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第132节

  新兵们这次真没掉链子,看来之前的训练没白费。”

  吕志行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团长。我就知道咱的兵行!尤其是这些新兵,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砺,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方东明拍了拍腰间的手枪,自信满满地说:“咱16团从组建起,就憋着一股劲儿。

  这次突袭,对新兵来说是个难得的历练机会。我相信,经过这场战斗,他们往后面对再难的仗,都不会怕。”

  吕志行目光望向战斗的方向,说道:“没错,这不仅是对新兵的考验,也是咱16团向全旅、向总部证明自己的机会。

  咱要让大家知道,咱16团不愧是被当作王牌培养的部队。”

  “很快了,打完这场,接下来咱们就可以带着缴获与新兵们获得了自信,安心等待旅长的任务。”方东明轻轻的呼出了一口气后说道。

  吕志行也是点了点头,他不知道旅长所说的任务是什么,但想必绝对很是艰难。

  但他们16团是什么,前身可是荣获英雄营荣誉的部队,他们就应该战无不胜。

  不管任务多么艰难,他们就会摧枯拉朽一般,给予小鬼子重重一击。

  两人谈着话的同时也在等待更进一步的消息传来,他们相信会是好消息。

  与此同时,旅部之中,陈旅长跟王政委也在等待着,方东明在与吕志行商议过后,便汇报了自己的计划。

  为此,也让陈旅长他们两人无比的期待第16团的消息。

  陈旅长在旅部的地图前来回踱步,眼睛不时望向窗外,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战场上的情况。

  “旅长,放心吧,相信16团,相信方东明,他们能成,16团也不会让我们失望。”王政委说道。

  陈旅长点了点头,停下脚步。“这是一场历练。成了,那就证明咱们的决定并没有错。也只会成功。”

  五个小时后,电话铃声突然在寂静的旅部响起,那尖锐的铃声打破了紧张的沉默。

  陈旅长和王政委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期待。陈旅长快步走到电话旁,一把抓起听筒。

  “喂,我是陈旅长!”陈旅长的声音沉稳有力,听不出丝毫的急切。

  电话那头传来方东明的声音:“旅长,我是方东明!报告旅长,此次突袭行动大获成功!

  一营顺利拿下王家庄据点,二营攻克鹰嘴崖据点,三营也成功端掉了石门峪据点!三处据点的小鬼子全部被歼灭,无一漏网!

  我们还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和粮食,新兵们在战斗中表现英勇,不仅成功完成任务,还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士气高昂!”

  陈旅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但语气依旧镇定:“嗯,我就知道你们行!

  东明啊,这次你们16团打得漂亮!这不仅为根据地解了燃眉之急,也给全旅树立了榜样。

  新兵们能在实战中迅速成长,这是最难得的。”

  说完这话后,陈旅长神色也更认真了起来,说道:“东明,这次缴获的武器弹药和粮食,对于咱们根据地目前的困境来说,那是雪中送炭。

  但你要清楚,小鬼子肯定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他们必定会想尽办法进行反扑。

  你们16团必须立刻做好防御部署,不能有丝毫懈怠。”

  方东明坚定地回答:“是,旅长!我们已经在安排了。

  各营都在组织战士们加固据点防御工事,同时派出了多支巡逻小队,密切监视周边动静,确保不会给小鬼子可乘之机。”

  陈旅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很好。另外,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一定要好好总结。

  新兵们虽然表现出色,但战斗情况复杂多变,每一次战斗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你们要把这次实战当作宝贵的教材,让全团战士的战斗素养更上一层楼。”

  方东明郑重地说道:“旅长放心,我和吕政委已经商量好了,等部队安顿下来,就组织各营连进行战斗复盘。

  从战斗部署到战术执行,每个环节都仔细分析,争取让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东西。”

  陈旅长满意的点了点头后,便挂断了电话,随即便看向了王政委,再也没有压制自己的情绪,哈哈大笑。

  这场突袭第16团完成得很漂亮,也证明了陈旅长的决定从头到尾都没有错。

第175章 赵刚

  方东明慢慢的放下了电话话筒,嘴角浮现出一抹微笑。

  他第16团的政委吕志行此刻就在方东明的旁边,手拿着一份缴获清单。

  方东明放下电话话筒,目光转向吕志行手中的缴获清单。

  吕志行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先说王家庄据点,这里驻扎的是小鬼子第37联队第2中队,加上伪军警备队,共约380人。

  咱们一营打得狠,掷弹筒直接端了东南炮楼,鬼子中队长小林正雄被爆头。缴获方面——”

  他手指在清单上划过,“三八式步枪112支,汉阳造72支,歪把子轻机枪6挺,九二式重机枪1挺,掷弹筒4具,子弹1.8万发,手雷300枚。

  另外有军马5匹,大车2辆,粮食囤积了两仓库,足有8000斤小米、5000斤白面,还有半桶盐巴。”

  方东明挑眉:“王家庄不愧是交通要道据点,油水最足。

  重机枪和子弹优先补充重火力连,其余的武器弹药做为一营发展的储备,粮食让炊事班先给伤员做一顿好的,剩下的登记造册,明天派人运回团部仓库。”

  吕志行点头,继续道:“鹰嘴崖据点地形险要,驻的是小鬼子独立混成第7旅团的一个中队,210人,搭配150名伪军。

  二营陈安带着人摸黑攀崖,从后山路奇袭得手。

  这里缴获的武器偏老旧——三八大盖87支,汉阳造108支,歪把子轻机枪5挺,掷弹筒3具,子弹1.2万发。但有个意外之喜——”

  他嘴角扬起,“鬼子在山腰挖了个隐秘粮窖,藏着12000斤红薯、3000斤玉米,还有两箱罐头,估计是给据点长期固守用的。”

  “红薯耐储存,正好给各营分下去当干粮。”方东明敲了敲桌子。

  “陈安那小子,平时看着稳重,打起仗来倒像个土匪头子。让他注意收殓烈士遗体,别光顾着抢粮食。”

  “第三处石门峪据点,驻的是小鬼子第114师团的一个中队,190人,伪军警备队200人。”吕志行继续汇报。

  “三营高明用夜袭战术,重机枪封锁据点大门,战士们迅速突破,新兵们扔手榴弹,掷弹筒组也狂轰滥炸,让小鬼子慌了神。

  这里缴获三八式步枪98支,捷克式轻机枪4挺——”

  “等等,”方东明突然打断,“小鬼子的据点里怎么会有捷克式?”

  “问过俘虏了,说是上个月从晋绥军溃败部队手里缴获的,还没来得及上交。”

  吕志行解释,“另外有汉阳造123支,掷弹筒2具,子弹1.9万发,手榴弹200枚。

  粮食方面,有5000斤高粱、2000斤土豆,还有两桶煤油。

  对了,伪军据点里搜出20多箱劣质白酒,被战士们戏称‘石门烧刀子’。”

  方东明哑然失笑:“白酒没收,给卫生队当消毒剂用。捷克式机枪交给一营。”

  方东明伸手接过清单,目光扫过总计栏:“三个据点加起来,毙敌840余人,俘伪军187人。

  缴获步枪399支、轻机枪15挺、重机枪1挺、掷弹筒9具、子弹4.9万发、手雷500枚,还有粮食2.7万余斤。”

  他顿了顿,“药品怎么只有这么点?”

  吕志行神色凝重:“西药箱全被鬼子烧了,只在王家庄据点找到半箱红药水、三包磺胺粉,还有伪军警备队用的金疮药。”

  方东明沉默片刻,手指摩挲着清单边缘:“重伤的战士立即送去后方医院,那些药品留下1/3应急,剩下的也一起送去。俘敌怎么处理?”

  “伪军愿意悔改的,登记后编入辎重队;顽固分子单独关押,明天送旅部审讯。”

  吕志行顿了顿,“小鬼子全毙了——战士们看见据点里的‘良民证’发放记录,知道这些鬼子上个月屠杀过附近村庄,红了眼。”

  方东明长叹一声,指尖敲了敲桌子:“符合战场纪律。通知各营,天亮前打扫完战场,把据点工事炸毁,别给鬼子留现成的堡垒。

  另外……”

  他目光投向窗外渐亮的天空,“让炊事班煮顿热乎饭,战士们辛苦了一夜,吃完好好睡一觉——接下来可有硬仗要打。”

  吕志行收起清单,忽然轻笑一声:“说起来,这次缴获的电话线足有五里地长,张铁的侦察队把鬼子通讯网剪了个干净。

  旅部要是知道咱们‘顺手’缴了这么多电线,怕是要调去架通各团部之间的专线。”

  “随他们调。”方东明站起身,活动着发酸的肩膀。

  “只要能让各部队之间沟通更加顺畅,比啥都强。

  对了,把各营的新兵歼敌数统计清楚,战后要开表彰会,让这些娃娃们知道,咱16团的兵,个个都是好样的。”

  晨光穿透窗纸,在两人肩章上投下淡金色的光斑。

  远处,战士们搬运物资的脚步声此起彼伏,夹杂着新兵们略带兴奋的议论声。

  方东明摸出怀表看了眼,时针指向清晨5点23分——距离陈旅长所说的“一个月后大战”,刚好还有28天。

  晨光熹微中,第16团的战士们已押着俘虏、赶着满载物资的大车撤离战场。

  三具据点废墟上腾起的浓烟尚未散尽,小鬼子第一军司令部的电话铃声便急促响起。

  筱冢一男正在批阅文件,钢笔尖在“强化晋中地区治安肃正“的文件上划出一道歪斜的墨痕。

  “八嘎!”他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噩耗,猛然起身,椅子在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办公桌上的支那地图被撞得移位,露出底下叠放的“1940年春季扫荡失败总结”文件。

  “南山!”他暴喝一声,参谋长南山秀吉推门而入时,正看见将军铁青的脸。

  “三个据点,一夜之间全灭?”筱冢一男的手指重重砸在地图上。

  “王家庄、鹰嘴崖、石门峪,全是连接各地交通要点!八嘎呀路!这是在挖帝国陆军的眼睛!”

  南山秀吉低头看着电报,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收缩:“根据前线报告,袭击者使用了掷弹筒集中轰击炮楼、切断电话线阻止增援。

  并且大量使用的是咱们帝国陆军的装备,拥有如此多的帝国装备,唯有八路军的386旅。”

  筱冢一男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突然抓起桌上的红色铅笔,在地图上狠狠圈住三个据点废墟:

  “八嘎!立刻给我接通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我要申请启动“秃鹫计划。对汾阳至榆次一线实施铁壁合围!”

  “将军!”南山秀吉急忙翻开作战日志,““秃鹫计划”需要至少几万的兵力,而我们......”

  南山秀吉没再说下去了,但意思不言而喻,他们的兵力不足了。

  “八嘎!”

  筱冢一男抓起那份“春季扫荡失败总结”摔在桌上,封皮上“因低估八路军作战能力导致伤亡率超预期”的黑体字刺得他眼眶发烫。

  办公室陷入死寂,唯有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

  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通讯兵推门而入,呈上最新战报:

  “报告!据王家庄幸存者供述,袭击者臂章印有'16'字样,自称'第16团',战斗中高喊'为16团荣誉而战'的口号。”

首节 上一节 132/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