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89节
因为秦国官方的工匠,其实就是他们墨家在管。
所以对于大秦官方现在包括墨家子弟在内,大致有多少的工匠人手,这一点相里季还是清楚的。
半响过后,相里季给出答复道:
“若是在保证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大概可以做到日产耧车五千架到七千架,曲辕犁三千架到五千架左右。”
耧车和曲辕犁的零部件全部加起来都不到二十个,在一个工匠专门负责一个零部件的情况下。
通过流水线式的零配件生产与组装,日产耧车与曲辕犁一万架左右,并不成问题。
秦皇嬴政微微点头,目光落到左丞相隗状身上吩咐道:
“工部墨家子弟生产耧车与曲辕犁所需的各项原材料,由左丞相负责保证提供,有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上报于朕!”
左丞相隗状当即拱手应道:
“是,陛下!”
一旁的相里季脸色有些犹豫,不过还是开口道:
“刚刚说的耧车与曲辕犁的生产数量,是我们墨家子弟在仅负责生产耧车与曲辕犁的情况下,能够做到的最大生产量。”
“但是,如果太子殿下再有其他更加便利的便民器具发明出来的话,单凭如今墨家子弟的数量,恐怕不能全面兼顾。”
相里季这话,顿时便让秦皇嬴政等一众君臣反应过来。
是呀,现在才短短几天,太子扶苏就已经先后发明了耧车与曲辕犁。
那么后面呢?
后面太子扶苏还会不会继续有其他发明呢?
以太子扶苏的聪慧,秦皇嬴政等一众君臣几乎可以肯定太子扶苏日后必然还会发明出去其他同样便民、利民的器具。
哪怕后面需要间隔十天半个月,甚至于是几个月才能够再有一个新的发明。
但是别忘了,天幕一年,天下一天。
哪怕现在天幕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但是天幕上的时间还有“半年”呢!
凭借这半年时间,以太子扶苏的聪慧再改进、发明出一、两个便民、利民的器具,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对于现实时间才过去一天的他们来说,太子扶苏发明的这么多便民、利民的器具,他们大秦也是真的忙活不过来呀。
毕竟工匠再怎么说也是一种技艺,并不是说随便逮一个人来就能够做的。
而现在他们大秦的墨家工匠人手,似乎并不足够呀。
想到这里,秦皇嬴政,以及其他一众大秦君臣也是忍不住感慨。
之前太子扶苏说要投入十年时间来改变黔首百姓的“衣、食、住、行”,以及改进黔首百姓耕种方式等等。
当时他们虽然都一致认为太子扶苏肯定能够做出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也万万没有想到太子扶苏居然这么快就做出成绩了。
这距离太子扶苏当时说的“十年时间”,现在也不过才过去“半年时间”而已。
剩下的“九年半”时间,太子扶苏还不知道能够给他们多少的惊喜。
想到这里,秦皇嬴政看着相里季道:
“墨家招收三千孩童,专门传承学习墨家工匠技艺。”
随即,秦皇嬴政又看向一旁的右丞相王绾吩咐道:
“另外下发通告至天下各地,厚赏征召天下工匠入墨家学习技艺,制作耧车与曲辕犁。”
相里季当即满脸欣喜之色地拜谢道:
“谢陛下!”
右丞相王绾亦是点了点头道:
“是,陛下!”
一旁的淳于越等百家博士看向相里季的眼神,满是羡慕嫉妒之色。
墨家这一把是真的要起飞了!
要知道诸子百家最重视的是什么?
那自然是自身学派学说的传承与推广了!
而学派学说的传承与推广依靠的是什么?
那自然是拥有足够多的学派学子了!
正常来说,诸子百家学派都是依靠自身的学说来吸引天下士子,进而将天下士子转化成自家学派学子的。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自家学派学子的数量多少,是与自家学派的名声大小息息相关的。
因为你学派的名声越大,那么天下士子便越容易听到有关于你学派的学说思想,同样也就更容易被你学派学说思想所吸引,进而投入到你学派门下。
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学派的名声,招纳到更多的学子。
那么诸子百家学派,往往就会通过各种辩论、讲学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自己学派学说的名气。
不过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是能够吸引到的士子数量依然有限。
毕竟说到底,是否选择学习他们学派学说思想的主动权,依然掌握在天下士子自己的手上。
如果天下士子不愿意学习他们学派学说思想的话,那么各家学派也不可能强迫得了天下士子来学习。
但是如果有一个国家在背后支持的话,那就不同了。
就像现在,始皇帝说要让墨家招收三千孩童,专门传承学习墨家工匠技艺。
那么大秦上下就肯定能够找出三千个合适的孩童去学习墨家工匠技艺。
并且这三千个孩童在学校墨家工匠技艺期间的各种衣食住行所需花销,大秦也肯定是包了的。
不然这三千个孩童,也无法安心且认真地学习墨家工匠技艺。
而等到这三千个学习墨家工匠技艺的孩童长大之后,那么这便是三千个传承了墨家学派学说思想的墨家子弟。
三千个传承了墨家学派学说思想的墨家子弟,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说的难听点,除去儒家、法家、道家这几大学派学说的学子之外,其他剩下的诸子百家的学子数量全部加起来估计都不一定有三千个。
噢,农家或许例外,农家未来的学子数量估计也会大增。
如果再加上墨家现有的一众子弟数量的话,那么搞不好未来墨家的子弟数量能够达到四、五千人之多!
这样恐怖的学派学子数量,几乎是他们诸子百家所不敢想的。
而将来有着四、五千学子在背后支撑的墨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估计都可以长盛不衰。
这便是他们诸子百家所想要谋求的东西呀!
然而可惜的是,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到现在也没有接触、学习他们各自所属的诸子百家思想学说。
导致他们这些百家博士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墨家一次又一次地起飞!
这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令人难受!
除开儒家之外的其他一众诸子百家博士,再次默契地对视了一眼,心中更加坚定了待会一定套墨家竹筐打一顿的想法柜.
第一百零九章:推广代田法三步走,以工代赈、以劳换器、以工换畜【求订阅,求全订】
【赏赐工部和农家相关人员之后,秦王嬴政看向太子扶苏,考校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如果代田法试验耕种成功,确实能够使得黔首百姓的粮食为之增产。”】
【“那么你打算如何推广代田法?”】
【太子扶苏凝神思考一番,而后答道:“如果代田法确实证实可行的话,那么可以分三步同时进行。”】
【“第一步,以咸阳城为中心,召集咸阳四周地方县乡村的‘三老’,以及有丰富耕种经验的老农等人。”】
【“然后让他们入咸阳上林苑,跟随农部农家子弟学习代田法的具体耕种过程。”】
【“等到他们亲眼看到第一轮使用代田法耕种的土地田亩,所增加粮食亩产量之后,那么自然便会更加认真地学习代田法的耕种方法。”】.
【“等他们学会代田法的耕种方式之后,便让他们返回各自的县乡,向各自县乡的黔首百姓传授代田法的耕种方式。”】
【“最后通过他们将代田法给逐步推广、传播出去。”】
【“第二步,抽调一批农部农家子弟,然后让他们去到各个地方县和乡,在县乡之中,划出一块田地作为农家子弟试验田。”】
【“然后在这块试验田上,使用代田法进行耕种,等到收成的时候,再当着所有黔首百姓的面进行收成。”】
【“届时,当地的黔首百姓自然便能够清晰明确地看到使用代田法耕种的好处。”】
【“然后该农家子弟再对当地的黔首百姓,传授代田法的耕种方式。”】
【“也许第一年,当地的黔首百姓还不敢贸贸然跟着使用。”】
【“但是只要接下来第二年农家子弟那块试验田的粮食亩产量的收成,依然比那些没有使用代田法的土地田亩多的话。”】
【“那么从第三年开始,当地的黔首百姓便基本都会学习使用代田法进行耕种了。”】
【“而等到当地的黔首百姓都学会了使用代田法进行耕种,并且获得好收成之后。”】
【“那么再从掌握了代田法耕种方法的黔首百姓之中,挑选更多人去其他更远的地方郡县,展开如同农家子弟那般的代田法示范耕种。”】
【“再之后,便是重复此前农家子弟的行为。”】
【“第三步,诏令各个地方郡县长官,协同掌握了代田法的耕种方式的‘三老’、老农097、农家子弟等等,宣传推广代田法。”】
【“这三步同时走,短则三年、五年,长则五年、七年,最多不过十年,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便应当都能掌握使用代田法进行耕种了。”】
【“不仅是代田法可以如此,往后农家若是发现其他有助于增加粮食亩产量的方法,也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听完太子扶苏讲述的秦王嬴政推敲半响,方才抬头看着太子扶苏赞许道:“此法甚善!”】
【“后续若代田法试验成功,那么便依此法进行宣传推广!”】
【肯定了代田法的推广方案之后,秦王嬴政又再接着问道:“那耧车与曲辕犁,你又觉得应当如何安排?”】
【“是朝廷制造好之后,直接免费下放给黔首百姓?”】
【“还是朝廷定好价格之后,让黔首百姓出钱购买?”】
【“亦或者是有其他不同的想法?”】
【这一次,太子扶苏思考的时间更长。】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