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第290节

  有了民用舰上的零件,指挥舰动力系统地维修有了巨大进展,核动机终于可以在低功率情况下运作。

  在这样的状态下,指挥舰只能进行低空飞行,无法进入太空,不过对姜宇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又过了几天,随着一声巨大的不正常的轰鸣声,指挥舰的核动机被重新发动。

  指挥舰上的官兵一片沸腾,战舰又可以继续飞行了,总算不用继续困在这冰窟窿里,也总算不用弃船。

  官兵们经过这几个月的特殊时期,对指挥舰都有了特殊的感情,如果真要弃船,大部分人都会非常不舍。

  时隔两个多月,指挥舰上的温度终于上升到了十摄氏度左右,大家也不会在睡梦中被冻醒了。

  有了足够的能源之后,指挥舰外侧的机械臂就有了足够的动力,可以把之前脱离开的各个部分,重新连接在一起。

  做完了这一切指挥舰飞到地表与民用舰汇合,一起去往正在建设基地的小岛。

  同时,敌人依旧没有飞船返航,现在可以确定,敌人确实没有返航的意思。

  连从来不信命的姜宇都觉得自己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如果这时候敌人返航,姜宇他们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藏匿起来继续任人宰割。

  不过这也说明敌人会进行宇宙广播的决心,只要一到了安全距离,相信他们会立即进行宇宙广播,利用黑暗森林毁掉新大陆星系。

  姜宇干脆让曹阳也去帮助郝莹,集合一切力量尽快发展工业力量。

  指挥舰跟大多数的民用舰经过了一天多的航行后,终于到达了建设基地的岛屿。

  踏上这座拥有蓝色土壤的岛屿后,姜宇立即用东方的冰雪女神,为白色行星命名。

  从此后,这颗行星便被称之为青女星。

  建设基地的岛屿则被称之为基地岛。

  基地岛的大部分地表,也在冰雪的覆盖下。

  在整个世界都是雪原的状态下,基地岛跟其他地方不同的是,由几座白色的大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山脉。

  这个“意外的突起”,在白色的荒原上显得很不寻常。

  邢元斌在这里探测到了大量的金属矿物质,还有一片可观的平原可以建设太空农场和居民区。

  只是这里依旧是白茫茫的一片,一点生气都没有,好像在时刻提醒着人们青女星冬季的严酷。

第445章 土著生物的另一种形态

  掩体纪元35年10月,简易基地完工。

  建设简易基地的材料和工具,都是民用舰携带来的,所以在没有任何基础工业的前提下,就建成了几个简陋的工作区。

  采矿设备,也由机器人运到了指定地点。

  随着开采工作的开始,人类第一次在另一个行星系的拓荒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几天之后,随着第一股废气排放到青女星的大气中,冶金厂也宣告开工。

  虽然冶金的主要能源都来自民用舰的核动机冗余,不过在冶炼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一些废气。

  在太阳系产生废气的工业都会建在太空里,当年地球在执行流浪地球计划之初,地球表面已经没有了任何会造成污染的企业。

  “补水计划”才让大量的工业重返地球,只不过现代工业的污染已经很小。

  但在青女星却顾不得这些了,生死攸关之际,先发展起来再说。

  接着塑形厂、3D打印厂相继完工后,马上就开始了机器人的制造。

  而制造出来的机器人,马上投入到了工业生产中,这使得青女星的工业体系呈几何倍数增长。

  在掩体36年1月,基地就已经具备生产高端工业产品的能力。

  姜宇首先生产了大量的监控卫星和J195,对青女星进行了地毯式地搜索,同时实现了全球信号的无延迟覆盖。

  “小黑屋”的存在是姜宇所不能容忍的,他不允许人类的殖民地里,存在其它文明的探测器。

  在几十颗监控卫星的搜索下,不负众望,很快就找到了两个“小黑屋”。

  紧接着一直在大气层待命的J195,扑下去就对“小黑屋”一顿胖揍。

  如今已经实现了信号的全球覆盖,J195已经不需要人类士兵驾驶,完全可以由银河三号远程操控。

  这样J195可以在大气层长时间待命。

  拜姜十六所赐,人类的智能单兵机器人,完全可以把“小黑屋”按在地上摩擦。

  也不知道就这么多“小黑屋”,还是“小黑屋”选择了蛰伏,总之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都没有发现新的“小黑屋”。

  不过姜宇还是有点不放心,对青女星地监控以及J195的部署进入常态化,一旦发现新的“小黑屋”立即出击。

  同月,曹阳属下的作战参谋贝特兰,率领二十艘民用舰,开始营救之前的战斗中利用逃生舱逃生的人们。

  姜宇命令他们首先营救幸存的官兵,因为青女星马上就要具备生产军舰的能力了,而他手里却缺少足够的士兵。

  现代战舰的官兵起码要经过三年的专业化培训,而现在显然没精力也没时间培训新的士兵。

  看着各个工厂没日没夜的生产,每个人的心里的巨石都落下了。

  再给他们一年时间,就算敌人返航他们也不怕了。

  这是人类强大的生产力给人们的底气!

  ……

  路铭扬在泥泞的蓝色土壤上,艰难的向前行走了几步,然后把白色的合金钢桩插到了指定位置。

  跟在他后面的两个机器人,迅速把钢桩的一半砸入土壤中。

  不知不觉中,青女星的夏季已经来临,冰雪的融化速度比人们预计的要快很多。

  基地岛上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蓝色的土壤使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中,这跟地球上的土壤成分有很大的不同,几乎不可能种植地球上的植物。

  不过邢元斌在对蓝色土壤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些土壤是可以改造的。

  随着冻土层的解冻,土壤改造的实验非常成功,在未来有望可以在这里栽种地球上的景观性植物。

  路明扬收回目光,继续在泥泞中前进。

  他现在正在实地考察建设居民区的地基,因为机器人的劳动力吃紧,很多人都被分派出来,参与到建设工作中。

  夏天的来临,让大量的冰雪融化成水,致使基地岛变成了一座沼泽岛。

  路铭扬擦了擦宇航头盔上的蓝色污渍,看着他面前泥泞不堪的道路有些绝望。

  如果不是机器人的背上挂满了钢桩,他都想让机器人背着他前进。

  “那是什么?”一旁的魏巍,看着光秃秃的海岸线突然问。

  路铭扬顺着魏巍的目光看过去,海岸上,有一只巨大的黄色章鱼一样的东西,缓缓地从水里爬了出来。

  “应该是青女星上的某种动物吧?”路明扬猜测道。

  刚开始同行的人还很好奇,可是看了一会儿他们便把好奇丢到了九霄云外。

  因为那些“黄色章鱼”的数量太多了,近海的海域都变成了黄色。

  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开始逃跑,总之路铭扬也跟着往回跑,人类在面对未知的时候总是会莫名的胆怯。

  没有得到新命令的机器人,则依旧待在原地,仔细地观察着逃跑的人们,似乎不明白人们是为何逃跑。

  泥泞中,路铭扬也不知道自己摔了几个跟头,宇航服上已经全是蓝色的泥土。

  他现在已经稍微冷静了一些,往回看了看才发现那些“黄色章鱼”的动作很慢,直到现在它们还没有完成登陆。

  路铭扬在原地愣了一会儿,突然开始往回走。

  魏巍在通讯器里歇斯底里地朝他喊:“你疯啦!快跑啊!”

  路铭扬说:“不不不,他们好像没有攻击性。”

  他往回走了几分钟,才看清楚这些“黄色章鱼”的长相。

  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根须,由一个巨大的主干,和很多错综复杂、粗细不一的“侧根”组成。

  那些“侧根”就像章鱼的触手一样,抓住地面缓慢的向前移动。

  “黄色章鱼”在蓝色的土壤上蠕动着爬行了一段之后,突然停住,它的触手缓缓地伸入到了松软的土壤中。

  然后它的主干突然裂开,从里面冒出来一个绿色的大圆球。

  大圆球慢慢地展开,直到延展成了一层巨大的绿色薄膜。

  路铭扬目瞪口呆地看完了整个过程:“我靠,它们在进行光合作用!”

  ……

  路铭扬看到这那些“黄色章鱼”,正是曹阳之前观察到的根须兽。

  经过邢元斌地仔细观察,以及跟太阳系生物学家地沟通,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

  原来根须兽是一种半植物半动物的物种,包括蝌蚪兽等等,青女星上大部分的物种,都是这样的状态。

  当年柏翔东制造出了橙叶杀手,很多人都认为他是打开了一扇生命禁忌的大门。

  青女星的生物倒是一个证据,原来动物基因和植物基因也可以协作。

  这些生物有这样的特征,是由于青女星的冬季时间太长,而且冻土层太深,根须兽等物种才进化出了钻入水中躲避严寒的特征。

  而在夏季到来时,根须兽又会重新回到陆地上,进行光合作用储存能量,为冬季的到来做准备。

第446章 动物和植物之争

  对于早期的十个探测器来说,一个行星系太大,需要探索的地方有很多,之前并没有拍摄到根须兽深藏在体内的叶子冒出来的画面,还一直以为根须兽跟某种植物是共生关系。

  如今得知根须兽是动植物的结合体,太阳系的生物学家也非常震惊。

  根须兽的特性,也是青女星上能生存下来的植物共有的特征。

  邢元斌猜测,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年前,青女星的植物,或许跟地球上的植物一样繁茂。

  可是随着巨大引力源对青女星系的影响,青女星冬季越来越长,大部分植物都灭绝了,只剩下了现在具有能动性的植物。

  当然,前提是冬季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让生物有足够的时间进化。

  只有像鼻涕兽这样少数的物种,才属于动物。

  这到给了青女星下一步的进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植物还是动物会是青女星未来的霸主?

  一般情况下来说,动物因为有足够的能动性,最有可能进化成智慧生命。

首节 上一节 290/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末日:我的技能愈发变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