟场。“

  到了这个时期,列国纷争真正的开始,征战席卷所有人列国,气运所生,诞生出无数的为战争所生之人,百家争鸣因此正是结束,而法家则因此开始大行其道。

  随着暴力的法则开始席卷,慢慢的包括心家,儒家,墨家,杨家,道家,纷纷开始示弱,而席卷列国的心家此时也在庞大的气运干预之下衰落下来。

  “子煜,这可如何是好?”

  殷子煜摇摇头:“莫要再管此事了,所有修心道者,可自由进入心界修行,至于传道之事,到此告一段落吧,对方已经无法从传道击败我们,唯有以大气运来扶持暴力,此事若是我们不北伐,则无法解决,不管如何,此番文运,大商气运大增,所有人修为都有巨大提升,所有神通全都因文运而大圆满,同时天庭镇压的气运也因此大量流入三界,这都是好事,此次文运算是结束了,盂兰盆会马上开始了,准备盂兰盆会吧!”

  这一万多年了,百家争鸣,不管如何,则是以殷子煜这方以胜利结束,其中心道获得了此次文运近乎三成,佛教两成,儒家一成,杨家一成,墨家一成,道家一成,其他一成!

第157章 截教盛况,通天喜极而泣!

  此次百家争鸣结束,在大乘佛教出现,并且一瞬间整合为三界第一大势力之后,随着而来的是截教跟大商也完成了谋取气运,整体修为提升的震撼。

  一时间,三界各方目瞪口呆,同时也全都明白,东西相争的大势也算是因此而成型了。

  未来三界争锋的主角,变成了大乘佛教跟截教大商之间。

  三界各方势力,也将围绕着两方开始相做出选择!

  当盂兰盆会的请帖送到各方之后,顿时所有人全都明白,此次盂兰盆会,又将是一场龙争虎斗,决定大势。

  而整个截教的实力整体提升,如来虽然凝重,不过倒也没有太过担忧。

  截教实力一跃成为三界第二势力,一个准圣中期,三个准圣初期,三个大罗金仙,总共七人,但是实力却如此之强,简直叹为观止。

  没想到殷子煜如此谋划,此次文运竟然让大商谋划了最大的好处,这传道方式也是让人惊叹。

  对于法家的出世,以如此方式结束文运,也是让人无语。

  这次天道文运下降三界,三界各方争夺此运,为何会是心家赢,而不是法家?

  论传道,道家曲高和寡,而墨家跟儒家则是教人付出,杨家偏向于道家,却过于激烈,跟儒家还有墨家一直在对轰。

  而诗经则是以润物细无声之下传道,却不是以教人的方式,而是引动人性本真的方式。

  这自然是传播最快的,其中没有任何的批判,而是单纯的类似于阐述诗歌的方式,潜移默化改变人心。

  而法家虽然最后的时候开启列国争霸新时代,淘汰百家,但是却不会得到文运。

  为何?

  这是玩不起了,动武了,掀桌子了,耍流氓了,靠酷法的行为,怎么能得到文运?

  这些有些类似于封神时期,明明西岐已经毫无正义性了,但是依靠圣人托底强行推进。

  故而,此次百家争鸣时期的文运,算是由法家大兴,开启列国争霸而结束。

  对于殷子煜而言,自然心中有数,也不会太过计较,这个百家争鸣时期,对于整个商截集团而言,这是一次集体提升实力的时期。

  这个机会难得,若是没有这个机会,哪怕再有十万年,二十万年,也无法提升到目前的修为状态。

  这洪荒的修行模式跟其他世界不同,靠苦修,最后可能苦修的泯灭众人矣。

  而是看这个天道大势,在天道大势之中谋划自己需要的。

  这百家争鸣就是一场风口,整个三界各方都会去争夺这个风口,从太上降世开始到法家大兴结束,此起彼伏间,但凡是赢得众生认可越多的,气运造化则越高!

  这天道造化,得到一次便得无量机缘,如此庞大的世界,这机缘是有数的。

  这种天道风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出现的,这是天道为西方东进铺垫的一个风口。

  这百家争鸣基于人心,就如同前些年无数的人争夺共享单车风口,最后赚钱的套现离场,整个市场也没落了。

  这个玩法基于巨大的人口,引动起来这个风潮,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然后潇洒离去,深藏功与名。

  从这个角度而言,殷子煜也并非是玩的套现离场,而是大势如此,对方有庞大的天庭气运托底,在不动武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的完全以文化渗透的方式整合人族的。

  那么,在这种不可能的情况之下,套现离场完成给众生的一线生机,也是最好的方式了。

  至少大商还有心界,也是众生在脱离法家的肉身枷锁,儒家的心理枷锁之后的一线生机之地。

  整个百家争鸣的巨变之中,殷子煜也发现了,虽然跟前世的历史有所区别,但是区别不大。

  该出现的人还是会出现,只不过,这些人都是应运而生者。

  至于说蓝星的历史,这是一比一复刻的缩小版。

  要不要出现一个人,在于势的需要,殷子煜需要一个符合人心的传道方式,诗经则是最好的方式,搞得跟道德经一样就会曲高和寡。

  面对诗经这种传道方式,其他各家无法复制,因为儒家也好,墨家也好是教人付出,教人套上枷锁的。

  当本身之道注定的时候,也就无法如同诗经这般引动内心本真的方式契合众人,凝聚众生之心。

  这个势已是如此,那么法则应运而生,至于叫什么,无所谓,韩非,商鞅这些名字是契合势的名字,圣人心中有感,则让其应运而生,以严苛之法来解决众生逐渐心思渐多而失控的问题。

  出现一些必须要立刻解决的问题,需要解决问题,需要解决问题的人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便是法家的应运而生。

  应运而生的核心是粗暴武力解决问题。

  当出现问题,而没有人能够解决问题,天庭没有足够的气运去解决这件事,这才是大势注定。

  “哈哈哈哈,老子,元始,你们未曾想到今日吧,当初你们一心灭贫道道统,却不想大道之下,一线生机,截教不但未灭,还能走到如今四个准圣冠绝三教!”

  这一刻,通天内心是无法形容的激动。

  对于这三界的巨变,还有东西双方的乘势而起,被关在紫霄宫的通天,自然是能够看到的。

  虽然被关禁闭,但是不代表无法看到三界发生的事情,只不过却不能指点弟子应该干什么。

  其他圣人虽然不能再进入三界,但是却可指点弟子,赐下灵宝,甚至是以分身下界方式谋划,这些通天完全做不到。

  只能是当一个看客,看着三界的演变,一切都无能为力。

  封神之后,通天看着殷子煜从容应对阐教谋划东海,让阐教分崩离析就震撼非常,又高兴莫名。

  看着人教禁法,殷子煜又谋划人教根基,让人教认输。

  这让通天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在没有圣人的三界,殷子煜之谋,足矣从容应对!

  看着多宝成为大乘佛教教主,整合西方,气运圆满,这让通天眉头一皱,对于这个弟子也是有些陌生。

  而这次谋划三界文运,大商竟然成为最大赢家,截教因为跟大商气运相连,最终自己的弟子全都得到了修为的全面提升。

  “封神劫中一线生机,竟换得截教重生。殷子煜功莫大焉!洪荒变局,虽吾亦未能预察。纵令贫道自为之,亦难出其右。其谋出神入化,机通人心,变若风云,不仅存续吾教传承,更令截教跻身巅峰。今有四准圣,势压人教、阐教,此等成就,实乃天纵奇才也!”

  此时,让通天从封神的绝望,看到了无限的希望。

  这种大起大落又大起的转变,让通天心中感慨而低笑出声,笑声中却含着泪意。

  当年万仙来朝的截教凋零殆尽,拼着重伤与殷子煜合谋了沉船计划,寻求截取一线生机。

  如今看来,当初听从殷子煜之谋是多么的正确,如今再看封神,沉船的确是最英明的抉择。

  纵然自己被四圣揍的不轻,伤势至今尚未复原。

  此次文运,各方下场谋划气运,殷子煜以诗经聚人心,以科举收气运,硬生生在西方教与阐教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将截教衰亡的命数撕得粉碎。

  此时的通天唯有感叹:“金灵已至准圣中期,云霄居准圣初期久矣,进阶中期想必不远。龟灵、无当亦皆入准圣初期之境,琼霄、碧霄、乌云仙俱为大罗金仙。今吾截教虽仅七人,然论实力已冠绝洪荒。吾见此盛景,唯有叹服,实乃吾教之幸也!”

  通天的心潮稍平,不由的自语道:“盂兰盆会将至,不知子煜何以应对。今三界大势既定,多宝或于会中图谋东方。未曾想吾之大弟子,竟率无数截教曾经弟子与金灵为敌。若其势压东方,子煜当如何处之?”

  通天目眺下界,神色微凝,感慨又无奈,谁能想到,如今的三界形势,竟然是截教大弟子带着曾经的一些弟子在跟截教为敌。

  此时的其他圣人,自然也是对此有议论跟谋划,而盂兰盆会则是开始了。

  佛门广发金柬,邀请三界仙神,于七月中元会于灵山雷音寺。

  但凡洪荒有号者,皆在邀请之列。

  此次盂兰盆会,在百家争鸣刚刚结束,三界各方全都明白,此举既出其间波谲云诡,耐人寻味。

  而佛门对于此次盂兰盆会,可谓是极尽其盛,遍请寰宇赫赫之神,诚三界未有之大观。

  如同殷子煜所料,大乘佛教出世,乃是耀武扬威,定未来之大势。

  万年时间白驹过隙,而至七月中旬更是顷刻之间。

  此次三界东西双方皆因百家争鸣而成势,而大乘佛教也已经邀请了截教,整个盂兰盆会的因果可谓是巨大。

  如此巨大的因果,也必然会有大事发生,甚至是决定未来三界的格局。

首节 上一节 133/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狩命登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