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45节
与年轻县令说话时压著嗓子好声好气的马掌柜头猛一回,直勾勾瞪视怨言之人,抓著念珠的肥手指著身后:
“你们说什么?再说一遍。”
一众小粮商们顿时静默,比杂技团的猴子还要老实。
“哼。”马掌柜冷哼回头,又换回一副细柔嗓子,只不过这张脸笑起来比哭还难看:
“县令大人,我们金陵薛家早就久仰县令正人君子之名,改日大人若有机会来金陵,一定扫榻以待,倒屣相迎。另外马某在道上还是有点薄面,若需要……”
“不就是薄面吗,老夫也有。”
正准备啊嘴的王操之旁边,李掌柜也不甘示弱站起来,吹胡子瞪眼睛道,小粮商们怕马掌柜,但他可不怕,背景不怂他多少。
“还是让老夫家先来吧。县令大人,我们家那位长史大人素仰你的清名,经常念叨‘良翰真君子’,早就想书信交友了,这场君子之交老夫牵定了,回洪州后,就替长史大人带信。”
欧阳戎放下茶杯,脸色露些惊奇:“没想到这些大人们百忙之中,竟还能惦记小官?小官真是受宠若惊。”
“是县令大人谦虚了。”
“县令大人勿要妄自菲薄。”
“还是让我先来吧。”
“让我先来!姓李的往后稍稍。”
“你才往后稍稍……”
尔后,马掌柜与李掌柜你争我赶,围著欧阳戎砸来一阵马屁恭维。
一群背景没那么大的小粮商们被二人丢在屁股后面插不进话,皆愤愤不平,却也敢怒不敢言。
有不少小粮商忽发觉一处异常,忍不住侧目去瞧王操之,从马掌柜与李掌柜争锋相对时起,这位王少掌柜就沉默了下来。
小粮商们脸色略奇,按道理说,这位王少掌柜出身琅琊王氏,眼下甩背景是不虚马、李二位的,而且还与欧阳县令有熟人交情,可现在怎么忽然像是变了个人似得呢?
就在马掌柜、李掌柜把矮个青年早抛之脑后围著欧阳戎争首家,其它粮商们也纷纷疑惑之时。
王操之突然大吼一声:
“姐夫!”
这位王少掌柜往前一扑,两手抓住欧阳戎的手,像是抓著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两眼汪汪,深情凝视:
“让我先来吧!好姐夫!”
“噗……”年轻县令一口老茶喷出老远。
“!!!”后堂某小师妹。
“???”马掌柜、李掌柜等粮商们。
大小粮商们目瞪口呆,怀疑是不是听错了。
姐夫?
王少掌柜,你刚刚上午在观赛台可不是这么喊的,和我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麻了。
老书欢迎品鉴~
第50章 小师妹:才不蹭他(感谢“话多起腻”
好兄弟的白银萌!)
这一声嘹亮的“好姐夫”,差点让县衙大堂里某些人两眼一黑,直接送走。
连欧阳戎也差点破功。
不过场上最羞恼的应该是躲在后堂的某位谢氏贵女。
至于王操之本人,他是老脸丝毫不红,甚至被欧阳戎吐了一脸茶雾,默默抬手擦把脸,眼神依然深情,且姐夫两字喊出来后,后面是越喊越顺口。
本来这场官慈民孝的大堂戏,欧阳戎也给谢令姜安排了“戏份”的,这是之前便答应过的,要带她一起玩。
所以这场大堂戏到后面,某位女师爷会走出来喊几声振聋发聩的台词,甚至若有需要,嫉恶如仇人设的她还能一脸深恶痛绝的痛斥一下大师兄是包庇奸商的狗官……然后又是一顿拉扯。
只是眼下,这一声意料之外的“姐夫”,直接让后堂某个脸烫的女子尴尬的不敢露头了。
王操之不要脸,但她脸皮薄,要脸呢。
想想就很怪,嫉恶如仇的女师爷竟然和包庇奸商的狗官私下有一腿,人前她是一脸圣光的痛斥,人后是到底发生了什么,画面简直不敢想……
反正这一声“姐夫”稍微打乱些计划,不过欧阳戎与燕六郎随机应变,很快唱完了大堂戏,大致商量好查粮的方案,把这群脸色有喜有忧的大小粮商请了出去。
目送燕六郎把众人带出门,年轻县令低头拍了拍袖子,轻笑一声,转身走去后堂,推开门,瞧见小师妹的身影侧坐在后宅漏斗式天井下的栏杆上,扬手轻洒鱼饲喂鱼。
谢令姜看起来面色如常。
欧阳戎走近。
“你这世弟难怪喜欢吃甜粽,小嘴抹了蜜一样。”
“那我呢?”
“看著咸,其实甜,刀子嘴豆腐心。”
谢令姜嘴角弯了弯,又藏起,“师兄看著不像是吃咸粽的。”
欧阳戎笑了笑,切换话题。
“怎么说,要不要换换顺序,让你这位世弟先来?”
“因为喊你姐夫?”谢令姜头不回的问。
“不是。”欧阳戎摇摇头,“因为换不换,结果都一样。”
谢令姜目不斜视,咬唇说:“把他放最后面。”
“行。”
她又洒一把鱼饲,不动声色道:“他胡喊的,伱别太当真。”
“哦。”
或是因为大师兄应答的太快太爽快,小师妹一时语塞,天井旁气氛一时冷场。
欧阳戎似是没察觉有啥不妥,转身摆摆手:
“回去吃饭了。”动作干净利落,出门前还不忘提醒下:“你这鱼喂的,别投太多把水弄污了。”
“……”谢令姜。
后堂天井旁,只剩一人,她转头看著空荡荡的大堂微楞。
过了一会儿,女子举起鱼饲盒,似是想全洒进师兄的鱼塘,空中停住动作,放下鱼饲盒,板著小脸离开。
她有的是饭吃。
才不蹭他。
……
查粮的顺序出来了。
马掌柜与李掌柜的囤粮同时查,不过前者分到的人手多些,王操之与其它粮商们还在后面排队。
其实眼下龙城的粮价还是很高,端午当天江州传来的禁运公文,只让市场上的粮价应声掉下一点。
十八钱一斗。
依旧属于暴利。
很明显,外来粮商们还在尽力撑著大盘,不少乡绅地主们也在静观其变。
龙城县内,这些手里有囤粮的商贾们心态各异,有人在争取跑路时间,有人在期待粮价一直稳定。
所以马掌柜并不是很著急立马离开龙城,囤粮也不急著全运出去。
商贾的精明令他想先拿到允许运粮的通关牒,先把一部分粮食先运出龙城,控制仓位,若是不久后发生崩盘,那就第一个运粮跑路,至少在一众粮商里面损失最小。
如若粮价一直很稳,能继续割韭菜,那就视情况再把粮运回来嘛,反正水运便利,只要不大门锁死就行,马掌柜的仓位能与他的道德准线一样灵活。
至于马掌柜之前在年轻县令面前的恭维话语和许诺的背后家族人情,其实都是些场面话,等离开龙城就抛掷脑后,做不做数,看情况吧,也很灵活。
其实马掌柜作为权贵的白手套,话语权并没那么大,这个时代,商贾的地位并不高,必须依附权贵,扯虎皮做大旗。
今日下午,马掌柜又得到一个好消息。
燕六郎带著手下们已查完了他在码头的第一座贮粮仓,约莫一千石粮食。
马掌柜从县衙得知,他可以提前取得通关牒,先运走查完的这部分清白粮食。
马掌柜一张国字脸笑开了花,在一众粮商同僚面无表情的目视下,他从微笑的欧阳县令手里接过两艘漕船的通关牒。
又一番客套许诺,年轻县令不仅把马掌柜礼送出门,还派来县丞陪他一起去彭郎渡,帮忙组织本地的脚夫与船夫,让他的粮食能尽快运上船,今夜就可驶离!
这位欧阳县令果然说到做到,丝毫没从中作梗,只要清查完粮食,从龙城县衙到彭郎渡的手续都是一路畅通无阻。
马掌柜颇为满意,对这位年轻县令生出一些好感,不过又转念一想,他粮食本来就是清白的,不过是朝廷咋咋呼呼而已,这县令这么服务也是应该的,顿时便心安理得不少……
夕阳下的彭郎渡。
马掌柜笼著袖子站在台阶上,笑望著一袋袋粮食被赤膊脚夫扛运上船。
龙城因为灾情导致的低廉劳动力,让他比较满意,又能省一笔。
虽然目前只清点完一千石粮食,对于马掌柜仍留在码头贮粮仓里的总储粮而言不算多少,但是也满满当当载满了两艘中型漕船。
瞥见不少粮商同僚在附近默默旁观,马掌柜微笑走去,朝王操之等人打了个招呼,后者们笑容勉强,甚至都不应声。
一众粮商们交谈了几句,只是眼下这个曾一起团结卖粮的小圈子,已经没有之前的熟络默契,很快便冷场。
马掌柜对此丝毫不在意,随口建议:“诸位要不等会儿一起去聚个饭?”
眼下只是运走第一批粮,粮食大头还留在龙城,他并不跟今夜的船离开,况且龙城粮价还没掉下来。
王操之等粮商相互对视了下,各找借口推脱。
马掌柜不以为然的笑了笑,这时,一个小管事跑了过来:“老爷,两艘漕船都已装满,但到饭点了,要不要让船夫伙计们吃口饭再走?”
马掌柜一张脸拉的老长:
“吃什么饭吃吃吃?领著工钱带工吃饭对吧?哪有这么好的事,让他们赶紧开船走,别磨磨蹭蹭,不然工钱只付一半!”
管事点头哈腰的去催船走人。
上一篇:雪中:加钱居士,开局刺杀徐龙像
下一篇: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