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第94节

  “现在这个计划还在进行当中,据说‘黑方’的重量远远超出了预期。”

  他跟着又有些深意地道:“他们都会中文。”

  姜宇笑着“哦”了一声,这是吴铮在提醒他,有什么机密性的东西,不要认为他们不懂中文,当着他们的面说。

  谈完了找到遗迹的过程,两个外国人很礼貌地跟姜宇攀谈,先是恭喜姜宇打败了一名破壁人,又称跟面壁者谈话,是他们的荣幸。

  不得不说,巴洛送人头的行为,让面壁计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壁者也受到了更广泛的尊重!

  飞机一直飞行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一片雅丹地貌中飞机降落。

  此时正值烈日炎炎,在日光下的一个个像是坟堆,像是古城遗址的风蚀岩石,让姜宇仿佛进入了一个造型怪异的森林中。

  “森林”里有一个营地,支着十几顶帐篷,直升机几乎天天往这边送补给、设备、人员等等。

  有两个中年男子站在远处迎接,姜宇从飞机上下来后,双方简单客套了几句。

  吴铮为姜宇引荐,这两个人一个是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江教授。

  另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有“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男子,是国内的古文字专家裴云齐。

  在两位考古学家的陪同下,吴铮带着姜宇等人,进入了一个小型的古城遗址。

  这个古城遗迹已经很残破了,大部分房屋都已经变成了残恒断壁。

  几个人进入了一间还算是完好的房间,刚进门一股清凉感就扑面而来。

  房间里有些用土石垒起来的家具,虽然已经有厚厚的一层沙尘,不过还是多少能看到一些生活气息。

  吴铮带着姜宇进了左侧小房间,房间里竟然有一个一人多高的洞口。

  进入洞口,里面别有洞天,空间很大。

  工作人员早已经在这里布置了发电机、点灯等等,把这里照得通亮。

  这里像是一个大型的石头大殿,很宏伟,有明显的人工雕琢痕迹。

  在深处还有长条做成的古朴几案等布置,很有些年代感。

  吴铮介绍道:“我们找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在这里的最上首坐着一具风干的尸体。”

  他从手机上扒拉出了相关照片给姜宇看,在这样的古代遗迹中发现的尸体,总是让人感觉很诡异。

  特别是对方风干之后的面部表情,让姜宇觉得似乎别有深意。

  吴铮继续道:“在他面前的石桌上,放着一份用毛笔书写在布料上的文件,我们将它命名为‘黑方布文卷’。”

  他把文件的照片拿给姜宇看,浅色布料上的文字看上去很古朴的样子,那些文字姜宇好像在哪里见过,但细看的话一个也不认识。

  姜宇问:“这是古汉字?”

  回答他的是古文字专家裴云齐:“这很像是西夏文,但是结构上跟西夏文有一定区别,特别是语法上,跟西夏文完全不同。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破译,但是因为只发现了这一份文字信息,所以进展很慢。”

  姜宇点了点头:“这份文件里可能会蕴含着关键信息,请尽快破译。”

  裴云齐道:“我们会尽力,如果能有其他文件做材料和参考,破译速度会快许多。”

  姜宇道:“不行就在周围挖一挖试试?”

  吴铮道:“我们早试过了,在周围并没有挖到其他的文字信息。”

  他顿了顿又到:“不过我们在后殿找到了新线索。”

  吴铮做了个请的手势,带着姜宇进了一座石门。

  经过一段向下的走廊,来到了在地下跟前殿差不多大的后殿。

  走在最前面的吴铮继续介绍道:“我们在后殿发现了大量摆放整齐的尸体,没有棺椁,也没有任何陪葬品,跟目前考古发现的所有合葬群都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给这些尸体做过碳十四检测,有的尸体已经存在了几百年,有的只有几十年。

  “还有DNA检测,无一例外,他们的DNA竟然跟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高度吻合。”

第145章 图和字

  姜宇一愣:“我记得尼安德特人,不是欧洲的古代智人呢,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一直存在感很弱的江教授解释道:“这倒不足为奇,在十多万年前,生活在许昌市灵井遗址的‘许昌人’,就是中国境内古人类跟尼安德特人的后代。

  “虽然古代智人时期交通很不便利,但似乎并没有阻挡他们迁徙的步伐,很多现在都看上去距离很远的人种,在上古都有血缘关系。”

  吴铮也跟着解释道:“现代亚欧大陆的人都有1%到4%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黑方遗址’里所发现的尸体,因为跟尼安德特人的DNA高度吻合,很像是尼安德特人的直系后裔。”

  姜宇看着已经把尸体都另存到他处,显得很空旷的后殿,他捏了捏下巴道:“我还以为他们会是西夏党项人的后代。”

  毕竟两者所用的文字很相似。

  裴云齐道:“党项是羌族的一支,据说羌族就是从西部来到中原,估计是党项人的先民,跟‘黑方遗迹’里的先民有过深度的文化交流。”

  吴铮指着一侧的墙壁:“看这边。”

  姜宇这才看到,墙上有些脱落、褪色的壁画。

  右侧第一幅是一帮人从一座山上下来,第二幅是在这群人的头顶上画了个长方体,长方体里有些像是发光的东西,还有个肌肉发达的人。

  第三幅是一群人在寻找着什么,第四幅好像有人死了,周围的人都一脸悲切。

  这四幅壁画线条简单,但非常传神,姜宇感觉自己基本能理解画中的意思。

  不过江教授还是解释道:“第一幅画是说,他们是从雪山的脚下来的,出发时他们一共分成了三伙人……”

  姜宇有些讶异:“你们怎么看出是雪山的?还分成了三伙人?”

  江教授指着壁画:“这不是很明显么?你看这条线是雪线,上面的横杠是冰雪的标识。

  “还有你看,这些人显然是分三个方向走的,所以我们推断,这个意思肯定是说他们在出发时分成了三伙人,这里的人是其中的一伙。”

  “我……”姜宇感叹,还真是隔行如隔山,没想到考古专业的人,能从这些细节里发现这么多信息。

  只是姜宇没想到,更恐怖的还在后面,江教授指着壁画顶部的几个点道:“根据星象的位置,他们出发的地方,应该在天山山脉的中段。”

  姜宇看着那几个无规格的点,这特么怎么瞧出来的?

  江教授似乎看出了姜宇的疑惑,于是跟着又解释了一句:“古人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一般都很看中星象的准确性。

  “只要对照一下星图,基本上就能推测到他们希望表达的大体位置。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恒星的位置会出现少许变化,不过根据变化的规律,可以做出相应的位置推导,不难还原几百年前的星象。”

  接着他继续解释道:“第二幅画中的长方体表示的就是‘黑方’,整幅画的意思是在说他们的目的是找到‘黑方’。

  “‘黑方’里的两个抽象图形,一个是代表珍宝,一个是代表让人变强的方式,或者说‘黑方’里有个很强大的人。

  “第三幅和第四幅壁画,是说他们找了很久,都死了一代人了还没有找到。

  “这幅画的作者应该是个古人,我们猜测很可能是在这里定居的第二代人,他们怕后代忘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才画下这四幅画时刻提醒着后人。

  “在前殿里死去的那个人,可能就是这个族群最后一个人了。

  “不然如果是迁徙了的话,就有点说不通。

  “毕竟二十多年前还有牧民在附近见到过他们,如果是一个几十人的部落迁徙的话,肯定瞒不过地方政府,可是我们却没有在地方上找到相关的记录。”

  可能对方直到仅剩最后一个人,还在寻找“黑方”,可惜“黑方”早已经埋在了黄沙下了。

  姜宇道:“那份遗留的文件比想象中更重要,说不定里面就有打开‘黑方’的方式。”

  接着他又问:“从这些壁画里,你们能不能看出,他们为什么要寻找‘黑方’?”

  江教授摇了摇头:“没有相关的描述,不过我们猜测,他们既然明确的知道‘黑方’的存在,应该是看到过‘黑方’,或者听到过相关的传说。

  “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点,我们请教过地方上的相关学者,在信江地区没有关于‘黑方’的传说。

  “或许是这个族群中有人跟‘黑方’接触过,并得到了巨大的好处,所以才能引动整个族群来寻找‘黑方’。”

  姜宇缓缓颔首,江教授的猜测很是合情合理,他接着问:“接下来你们打算怎么利用这些线索?”

  吴铮汇报道:“我们准备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继续破译‘黑方布文卷’,一个小组尝试寻找他们的发源地,或许能从那里找到更多的线索。”

  姜宇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想法。

  吴铮还带姜宇参观了这个族群的水源,在前殿的另一个方向,还有一条的向下的通道。

  那条通道更长,直通一条地下河。

  这个族群所吃的鱼,竟然是从地下河里捕捞的。

  地下河应该在不知道什么地方有地上的部分,不然也不会有鱼。

  当天晚上,姜宇就住在了营地里,太阳落山后这里的温度迅速下降,虽然是初夏,不过夜里的温度还会在个位数。

  姜宇站在帐篷外,看着风“呼啦呼啦”地吹动帐篷,听着远处风划过风蚀岩石的声音,他总有种自己处在异世界的错觉。

  “姜组长,您找我?”说话的是带着黑框眼镜的裴云齐。

  姜宇微笑道:“对,来,进来说。”

  他给裴云齐倒了杯水:“下午的时候我听吴铮说,裴教授不光对古汉语有研究,还对楔形文字、象形文字都有研究?”

  裴云齐扶了扶眼镜:“研究不敢当,略懂,略懂。”

  姜宇笑道:“您过谦了,我想请裴教授给我讲一讲文字方面的相关知识。”

  当他看到‘黑方布文卷’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接下来的计划,有一个巨大的漏洞,所以找专家谈一谈。

  裴云齐喝了口水:“文字其实就分两种,一种是象形,一种是字母。

  “文字的形成,跟人们的生存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比如尼罗河流域有种纸草,只需要把它展开就是天然的书写材料,所以埃及的象形文字非常详细,每个字都基本上就是在画一幅画。

  “黄河流域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只能刻在龟甲和青铜器上,所以非常得简明。”

第146章 基因枷锁

  裴云齐侃侃而谈:“我主要研究的是象形文字,这是人类最早的一种文字形态,如今我们的民族是唯一保存了象形文字传承的国家。

  “不过因为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的汉字也在往‘表音’的方向发展。

  “我们这些研究古汉字的任务,就是乘着文字还可以找到‘表意’的作用,尽量为后人多留下些相关的文献。

首节 上一节 94/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末日:我的技能愈发变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