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8节

  真正的朝廷实权职位,秦皇嬴政可以说是没有给他们的。

  而现在农家尚未入秦,秦皇嬴政就已经实打实地给农家准备了一个仅在九卿之下的实权部门。

  这差别对待,让其他一众百家博士都忍不住感到心酸与委屈。

  得到始皇帝肯定答复的治粟内史也是再无疑问,毕竟农部六司的框架,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都已经给出来了。

  同样农部六司相关的官吏也不用他操心,他就负责准备好相关的钱粮、人力等物资。

  然后等农家子弟入秦之后,他便将一众农家子弟直接塞进到农部六司里面就可以了。

  这样的事情,对于他来说还是非常简单的。

  而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在看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所划分出的农部六司各组各队之后,一个个也是震惊的张大了嘴巴。

  他们也是种了一辈子的田,甚至可以说是世世代代都在种田。

  ........ ..... .......

  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居然还可以有这样的种田方式,在看不太懂的同时,他们又很明显地能够感觉到天幕上的那种种田方式很厉害。

  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不明觉厉”!

  虽说他们看不太懂,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看不太懂,反而完美符合了他们对于贵族的耕种方式,又或者说是对于传说中擅于农事的农家门徒耕种方式的想象。

  毕竟如果贵族的耕种方式与农家门徒的耕种方式,都和他们这些黔首的耕种方式是一样的话,那还叫贵族或者农家子弟吗?

  于是天下各地的黔首,纷纷开口赞叹道:

  “好厉害,果然不愧是太子扶苏殿下,这耕种方式就是不同凡响!”

  “原来传说中的农家子弟都是这样耕种的呀,怪不得说农家子弟擅于农事呢!”

  “啧啧啧,不仅研究田地里的耕种,就连如何种果树、如何饲养畜牧、如何捕获养殖水产河鲜等等都研究,这农家研究的范围是真的多呀!”

  “哎,你们谁认不认识农家的子弟呀?”

  “我想要拜入农家,跟随农家子弟一起学习如何耕种、养殖!”

  “我也想,这农家的研究听上去可真厉害,要是能够加入他们,那可就好了!”

  ...

  就连原本正在习读其他诸子百家之说的一众士子,在这一刻也是产生了要不要弃儒、弃法、弃道、弃阴阳等等学说,改投到农家门下的心思。

  毕竟农家农部的六司各组各队,听上去就非常高大上的样子。

  若是能够加入其中一组,并且负责研究某种具体事物的话,说不定有朝一日他们也能够名传天下。

  随之带来的变化影响便是,后面前往咸阳的陈相、陈辛等一众农家子弟,在路上不小心暴露了他们身为农家门徒的身份之后,当即便引来了不少黔首又或者是士子的加入。

  而在搞清楚这些黔首与士子选择加入他们农家的原因之后,陈相、陈辛等一众农家子弟也是在心中再一次感叹太子扶苏的影响力,以及感谢太子扶苏对于他们农家的支持人.

第七十六章:许子:好消息,农家要起飞了,坏消息,人手不够了【求订阅,求全订】

  【听到太子扶苏最后说请自己为之查漏补缺的许子,也是不由得面露苦笑之色。】

  【一开始他对于农部之下,应当分设几司之事,也的确有一个粗浅的想法。】

  【但是在听完太子扶苏所说的农部六司各组各队之后,他心中就只剩下惊愕了。】

  【别说他现在就只是有一个粗浅的想法了,就算他将自己的想法细细琢磨一番,然后再来与太子扶苏的想法相对比,也只会显得他的想法相形见绌。】.

  【所以许子也是朝着太子扶苏大礼拜下道:“殿下所思,尽善尽美,臣远不能及也!”】

  【这是他的真心话,至少如果换他来搭建农部的下属部门的话,他是想不出来六司各组各队这样的框架的。】

  【而且除了农部六司各组各队的框架之外,太子扶苏所提出的大规模对照的耕种研究方式,也是他此前所不曾想到的。】

  【但是他以前没有想到这种对照耕种研究方式,并不代表他现在就认识不到对照耕种这种研究方式的优秀之处。】

  【在听完太子扶苏所说之后,他便意识到只要借助这种大规模的对照耕种研究方式。】

  【那么他们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有可能使得粮食增产的因素进行研究与排查。】

  【只要他们对照耕种研究小队的数量足够多,那么他们的研究收获也很有可能会多。】

  【比如说,他们一次性开一百个对照耕种研究小队。】

  【那么一年下来,他们便可以对一百种有可能使得粮食增产的因素做出一个初步的筛选与排查。】

  【就算是百里挑一,那么一年下来,他们也总该找到一种有可能使得粮食增产的因素吧?】

  【哪怕最后一样有可能使得粮食增产的因素,都没有找到。】

  【但是没关系,明年他们农家子弟又可以再次对另外一百种有可能使得粮食增产的因素,进行一个初步的筛选与排查。】

  【天地万物是有数的,而他们农家子弟只要持之以恒地研究下去。】

  【那么总会从这天地万物之中,找到其他有可能使得粮食增产的办法。】

  【并且如果他们农家子弟数量足够多的话,那么过程所需要耗费的时间还会被大大地减少。】

  【这时,许子也是真正认识到,有一个国家在背后支持他们农家进行耕种研究,与没有一个国家在背后支持他们农家进行耕种研究的差别究竟有多大!】

  【在没有一个国家支持他们研究之前,他们一众农家子弟的研究速度就像是在地上慢慢行走。】

  【虽然也有进步,但是进步的速度也是真的缓慢。】

  【而在有了一个国家支持他们农家研究之后,他们一众农家子弟的研究速度就像是乘上了快马,并且还是每一个农家子弟都乘上了快马的那种。】

  【这种感觉,简直是说不出的畅快。】

  【可以说,他活了大半辈子,就没有进行过这么富裕的研究。】

  【太子扶苏当日所言,要让天下黔首都吃饱之事,果然非虚!】

  【这趟入秦,农家当真是入对了!】

  【坐在主座上的太子扶苏,见此也是伸手虚抬道:“许子过誉了,孤不过稚童之言。”】

  【“如果许子对此没有异议的话,那就请许子过后按照方才所说,尽快将六司各组各队所需的农家子弟都补充进去,然后趁着春耕,早日展开各项研究吧。”】

  【满脸兴奋之色的许子正欲答应下来,随即想到了某一件事情,不由得面露尴尬之色道:“额,我农家目前的门徒子弟数量,可能不足六司各组各队所需。”】

  【农部六司之中,单单是农耕司下的天时组下的对照耕种小队,就一共有七队。】

  【每一个对照研究小队,至少需要分派四个农家门徒弟子.. ..... 】

  【单单是这里,就至少需要二十八个农家门徒弟子了。】

  【之后的肥料组与耕种方式组下的对照研究小队,至少也得要各自分出三、五、七个研究小队。】

  【如果还是按照每个对比研究小队,就分派四名农家门徒子弟的方式的话。】

  【那么肥料组与耕种方式组加起来,就至少需要二十四个农家门徒子弟到五十六个农家门徒子弟。】

  【换句话说,单单是农耕司一司,就至少需要五十二名农家门徒子弟到八十四名农家门徒子弟。】

  【而整个农家当前的门徒弟子有多少人?】

  【此前户部尚书汇报的时候,就已经简单说过了,一共有两百七十六人。】

  【其中还有二十八人是五岁到十岁的稚童,这些稚童不是刚刚开始学习农家之言,就是学习农家之言时间不久的孩子。】

  【根本就不能够当作真正的农家门徒子弟来使用。】

  【另外还有五十六人是十岁到十五岁的少年,这些农家子弟虽然短则学习了三、五年的农家之言,长则学习了十年、八年的农家之言。】

  【但是5.9耕种经验终究还是过于浅薄,不能算是真正出师。】

  【真正已经出师了的,有能力进行独立耕种研究的农家子弟,也就是那一百九十二个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农家门徒子弟。】

  【而农耕司一司所需的农家门徒子弟数量,就足以占去已经出师了的农家门徒子弟数量当中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但是农部除了农耕司之外,还有林木司、畜牧司、江河司、纺织司、百草司这另外五个司。】

  【可以说,即便把那些十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农家门徒子弟也都凑上,都依然填不满农部六司各组各队所需要的人手。】.

第七十七章:工部六司之冶炼司、耕器司、灌溉器司、造船司、工程司【求订阅,求全订】

  已经打包好了各自的行李,并且一边看着天幕,一边朝着咸阳方向前进的陈相、陈辛等一众农家子弟也是不由得愣住了。

  “嘶,我巅峰之时的农家一众门徒子弟,居然都填满不了农部六司各组各队所需要的农家门徒子弟?”

  陈相捋着自己下颔的胡须,一脸惊愕道。

  要知道巅峰之时的农家门徒子弟,可是有近三百人。

  不要以为这个人数很少,这近三百人可都是懂得读书识字的人.

  单单凭借懂得“读书识字”这一点,这近三百个农家门徒子弟放在这个时代,就已经称得上是人才了。

  甚至若是单论农事这一领域,这近三百个农家门徒子弟还是该领域范围内的高尖端人才!

  毕竟在当前这个时代,虽然有诸子将知识、文化传播给黔首,但是这个时代真正的知识、文化主体还是掌握在贵族手中。

  除了贵族之外,能够有机会、有条件,并且有能力做到“读书识字”的黔首,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而像这样凤毛麟角的人才,农家便有近三百之多!

  甚至说句不客气的话,单单凭借着这近三百的门徒子弟,农家便可以找到一个小的诸侯国。

  然后将这个小诸侯国原来的官吏全部清空出去,接着换上这近三百个农家门徒子弟,最后将这一个小诸侯国给成功运营起来。

  这便是有着近三百门徒子弟的农家,所能够做到的事情。

  这样的门徒弟子数量,即便放在一众诸子百家之中,能够明确超过农家的,也就只有儒家、法家、墨家、道家这寥寥几家罢了。

  其他的诸子百家,其门徒弟子的数量还远不如农家,鼎盛之时,也不过是数十人罢了。

  甚至有个别诸子百家的门徒弟子,还是代代单传的那种!

  然而即便有着这么多门徒弟子数量的农家,最多也就是填满农部六司之中的二、三司,剩下的一大半搞不好都填不满。

  而昔日巅峰之时的农家尚且如此,如今只剩下大猫十余只,小猫三五只的农家,岂不是连农耕司都远远填不满?

  “大哥,我们去咸阳之前,得要先把其他农家子弟召集齐全了。”

  “不然现在这样子去到咸阳的话,恐怕28我农家将惹人笑话!”

  陈辛看向自己大哥神情凝重说道。

  昔日许子在时,农家有门徒子弟数百人。

首节 上一节 58/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