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独裁者

抗战独裁者 第239节

  现在百姓们的生活可是有了很大的改观,以前吃顿饭都是问题,现在他们不仅能够吃上饭,就而且每月经过工作,还会有一笔让自己满意的钱财。

  “总司令,现在察哈尔省的生活,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几乎达到了耕者有其田,而且现在除了少部分的人留在家里务农,多数的人都愿意到四处工厂里面做工,不但可以赚取一笔丰富的钱财,有的工厂还管饭,这对百姓们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方汉钦走在杨俊然的身旁,笑着说了一句。

  虽然他是部队的参谋长,但是对于百姓的生活,也是十分的关注,对于严重实施的政策,方汉钦也是十分的拥护。

  杨俊然点了点头,指着远处玩耍的儿童说:“三年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街道上面还有孩子们的玩耍,严重主席是个好长官,察哈尔省有他在,我就放心了。”

  随行的人员听着杨俊然的话,脸上充满了笑容。

  杨俊然多数都忙于部队的建设,很少关注百姓的生活,倒不是他不在意这些百姓,而是部队的多少,可是决定百姓们的安危,如果让杨俊然选择的话,他倒是愿意把自己投奔到发展民生的队伍之中,但是现在的情况,显然是不能够的,毕竟中国现在面对的,是要一心灭亡中华民族的日本。

  “先生,买双皮鞋吧,正宗的牛皮鞋。”就在杨俊然行走的时候,却被一家鞋店老板叫住了。

  由于整洁街道的原因,所有贩卖物品的商贩,都已经得到路边商店的租用权,租金按照店铺每月盈利多少来收取,而且有了这样的永久性店铺,百姓们也知道什么东西在哪里买,增加了商贩的收入。

  杨俊然现在穿的是解放鞋,由于工厂大规模的生产,所以部队之中,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解放鞋,甚至有取代从德国购买的军鞋的意思,不过杨俊然也清楚,解放鞋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暂时还不能够承担作战鞋的任务。

  看着这个年代的皮鞋,杨俊然有些无语,毕竟他是以后世人的眼光,来观看这些皮鞋的。

  一旁的方汉钦倒是有了兴趣,随便的挑选了两双。

  “先生,这都是真牛皮的,品质绝对有保障,就算是出了什么问题,您也可以到这里来找我,我总不会因为这一双皮鞋,来店铺都不要了吧。”老板热情的说着,不过杨俊然始终都没有购买的决心。

  “你们想要买就买吧。”看到随行人员的眼光,杨俊然笑着说了一句。

  随着杨俊然的话,四周的人员倒是立即走了过去,挑选自己喜爱的鞋子。

  杨俊然站在街道上面,脑袋里面构思着后世皮鞋的样式,显然比这些好看多了,不过杨俊然没有任何的鞋厂,自然不能够自己生产这些,想要和犹太人合作,只不过杨俊然心里有些不情愿,毕竟现在多数的工厂,都是犹太人当家作主的。

  虽然察哈尔省的经济提高了不少,但是控制权全在犹太人手里,这样的事情,多少还是让杨俊然心里不舒服的,虽然这些犹太人搞经济,绝对是好手,但是让他们控制察哈尔省的经济,杨俊然自然是不愿意的,杨俊然要发展民族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杨俊然才会放心的把经济交到他们身上。

  “老板,这些皮鞋是从外面进来的,还是我们这里就有这样的工厂。”杨俊然走回了店铺,对老板询问了一句。

  可能是因为杨俊然的一句话,让这些随行人员从自己这里购买了不少的皮鞋,老板的心情不错,急忙的回答:“是从察哈尔省自己工厂生产的,不过在本地销量不是很大,除了像张家口这样的大城市,很少在本地销售,多数都会通过犹太人的关系,运输到国外销售,虽然比不上解放鞋的销售,但是销量也算是不错的,更难得的是,那里工厂的老板,是中国人。”

  杨俊然点了点头,问清了工厂的地址后,带着众人回到了自己的总司令部。

  重庆,委员长办公室。

  委员长座椅后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中山先生的大幅画像,而在不远处的墙壁上,则是悬挂着中国全国的地图,上面清晰的标识着,中日双方控制的所有城镇。

  军委会的一份电文,可是让委员长心情复杂了起来,所有人为这份电文惊奇的惊讶,一份电文,就让委员长如此失态,这样的事情可是很少见的,不过很快就有人弄清楚了,这份神奇的电文,正是察哈尔省杨俊然部发来的电文,而电文内容,就是他们已经拟定出收复热河的作战计划。

  所有人为杨俊然的大胆吃惊,有些人怀疑杨俊然部队的能力,是否能够收复热河省,有些人则是心中大骂杨俊然不知好歹,现在委员长担心的是什么,就是地方军阀,在这个时候,声威超出自己,而杨俊然收复察哈尔省后,显然成为国军之中的抗战支柱,声威一下就超越委员长,最关键的一点,杨俊然的部队,可不是正宗的嫡系中央军。

  “敬之,你怎么看这件事情。”委员长走到地图面前,皱着眉头询问了一句。

  何应钦跟随在委员长的身后,有些为难的说:“杨俊然部已经发展到数军之众,装备精良,想要拿下热河省,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不过这样一来,他们就要面对华北,东北日军的合围,虽然华北有第一,第二两个战区的兵力,但是对华北的日军根本就起不到什么威胁。如果他们贸然行动,恐怕拿下热河省之后,就是他们部队的灭亡之日,日军绝对不会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

  “雨农,他们那支装甲部队搞清楚没有,到底有多少兵力。”委员长声音有些不悦,严厉的责问了一句。

  何应钦身旁的戴笠,脸上立即露出惊慌之色,急忙应答道:“委员长,察哈尔省部队之中戒备森严,而且崔正明已经完全不听调令,我们根本没有办法靠近他们,而且顾及到杨俊然抗战的态度,我们的人也不敢太过张扬,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野战部队,已经大规模的配装能够连续射击的步枪。”

  说完之后,戴笠诚惶诚恐的看着委员长,生怕委员长责罚他。

  “继续查,一定要查清楚这些事情,另外敬之,你以军政部的名义,再次给杨俊然施压,要求他们上交一部分的能够连续射击的步枪,就算他们不给,也要敲诈他们一批武器弹药,我们堂堂的中央政府,难道还要年年像地方军阀购买武器吗?”委员长回过身,狠狠的说了一句,朝着自己的椅子走了过去。

  “是,委员长,我马上去安排。”何应钦知道,委员长已经彻底将杨俊然当成地方军阀来看待了,否则不会因为杨俊然想要进攻热河省,而发这么大的怒火。

  毕竟杨俊然表现的有些出头了,委员长现在最怕的不是日本人的进攻,而是害怕地方军阀,闹出一个功高震主的事情来,威胁到委员长全国领袖的地位,而杨俊然屡获功勋,显然已经威胁到了委员长。

  本想利用日本人的手,消灭地方军阀,完成中央军政统一的想法,就这样被杨俊然打破了,他带领一支杂牌部队,在敌后闹出这样的动静,显然是要做出一番大事情的,委员长想到以前杨俊然拒绝自己带领部队撤回战略后方的事情,更加的愤怒了。

  “雨农,给我仔细盯着杨俊然,一旦他有什么异心,立即通知我。”委员长冷冷的说了一句,眼睛之中,已经露出了杀气。

  这让戴笠何应钦有些惊讶,委员长可是很少露出这样的态度,他们也意识到了,杨俊然,已经成为委员长的心头大患了,如果杨俊然不低调一点,恐怕委员长就要翻脸了,按照他们所了解的委员长来看,他可不会允许杨俊然,在敌后搞出什么大动作来。

第160章 苦心

  重庆,军政部。

  回到自己办公室之后,何应钦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作为国军的参谋总长,何应钦是有一定的战略眼光的。虽然他不主张和日本人展开全面抗战,但是开战之后,何应钦也并没有像汪精卫那样,主动投奔到日本人那里去。

  他清楚杨俊然在整个抗战之中要扮演的角色,有了这样的角色之后,可以减少很多伤亡,察哈尔省的部队,一旦扩充起来,完全可以与第一战区,第二战区,遏制华北日军,从而减少华北日军对南方的战略增援,更重要的一点,他们完全有可能,牵制住日军重兵集团关东军主力,从而影响整个战局的发展。

  “何部长。”军训部长兼任副参谋总长的白崇禧,敲门而入,走到何应钦的身旁。

  “白副总长啊,来来,坐下。”何应钦热情的招呼着。

  白崇禧笑了笑,坐在了椅子上面。

  “白副总长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到我这里来,难不成又想为桂军求情,多发他们一些武器弹药吗?”何应钦笑着说了一句。

  白崇禧出身桂军,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抗战之后,直接被委员长任命副参谋总长,协助何应钦的工作,而在不久之后,白崇禧更是被任命为军训部长,还有桂林行营主任等要职。

  杂牌军中,能够得到委员长如此提拔的人可不多,足以看出白崇禧在委员长心中的地位了。

  “敬之兄,这次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关于杨俊然的事情的。”白崇禧看了何应钦一眼,严肃的说。

  何应钦一听白崇禧这样说,立即收起脸上的笑容,看着白崇禧说:“健生老弟,你是怎么想的?”

  “察哈尔省起到的作用,不用我说,想必老兄也清楚,杨俊然想要攻打热河省,自然不只是扩大自己的地盘,就算委员长,想必也清楚杨俊然的真实想法,委员长是不会愿意看到杨俊然扩大,所以才会有怒气,一旦杨俊然真的扩大了,想必委员长可不会放任他扩大自己的武装,倒时候难免会闹出什么事情来,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白崇禧严肃的说。

  何应钦沉默了一阵,指着不远处的地图说:“杨俊然的处境很危险,山西,绥远的友军部队,根本就无法对杨俊然实施增援,一旦华北日军,东北日军联手扫荡察哈尔省,杨俊然必定成为日军刀下之鬼,攻取热河省之后,杨俊然的地盘,就能够行成战略纵身,即便在危险的时候,也有余地回转,同时也可以和山西的第二战区,河南的第一战区取得联系,这个人的战略眼光不错,只可惜他风头出的太大,委员长自然不会高兴的。”

  白崇禧叹息了一声,有些话,他是不能够说出来的,在这里职责委员长的不是?白崇禧可没有那么傻,白崇禧看着何应钦说:“敬之兄,以你军政部长兼任参谋总长的身份,给杨俊然发份电文,要他放弃对热河省的进攻,我想应该还是可以的,这次委员长为什么不制止杨俊然的进攻热河省,八成就是为了让杨俊然和日本人拼的鱼死网破。”

  “这个……”何应钦犹豫了起来,看着白崇禧的目光,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好,这件事情我来安排,绥远省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我想杨俊然应该可以和傅作义联手了。”
首节 上一节 239/8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最风流

下一篇:大唐第一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