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65节
“但也还是那句话,变法需以稳、以妥为主。”
“朕不会要你现在就立刻拿出新法,也不会现在就推行新法。”
“朕会给你足够的思索时间,去想出一个全面、稳妥的新法。”
“朕可以向你保证,只要新法于秦有利,能解决军功爵制度之弊。”
“那么不管新法涉及何人何事,朕都会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
“朕不死,你无恙,新法不废!”
话到最后,秦皇嬴政当着其他一众九卿重臣的面,向李斯郑重承诺。
毕竟他也知道昔日负责主持变法的商君的下场,而他无法保证在他之后的秦皇会不会杀李斯。
但是他可以保证,他在位时,就一定会保负责主持变法的李斯无恙。
李斯整了整衣冠,同样一脸郑重答道:
“必不负陛下所托!”
既然陛下想要他做商君,那他便做商君又如何!
如今他的一切都是陛下给予的,大不了日后随陛下一死而已。
而后秦皇嬴政的目光,再度看向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以及治粟内史和少府卿道:
“劳烦隗相尽量将自寡人继位登基以来,所有为了大秦统一天下而阵亡的将士名单都整理出来。”
“他们的名字,需要刻在大秦英灵碑与靖灵殿上,世世代代受大秦的香火祭祀,与国同休,与秦共存!”
“劳烦王相负责主持督造咸阳,以及大秦各地的英灵碑与靖灵殿之事,务必要以最高的规格进行修建!”
“英灵碑与靖灵殿,将乃秦国社稷之基,务必精益求精!”
“所需的钱财物资,无需禀告于朕,一概由治粟内史与少府共同支出。”
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以及治粟内史和少府卿,亦是齐齐拜下道:
“谨遵陛下令!”
秦皇嬴政微微点头,接着道:
“¨」 另外隗相、王相稍后便依朕旨意,下诏通传天下各地郡县官吏,在一众公子、公主到达之前,先行出面安抚黔首。”
“告诉天下黔首,天幕所言,朕皆听皆见,并且善加纳之!”
“如今秦国已经在筹备建立大秦英灵碑、靖灵殿之事,并且同样已设农部六司、工部六司等等。”
“总之,天幕上的秦国有的,现在的秦国也很快会有。”
“天幕上的秦国黔首有的,现在的秦国黔首也都很快会有。”
“让他们勿急、勿躁,静观后效。”
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再次拜下道:
“臣等遵旨!”
秦皇嬴政又再看向一旁的上卿蒙毅、内史蒙恬,同样吩咐道:
“此前天幕所说的各种大秦勋章的具体样式,便交由蒙毅你来负责设计。”
“蒙恬,你负责按照此前天幕所说的三种大秦勋章的要求,去统计同样自朕继位登基以来,所有符合三种大秦勋章要求的将士名单。”
“名单整理出来之后,如若就近咸阳,那便安排某一天,朕亲自为他们授勋。”
“至于其他不在咸阳附近的大秦勋章获得者,如果在军中,那么便由军中的将帅亲自为其授勋。”
“如果在地方,那么便让地方上的郡县官员陪同驻守地方的大秦将军,亲自去为其授勋!”
“授勋仪式也要安排的隆重、郑重一些!”
蒙恬、蒙毅两兄弟亦是齐齐点头道:
“是,陛下。”
随后秦皇嬴政继续根据自己想到的事情,都一一安排下去。
说完之后,便让一众九卿重臣各自补充。
补充完了之后,又再就后天大廷议可能会谈及到的时候,进行了一个讨论与交底。
最后在秦皇嬴政的裁决下,彼此达成一致。
等到这场心腹重臣之间的小会议开完,便已经差不多到了子时。
而在一众九卿重臣全部离开之后,秦皇嬴政也是挥了挥手,让一众内侍、宦官全部退出大殿。
直到殿中只剩下自己一人之后,秦皇嬴政看着虚空,又过了好半响,忽然朝着虚空俯身拜下,同时朗声道:
“大秦始皇帝嬴政,请见天幕!”
然而秦皇嬴政话语落下,室内虚空好半响都没有任何变化。
秦皇嬴政剑眉一竖,又再一次拜下道贤:
“秦国秦皇嬴政,敢问天幕可有长生不死之法?”
又是片刻过去,室内虚空依然还是一片静悄悄的。
之前那高挂天穹的天幕,仿佛并不因他是始皇帝而有任何区别对待,更没有特别为他而显化。
又过了半个时辰,尝试了各种呼唤方式,依然还是没能唤出天幕的秦皇嬴政,也不得不暂时放弃了这种方式。
而后秦皇嬴政挥了挥手,让殿外内侍、宦官入内。
接着秦皇嬴政看向一旁恭谨的中车府令赵高吩咐道:
“于宫中寻一无人宫殿,拆去顶层,于其内建一座九层祭坛,朕要祭天。”
秦皇嬴政觉得可能还是自己呼唤天幕的方式不太对,应当是刚才那种方式不太尊敬天幕,说不定他祭天就可以了.
第八十四章:陷入刺杀长公子扶苏纠结中的六国贵族【求订阅,求全订】
十五天,一转眼即过。
而在这十五天内,也是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比如说,在八天之前,代表着秦皇嬴政的十六位大秦公子、公主,浩浩荡荡自咸阳城出发,慰问天下黔首,代秦皇嬴政传达大秦的善意。
而今十六位大秦公子、公主全部加起来,在这八天之内,也差不多慰问了近四十个地方县。
而慰问的效果,也是出乎秦皇嬴政意料之内的好。
应该说这个时代的黔首还是非常的淳朴,又或者说这个时代的黔首要求非常的低。
只要代表着始皇帝的一众公子、公主们能够稍微低头看一眼他们,听一听他们所遭受的苦难,然后哪怕只是在口头上安慰他们两句。
那么他们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了。
所以在一众大秦公子、公主对着各地黔首说,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期望,远在咸阳宫的始皇帝都能够听的见、看的见,并且也正在想办法为他们解决。
然后在解决办法出来,让他们再耐心等一等,不要被六国余孽、乱臣贼子裹挟叛乱生事之后。
被慰问过的黔首也是纷纷拍着胸脯回答,说肯定不会背叛大秦、背叛始皇帝,一定会好好听始皇帝的命令。
再之后,一众大秦公子、公主将大秦正在筹备英灵碑、靖灵殿,还有已经与天幕同步设立了农部六司、工部六司等事情说出来之后。
被慰问过的黔首更是欢呼雀跃,喜不自胜。
一时间,被慰问过的地方县的黔首,对于大秦与始皇帝的信任度与097好感度直线上升。
而其他还没有被一众大秦公子、公主慰问到的地方郡县,其地方郡县官吏也收到了来自于朝廷中央命他们出面安抚黔首的加急诏令。
而面对这样的安抚诏令,那些原本就属于秦国的郡县的地方官吏,皆是很好地执行了来自于朝廷中央的诏令。
但是那些原来属于六国地区的郡县,以及负责担任这些地方郡县的官吏则不是如此。
这些六国地方郡县官吏不是冷然一笑,直接将朝廷中央下发的诏令丢到一旁,当做没看到。
就是出工不出力,懒洋洋地敷衍了事。
更有甚者,直接借机曲解朝廷中央的诏令,激起当地黔首对于大秦与始皇帝更多的不满与民怨。
而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担任这些六国地方郡县的官吏,大多都不是秦国本土出身的老秦人官吏。
这些六国地方郡县官吏,大多都是原来六国的地方大族、贵族、士族出身。
而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因为秦国本土秦人出身的官吏数量太少,不足以覆盖六国。
毕竟大秦其实也没想到它们能够这么快就扫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毕竟短短的十年时间,相较于过往持续了数百年的诸侯纷争,说是打了个盹的功夫也不为过。
另一方面,则是秦国为了拉拢原六国的贵族士族,所特意释放出来的一个善意。
同时,原六国的贵族士族在当地不管是好或是坏,都有比较高的声望。
暂时由这些原六国的贵族士族来治理当地,也能够降低当地黔首对于秦国的抵触情绪。
毕竟相较于可能连语言都说不通的秦人官吏,还是说着六国黔首比较熟悉的六国之言的六国官吏,更能让六国黔首接受一点。
而如张良这样欲要反秦的六国贵族,在这半个月内也是有所走动,有所联系。
甚至这些六国贵族同样也收到了暴君嬴政派出十六个公子、公主巡视天下、慰问黔首的消息。
当时这些欲要反秦的六国贵族,还曾商议过要不要刺杀这十六个公子、公主,以报暴秦暴君嬴政的灭国灭家之仇。
只不过这个提议在提出来,并且经过好一番商议之后,最终他们还是决定暂时放弃了这个计划。
因为一来,意义不大。
毕竟巡视天下、慰问黔首的是暴君嬴政的十六个公子、公主,又不是暴君嬴政本人。
如果是暴君嬴政本人的话,那么就算拼着自身一死,他们也未尝不愿意去刺杀一下暴君嬴政。
但是如果换做暴君嬴政的子女的话,那么想要让他们豁出自己的性命去刺杀,他们就不太愿意了。
毕竟就算他们成功刺杀了暴君嬴政的一个公子或者公主,那个暴君嬴政也还有整整十五个公子、公主。
除了会因此而引起暴君嬴政的震怒之外,实质上对于暴君嬴政的伤害,大概也只能够说是不痛不痒吧。
就算他们更进一步把暴君嬴政派出来的十六个公子、公主也全部刺杀了,那暴君嬴政在咸阳宫里面也还有好几个公子或公主,完全称不上断子绝孙。
同样,除了会因此而引起暴君嬴政更大的震怒之外。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