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第842节

  又是一份报表填完,确认门外彻底没了人,毛晓飞双手慢慢抬起,慢慢伸了一个懒腰。

  刚吩咐完保卫处的人,让他们把零件送到车间,林易就出现在门岗亭外,对毛晓飞伸手一招:

  “走吧,带你去看个东西!”

  毛晓飞强打起精神,跟在林易身后往车间走,他也很想知道,林易着急忙慌的出去跑了一天,不惜动用大代价也要生产出来的零件,最后会呈现一个什么样子。

  到了临时腾出来的车间,毛晓飞就发现车间里只有他和林易两个人,心中疑惑,索性直接问道:

  “师兄,就咱们两个人?”

  林易已经走到了那堆零件中间,听到这话,轻轻点点头:

  “是的,就我们两个!别站在那儿了,过来帮我递零件!”

  林易将封装好的零件一个个取出,按照图纸上的序号,给这些零件分别贴上标签。

  贴完标签,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他伸了一个懒腰,站到一旁的桌子前,右手蓦地朝毛晓飞伸出:“1号零件!”

  毛晓飞赶紧开向1号零件。

  1号零件是一根长度约20公分的方形钢管,上面开了不少孔。

  找到零件,毛晓飞赶紧把零件递给林易。

  刚递过去,又是一个新零件:“5号零件!”

  毛晓飞又找到5号零件,赶紧递过去。

  就这样,林易喊一声,毛晓飞就找一个零件,在师兄弟两人的合作配合下,当早上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车间时,一个看起来像是人形骨架一样的机器人,出现在林易面前的工作台上。

  而十几条线,从这个人形骨架上蜿蜒出来,最后延伸到旁边,延伸到那个看起来像是手套一样的东西上。

  “师兄,这是什么?”毛晓飞好奇地上前,用手推了推,发现这东西挺重,没那么容易推动,又干脆利落地退到旁边,看林易操作。

  “动力外骨骼!”林易说着,将一块小米重工生产的电池放到机械骨架脊椎的位置上。

  装好电池,将电源启动。

  随着嘀嗒一声轻响,这台动力外骨骼正式启动。

  但是没有操作员,所以只有动力外骨骼通电的信号灯在闪烁。

  林易走到一旁,拿起桌上那个连接了大量线路,看起来像是手套一样的东西。

  打量片刻,他就将这个手套给自己左手套上。

  套上手套,又按下手套上的开关,又是嘀一声,手套正式开机。

  而动力外骨骼上闪烁的红灯,也在这一刻变成绿灯。

  林易左手举着手套回头,笑呵呵地看向毛晓飞:“我来给你展示一个好玩的东西!”

  话音落下,林易举起左臂,开始慢慢画圆。

  而随着他的动作,那个坐在工作台上的人形骨架,也随着林易的动作,用左手开始画圆。

  这一幕,看得毛晓飞目瞪口呆。

  这样的手段,在现代社会,想要看到很普遍的,但那些普遍的画面,都是科幻电影里的动画。

  但是现在,这东西居然在他面前被实现了。

  简直离谱。

  在林易朝着前方猛打几拳,而工作台上的人形骨架也跟着向前打了几拳后,毛晓飞再也忍不住,凑到林易面前:“师兄,能给我玩一下吗?”

  “不能!”林易果断拒绝了毛晓飞的提议,在确认左手完好后,他将手套的连接线路拆下,换到右手。

  和左手同样的检测流程,测完,林易将连接在手套上的线路全部取下,将线路换成两个小的信号发射装置。

  一个在动力外骨骼的核心区,也就是1号零件上。

  装好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林易转身慢慢靠近动力外骨骼,又在毛晓飞的帮助下,成功穿上动力外骨骼。

  穿上动力外骨骼,他开始慢慢调整各个部位的受力程度。

  调整完毕,车间外的黑暗已经消散,只剩下大片的阳光。

  将神经肌肉控制器戴好,林易迈开腿,在车间里瞎溜达,溜达了10来分钟,这才慢慢往车间外面走。

  这个车间,就在手机生产线和无人机生产线隔壁。

  看到林易走出来,正准备上班的工人们愣住了。

  这又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没见过,想看,但如果迟到了!那就得扣工资。

  所以一群人赶紧盯着这个奇怪的东西,还有自家的老板拍下几张照片,又赶紧往车间走。

  在车间外走了两圈,林易又重新回到那个组装车间,没有急着卸下动力外骨骼,而是尝试使用动力外骨骼,搬运面前的大箱子。

  箱子很重,有大概100来斤,放在地上,因为体积比较矮,有点难搬起来。

  林易走上前,双手按住箱子两侧,然后双臂开始向上用力。

  左右手的神经肌肉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同时传递到动力外骨骼内。

  动力外骨骼的控制芯片发出指令,让双手配合林易,把箱子抱起来。

  所以,在郭松听到消息,赶紧赶过来时,正好看到林易在动力外骨骼的帮助下,将一个巨大的箱子抱在怀里,笑得非常开心。

  把这一幕尽收眼底后,郭松也非常开心。

  他赶紧走上前,在林易身边转悠了两圈,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对着动力外骨骼背部按了按:

  “这就是你的动力外骨骼吗?”

  “好不好用?”

  “你那个脑机是怎么解决的?”

第608章 你是想让我死!

  问出这个问题,郭松又注意到林易手中的箱子,装的全是金属工具,看样子有100来斤左右。

  围着林易和箱子转了一圈,他终于确认了这个重量,然后又立马抬起头:“我看你之前给的数据里面,这动力外骨骼可以运输500公斤物资啊!”

  “你这怎么只有100来斤啊!不太对吧!”

  正在适应重量的林易听见这话,低头看向面前的箱子,他很想用面前的100多斤箱子,狠狠砸到郭松脑袋上去。

  但想了一下,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暂时还不想吃紫菜蛋花汤里面的子弹。

  箱子慢慢放下,他抬手对箱子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老爷子,你来搬一下!”

  郭松的目光立刻落到工具箱上,100来斤,他体重也不过才130,这100斤的箱子。

  他这一大把年纪,让他搬这个箱子,有点为难了。

  也不是不能搬。

  就是箱子早上搬,人中午进医院,下午抢救结束,傍晚就送火葬场,连夜烧成灰,半夜吃席,刚好可以赶在黎明前埋掉。

  他赶紧摆手:“不了不了!比不得你们年轻人!”

  见他退堂鼓打得如此熟练,林易控制着这动力外骨骼,再一次将箱子搬起,这一次,直接举过头顶,然后就像举重运动员那样,将箱子举起,放下,然后再举起,然后再放下,同时向一旁的郭松解释:

  “我在适应重量,你让我一次性上500公斤,那是想让我死!”

  “至于脑机,那东西暂时没有上,因为有些东西实在是没法生产。”

  “所以我就调整一下功能,用起来虽然没有那么顺手,但肯定比没有好。”

  他的解释,郭松完全没有听进去,他的注意力全都落在林易现在的动作上。

  举重运动员很强壮,但他们训练,也是有节制和目标的,他们更多训练的是特殊的姿势,以及发力动作。

  而且需要练一下就休息一下,同时恢复身体机能。

  可是面前的林易,在动力外骨骼的帮助下,将100斤的箱子举起,放下,举起,放下。

  就他说话的这短短两三分钟,已经上上下下举了30来次。

  这是人能做到的?

  这人能做到,他把这个东西吃了!

  华夏最轻的12.7毫米重机枪,是89式重机枪,权重26.3公斤,射速450~600发每分钟,采用50和100发弹链箱供弹。

  而这挺重机枪使用的子弹,最重的是穿甲燃烧弹,全弹重量是140克。

  玩一个100发的弹链箱,重量大概是14.5公斤左右。

  重机枪班的士兵,在携带自己装备的前提下,还会携带1~2个弹链,专门负责携带子弹的士兵,携带的弹链是3个。

  也就是300发子弹。

  加上自身的作战服,总重量大约是50公斤。

  这是最极限的负载状态,只有在最极端的战斗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

  可是,面前的林易,在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前提下,仅仅是穿上动力外骨骼,就可以轻松将100斤的箱子举起放下。

  从他表现如此轻松来看,这100斤远远没有达到极限。

  仅仅是出手,就可以达到一个人体的极限,要是把这台动力外骨骼运用到极限,那可真是……

  500公斤,给两台重机箱扣掉60公斤重量。

  再扣掉40公斤电池。

  剩下的400公斤,全部换成穿甲燃烧弹,是2857发。

  八九式重机枪的理论射速,是450~600发每分钟。

  两挺重机枪,按照1200发每分钟计算,一个人携带的重量就可以打两分钟多一点。

  虽然89式重机枪的连发射击精度散布比较大,但是子弹多!

  虽然持续射击200发后需要冷却枪管,但是携带的重量大呀,多带两根枪管就好了!

  总之,我带的子弹够多,带的枪管够多,实在不行,我多带两支枪!

首节 上一节 842/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全球挖矿

下一篇:职业?狗都不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