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人家皇帝防到战俘营了 第35节
“哈哈哈!那小子撑不住了。”皇帝康斯坦丁十八世当晚开怀畅饮,还久违地溜达出皇宫私会情人去了。
这消息甚至让高尼夫牧首紧张兮兮地跑来找张山。
“我的孩子,战况不妙的话,古圣教不介意提前让护教军参加防御!”
高尼夫也不是外人,发现自家教父也被骗了之后,张山笑着拉他到指挥部旁边的小厅,说明了原因。
高尼夫脸上有点尴尬:“孩子,我无意干涉你的指挥。这五十万护教军随时可以送来,希望不要太晚就好。”
送人太早,就会增加伯利亚这边的粮食压力。送人太晚,又怕大铁路被断了。
“没事,我们守得住。顺便,我的教父,给你看点好东西。”
那是一张红塔市的特殊城市地图,上面画满了红塔市的地下管线。
“这是……”
“因为需要运输矿石和提炼矿石所需的燃料,这座城市下方有着数不清的管道。其中我们掌握了几条废弃的管道可以让人通过……”张山神秘兮兮地说道。
高尼夫老爷子脸上顿时莞尔:“好了,我的孩子,这些军事机密你不该告诉我。我只需要知道你有把握,这就够了。”
张山通过了在关北军的合作者坂本中佐知晓了不少关北军的情报。
张山乐着呢,因为他最近搞到一大批步兵地雷。
地雷这玩意,别说在这个世界这个时间点,哪怕放到他穿越前,那也是非常恶心的玩意。
别以为城市里的地雷好处理,什么一个金属探测器就能探出来。
这可是陷入巷战的城市废墟,满地都是断裂的钢筋和金属碎片。
用那玩意只会一天到晚呱呱呱响个不停。
这下,亚马托人就遭老罪了。
路边有地雷,看似放了食物的果篮有地雷,门后有地雷……
触发式的常规雷,绊雷,连环雷……
加上之前被拉西亚工兵改出花来的TM-38,短短几天,红塔城就成了一本活生生的地雷百科全书。
亚马托伤兵满营,全是哀嚎的鬼子。
地雷这玩意不在于杀敌,而在于伤敌。
一个受伤同胞假如被敌人狙击手瞄着,同僚不去救,那还情有可原。
可踩地雷炸伤脚,这就必须派人扶着或者用担架抬到后方。
在补给越发吃紧的当下,关北军的亚马托伤兵很难得到有效的治疗。
那些哀嚎连连的伤兵,一旦声音被同僚听到,那是很伤士气的。
尔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山借用系统,透过侦察机的视界看到了鬼子的伤兵营用脏兮兮的绷带去包扎伤口时,他笑拉了。
这样子瞎搞,十个伤兵能有一个重回战场就算他们身体好。
加上张山维持了对草原补给线的轰炸,以及继续以几个师的汗国骑士进行扰袭,关北军是真的不好过。
本田大将已经在考虑,不光要将整条补给线要塞化,还要沿路铺设火车铁轨。
这消息传到张山这里,张山人都傻了。
“不是,本田你怎么敢的?你居然想在草原上铺设拉西亚的宽铁轨?”
第51章 远东【柏沙瓦】
拉西亚的铁轨,全世界独树一帜,比国际标准铁轨要宽。
这世界前些年,拉西亚与亚马托曾在魏曼那块地上打了一仗,拉西亚把地盘输给了亚马托,这才有了魏曼国的成立。
至今魏曼还保留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宽铁轨。
乍一看,本田的操作没毛病,为了方便补给,自己修铁路,甚至特地设计了把标准轨轮子换成宽轮子的火车交换中心。只要打下红塔城,亚马托人就能通过铁路接入远东的伯利亚大铁路,从魏曼将补给一路拉过去,杀到巴罗夫斯克城。
这不是没先例的:为了满足入侵赛里斯准备物资的需求,早在四年前,亚马托就在魏曼境内平原地区修铁路。在物资和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巅峰速度可以达到2公里每天。
红塔市以南的草原地区这么平整,也没有大型河流或者涵洞,修起来是真的方便。
只不过……
“你能来,我就不能去了?”
张山眼里,对手是给他修铁路啊,本田大将真好!
“不过,还是要先耗掉鬼子的精锐才行。”
别看亚马托人一副小国吃大国,牛逼哄哄的样子。说到底,亚马托还是国小、资源少,人口也少。即便平均身高165cm的兵员也不是说有就有。
如果没算错,亚马托人的精锐就是那17个常备师团。撇去不能动的近卫师团,表现比较平庸的16、17师团,以及布置在其它地区的,真正调来远东和赛里斯的只有12个甲种师团。
打掉这12个甲种师团,亚马托陆军就比较废了。
况且关北军也无法代表整个亚马托陆军,他们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山头。
关北军撑死只能调来六个甲种师,多一个都没有。
顺便一提,再去掉100斤体重99斤是反骨的第四师团【界】,实际上能作为张山敌人的只有五个甲种师。
张山打定主意耗掉这5个甲种师团,那关北军就任他搓圆按扁。就关北军之前那得罪人多的德性,别说亚马托海军,那些来自亚马托中部和南部地区的陆军都不会鸟他们。
张山只需要注意,在自己未强大起来之前,不要把打击面扩大化,就盯着几支关北军主力往死里揍。
在吸引到足够的关北军之前,他不介意表面上认怂。
张山很清楚,自己想要打爆亚马托本土,那这注定是一场时间不短的战斗,最顺利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如果还要考虑将来阿斯加德人的入侵。搞不好,这就是一场时间跨度超过7年的漫长战争……
从一开始,明面上他四处采购,挥舞布里塔尼亚人的支票满世界买买买;背地里他可没少强化本国的军工。
这年代的军工厂可谓一言难尽。
什么汽车厂改坦克厂,那已经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比较困难的,可以参考赛里斯模式,各种手工仿制外国的枪械火炮,用最简单的金工器械给你捣鼓出各种世界名枪。
离谱点的,有南亚著名枪城【柏沙瓦】。
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仿真度极高的AK、M4,甚至夸张到你可以看到一把用莫辛枪管配搭SKS枪机、装上AK后托,配搭M4战术配件的神奇武器。
那模样活像是几支枪晚上喝多了,天亮了就出来一个大杂烩……反正足以让任何一个纯正军迷拳头硬起来。
甭管枪械精度和耐久度如何,起码柏沙瓦的枪生产出来,是能打死人的。
张山穿越前,毛系的枪械满世界都是,偏偏他们自家产的还不是最好的。第一档是兔子家的,第二档是毛子的,第三档是欧罗巴东部以前毛系小弟的,第四档是南亚的高仿,最后是低仿……
连子弹都可以分三六九等,等级顺序就按上面这个排。
最差那一档,拆开一颗子弹就会发现,他喵的弹壳是不均匀的,连火药都是人工装填导致份量不一。
打那种子弹,容易卡弹不说,分分钟还会炸膛。
实属拉西亚命运轮盘——在左轮的六发弹筒里装一发子弹,几个人轮流扣扳机崩自己,看谁中招。
就是这么野!
张山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他必须捏着鼻子亲手打造一个远东版的柏沙瓦。
在巴罗夫斯克城的东北,一处废弃厂房被利用起来。
四千平米的厂房内,不乏孩子的身影。
这些十岁左右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痛,有的像是在拼积木一样拼着枪械零件,有的在用小小的手指头拿着砂纸给新打造出来的莫辛枪托打磨毛刺。
前来视察的张山不知为何,他想起自己那位太公,小时候太奶常跟他说,太公当年七岁就进厂,去了一家火柴厂装火柴养活自己……
再想到这世界的孩子,很可能一家人七、八个孩子往往只有两、三个,甚至只有一个有命活到成年,他鼻子一酸,眼睛一红。
旁边的安娜悄然靠近一步:“殿下!您给孩子们开出每月2卢布的人工,还管饭。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战争打响,男人都上战场了,女人只能下地里干活,好多女人是养不活这么多孩子的。”
张山叹气:“唉!这该死的世道。”
没办法,大公国就六百万拉西亚人,拉出二十几个师的代价就是搜干净社会上几乎所有成年男人,要么塞军队里,要么塞在后勤。
整个车间里,除了少数几个重要环节的机械工是男的,其余全是女人和小孩。
一个7、8岁的男孩抬着一支莫辛步枪,从张山面前不远的地方走过,那枪加了刺刀后比那孩子的人还高。
可就是这么一个在张山穿越前还上小学的小屁孩,就这样一个人扛着枪,把枪送给门口靶场一个断了腿的退伍老兵,看着老兵装上子弹啪啪地打两枪,盖上合格印章,孩子接过枪,独立完成了打包和装箱的全过程。
隔壁的厂房里,由一个胡子拉碴的大爷将一片片金属圆片从模子里卡出来,再由旁边一个拉西亚大妈用类似缝纫机结构的小型锻锤将圆片捶成子弹壳的模样。
不远处,一个孩子在用天平称量每一发子弹的火药。另一个孩子将每一份火药用漏斗装进一颗颗7.62mm子弹里,然后整排子弹端给一个妇女,由她给每一发子弹装上铜镍被甲的铅芯尖头。
看上去,所有的生产设施如此简陋、粗糙、貌似无情地压榨妇女儿童劳动力的工厂,却能平均每天生产30把莫辛步枪,一千发步枪子弹。
这只是开始,待到熟手工人增加,这个产能会越来越高。
虽然听上去这又是一个‘条条大路通牛马’的故事,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在乱世中连成为牛马也是一种奢望呢?
很多人,还没成为牛马就被送到战壕了。
感激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吧!
第52章 学说开启
不管怎样,伯利亚有了一个好开始,好像这样的工厂,全领地在运作的还有十个,即将投产的有二十个,正在建设的有五十个。
张山沉默良久,转头对安娜:“现在状况紧急,讲究不了那么多,但阿莉卡的挖掘机已经运到港口了。八月份,我希望看到所有的军火生产转入地下厂房。每一个厂房顶盖要么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做防护,要么就在山里挖洞,需要至少能抗住250KG航空炸弹的轰炸。每一个火药存放处,必须有防爆隔离墙。”
安娜小小地吃了一惊:“殿下,你的意思是,有可能亚马托人会轰炸巴罗夫斯克本土?”
张山瞥了她一眼,心道:人家连玛瑙港都敢炸,更别说小小一个巴罗夫斯克了。
理论上,亚马托海军是不会帮陆军马鹿出动航母上宝贵的战机编队的,可这事谁说得着准呢?
如果可以,张山绝对不希望孩子们以自己的天灵盖赌亚马托人的航空炸弹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时间来到七月中,红塔城的鏖战仍在继续,亚马托第二、第九师团成了可怜的‘啃楼师’。双方围绕一栋又一栋的厂房或者筒子楼展开激烈的争夺。
只要亚马托人胆敢动用【蒸汽骑士】入城,拉西亚第八师长安东洛夫就敢呼叫伊16和TB-3过来把亚马托的机甲连同他躲藏的楼一同炸了。
搞笑的是,亚马托人因为缺乏可以入城作战的大口径野战炮,经常拆不了楼,结果不得不回到原点,不停用普通士兵的人命去填,用炸药包炸楼,乃至精锐重装步兵去突击。
打着打着,双方交换比居然上去了,亚马托人和拉西亚人的交换比达到1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