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警之索马里

红警之索马里 第441节

  和李岚乘坐的基地专车一样,这架飞机也是基地给李岚的专机,仅此一架。除非是彻底报废,否则不会生产出第二架。

  这架飞机有着比美国总统专机更加先进的功能,凡是美空军一号上面有的东西,这上面也有。

  绝对是货真价实的空中移动指挥平台,只要它已经完成了起飞,就算是核弹爆炸,也无法伤到里面的成员,在防辐射面前,它可以做到完全的阻隔。

  基地空中移动指挥平台:指挥官专属空中飞行器,建造价格——1基地资金,建造时间——一个月。

  说明:作为一款空中移动指挥平台,它具备与基地差不多的指挥能力,指挥官能够在这上面,完成对部队和基地每一个细节的掌控。该机拥有强大的电磁信号防御能力,能够抵御超级武器带来的后续影响,能够连接到每一颗卫星,并通过指挥舱,命令每一支部队,以及控制所有的防御单位。

  注:该飞机只有指挥官在上面时,才会展现出所有与基地有关的功能。

  内部构造:该空中平台拥有460立方米的空间,内部除了内部座椅上的安全带外,更像是一所豪华的酒店,指挥官在飞机上有专用起居舱,舱内配备有卧室、卫生间、健身房和办公区。平台上面的每一个设备和家具,都是基地最高的生产水准。除了拥有一个巨大的会议室外,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起居室,并配备有贵宾室。总共可以容纳七十名乘客和三十个工作人员。

  特殊说明:空中移动平台除了生活起居的空间外,还有一个独立的隐藏空间,在这个神秘的空间内,指挥官可以将自己的命令传达给每一支部队,并且控制每一个防御建筑。只有指挥官知道,这个房间在哪里,并且只有他以及在他授权下的人才能够进入。该空中平台还具备强大的预警能力和电子干扰能力,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可以持续巡航四十八小时,进行空中加油后,最长巡航时间为一百二十个小时。

  建议:它是指挥官最后的反击指挥机构,一旦基地被超级武器摧毁,便可通过它,进行报复性反击。

  十分钟后,李岚的专车准时来到这里,在机组联队欢迎中,他走下了专车。在这里等待的人中,除了乘务员外,还有法拉赫这位副总统和五个索马里政府的高层人员,来至索马里军方的空军司令史密斯·凯、以及卫戍部队总司令艾哈迈德。他们都将陪同李岚,一起上机,对中华进行索马里新政权第一次对外国事访问。

  在专车的司机将专车开入这架庞大飞机的货舱时,李岚也借助这个机会,好好的观赏了下这架飞机的壮观的外表。

  比足球场宽度还长的机身,近七层楼般的高度,超过450吨的重量,这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巨无霸。其外形充满了流线型,两个巨大的喷气式发动机支撑着这架飞机动力体统,并给它带来了亚音速的飞行高速。

  此刻李岚所站的空军基地距离基地只有十三公里,必要时,该飞机可以在短短五分钟之内,完成起飞,而李岚来到这里的时间,也差不多是五分钟。

  五分钟到九分钟的时间,这是最黄金的时间,一旦遇到核打击,这个时间段,各国的最高决策者必须立即抵达各自的空中指挥机,并且完成报复性核反击,同时远离核打击范围,继续指挥军队进行核战争。

  按照弹道导弹飞行的时间来计算,一般的弹道导弹核打击抵达目标时需要最少十二分钟。所以,这才有九分钟的概念,迟的话,那一切都迟了。

  在乘务员的引导下,李岚走上了专机,并且来到自己的休息室,这时候飞机舱门也自动旋梯已经收起来,飞机的发动机也启动,巨大的扇叶缓缓的转动起来。

  飞机滑行到起飞线,在轻微的过载力下,坐在玻璃窗边上的李岚,看着飞速缩小的地面建筑,心情缓缓的平静下来。

  “飞机正在前往中华首都的途中,其中没有休息阶段,全程将会在一万米的高度进行巡航飞行,预计在十个小时后,北京时间上午八点时,抵达目的地。”

  在飞行员的通报声下,经过了近二十分钟的爬升,当飞机离开非洲之角的最后一方陆地时,已经开始进入平飞阶段,这个时候飞机已经非常的平稳。从刚刚起飞时轻微的过载中,李岚已经对这架飞机的舒适性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在平飞阶段时,他已经离开了座椅,感觉仿佛是在平地上一样,没有丝毫的颠簸。

  此行,飞机的航程和路线都通知了沿途国家,到时候只要进行信号确认,便可以顺利通过沿途国家的领空。此行的目的地是中华首都,时隔多年,李岚即将再一次的踏上祖国的热土,并且见到两年来日思夜想的可人儿。

第479章 踏上祖国的热土

  今天,中华首都国际机场迎来了极其不平静的一天,从天还未亮,在机场外面就汇集了大量的人群,基本上都是一些年轻男女,手上还有各种标语。

  很多乘坐早班飞机的旅客纷纷据此猜测,是不是有什么大明星要带来,引来了这么多的追星族。也有看着觉得不像,因为他们眼中的这些年轻人,根本不像是追星族,没有那些惹眼的杀马特风格青年,反而有很多的知识分子,或是类似都市白领之流。

  等时间快接近八点的时候,整个首都机场已经被人群围满,并且还有很多人无法靠近机场,要不是因为草坪上和公路上严禁站人,恐怕他们早就挤进去了。

  这时候,已经有很多标语被打出来,在机场出口公路上,交警已经出来维持秩序,公路也暂时封锁起来,路边的景观树之间,挂满了长长的欢迎横幅。中间书写着“中索友谊长存”或者“欢迎李总统到访祖国”、“欢迎索马里总统”等字样,并且在横幅的两边,还有中华和索马里的国旗。

  这是外交部对国外领导人到访,所执行最高礼节,全世界也只有奥巴马和普京到访时,在街边贴着这样的标语,且还有数量上的差距。此次李岚的到访,外交部制定的欢迎规格,和普京没有任何区别。

  在更多的人看来,李岚这次访问中华,用华人的话来说,更像是衣锦还乡,再结合中华领袖支援索马里五百亿美元的建设本金,也让很多人看到了中华和索马里之间硬性的关系。而此事在国人看来,除了少数那些拿着美元说话的人外,基本上都很赞同国家的做法。

  在首都机场,很多关注新闻的民众,也都早早的过来,他们当中除了真正喜欢李岚的人除外,其他人也都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看一看这几年来,风靡全球的华人到底有什么不同。

  等待中,中华外交部的车子和索马里驻中华大使馆的专车,开始陆续驶入首都国际机场,并且机场已经暂停所有航班的起飞和降落。随着八点的临近,索马里总统的专机已经到来中华首都上空。

  机场中,所有的欢迎仪式已经准备完毕,红地毯,礼仪兵,中华欢迎的官员和索马里驻中华大使馆的大使以及工作人员,全部列队完毕,就等待飞机正式降落。

  不过到了八点零五分时,飞机还没有降落,当欢迎人员知道,索马里总统的专机在首都上空转了一圈后,便又继续耐心的等待,思乡之情,可以理解。

  到了八点十分,庞大的专家开始缓缓的出现在跑道尽头的上空,在所有人的目光中,飞机缓缓的降落在跑道上,速度减下来后,这才在指挥台的控制下,朝着专用的国外贵宾欢迎停机位缓缓的移动过来。

  丝毫不比波音-787小的专机,在地面指挥员的帮助下,等飞机停稳后,机舱门刚好在红地毯尽头的上面。发动机熄火,庞大的飞机在连续飞行了十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当机舱门打开旋梯旋转式的滚放下来后,乐队开始奏响欢迎的曲调,在二十一声代表最高礼仪的礼炮声中,李岚的身影出现在机舱门,满脸激动的朝着下面欢迎的队伍挥挥手,然后在欢迎的音乐和礼炮声中,缓缓的走下飞机。

  这一次,中华方面出动了很多重量级的人物来欢迎李岚,其中就有中华政府外交部的一把手和军方的二把手,也就是除了一号首长这个全军最高领袖之外的副主席。

  李岚下飞机后,就像回家一样,根本不需要翻译。在礼仪队的举枪目视礼下,李岚走过了红地毯,身后紧紧跟着娜塔莎,并且在娜塔莎的手上,还有一个黑箱子,颇为有分量的样子。

  中华欢迎礼仪队的后面,第一个并不是中华官员,而是索马里驻中华大使——犹鲁斯。

  犹鲁斯在当初的索马里政府政府时,就是驻华大使,一直希望索马里和中华增进关系,因为他一直都生活在中华,长久以来都在学习中华的文化。

  在李岚当初开始打出统一的旗号时,他是驻外大使中第一个出来响应李岚号召的原索马里政府官员,加上他在中华长久以来的表现,所以,在索马里新政权上台后,他依然是索马里驻华大使。

  与之前想必,他现在的生活更加滋润,因为索马里不同了,他在外交事物中,也一夜之间,得到了极高的尊重。

  这场国事访问,他也精心准备了很久,在中华政府发帮助下,如今的索马里驻中华大使馆的规模和设施,进行了很大的改变。

  中华政府主动将原来大使馆周围的土地划给索马里,成为大使馆的领土。并且出钱出力,帮助重新修缮了大使馆,如今尽管外部还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里面的设施,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本来他还想给李岚准备一间套房的,结果按照中华的外交习惯,国外领导人的安全和住所,都是由中华提供和加强。李岚会直接住在钓鱼台国宾馆,至于飞机上的工作人员,有些会住进索马里大使馆,有些会和李岚一起住进国宾馆。

  与犹鲁斯握手结束了,李岚又一一和中华的官员握手,一个表示欢迎,一个表示感谢,工序井然有条理。

  这时候飞机上陪同李岚的索马里高层也依次走下飞机,和正常的国事访问一模一样。

  等机场的迎接工作全部完成后,李岚的专车已经从飞机后货舱驶出,车头前方已经悬挂起索马里国旗。

  在李岚准备坐车离开机场的时候,他看了一眼候机楼上挤满各个窗口的游客,无视双挥舞的手臂,正在向他表示欢迎。同样挥手示意后,李岚这才上车,其他人员也依次上车。

  索马里其他官员乘坐大使馆准备的专车,中华政府工作人员则是乘坐迎宾车,在六辆摩托车的指引下,车队缓缓使出了首都国际机场。

  沿路到处都是挥舞的人员,各种标语也全部举得高高的,全部都是和李岚私人有关。

  只不过令他们失望的是,他们并没有看到李岚,只是知道那一辆车上有李岚。这十分的好认,那一辆车上悬挂索马里国旗,那就是李岚的座驾。
首节 上一节 441/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篡隋

下一篇:大明海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