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80节
【甚至在许子看来,当太子扶苏能够理解意识到这些内容的时候,那么他就不应该还会对“农本商末”这一点有不同的看法,而是完全赞同“农本商末”这一点才对。】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道:“先说第一点,‘农本’是对的,无论如何都要让黔首百姓能够吃饱饭。”】
【“如果连让黔首百姓吃饱饭这一点都无法做到的话,那么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必多言。”】
【“但是如果日后能够做到让黔首百姓都吃饱饭了呢?”】
【“假如现在的人均亩产三石(0.69市亩产84斤),能够变成亩产四石(0.69市亩产112斤),甚至于是能够变成亩产五石(0.69市亩产140斤)呢?”】
【“那么这个时候,是否还要继续以农业为本呢?”】
【“又或者说,在以农业为本的同时,能否再同时去大力发展其他行业呢?”】
【“比如说,农、工并重?”】
【“又或者说,农、商并重?”】
【“再或者是,士、农、工、商并行呢?”】
【“道随时移,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或者说,唯一永恒不变的,那就只有‘变’了。”】
【“所以‘农本’、‘以农为重’这一点,现在是对的,但是我不认为将来也一定是对的,需要给将来留出可变、可移、可改的余地。”】
【听到太子扶苏这话,许子当即忍不住打断道:“你真的觉得将来能够做到亩产四石,甚至于是亩产五石?”】
【说实话,虽然在这半年内,太子扶苏是给他们农家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但是农家的众多研究,到现在也不过是才刚刚起步而已。】
【毕竟农家的各项研究,最快也要半年到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看出个端倪。】
【而想要反复验证、核实、确定的话,那么更是需要花费数年,甚至有可能是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够出来一个结果。】
【所以对于太子扶苏所说的亩产四石、亩产五石,许子是既期望真能有如此高的亩产量。】
【但是,许子又怕自己等人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最终空欢喜一场。】
【太子扶苏笑着肯定道:“许师即便不相信我说的,但也应该相信其他一众农家子弟脚踏实地的研究。”】
【“许师即便不相信其他一众农家子弟的研究,也至少应该相信一下我。”】
【“这半年来,我除了跟随许师学习各种农家之言外,各种耕种方式我也是跟随许师学习了解了许多的。”】
【“而对于耕种这方面,我也同样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还未实践。”】
【“若是证实可行的话,想来应该可以提高一些粮食的亩产量。”】
【听到太子扶苏这番话,不仅许子神色激动,就连一旁的秦王嬴政也是眼眸一亮。】
【“走,我们现在就去农部六司!”】
【说着,许子就起身准备拉着太子扶苏去农部六司验证一下太子扶苏的想法。】
【在教导太子扶苏的半年里,太子扶苏到底有多聪慧,他再清楚不过。】
【即便之前不清楚,但是刚刚太子扶苏对于农家各个思想主张的深入理解。】
【以及在深入理解之后所提出的各个言之有理的不同看法,那也足以再次证明太子扶苏的聪慧。】
【而这样的聪慧,若是同等放在当前的耕种方式之上,那么许子都不敢想象太子扶苏能够将当前的耕种方式的改进给推进到什么地步!】
【说不定太子扶苏所说的亩产四石、亩产五石之事,真的有希望达到!】
【坐在许子对面的太子扶苏也是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神色道:“许师,我还没讲完呢!”】
【许子摆了摆手,激动道:“剩下那些都不重要了!”】
【“哎,你对于当前的耕种方式有改良的想法,你应该早一点和我说的!”】
【“你要是早一点和我说,我也不浪费时间在这里考校你这的、那的了。”】
【对于许子来说,什么事情都没有耕种更重要。】
【甚至哪怕是新的农家思想,在有可能使得粮食亩产量增加的新的耕种方法面前,也是如此!】
【太子扶苏脸色更加无奈道:“不急于这一时,真的不急于这一时!”】
【“就剩下一点点了,您就先听我说完吧,许师。”】
【太子扶苏有点强迫症,如果一开始没说农家思想,先去研究他思考出来的新的耕种之法也就算了。】
【但是现在既然已经说到了农家思想,并且就只剩下一点点了。】
【所以太子扶苏也一定要先将它彻底说完了,之后他才能够放下这件事,然后去和许师等人研究讨论新的耕种方式之事。】
【闻言,许子直接挨着太子扶苏的身边坐下,催促道:“那你快点说,说完我们就去农部六司!”】
【见此,太子扶苏也只能无奈道:“刚刚说了‘农本’,接着说‘商末’。”】
【“农家认为‘商人不会创造财富,只不过是拿别人的产品,买贱卖贵,然后再从中渔利’,这一点我觉得对也不对。”】
【“正如我此前说过的‘劳心者’与‘劳力者’之分一样,商人同样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劳心者’。”】
【“毕竟什么地方缺乏什么物资,然后运转什么物资过去贩卖,以及以什么价格贩卖才能够赚取最高的利润,这也并不是一拍脑袋就知道的。”】
【“商贾同样也是需要经过事前调研,然后苦心计算,最后才能够决定如何买贱卖贵的。”】
【“这种行为,同样也是‘劳’的一种。”】
【“另外商贾虽然买贱卖贵,从中渔利,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同样也承担着平衡运转各地多余或缺乏的物资的职责。”】
【“比如说,某地因为丰收,所以今年收成的小麦不仅能够满足自己一家老小来年的吃喝,甚至还有大量的多余。”】
【“那么这个时候,商贾便可以收购当地多余的小麦,然后转运送其他小麦缺乏的地区售卖。”】
【“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种植小麦的农户可以将手上多余的小麦卖出去,然后将得来的钱财物资,再用于购买其他需要的生活物资。”】
【“这对于当地的农户而言,是有利的一种行为。”】
【“而商贾再将多余的小麦转运到其他小麦缺乏的地区,提高一定的价格进行售卖。”】
【“在这个过程中,商贾从中赚取了一定的利润。”
【“而小麦缺乏的地区也得到了多余的小麦补充,从而让当地的百姓也都能够吃上小麦。”】
【“这对于商贾,以及当地缺乏小麦的黔首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只要控制得当,不让黑心商贾对小麦丰收的农户过于压价,以及不让黑心商贾在售卖时恶意抬高小麦的价格。”】
【“那么这整一个买卖过程,便是一个三方共同得利的行为。”】
【“对于这样的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我认为是需要提供支持的。”】
【“其次,农家认为‘商人不事耕种生产,却还要吃饭和穿衣,要大量消费黔首百姓生产的粮食和布帛’这一点,我同样觉得对也不对。”】
【“虽然商贾的确不事耕种生产,还要吃饭和穿衣,大量消费了黔首百姓生产的粮食和布帛,但是这个消费的过程,同样也是促进生产的一个过程。”】
【“因为有消费的这个需求,所以它就会促使人去为之加大生产。”】
【“而加大生产,它就需要更多的人手投入到这里面。”】
【“而需要更的人手,那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黔首百姓可以以此营生。”】
【“而更多的黔首百姓可以以此营生,那么这些黔首百姓就会有恒业,进而有恒心。”】
【“最后黔首百姓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会成为国家社会的动荡因素。”】
【“并且在商贾这个消费买卖的过程中,国家也可以收之以税,同样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所以我认为在商业没有超过一定的程度之前,那些商贾的买卖与消费同样也是对于国家与黔首百姓有利的行为。”】
【“最后,农家认为‘黔首百姓劳动多而收获少,商人却付出少而收获多,这种反差和对比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我也觉得对也不对。”】
【“初时,肯定会有不少的黔首百姓觉得商贾买卖之事,付出少而收获多,羡慕之下,进而纷纷选择成为商贾而不去耕种。”】
【“但是商贾买卖之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去做,并且从中获利的。”】
【“别的不说,想要做一个商贾,那么首先你肯定要会术数的。”】
【“如果你连术数都不会,那你又如何从事商贾买卖之事,并且从中准确获益,而不赔本呢?”】
【“而黔首百姓之中,会术数的人,又能够有多少?”】
【“会术数之后,你还得要有一定的眼光,能够看得出什么地方缺乏什么东西,以及将什么东西运输过来买卖,能够让自己从中赚钱。”】
【“这一点,比要求会术数更难。”】
【“而即便能够符合前两点,还要承担第三点买卖不顺利的风险。”】
【“比如说,在运输物资的路上,遇上了豺狼虎豹,又或者是山贼盗匪等等。”】
【“普通的黔首百姓,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保住自己的物资不会丢失,又或者不会被劫掠吗?”】
【“甚至能够在以上说的情况下,保住自己的性命吗?”】
【“即便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是运输的物资全没了,普通的黔首百姓又能够承担得了这样的损失吗?”】
【“即便在运送的过程中,顺顺利利地将物资运送到了售卖的地方。”】
【“但是由于去的时候太晚了,已经先有同行在那里售卖了,又或者是当地的黔首百姓不再需要了。”】
【“进而导致自己售卖不出去,然后赔本了,那么普通的黔首百姓又能够承担得了这样的损失吗?”】
【“而且大量的黔首百姓涌入到商业之中,但是商业之中能够做的买卖、赚取到的利润就那么多。”】
【“如果是十个商贾在同一类商业买卖里面,那么或许这十个商贾都还能够有的赚。”】
【“但是如果一百个商贾,甚至于是一千个商贾都在同一类商业买卖之中,那么这一千个商贾又真的能够全部都有的赚吗?”】
【“这必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最后至少有九百个商贾无法从中赚取到钱财利益,而这九百个无法赚取到钱财利益的商贾,又要怎么办呢?”】
【“最后这九百个商贾之中,大部分人都会重新回到耕种这上面。”】
【“因为无法通过商业买卖赚取到钱财利润的他们,如果再不耕种的话,那么他们一家老小就要饿死了。”】
【“所以我认为国家与君主,对于商贾与商业买卖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但是却无需过度的打压或限制。”】
【“因为商业买卖本身自带的种种前提条件要求,以及涉及到的风险,便会让大部分的黔首百姓都望而却步。”】.
第一百章:士农工商,职业的划分,而非身份地位的划分【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秦皇嬴政听到太子扶苏有关于农业与商业的看法,也是微微点头。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