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劈柴开始了悟万法

从劈柴开始了悟万法 第364节

  和尚连连说道。

  见村姑还有些犹疑,旁边一个排队的妇人拍了她一下,说:

  “哎呀!这里的送子观音可灵了,你来就行了,保准你三年抱俩,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那年轻村姑被连哄带催,终于迟疑的点了点头。

  谢渊转了一圈,所见尽是类似的事,眉头紧紧拧起。

  这哪里是什么宝刹?看起来分明是个专司坑蒙拐骗的淫祀!

  谢渊面色一沉,就准备往方丈走去。

  可是走着走着,他又顿下了步伐。

  “谢谢大师傅!要不是你们这药啊,小老儿早十多年前就蹬腿了!”

  “阿弥陀佛,这是老丈自己平时积德行善,敬香礼佛的造化。”

  “长老,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呐!没有你们的神水,我们镇子的疫病早就将我们全杀绝了啊!”

  “快快请起。我佛慈悲,这都是贫僧应做的。”

  “大师,谢谢赐药……”

  谢渊皱着眉头,这一路过来,他听到许多类似的对话。

  金光寺似乎充当着附近的药局医馆,也救了许多人的命。好些对话没在人前,是谢渊的耳力隔墙听见,以金光寺的规模看起来也不是请的托。

  山下的镇子叫河湾镇,镇子里很多年前似乎爆发过大的疫病,得亏金光寺才把全镇的人救了过来。

  而这河湾镇的居民自从疫病之后,镇民都身虚体弱,动不动就害病,大夫从来难治。况且普通人哪去得起医馆?大多数都自己抗。

  但是金光寺的信众可以凭几十文钱,在这里面领山上的神水,说是山泉经佛陀赐福而制成,喝了之后能治百病,包括镇民的怪病。

  谢渊本来不信这明显的骗术,可是一路而来听到太多来治病的了,并且许多都不是第一次来,话里话外这神水的确是神,比什么琼浆玉露都管用。

  谢渊生出疑虑,如果是骗子的符水,早就把人喝死,哪来的回头客?而若只是安慰剂,也不该有这么多人奉作神药,不断来求。

  如果这佛寺真的有治病救人之能……

  他脚步一转,往佛寺的后山走去。

  转过层层院墙,后面的守卫渐趋森严,明显可以看到许多身强力壮的武僧,修为还十分不弱。

  甚至谢渊都看到了气血一变境的大和尚出现这这里,不由眉头一挑。

  不过普通的一变境对他来说已经毫无威胁,和外练差别也不大。他双眼幽光闪烁,轻轻巧巧的绕过重重防卫,到了寺庙后山一处崖下。

  那悬崖是一处不大的瀑布,山泉在崖上汇流,在此哗啦啦坠下,便在崖下汇聚成一个寒潭。

  寒潭旁边有几座僧房,僧房中间围出一个大空地,空地中间是许多大水缸。

  很多和尚在这片建筑里进进出出,不断取寒潭之水汇入大缸,然后往里面撒上弥漫着草药香气的粉末。

  谢渊静静立在那些大缸的旁边,默默注视着这佛寺工坊的劳作。

  趁人不注意,他捞出一点缸里的水花放在鼻前,嗅了嗅之后,眉头一挑。

  闻起来似乎是正经药粉。

  谢渊又转入那几间僧房,里面分别是贮药、捣药、配药、磨粉的工坊,许多和尚里面热火朝天的忙碌,配置出一盆盆的药粉,然后由专人倒入外面的水缸之中,搅拌摇晃,制成药剂,又装配好后,运到工坊外面,往寺里运去。

  什么佛陀赐福,分明是现代化流水线口服液工厂。

  谢渊对这金光寺的规模又有些刮目相看,顺着这工坊的流水线走了一圈,确认这所谓神水最后就这样入了上山求药的信众之手。

  而不少甚至当场灌下,气色红润,连连拜谢这里的大和尚。

  谢渊就像一个游离世外的旁观者,静静注视着这一幕。

  “山泉水就是普通的山泉水,最多含些矿物质;而工坊里的那些药都是正经补血益气的草药,虽然看不懂配方,但是不可能是毒药。何况每一个大缸就那么一些草药粉,剂量谈不上有多少作用。”

  谢渊意外的发现,佛陀赐福的泉水是假的,和尚用了心是真的。这所谓神水不见得有多神,但多少有些益处。特别是配合信众对金光寺的崇拜,心理作用做辅之下,当成良药亦无不可。

  谢渊的心理顿时有些复杂。

  他一开始以为这里是一个真正有益于民的佛寺,就如云山剑宗惠及周边一样;

  后来发现这里个个和尚都为骗钱,恨不得多推销两炷香,怪不得这里上山的都苦,恐怕周围都被这金光寺和尚欺男霸女压榨干了。

  可是现在又发现,这金光寺又的确帮助了底层百姓,几十文一副的神水虽然仍然暴利,但对看不起病的穷人来说,真能治病。

  如果捣毁了这金光寺,那些连一点点成方子的药水都喝不起的百姓又去哪看病?

  而金光寺在此,此地的盗匪流民明显比其他地方少了许多。

  这金光寺,好像不能单从好还是坏来评价。

  便如世间的所有事情,都是矛盾的集合体。

  谢渊在大雄宝殿前站定,纠结了许久。

  随后他仰头看看那面露慈悲的金身佛陀巨像,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下山的路上,谢渊总感觉心里有些困惑,动作便有些慢。

  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前面一个人影有些熟悉。

  他看了看,发现正是那求子的俏丽村姑。

  谢渊叹了口气,走到那村姑旁边:

  “姑娘,别信那和尚的,他们只是馋你的身子。”

  村姑本来也有些魂不守舍,突然听到旁边的声音,吓了一跳。

  不过她转头看来,面前这个汉子朴实憨厚,面目诚恳,心里惊吓小了许多,嘀咕道:

  “谁不知道呢?”

  “真的,你别不信……嗯?”

  谢渊下意识的接着劝道,结果说了一半才反应过来,有些诧异。

  那村姑撇了撇嘴:

  “谁不知道这里的和尚好色贪财?什么送子,送的是他们自己的种哩。”

  谢渊见她这么明白,知道自己多事了,讪讪笑道:

  “你知道就好,知道就别去,不要被他们骗了。”

  “还是要去啊。”

  那村姑幽幽道。

  “啊?”

  谢渊有些看不懂了。

  村姑似乎心里面也很纠结,所以碰到个陌生的外地人,反而多起嘴来:

  “多少村里的女人都来过了,家里揭不开锅的、吃不起饭的、过不去冬的,来了之后睡一晚上,拿着银子就回去过活,多好的事?反正就是两腿一张,谁的牛子不是牛子?闭上眼睛就一小会儿的事……”

  她看似在给谢渊说,实际上在自言自语:

  “兰花,忍了,相公还要考学哩。”

  谢渊听着这村姑的虎狼之词,张了张嘴,有些不知道说什么。

  原来求子是句黑话……

  原来别人什么都明白,比他这个外地人懂多了。

  这村姑倒是也叫兰花,看来叫兰花的村姑都挺好看的。

  谢渊本来还想问“你们的丈夫不介意吗”,可是还是识趣的闭上了嘴。

  生活所迫,肚子都吃不饱,哪里还管得了这些?以前小石村也偶尔听闻类似的事,不少还是丈夫催着去的。

  谢渊又回头看了看金光寺硕大的门脸,神情复杂,叹了口气,头也不回的下山去了。

  这地方哪有佛韵?

  但也许这地方才有佛韵。

  不过谢渊终究是除了见识没收获什么,一路绕过河湾镇,脚步一转,往北边走了。

  目的地是往西,但是在河湾镇露了一小会儿脸,虽然走得及时,也可以换换方向,再兜个圈子。

  越是靠近胜利,越要小心,埋伏往往就在即将到达终点的最松懈之时。

  只是金光寺的见闻给了谢渊许多启发,他一直想着想着,甚至都在想,世家真是纯粹的恶吗?

  乌河镇的火光,百多号人的集体毒杀,至亲无能为力的哀嚎……只是冰山一角。

  从这方面看,世家之恶,罪不容诛。

  可是,另一方面来说,论民众富足、城镇安定,江南这边胜过云州雁州许多。

  世家掌控力强之地,甚少有宵小敢于作乱,而有世家治理、把控,他们的属地往往都比旁的地方富庶的多,百姓称得上安居乐业——当然,只要别惹到世家子弟。不过普通的老百姓,一般也见不到。

  谢渊收到李星拓单人只剑压江南的消息后,也曾热血沸腾的想过等自己修为有成,也要效仿宗主。不过和这两家结仇这么深,他可能不见得会容情。

  但如果真要说哪一天,谢渊单人只斧去把钱姚两家的首领全砍了,世家都瓦解了,那江南会是个什么样子?

  巨大的变革中,是不是也会像当年的八门之乱一样,人心惶惶,接近民不聊生?

  也许世家就是一块长在民众里的巨大肉瘤,若是除去,将会带来一个血肉模糊的巨大创口。要止不住血,可能还会要命。

  想来李星拓也是有这方面的考量,不止是因为身为剑宗之主对世家家主下死手的影响。

  谢渊长长呼了口气,突然觉得有些两难。

  世事都分两面,可谢渊要考虑哪一边呢?

  谢渊往北走没想通这个问题,往东时没想通这个问题,往南时没想通这个问题。

  等到往西疾步,准备一鼓作气进入蜀州、彻底离开江南世家之领地时,发现自己任性由心的乱转,怎么又转到了河湾镇。

  “看来是放不下这里了。”

  谢渊吐了口气,干脆进镇子里看看。

  他漫无目的的顺着河边走着,碰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想了想,上前问道:

  “老丈,你去过金光寺吗?”

首节 上一节 364/7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全民修行:前面的剑修,你超速了

下一篇:家族崛起:从每日情报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