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156节

  要么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没有第三种可能,其他人也不会给他第三种可能。

  但这个假设并不成立。

  此世有法,可做修行,练就神通法术,寻觅长生道果。

  帝王,并不能主宰一切,也不是最高贵,最强大的存在。

  力量,掌握在修者手中,而修者又以三教为尊。

  纵是帝王,没有三教支持,没有修者效命,那也不过一尊无用的神像。

  此外,帝王之尊,还要担负万民之力,既是护持,也是拖累,根本无法修行,寿命也难增长。

  所以,只要有得选择,没有哪个修者会舍弃自身道途,跑去当什么皇帝。

  这李留仙才高八斗,名满天下,又修飞剑之法,隐有剑仙之名,未来成就真人,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太可能舍弃自身道途。

  可他不当皇帝,以郭北书院的体量,未来无论何人上位,都必定会动手打压,甚至不惜代价,将其覆灭。

  这样的存在,哪个帝王能够放任不管,不做制衡,任其发展,无冕称王?

  他会屈居人下,受人摆弄,忍气吞声的过活吗?

  显然不会。

  梁萧做过调查,深知此人脾性,那叫一个强横霸道,唯我独尊!

  依照梁萧猜想,此人将来,只有三种可能。

  第一,身死族灭,这不用多说,就是失败结果

  第二,落子争龙,幕后称尊,推出一个帝王来,自己与郭北书院隐居幕后,乘势发展,最终成为三教道统那般的存在,万世流传,经久不衰。

  第三,坐守一方,划地为王,不参与争龙之事,但也不让别人踩到自己头上,做一个宣调不听的土皇帝,就如各大道门一般,虽然要割让出部分利益向新皇低头妥协,但也不失为存身之法。

  三者之中,第二的可能性最大。

  起码梁萧是这么认为的。

  以此人的手腕魄力,还有郭北如今的基业体量,梁萧不相信,他会甘心做一个小小的土皇帝,偏安一隅,与世无争。

  这不符合他的行事作风。

  要知道,近年来,此人行事极为凶悍,以郭北为基,向金华府外,大肆发展,铁血扩张,与之为难者,不是被他提剑说服,就是被他提剑斩灭,各方势力无不避其锋芒。

  为此,他自身连战强敌不说,积雷鸣霄与百鬼阴山两观道统,都与人斗了几场,其中还有道释二门的正法真人。

  倘若有心偏安一隅,行事怎会如此极端?

  所以,梁萧甚是担忧。

  忧那李留仙,也忧那石法王。

  外界传闻,两人并非师徒,而是忘年挚友,八拜为交,情深义重。

  为此,鸣霄观那位石法王不仅多次出面,为其震慑各方势力,还邀来同为至交的百鬼林阴山道,两名道法真人一起与前来为难的修士斗法辩经,最后甚至轰杀了两人。

  连镇压兰若鬼蜮的长荣真君都被他们惊动,亲自出面说和,才没有让事态进一步升级。

  可见两人关系之深。

  他们是否义气深重,梁萧不知,但他可以肯定,他们的利益高度捆绑,倘若将来李留仙争龙成功,那鸣霄观与阴山观必为天下大宗,道门显贵。

  如此,自己这个陈朝九皇子,前去鸣霄观,还能求到灵丹吗?

  怕是希望渺茫。

  这让梁萧深感无力。

  其实,灵不灵丹,他并不是很在意,反正吃了也没有多少效果。

  真正让他感受难受的这种绝望,这种大厦将倾,积重难返的深沉绝望。

  这大陈,他梁家的大陈,当真没有希望了吗?

  梁萧目光一颤,随即抬起头来,望着面前的僧人:“大师,如今局面,唯有一人可解,能否告知于我,渡行圣僧究竟在何处?”

  僧人望着犹若溺水之人,紧抓救命稻草的梁萧,幽幽一叹:“此事我当真不知。”

  虽然早知道到了答案,但听他这么说,梁萧还是有些失魂落魄。

  他将最后的希望,也是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那个人身上。

  那人……渡行圣僧!

  当年,他父皇,当今宪宗皇帝即位之时,虽有雄心壮志,但面对英宗留下的烂摊子,也是积重难返,无可挽回。

  直至后来,一名僧人,来到京城。

  那名僧人,法号渡行!

  一入京城,他便上佛门大寺,与诸位大德高僧论法辩经。

  一辩三日,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只知他离开一寺,又至一寺,三月时间,踏遍京城各大佛寺。

  最终,佛门之力,被其整合,各寺高僧以他为表,上各大道观论法辩经。

  这一辩,整整三月,道释二门九次论法辩经,渡行一人便胜三位真君,释门力压道门,大获全胜。

  随后,渡行入宫,代表佛门,相助少年天子,除权臣,斩奸佞,重整朝纲,重振国势。

  助宪宗重掌朝纲之后,被封为“圣僧”的渡行大师又率佛门各寺高僧与十方佛众云游天下,降服各地肆虐横行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

  寰宇随之一清!

  宪宗亦在佛门大力支持下,施行新政,重整山河,终得中兴大治。

  可以说,没有渡行圣僧,就没有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宪宗皇帝。

  可就在数年前,统领佛门,支持天子的渡行圣僧,却突然宣布闭关,从此消失无踪。

  没了渡行圣僧,英明神武的宪宗皇帝开始胡乱施政,各种昏招迭出,使得局面急转直下,好不容易重整起来的江山,再见逆乱。

  就连佛门内部,都因为门户之见,香火之争,开始分裂,甚至相互倾轧。

  就连这位“无花”大师,都与他一起被赶出了京城。

  如果说,现在还有谁能够力挽天倾的话,那一定是渡行圣僧无疑。

  可是渡行圣僧在那里?

  梁萧不知道。

  他问过很多人,包括连同为佛门高僧的无花。

  但无花表示自己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这让梁萧深感绝望。

  他多么希望渡行圣僧能够归来,劝解他那丧心病狂,已近疯魔的父皇,或者干脆和他一起,像当年支持他父皇一样支持他重整山河。

  他保证能做得更好。

  然而,然而……

  “渡行圣僧,你究竟去了哪里?”

  梁萧摇了摇头,瞥眼向外。

  但才瞥一眼,他就怔住了。

  只见马车之外,道路两旁,一片金光璀璨。

  稻穗稻穗,金黄的稻穗。

  道路两旁,尽是田地,田中种植的稻谷已然成熟,金黄的稻穗被饱满丰硕的压弯了腰,放眼望去犹若一片金色的海洋,晃花了梁萧的眼目。

  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

  对于生长在深宫之中的他而言,这等农桑之景是极其罕见的。

  更不要说……

  “停下!”

  梁萧惊醒过来,急忙叫停马车。

  再看无花,此刻亦是凝望窗外,注视着连绵成片的黄金稻田,微微蹙眉。

  “大师,走,下去看看!”

  车夫停下,梁萧招呼一声,直接就下了马车。

  无花见此,也未言语,随着他便来到了田中。

  “大师,你看,这稻谷!”

  梁萧看着眼前金黄颜色,饱满丰硕的稻穗,有些激动的伸出手来,扯下一株,剥开外壳,将几颗犹若白玉,圆润饱满的米粒放在手心之中,再倒进嘴里咀嚼起来。

  “这米……”

  “不是普通的米!”

  “内中的精气养分,明显要高出寻常稻米!”

  “还有这产量,我博览群书,也看过不少农本,一般稻种亩产最多一二百斤。”

  “现在这亩产多少,一千斤,还是两千斤?”

  “这就是文气事农之法吗?”

  

  “不不不,文气事农,前人也曾做过,甚至大灾之年,还有大儒舍生取义,耗尽一生修为催熟田中粮种,但增量并不多,他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他做了什么特殊改创?”

  梁萧抓着稻谷,又惊又喜,时恐时怒,看来有些疯癫。

  无花见此,却未多言,因为他也是一般讶异。

  就在此时……

  “喂喂喂,你们干什么的?”

首节 上一节 156/9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苟在神诡求长生

下一篇:综武:家族兴旺,从娶邀月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