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昏君

大宋昏君 第444节


赵桓却是心中惊惧,自己太过相信史书。他相信岳飞与韩世忠的为人,可毕竟还是江山社稷占据了他的内心,赵桓心中终于还是对岳飞韩世忠产生了猜忌。

还好这种猜忌只是让赵桓有些提防而已,他知道这二人还是靠得住的。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提拔年轻将领,将他们派到边关,以分散这些元帅手中的权利。

这么做确实可以巩固皇权,年轻人想的少。他们脑子里大多都是一腔热血杀敌报国,而且年轻将领大多都是忠心耿耿。他们进驻西北和东北,岳飞韩世忠他们手中权利就会分散掉,就算有异心也无力与朝廷对抗。

历史的教训告诉赵桓,藩镇势力强于朝廷,国危矣。

不过同样好处与风险共存,这些主帅们的权利被分散了。对付蒙古人的实力势必减弱,除非这些年轻将领一样个个能打。

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提拔真正有才干的年轻将领。任人唯贤,使他们能做到独当一面,能够拥有真正的军事天才。

可是提拔真正有才干的将领谈何容易,天才将领不是那么轻易得到的。

正胡思乱想中,曹东升与令狐云龙走了进来。

“陛下,找卑职有何吩咐?”令狐云龙躬身问道。

他一来,赵桓心安了不少。这个天下第一剑客,唯独败在岳飞手下的令狐云龙对自己是盲从的。

“云龙啊,朕交给你一项重要任务!”赵桓拍了拍他的肩膀。

皇帝交待的任务,那是交给谁看得起谁。只有最信任的人才能得到这份殊荣,令狐云龙却没有表现出什么激动:“陛下请吩咐。”

“你拿着朕的圣旨去清河府,将李清远给朕逮回来。”赵桓从桌子上拿起一份圣旨。

令狐云龙吃了一惊:“陛下,李大人身为朝廷抚谕使。乃是陛下亲自授命,陛下为何又将他带回宫中?”

当下赵桓将清河府情形与令狐云龙说了:“这李清远一心立功,朕怕他滥杀无辜制造冤案。你武功高强,骑着快马走驿道火速赶往清河。若是李清远在清河规规矩矩的便罢,他若不分黑白,你便将他就地革职,押送回京,朕自由处置!”

令狐云龙更是大惊:“陛下,抚谕使大人是当朝二品大员。小人一个区区御前侍卫,就算拿着圣旨,没有真凭实据怕也不敢对他怎样。”

“你不是了,今日起你是御前侍卫统领,正四品。”赵桓将桌子上的一块

腰牌扔给他。

腰牌黑漆金字,上书‘御前侍卫统领六个大字,下面一行小楷‘正四品‘。

令狐云龙对官职不在乎,他本不是为做官而来。然在官场浸润久了,免不得还是沾染了一些官场习气,于是跪下谢恩:“谢陛下恩典。”

第七十二章 少年英雄朱小青

文德殿赵桓的龙椅后面墙上挂着一样东西,这东西来历非凡,太祖赵匡胤御用佩剑。

这东西就算是赵桓也惧怕三分,权且称作它是尚方宝剑。

太祖的佩剑,上斩昏君下斩谗臣,赵桓取过墙上的宝剑。

‘呛啷’一声,赵桓拔出长剑,一道寒气扑面而来。

剑刃如秋水,寒光摇晃不定,好一把绝世宝剑。

“当年太祖仗其宝剑南征北战,斩敌无算。后一直供与宗庙,是朕将它带到了这文德殿。令狐云龙,朕现在赐名此剑为‘尚方宝剑’可上斩昏,上斩皇亲,下斩谗臣。”

他嘴一秃噜,差点把上斩昏君说出来。

斩昏君是不可能的,再牛逼的东西也不敢斩昏君,那是谋反。况且赵桓自己就是个昏君,他可不想这么叫。于是自己改成了上斩皇亲,下斩谗臣,这么称呼才勉强算得上正确的。

利剑回鞘,赵桓将尚方宝剑交给了令狐云龙:“记住,此剑不可轻易出鞘。那狗娘养的李清远若是当真为非作歹,你便拿剑砍了他。”

令狐云龙恭恭敬敬的接过此剑:“臣,遵旨!”

“去吧,越快越好。朕怕你去得迟了那一千多号百姓成了冤魂。”赵桓摆了摆手,令狐云龙抱剑退下。

一旁的曹东升看呆了,赵桓瞪了他一眼:“看什么,随朕去仁明殿看看朕的儿子去。”

赵桓去了皇后寝宫,还没等进殿,便听到仁明殿里面传出来一阵吵闹声。

“姐姐,你就求求陛下,让他派我去边关,我想打仗!”那是朱小青的声音。

“青儿!你怎么还如此胡闹。我朱家就你一个男孩,你去了边关打仗,可想过爹娘么。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本宫如何向爹娘交代!”那是皇后朱琏。

曹东升想进去,赵桓摆了摆手,他还想听听这姐弟俩吵什么。

只听朱小青的声音说道:“哎呀姐姐,我都这么大了。再说我从小在家就习练武功,哪有什么三长两短。不是跟你吹,宫里的这些御前侍卫,没有几个是我对手。”

朱琏语气又软了下来:“青儿,你听姐姐的话。这打仗又不是看你武功多高强,你再厉害一个人打得过千军万马么。边关危险,你老实的在京城待着。你是在想当官,姐姐我就破例去陛下那里给你求一个一官半职。”

“我不当官,我也不想靠姐姐攀龙附凤。我就想打仗,就想去边关。大丈夫横刀立马,马革裹尸才是最好的归宿。”

“胡说八道!”朱琏又怒了:“什么马革裹尸,什么马革裹尸!你想让爹娘伤心死吗。”

朱小青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慌忙撒起娇来:“哎呀姐姐我不是这个意思,上次我把陛下气的够呛。他肯定不会给我兵去边关了,我听说清河府那边蒙古骑兵闹得厉害,将那个什么,什么奎县县令脑袋都割了下来挂在了衙门口,这简直就是对我大宋的奇耻大辱。只要给我两千千精兵,我能打的清河的蒙古人满地找牙。”

“你,你,你要气死我啊!”朱琏气的捂着胸口指着他。

“皇上驾到!”曹东升刚喊完,赵桓便闯进了仁明殿。

“参见陛下!”朱琏姐弟俩慌忙行礼。

赵桓点了点头,他坐了下来:“青儿,你就这么想领兵打仗?”

朱小青眼睛立刻放了光:“当然,这几日我在家净看那些兵书了。我看过汉书卫青传和霍去病传,我发现这二人好厉害。”

赵桓微微一笑:“卫青?哦,朕记得他也是皇后的弟弟。怎么,你想学卫青啊。”

没想到朱小青拍了拍胸口:“我才不学呢,我要比卫青更厉害。”

这小子的狂劲又上来了,赵桓心中不喜:“那你到说说,你想如何比卫青更厉害。”
首节 上一节 444/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