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天帝纪年

洪荒之天帝纪年 第454节

天尊沉声道:“佛门气运宏大,帝释天修为莫测,又有佛骨至宝浑天四柱顾守在外,整个佛门如同一片迷雾,以吾之道行,亦难有所得。”

“况且……”天尊沉吟道:“今时局势之发展,已经和时光长河中的真实未来有所不同,自贫道一念起,发动五方联盟打灭妖族之时起,其实就是在改变未来,即便曾经在时间长河中有所得,现在只怕也做不得准了。”

通天教主皱眉道:“本来预计百万年时间完成的大计,如今时间只有二十七万年,是否仍然要按原计划行事?”

元始天尊道:“真王虽身份不凡,但泰皇是何等地位?岂可一而再转世为新皇?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不能在在位期间争夺到足够的筹码,想要最终获胜,就更加艰难了。”

通天教主道:“既然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何须再犹豫?自当全力以赴,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即便败了,也无愧于心、无悔于选择。”

玉清真王动容道:“师叔所言极是,事已至此,容不得推倒重来。与其瞻前顾后,计较得失成败,不如放手一搏,成固欣然,败亦无悔。”

元始天尊颔首欣慰道:“你有此心便好。求道路上本就布满荆棘,若一帆风顺,道也就不再可贵了。即便是天帝陛下,能有今天之成就,也是从古至今在无数大争之中闯出来的,你比天帝陛下,差距不可以道理计,又有什么理由遇到困难就退缩呢?”

玉清真王虚心受教,末了抬起头来,看向人道长河,其中中已经完全变成漆黑的因果蛛,覆盖整个人道万千生灵的蛛丝人网之中,劫煞之气终于开始不停从虚空中溢散开来,那只沉睡的巨兽眼皮颤动,行将苏醒。

玉清真王郑重看着元始天尊,语气激动至带点颤抖道:“杀劫已经降临,也不知这真正开劫之人,是否已经出现。”

天机渐渐变的混沌,即便强如元始天尊,也仿佛眼前隔了一层面纱,透过丝丝缕缕的劫煞之气,逐渐看不清事物真实。

摇摇头,天尊停止推演,淡淡道:“历次大劫,真正开劫之人皆是不太起眼的人物,巫妖大劫中的巴蛇,封神之劫中的哪咤,都是应杀劫而生之人。这一次开劫之人应当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不过人族还是天地主角,也是五方联盟的枢纽,若开劫,必然应在人间。”

老子捋须笑道:“这是自然。地仙界才是宇宙主世界,上天界虽更为高维,不过再怎么超然万事万物之外,但根基仍在地仙界。故而地仙界是一切因果汇聚之地,也必然是大劫的集中爆发之地。”

就在几人说话之间,虚空中弥漫的劫煞之气越来越浓郁,除了模糊了天机命数之外,也渐渐模糊了上天界和地仙界之间的界限,虽仍不能跨越界域,不过却能降下更强的力量,渐渐由太乙金仙向着大罗金仙转变。

当劫煞之气开始衍生,天机逐渐模糊之时,三界之中,一切有识之士无不心中一沉,暗暗警惕,大多紧闭山门,静颂黄庭三两卷。

只是这次大劫空前浩大,劫气由因果蛛积累释放,沿着因果之网,散入天地人三网规则之中,将亿万生灵尽皆笼罩在内,圣人之下,凡因果深重而又无大功德者,无一得脱。

这劫气从因果中诞生,最终又从因果中爆发,凡深陷劫中之人,无声无息间被劫气侵染神智,灵台之中虽自感觉一片清明,真灵实已渐渐蒙昧,便是先天灵宝亦镇压不住,总不知不觉做一些平日里觉得很蠢,此时却觉理所当然之事。

故而,大劫当头,无路可逃,唯有劫中走一遭,消去因果,还天地清明,便是功德无量。

第四九三章 西游完毕,四柱浑天

洪荒,地仙界。

自大劫拉开序幕,劫煞之气衍生以来,天机混沌,星移斗转,便是三界圣人,除非时时刻刻神念烛照虚空,否则也无法全然知晓三界中瞬息万变的所有局势。

南瞻部洲,大唐都城长安,早已潜伏人间无数年的大妖无支祁兴风作浪,变为不起眼的相士袁守城,挑拨人曹官魏征斩杀了泾河龙王,正式开劫。

无支祁是混世四猴中的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其传承自混沌魔猿处的天赋神通,随着修为拔高,已经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莫测威能。

故而有着妖皇暗中遮掩,再加上天生的本事,暗中潜藏在人族,以隐秘身份行事,便是三教高层也没能提早识破其身份,竟使其巧布算计,折了泾河龙王。

这泾河龙王并非寻常龙王,在龙族中地位算是颇高了。

话说泾河乃黄河最大支流,黄河则是四渎之首,黄河河伯地位几乎不在四海龙王之下,泾河龙王作为黄河河伯之下第一人,自然非是等闲之辈,在龙族中也算是较为核心的人物,不是一般小龙能比的。

这般一个很有地位的龙王,竟就被算计着犯了天条,欺君之罪不可饶恕,在剐龙台上走一遭,身死道消。

不过泾河龙王自感遭了算计,临死前一口滔天怨气不散,滋扰人间天子,虽终究不成气候,被神将轻易斩灭,却就此正式拉开了杀劫序幕。

大劫开启,却又正值佛法南传的关键时刻,佛道瞩目的西游计划已然提上日程,虽是佛门之事,不过当年元始天尊曾承诺不阻挠佛法东进,此事自然也不好反悔。

如今正值五方势力联手算计妖族的关键时刻,遂假借西游,明着斩妖除魔、拜佛求经,暗中行五方气运汇流之事。

西游取经五人中,那为首者为佛门金蝉子,乃灵山佛祖释迦牟尼二弟子,借着在佛祖讲经大会上打盹,将其贬下凡间,历十世修行,转生成人族,成为五方气运汇流的引子,于大唐贞观年间被唐王和菩萨选中,完成佛法西出的使命以及引导五方气运汇流。

西游第二人乃在五行山被镇压五百万年之久的孙悟空,是佛门气运的代表,第三人猪八戒,作为太上老君的记名弟子,自然作为道门气运引流之人,第四人沙悟净,是人族儒家弟子出身,代表着人族和儒门气运,另有东海三太子敖丙曾因水淹傲来国而被贬下凡受罪,此时却化为坐骑,引流龙族气运。

随着西游五人组汇聚圆满,代表着五方气运开始缓缓交汇,同时,佛门气运亦开始慢慢攀升,小乘佛法为体,大乘佛法为用,佛光普照人间之处,渡人渡己,功德无量。

话说唐僧踏上西天之路,悟空等人斩妖除魔,西天路上,凡是所遇妖魔,尽皆或死或擒,生生开辟出一条从南瞻部洲到西牛贺州的气运交汇之路,随着距离西天越近,所到之处,庞大的气数几乎冲破三界,大小妖魔,凡不知天数,被牵入劫中之辈,若没有足够的后台,无不身死道消。

与此同时,大唐天子亦成立天策神军,从各地府兵中抽调最为精锐之士,组成征缴大军,先在风雪夜中击溃草原突厥大军,再开往各地,斩杀一切不服王化之妖魔鬼怪,一时间,妖落如雨,妖族根基受到重创,气运开始跌落。

南瞻部洲之外,佛、道、儒、龙族几大势力也同时发力,亿万修士齐动,以斩妖除魔为己任,破山伐洞,几乎将地仙界妖族势力清扫一空。

灵山之上,唐僧一行人随着金顶大仙步入大雷音寺,看着巍峨庄严的佛刹,心中尽皆升起肃穆敬仰之情,心中对于佛的皈依更加虔诚。

从南瞻部洲步行至西牛贺州,虽有龙马神驹前进如飞,但终究比不得纵地金光遁法,历时一万四千年之久,才堪堪抵达灵山圣地。

于大雄宝殿中拜见了佛祖,功德圆满,唐僧被封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斗战胜佛,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敖丙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统领龙部众。

就在阿南、迦叶两位尊者将三藏真经传给唐僧四人的一瞬间,佛界之中,三尊汇聚,帝释天和准提各自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印,将一身力量加持在佛印之上,映照整个极乐净土都一片纯金,佛意绵绵无尽。

接引双目微闭,手结涅槃寂静印,和帝释天二人成品字形端坐虚空,佛门最高根本三印彼此呼应,力量流转,构成一个奇异的品字形,牵引着整个佛门气运所化的宏大力量汇聚在内。

过了不知多久,三法印彼此牵引之中,开始缓缓移动,帝释天和准提指掌之中法印渐渐和接引手中佛印交织,在接引面前形成一个巨大的万字符。

这万字符仿佛吞纳宇宙,包覆万界,虽然是一个,实则是有无数个小万字符组成,就像无数个点构成一条直线一般,其小无可窥测,其大没有边界,但却承载着佛门三尊的力量和整个佛门的气运。

接引双目突然睁开,双手之间,突然显化四根神柱,呈金、黑、赤、青四色,质若琉璃,晶莹剔透中有散发着勾连天地的无量伟力,其上一圈圈佛光显化着世间亿万佛子的修行之路,承载着他们点点滴滴的力量。

帝释天眼中佛光一闪,催动浑天四柱,刹那间四色光芒闪耀诸天,地水火风之力循环不喜,继而合二为一,化为初始混沌之色,只有点点金芒点缀其间,蕴藏着佛门所有力量之集合。

接引手中三法印合一,衍生丝丝大道铭文,勾连变化之间,逐渐化为雪白的因果丝,携带至上宏大的因果之力缠绕世间万物,一根根蔓延而出,缠绕在浑天四柱之上,冥冥中和人道长河中的因果蛛产生感应,仿佛世间最为宏大的两大因果之力在隔空交汇。

第四九四章 因果蛛动,贤者劫终

突然间,浑天四柱被因果之力拨动,以无匹的威势横扫虚空,整个佛门的力量瞬间爆发,仿佛开天辟地一般,曾与天地合一孕生的规则之力化为无坚不摧的锋芒,将苏醒的因果蛛和尘世间的联系阻断了一个刹那。

但就是这一个刹那,天地间却仿佛突然为之一顿,虚空中衍生的劫气失去影响人心的力量,天地为之清明,生灵为之震撼,星斗复归其位,大地恢复平静。

这一瞬间,正越演越烈的大劫竟然突然停止,仿佛已经落幕一般,但一瞬间之后,佛骨至宝浑天四柱轰然散开,其上散发的天地如一的宏大力量刹那消散,缠绕的因果丝寸寸迸裂,散入宇宙之间。

那因果蛛重新取得对世间因果的支配权,大劫再次滚滚而来,天地间弥漫的劫煞之气仿佛又有了生命一般,开始发挥其灭世一般的破坏力,推动着三界生灵不停应劫。

首节 上一节 454/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召唤大佬

下一篇:天庭越狱计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