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神佛竟是我自己

神佛竟是我自己 第422节

  “师兄?”

  孟先生诧异地望着张九阳,道:“我记得你有两个身份,一个是钦天监岳翎的外围,还有一个是灵官庙的观主,难道他是那位王灵官的弟子?”

  面对孟先生,张九阳并不准备隐瞒,他淡淡一笑,道:“不错,但同时他还是六百年前的玉鼎掌教,也是当今世上唯一将玉鼎玄功修至大成的人。”

  按照玉鼎宫的说法,唯有修行到第六幅图才配叫大成,九幅图是圆满。

  听到这个回答,孟先生瞳孔一震。

  “原来是他……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古籍中说玉鼎覆灭,掌教失踪,从此再无下落,六百多年了,没想到他不仅没有死,反而修到了第八境!”

  “果然,当年能和诸葛七星斗法的人,皆是惊才绝艳之士!”

  孟先生感慨不已,他学识渊博,看过许多古籍,对这些经年往事如数家珍。

  张九阳顿时有了兴趣,问道:“我师兄还和诸葛七星斗过法?”

  “斗过,斗了七次,七战七败,后来他才心悦诚服,愿意带着教中弟子投靠太祖,并在征战中立下过不少功劳,这也是为何在大乾初期,会把玉鼎宫封为国教的原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虽然败了七次,但每一次和诸葛七星交手的时间却越来越长,诸葛七星曾称他有龙凤之资,仙人之表,是道门五百年不出的奇才。”

  “哦对了,诸葛七星还说过,苗掌教很会钻研和改进功法,常常有种种奇思妙想,让他也获益匪浅,就是过度钻研,容易伤神而致癫……”

  张九阳心中一震。

  诸葛七星竟然一语成谶!

  师兄确实因为过度钻研和参悟玉鼎玄功,导致疯癫发狂,若不是遇到他化身王灵官,将其敲醒,恐怕现在还是一个疯道士。

  这让他对诸葛七星更好奇了。

  一个人的智慧真的可以厉害到这种程度,甚至精准预言了几百年后的事情?

  “孟先生,你对诸葛七星很感兴趣?”

  张九阳问道,因为他发现,孟先生在提到诸葛七星时侃侃而谈,眼睛十分明亮。

  “对。”

  孟先生点头道:“自我被双面佛斩出后,便自行博览群书,游走世间,了解过许多事,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诸葛七星。”

  “为什么?”

  孟先生沉默片刻后,说了一个惊人的猜测。

  “因为根据我的研究,诸葛七星……”

  “或许还活着。”

第387章 天尊身份,最后一课

  张九阳听到这个推测,下意识屏住呼吸,眼中闪过一道异色。

  诸葛七星……还活着?

  这怎么可能?

  钦天监中还有着诸葛七星去世的卷宗记载,只有历代监正和皇帝才能翻阅。

  太祖的玄陵中,就葬着诸葛七星,以及军神岳靖钟的尸骨。

  当年名动天下的乾元三杰,既是君臣,也是挚友,后人遵从他们的遗愿,在其死后葬在一处。

  钦天监中的人对诸葛七星无比崇拜,世世代代都奉行着他留下的规矩,不计生死,为民除魔。

  在这个黑暗和堕落的世道中,钦天监能够不被腐蚀,不忘初心,诸葛七星这个榜样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如果诸葛七星是假死,那对钦天监中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次地震。

  “先生为什么这么说?难道是在古籍中发现了什么破绽?”

  张九阳连忙追问道。

  孟先生摇摇头,道:“诸葛七星号称智绝,智慧深不可测,他如果要假死,又怎么会留下明显的破绽,我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单纯的推测。”

  “我看了许多书,其中有诸葛七星的传记,也有他自己的著作,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行事准则,有两个字最合适不过。”

  “哪两个字?”

  “谨慎。”

  孟先生凝声道:“诸葛一生唯谨慎,不管是用兵还是治国,从来都是步步为营,没有十成的把握,他都不会去做。”

  张九阳闻言点点头,在和诸葛云虎学习十三形遁的那段时间,他出于好奇,也和诸葛前辈聊过类似的事情。

  毕竟诸葛这个姓氏,不光是在这个世界,在前世的地球上也是一个传奇。

  那个以一己之力,将诸葛这个姓氏提升到某个高度的男人,也是张九阳崇拜和敬仰的对象。

  诸葛云虎也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先祖,称先祖一生行事最重谨慎,算无遗策,故计谋无有不成,从未败过。

  唯有在一件事上,冲动了一回,但那一次的冲动,却让诸葛七星更加受人尊敬,事虽有瑕,人却近圣。

  张九阳心中一动,他应该知道孟先生的推测是怎么来的了。

  “持九州鼎,孤身闯入地府,这是诸葛七星一生中做过的最冲动的事情,也是最不像他的事情。”

  孟先生沉声道:“我每每读到这里,都会生出疑窦,像诸葛这样的人,真的会如此不顾一切吗?”

  “当时太祖刚刚驾崩,岳军神在常年的征战中留下了难以治愈的暗伤,道门中最支持大乾的玉鼎宫一夜之间被覆灭,再加上国内天灾频繁,动荡的局势让大辽和西域诸国都蠢蠢欲动。”

  “如此危机下,诸葛七星做为太祖钦定的国师,辅国大臣,却力排众议,带着镇压大乾气运的重宝九州鼎,毅然杀入阴曹地府。”

  “这太不像他了。”

  张九阳点点头,道:“我和诸葛云虎前辈聊过这件事情,他也对此感到过疑惑,但他又说,当年太祖驾崩时,在病榻前握住诸葛七星的手,叮嘱他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大乾的百姓。”

  “结果不久后,阴兵过境,导致一城百姓惨死,诸葛国师在义愤之下,又想起了先帝的临终嘱托,才终于冲动了一回,”

  “那次虽然有些冲动,但从结果来看,打得地府数百年内再无阴兵敢肆意屠戮百姓,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并非完全失败吧。”

  孟先生却摇头道:“情感上虽然能说得过去,但我还是觉得,这不像他。”

  “并且从史料来看,诸葛七星便是在地府一战后受到了重创,甚至连寿命也大损,否则以他的资质和修为,又怎会早早逝去?”

  “连七次败在他手中的苗疯子,现在都成了八境的阳神大能,如果诸葛七星还活着,现在会有多么强?”

  “是一时快意,还是一世长远,这笔账,以诸葛的智慧,不可能算不清。”

  张九阳一怔,孟先生的这番推测也很有道理。

  “张九阳,我之所以和你说这么久的诸葛七星,不是纯粹的闲聊,而是结合双面佛的经历,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

  张九阳瞳孔一凝,他已经猜到了那个问题,这个猜测太过惊人,以至于让他的心跳都微微加快。

  “这个问题就是,如果诸葛七星还活着,那现在的他,会是谁?”

  “我想了很久,但最终唯一能想到的人,是黄泉中的那位……天尊。”

  轰隆!

  尽管早有猜测,但当对方真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张九阳还是忍不住心中一惊。

  那位爱民如子,为大乾鞠躬尽瘁的诸葛国师,会是天尊?

  如果这个推测成真,那就真的是太可怕了,令人细思极恐,脊椎骨不断涌上寒意。

  钦天监最大的敌人,黄泉的天尊,竟然是他们视为榜样和精神支柱的初代监正,诸葛国师?

  那个亲笔在石碑上写下‘不计生死,为民除魔’的诸葛七星,那个敢为一城百姓闯入地府,报仇雪恨的诸葛七星,那个直到病死前,还强撑着处理政事,拉着小皇帝的手叮嘱他要善待百姓的诸葛七星……

  是天尊?

  张九阳觉得这个猜测实在是太荒诞了。

  “你一定觉得这个推测非常离谱,甚至是对那位国师的亵渎,如果你那位岳夫人在的话,怕是会一枪捅死我吧。”

  孟先生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但你是张九阳,是可以坦坦荡荡说要杀皇帝,斩佛祖的张九阳,别人都不敢怀疑,可你敢,这也是我会对你说的原因。”

  “每一次双面佛见到天尊,他体内的佛祖元神都会沉寂,似乎生怕被发现,连佛祖的化身都对他如此敬畏,除了诸葛七星,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人能够做到了。”

  “而且你还记得林瞎子吗?那个死在你和岳翎手中的黄泉天干。”

  张九阳一怔,而后点头道:“自然记得,他还当过我的便宜师父。”

  “林瞎子是六百年前阴山派的掌教,而阴山派是被诸葛七星所灭,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诸葛一生唯谨慎,从来都是算无遗策吗?”

  张九阳脑海中电光一闪。

  是呀,诸葛国师一生算无遗策,既然要灭了阴山派,又怎么会放走了这位阴山派掌教这条大鱼,出现这么大的纰漏?

  以前他是归结于天尊的厉害,能够在诸葛七星手中救人,但现在他却有了另外一个猜测。

  天尊就是诸葛七星,林瞎子是他故意放走的,目的就是成立黄泉!

  打心底里,张九阳并不愿相信天尊就是诸葛七星,但现在他却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最有可能的猜测了。

  因为根据他的经历来看,还有两件事似乎也能佐证这个猜测。

  一个是诸葛云虎的遭遇,他早年追查国公府惨案,曾直面深不可测的天尊,却没有死,只是被打成重伤。

  还有一个是搬天巨龟受不住他的笑话勾引,曾说出了一个关键信息,称天尊是个死人。

  之前他百思不得其解,但现在却恍然大悟。

  如果天尊就是诸葛七星的话,那一切就都能解释通了。

  诸葛七星自然不会对自己的后人下杀手,所以诸葛云虎才能活下来,而诸葛七星在历史中已经病逝,还陪葬玄陵,所以也可以说是死人。

  张九阳有些失神,久久没有说话。

  如果只有一个线索指向那个推测的话,可能是巧合,但当所有线索都指向那个推测时,就很有可能是真的。

  只是如果天尊真是诸葛七星的话,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成立黄泉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张九阳,希望我的这个推测,能对你有些帮助。”

  “要切记,这个推测,不要告诉任何人,哪怕是岳翎,这不仅是对你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们的保护。”

  孟先生非常理解他现在的心情,好心提醒道。

首节 上一节 422/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下一篇:人在截教,炼道通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