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人家皇帝防到战俘营了 第53节
“我们的侦察机不是每天侦查拉海尔以北一百公里范围,从未发现有拉西亚人的补给站吗?”
“是……”
“还是你觉得拉西亚人有本事开着坦克和卡车,一口气跨越整个草原来攻击拉海尔?”本田训斥着部下:“做不到!连伟大的亚马托后勤联队都做不到的事,拉西亚人怎可能做到?”
“是!”参谋羞愧地低下头。
他们说的其实也是一种事实!
因工业能力有限,不管是亚马托人的丰田KB,亦或是九四式卡车都普遍存在可靠性低、机动性差的问题。在坑坑洼洼的草原上行车,没多少辆卡车能扛过50公里不趴窝。
这些玩意落在阿莉卡人眼里,被评价为‘狗都不开’的垃圾玩意。
至于用马车补给,那就更扯淡了。
短距离还行,一旦距离拉到两百公里,马匹本身的饲料就是一个大问题。马当然可以靠吃草来续命,实际运用中,马如果不用精饲料进行喂养,很快就会掉膘导致马力下降。
远距离运输,原本可以运一个师的士兵和装备的马匹,需要多一半的马匹来运输马饲料。
马匹的运输量,实际还远不如随时会抛锚的亚马托卡车。
正是因为亚马托人自己做不到,本田他们才认定拉西亚人也做不到。
别笑,自己做不到就认死理,觉得人家也做不到,这样的家伙古往今来多的是。
不过出于谨慎,本田还是命令拉海尔定期派出侦查飞机,巡查拉海尔以北五十公里的范围……还不敢侦查太远,因为靠近草原中心,就有极大概率碰上拉西亚人的伊16‘侦察机’。
双方的侦察机,火力可以差很远的……
有趣的是,正是笃定了亚马托人的思维局限性,张山早在9月3日就下令准备行动。
只不过,计划一直到10月5日才正式发动。
这一天对前线的亚马托指挥官来说,跟过去一个月的任何一天似乎没什么不同。
负责截击和扫荡的伊16依然满天飞,发现没敌机进入凌空,就肆意地凌虐亚马托人的阵地,以机枪机炮舔地来打断他们的冲锋。
以大草原铁路为中轴,东西两侧超过十公里的地方,同样密密麻麻地游弋着大量的汗国骑兵。
特别是作为亚马托人狗腿子的蒙哥自治领被打掉之后,面对拉西亚人麾下的十几万汗国骑兵,亚马托人甚至没有再组建骑兵师的念头。
张山的信息压制早在两个星期前就到达了顶峰,让亚马托人早就习以为常了。
殊不知,这才是最致命的。
红塔市以西是布里亚共和国。更西面则是伯利亚公国下属的另一个附属国瓦图共和国。
如今安德烈合成旅经过多次扩编后,已经拥有320辆BT-7SV,450辆装甲车,近200门各口径火炮,以及足足两万名士兵。
你说这是小型集团军也毫不为过,毕竟这个‘合成旅’还配有一万五千人的赛里斯步兵师打辅助。
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机械化军团,即将从瓦图边界的丘陵地区出发,从西北跨越草原,直插向东南。
这会是一次跨越三百多公里荒芜草原的攻击行动!
为了防止大量士兵因为车趴窝而掉队,在考虑纵深突击冗余、5%损耗补偿、150%超载能力等状况后,朱尔杜夫小心翼翼地向张山提了‘合成旅需要700辆卡车’的要求。
张山大手一挥,给朱尔杜夫准备了1000辆雪佛兰和拉达卡车,再给赛里斯第一师配了300辆卡车。
这让高斯基*朱尔杜夫幸福得快昏过去。他知道大部分伯利亚常备师只有不到一百辆卡车,缺的运力全靠马匹补足。
第79章 闪电战打的是补给
当然,这不是一次鲁莽的直接突击行动。
由于草原在伯利亚公国控制下,一路上,基本每40公里就会有一个补给点。
这些早已铺好伪装网,主体在地下的补给点存满了油料、食物和维修工具,只安排少量可靠人员留守。
连周边巡逻的汗国骑士也不知道那里有什么。
说真的,执行行动之前,朱尔杜夫心里是没底的。
即便他的主君做了好多工作,很多细节连他都想象不到,但谁都没底。
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闪电战’。
大军在下午出发。
没有一个营级军官知道目标是什么,下级军官和士兵只是被告知要去打鬼子,至于打哪里的鬼子,大家一头雾水。
别问。
问就是军事机密!
正所谓‘人一过万,无边无际’!
坐上卡车,看着那一直连绵到地平线的车龙,每个远征士兵不禁兴奋起来。
“嘿!你说,我们这是要打哪里?”
“不知道,一定是大目标。”
“我们拿了那么好的装备,吃着那么棒的食物,练了那么久,总算要实战了。”
“是啊!”
士兵摸了摸手中的M1加兰德步枪,露出迷醉的表情。
能想象吗?
隔壁的国土守备旅,士兵总共练了20发子弹就要上战场了。
在安德烈合成旅,是每天练100发子弹。
“砰砰砰”打一梭子子弹,然后听着加兰德步枪发出“叮”一声,已经成了士兵们的本能。
他们兴奋地聊着,直到太阳西沉。
原以为大军会就此停车驻扎休息,不曾想,并没有。
漆黑的草原上居然有了亮灯,在大路两旁,每隔20米就会有一盏路灯。如果仔细看,还能看到路边不远处偶尔还会出现几个汗国骑士,他们好奇地坐在马背上,打量这支庞大的车队。
“哐当!”突然一辆车子发出一声异响。
“苏卡!车子完了!”驾驶员骂骂咧咧地在车子彻底失去动力之前把车开到路边:“所有人下车,看到有黄灯的车辆就招手,车停了就坐上去。”
“啊,好的!”
一车人被赶鸭子地赶下车,然后没等多久,就等到第一辆车头上有黄灯的车子。
车停下,一个胡子大叔探出头:“车只能上一半人。”
“剩下的人怎办?”
“要么挤一挤,要么等下一辆。”
士兵们彼此对望,谁也不希望跟上一个陌生的班组,立即上车了。
抛锚的车只等了十五分钟,就等到了一辆车顶亮着红灯的维修车赶到,几个大汉跳下来,麻利地开始修车。
所有的状况落入朱尔杜夫眼里。
这位中年指挥官相当吃惊。
要知道,帝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装甲集群突击,出现什么状况都不稀奇。
拉西亚的车辆大多比较可靠,但谁知道呢?
他已经做好最坏打算,路上出现30%非战斗减员。
现在看来,似乎减员还不到1%?
大军一口气开到晚上九点,来到距离出发点120公里的第一个预定休息点。
高斯基*朱尔杜夫惊讶地看到,大量宪兵早早来到这里,他们吹着哨子,挥舞着不同颜色的荧光棒,指挥着交通。
“合成旅去左边。”
“赛里斯第一师去右边。”
“来来来,坦克停这边,装甲车这边。”
黑夜中,有一个个大路牌,上面用荧光棒拼出拉西亚文字,指引车队分流。
现场不是简单划出一块空草地给部队停车这么简单。车队分流后,朱尔杜夫惊讶地看到了更多的牌子。
【加油站】、【加水站】、【简易维修】、【深度维修】、【车组休息处】、【饭堂】。
特别是看到饭堂那里,一个个拉西亚大妈为凑过来的小伙子捧上热气腾腾的饭菜,高斯基惊讶之余,竟有种感动——三殿下连这个都考虑到了?
张山还不知道,这一刻,高斯基的【后勤】属性突兀地加了1点。
以大帐篷搭建的饭堂门口,一个宪兵不停地重复着:“别吃太饱,七成就够了,后半夜还要坐车,别吐在车上。一小时后出发!”
小伙子们笑嘻嘻地应下了。
身体素质更强的步行骑士可不管这么多,他们照样大吃大喝。变身会消耗大量的体力,不怕晕车的他们必须提前做好能量储备。上战场前他们还要加餐的。
亚历山大*潘菲洛夫找到了高斯基:“我这边没丢多少人,就一个连,估计已经在路上了。”
高斯基低声:“我只丢了三辆坦克,两辆装甲车,五辆卡车。”
这对于如此庞大的车队来说,非战斗损失算是九牛一毛了。
大型战役,打的就是后勤。
对于自己拥有一个后勤属性拉满的主君,高斯基两人由衷感到幸运。
晚上十点出发,凌晨一点抵达最后一个休息处。
这里距离拉海尔只剩下六十公里。
在这气氛明显紧张了起来,高斯基在营地周围看到了大量装在卡车上的37毫米防空炮,天空中不时有自家的伊16飞过。
宪兵队用荧光棒完成调度之后,迅速集中荧光棒进行销毁。
“所有人赶快归队,非必要情况,不要离开自己的卡车或者坦克。”
“要维修的车子去遮光维修蓬!”
“十五分钟后开始灯火管制。”
“不许吸烟点火,违者枪毙!”
今晚是特地挑选的日子。没有雨,多云,而且云层很低。这给侦查飞机带来了更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