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昏君

大宋昏君 第366节


郭郎中又配置了一些内服药,来治疗南宫怜儿与曹东升身上的时疫,曹东升倒是日见好转。南宫怜儿虽然症状稍轻,但身上的疹子却迟迟不退。

九日后,赵桓将培养液放入漏斗中过滤,然后再将过滤后的培养液放上菜油搅拌完放入木桶内。

再将木桶静置,油水分离。上面的是油,下面的便是水了。而这些水中就已经含有青霉素。

赵桓命人架起一口大锅,点上柴火,将锅内的水蒸气收到一个瓷碗内权做蒸馏水。再将青霉素水放入研磨好的木炭中以此为介质过滤。

再倒入醋制作成的酸性水,然后用草木灰烧成的碱性水倒入。木炭粉过滤后的溶液再用细竹筒头上塞上棉花再次过滤一遍。

终于,赵桓造了出来一大碗青霉素溶液。至于这青霉素溶液有没有效果,浓度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怜儿,这药有没有用朕也不知道。你怕不怕?”赵桓问道。

南宫怜儿摇了摇头:“陛下,怜儿不怕!”

她不怕,赵桓却怕,他颤抖着用竹筒做成的注射器抽取了一些青霉素。

额头的汗水滴落,这些简易的工具是会死人的。尤其是青霉素还需要做皮试,否则一旦过敏神仙也救不了,可如今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要命的是这个柱子制作的针筒,你最好别去想这针头有多粗。反正赵桓见了都胆战心惊,一针下去绝对会死人的。

古人是造不出针头的,幸亏有一种植物叫做造刺树。赵桓命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来的,用银针将造刺树的刺掏空当做针头,然后用羊肠套在针头与竹筒上。

赵桓将人支开,肌肉注射是需要打屁股的。南宫怜儿虽然不明白赵桓想做什么,但还是害羞的不敢睁开眼。

赵桓一咬牙,将针扎了下去。

他不敢多注射,一是这药杂质无法提纯,二是无法掌握用量。

除了注射,赵桓还还给她外敷。希望这药能起一些疗效吧,赵桓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连续三天,南宫怜儿的病没有丝毫的好转,却被赵桓扎了六七针。而症状较轻的曹东升却已痊愈了。

人都是自私的,赵桓心中有一个罪恶的想法,为什么好起来的不是南宫怜儿而是曹东升。

“陛下,不,我不打了!”南宫怜儿开始拒绝。

赵桓只好哄着她:“乖,再打一针,就一针。”

“陛下,你还是让我死了吧,我不想打针。”

“你若死了,朕陪你一起死。”

“陛下!”

“那你就打针!”

第四天,赵桓心中乱做一团。连续扎了三天,竟然没有一点效果,那么只能证明自己配的药失效了。或者说是自己根本就没有配置出来青霉素。

“陛!陛下!”一名侍女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只见她上气不接下气的满头大汗。

赵桓心中一慌,眼前金星乱冒。他知道,怜儿出事了。

“陛下,娘娘她...”

眼泪已经止不住的从赵桓脸上流了下来,南宫怜儿死了。

“娘娘她已经开始吃饭了!”侍女终于说了出来。

“啊?”赵桓一下子跳了起来:“你说什么!”

侍女满脸欢笑:“娘娘已经能吃饭了,郭郎中刚刚诊过脉。说是娘娘脉象平稳,应该无大碍。”

这侍女是从琅琊县临时征来,若是宫中的宫女赵桓怕是早就暴怒了。

PS:青霉素制作方法是从一部电视剧上看到的,并没有科学依据,大家可千万别学啊。

第七十三章 海州城蛇鼠一窝

青霉素制作方法,是赵桓小时候他那个不着调的爷爷给猪打针时所配置的配方。赵桓小时候住在偏远的大山里,那个年代连支青霉素都欠奉,于是他爷爷就自己配药给家里的猪治病。

鬼知道是郭郎中的草药起了作用,还是赵桓这个半吊子兽医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南宫怜儿的病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

“赵哥哥,你怎么知道这种治病的良方的?”南宫怜儿问道。

赵桓肯定不能告诉他这是他爷爷给猪治病的偏方,只好说道:“这个嘛,是赛华佗这个老东西教给朕的。朕查过资料,这个灾荒必然伴着瘟疫,所以来之前,朕就让赛华佗给开了这个方子。”

南宫怜儿大喜:“那咱们就在琅琊县推广这个方子,定然能让那些灾民痊愈。”

赵桓吓了一跳,这玩意儿可不能再实验了:“这个不用了,郭郎中说这琅琊县的瘟疫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只要保持卫生、隔离病人防止疫情扩散便没啥问题。朕已经下令全县各处街道都用生石灰消毒,尤其疫情发生过的地方,加倍重视。那些因瘟疫而病死的人全部深埋,坑内填上生石灰。”

好在这次疫情并不算得上是很严重,加上这一场大雨让疫情减轻了不少。正如赵桓所说,琅琊县的疫情基本控制住了。

县衙,赵桓这个狗皇帝现在成了琅琊县县令,衙门编制基本满员。高二与路阿三

吴革在海州开设了粥棚,第一天便被灾民攻陷了。他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灾民涌进来,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人明明领了稀粥,不多时又会过来认领。

吴革命令身边的人:“跟着这俩人,看看他们端着粥去了哪里。”

两名侍卫躬身答应,原来吴革早已看清楚。有两个一高一瘦的家伙这是第三次来领粥了,这二人绝对有问题。而且不只是这俩人,有的已经是来了四五次之多了。

高瘦二人一看便不像是个灾民,虽然二人衣衫破烂。但他们没有灾民身上那种破败,那种对食物的渴求。给他施粥的时候,这二人也没有表现出对食物的极端渴望。

高瘦二人一前一后的转到了一条小巷子,然后二人回头看看身后没有人,竟然悄悄的将碗里的粥米倒进了旁边的垃圾堆,然后二人端着碗再次走出巷子往粥棚走去。

“将军,这二人端着粥并未食用,而是转过巷子将粥米倒进了垃圾堆,然后他们端着碗再来到这里要粥。”一名侍卫来报。

另一名侍卫不解的问道:“将军,他们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喝粥,还倒掉?难道他们不饿。”
首节 上一节 366/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