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77节

  “既然听明白了,那就起来吧。”

  巴权再度叩首点头应道:

  “是,家主。”

  而后,巴权方才脸色苍白的起身。

  随后,巴清的视线再度抬头看向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语气悠悠道:

  “而且编撰《商律》、规范监督商贾买卖这事,对于我巴氏一族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毕竟要编撰《商律》、规范监督商贾买卖之事,肯定少不了精通商贾买卖之事的人。”

  “而论及商贾买卖之事,天下间能够比我巴氏精通的又有几人?”

  “经商,终究不如掌权!”

  “我巴氏想要更好地传承下去,那么就不能只是经商,必须要更进一步入咸阳为官!”

  “只有当官掌权,才能够更好地庇护我巴氏一族!”

  “所以天幕结束之后,我便入咸阳面见始皇帝陛下,看看能否为我巴氏一族,挣来一个世代权贵的机会!”

  “而你们则在这段日子里,你们全部给我将《秦律》给背的滚瓜烂熟!”

  “听到了吗?”

  四周一众巴氏家族子侄后辈,齐齐躬身应道:

  “是,家主!”

  而除了巴清有这样的想法之外,秦国的另外一个善于经营畜牧的大豪商乌氏倮,同样也有类似的想法。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几乎自古以来都是权本位!

  ........ 0 0

  有权的人不一定有钱,但是有权之后,如果想要有钱,则一定可以有钱。

  但是反过来,有钱的人不一定有权,并且在有钱之后,即便是想要有权,也不一定能够有权。

  甚至反而有可能会因为太有钱,结果被有权的给吃掉。

  所以只要是真正有长远眼光的商贾,在自己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开始谋取钱与权之间的变现。

  比如说,以金钱为自己的权力之途开道,让自己在仕途上走的更加畅快一些。

  又比如说,直接选择投靠、挂靠在某一个权势之人的名下,这样虽然没有真正掌握权力,但是狐假虎威之下,也能够借用到几分权力。

  不过也有一些眼光不是那么长远的大豪商,又或者说是本身就对秦国怀有敌意的大豪商。

  此刻则是一脸抵触地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所说的《商律》与规范监督商贾买卖之事。

  比如说,宛县孔氏,其先祖是梁国人,以冶铁为业。

  在秦国攻伐魏国后,把孔氏迁到南阳。

  而后宛县孔氏便大规模地经营冶铸业,并规划开辟鱼塘养鱼,车马成群结队。

  并且经常游访诸侯,借此牟取经商发财的便利,甚至博得了游闲公子乐施好赐的美名。

  只不过现在这个游闲公子却是抬头看着天幕,脸色很是难看。

  又比如说,蜀地卓氏,其祖先是赵国人,同样靠冶铁致富。

  在秦国击败赵国时,迁徙卓氏时,卓氏被掳掠,只有他们夫妻二人推着车子,去往迁徙地方。

  其他同时被迁徙的人,稍有多余钱财,便争着送给主事的官吏,央求迁徙到近处,近处是在葭萌县。

  只有卓氏说:“葭萌地方狭小,土地瘠薄,我听说汶山下面是肥沃的田野,地里长着大芋头,形状像蹲伏的鸱鸟,人到死也不会挨饿。那里的百姓善于交易,容易做买卖。”

  于是就要求迁到远处,结果被迁移到临邛,他非常高兴,就在有铁矿的山里熔铁铸械,用心筹划计算,以财势压倒滇蜀地区的居民,以致富有到奴仆多达一千人。

  他在田园水池尽享射猎游玩之乐,财富可以比得上国君。

  只不过此刻财富堪比一国之君的卓氏,这会也深深皱起了眉头。

  还有其他的宛孔氏、曹邴氏、栗氏等等天下各地的大豪商,看着天幕揭露出来的信息,纷纷思考着高居咸阳城里的那位有可能的反应、动作。

  或是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趁机牟利,或是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借故阻止等等卜.

第九十六章:说出夏商周千年以来,黔首百姓心声的太子扶苏【求订阅,求全订】

  【听完太子扶苏有关于“市贾不二”的建议之后,许子也是看向太子扶苏继续考校道:“那你对于顺民心、忠爱民;修饥谨、救灾荒;农本商末;这三点,又是如何看待呢?”】

  【太子扶苏思虑一二后道:“先说修饥谨、救灾荒,这一点是农家一众思想之中,我完全认同的一点。”】

  【“在我看来,黔首百姓最根本、最迫切、最不可动摇的需求,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活下去,吃饱饭,不受欺负’!”】

  【“其中,活下去,是一切人与事的前提!”】.

  【“同时,更是黔首百姓最为卑微的要求。”】

  【“如果说一个国家与君主就连黔首百姓最为卑微,同时也是最为基本,更是最为重要的活着,这一点要求都无法保证的话。”】

  【“那么这个国家与君主,又有什么资格要求黔首百姓去爱戴它、拥护它呢?”】

  【“我认为是没有资格的!”】

  【“正如我之前说过的‘劳心者与劳力者各有责任义务’那般,作为‘劳心者’的君主,它的责任便是要带领臣民好好地活下去,然后再更好地活下去。”】

  【“只有在它尽到这一点责任之后,那么作为‘劳力者’的黔首百姓也才有义务去供养、支持这个国家,拥护这个君主。”】

  【“这是自上古国家建立以来,君主与黔首百姓,上与下,共同签订的一个无言的契约!”】

  【“若是国家与君主违背了这个无言的契约,让黔首百姓都无法活下去的话。”】

  【“那么即便是最为卑微,最不起眼,最为渺小的黔首百姓,也会仰着头,朝着君主怒吼地说出那句:‘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那么在让黔首百姓能够活下去之后,这便足够了吗?”】

  【“我认为这也依然不够,黔首百姓需要活着。”】

  【“但是,黔首百姓不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地活着,更不能终日面黄肌瘦、两餐吃不饱地活着!”】

  【“因为没有人来到这个世上好好地活着,就是为了专门让自己饿肚子的!”】

  【“所以让自己能够两餐吃饱饭,这便是黔首百姓仅次于‘活下去’之外,第二个卑微且重要的要求。”】

  【“同时这也是一个国家与君主,应当要努力去做到并且实现的一个要求!”】

  【“只要黔首百姓能够好好地活下去,并且做到两餐都吃饱饭,那么这个黔首百姓才算是一个人!”】

  【“而这样便足够了吗?”】

  【“我认为这也依然还不足够,因为这个时候的黔首百姓也只是算一个人,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而要让黔首百姓变成一个真正的人,那么就要做到第三点:不受欺负!”】

  【“所谓的‘不受欺负’,指的是当他作为一个秦国人时,可以堂堂正正地行走在六国之地,乃至于是四方蛮夷之地,而不必有任何的惊惧。”】

  【“因为他知道,在他的背后有着强大的祖国·秦国在庇护着他。”】

  【“任何胆敢欺辱他的人,都将遭受来自于秦国的怒火!”】

  【“同样当他行走在秦国各地时,那么他也可以昂首挺胸地从任何一个公卿贵族、官吏豪强面前走过,而不必有任何的担忧。”】

  【“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不违反秦律制度,不主动得罪公卿贵族官吏豪强。”】

  【“那么即便一众公卿贵族、官吏豪强的身份虽高于他,却也不可随意拿他下狱,更不可对他无故相欺。”】

  【“作为秦国的黔首百姓,他可以安全且有尊严地生活在秦国的土地上,这就叫做‘不受欺负’,这便是一个真真正正、足以顶天立地的人!”】

  【“只不过目前想要做到第三点‘不受欺负’,暂时还比较困难。”】

  【“因为现在秦国还没有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所以第三点可以暂时搁置不提。”】

  【“但是,第一点活下去与第二点吃饱饭,却是一个国家与君主无论任何时候都必须要做到的两个要求!”】

  【“而饥谨与灾荒的出现,则会严重影响国家与君主做到以上两点要求,非常容易让黔首百姓吃不饱饭、活不下去。”】

  【“所以无论任何时候,一旦出现了饥谨与灾荒的情况,那么救灾、赈灾,竭尽全力让黔首百姓能够活下去,便是一个国家与君主最为重要的任务!”】

  【“同时,日常修建各种水利设施,用以防灾,或者改善黔首百姓的耕种,也是一个国家与君主时常需要考虑并处理的重要事务之一。”】

  随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话语落下,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的响应之声,皆是骤起:

  “懂我们。”

  “太子殿下懂我们。”

  “太子殿下真的懂我们。”

  “扶苏殿下说出了我们真正的心中所求啊!”

  “我们就只是想要好好的活下去,吃饱饭,不受欺负而已。”

  “只要秦国能够做到这三点,那么始皇帝陛下就算要我做什么事情,我也都心甘情愿呀。”

  “甚至两餐吃不饱也行,我可以饥一顿、饱一顿的。”

  “只要能够让我的家人好好的活下去,不用再去上战场,也不用再经历战乱,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始皇帝陛下,请听听太子扶苏殿下的声音吧,听听我们黔首百姓的心声吧!”

  “求求您让我们好好地活下去吧,始皇帝陛下!”

  “我给您磕头了!我们全家都给您磕头了!”

  ......

  这一刻,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皆是激动地又喜又笑又哭。

  甚至还有许许多多的黔首百姓,或是朝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磕头,或是朝着咸阳城方向的始皇帝磕头。

  因为自夏、商、周上千年以来,终于有人代替他们黔首百姓,说出了他们心中最朴素、也最真诚、更是最渴望的心声愿望。

  那就是:活下去、吃饱饭、不受欺负,仅此而已。

  所以他们无比感激代替他们黔首百姓说话,并且说出了他们心声愿望的太子扶苏。

  而此刻唯一能够让他们表达心中强烈感激之情的方式,也就只有朝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献上最朴实,同时也是最真诚的赞美与叩首。

  同时,他们也更是希望高居咸阳城的始皇帝陛下,能够将太子扶苏的话语听进去,能够让他们往后一家老小都好好活下去、吃饱饭、不受欺负!

  而对此,他们现在唯一能够做的,便是朝着咸阳城的始皇帝陛下,献上他们最朴素、最诚恳地叩首与祈求0 ....

首节 上一节 77/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