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46节

  “而这两千七百七十万石的赋税粮食,地方郡县也需要留存百分之十五,以作不时之需,所以地方需要留存四百一十六万石左右的赋税粮食。”】

  “再加上秦法虽然严苛,但是也难免会有胆大包天之辈私下贪污、逃税,所以需要再扣除掉百分之十的赋税粮食,也就是两百七十七万石左右的赋税粮食。”】

  “所以两千七百七十万石的赋税粮食,需要减去留存的四百一十六万石,以及可能贪污、逃税的两百七十七万石,最终剩下两千零七十九万石粮食。”】

  “万一年景不好的话,可能粮食还会减产百分之二十,也就是理论上的粮食总亩产量由原来六千万石,降低到四千八百万石。”】

  “而原来征收到的赋税也因此由原来的三千九百六十万石,同步降低到三千一百六十八万石。”】

  “而这三千一百六十八万石的赋税粮食,如果再算上百分之三十的运输损耗、百分之十五的地方留存,以及可能存在的百分之十的贪污、逃税。”】

  “那么最终实际上,朝廷中央可能征收到的粮食赋税为一千四百二十五万石左右。”】

  “换句话说,在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以及孤下到各地郡县主持推广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事宜之前。”】

  “秦国一年征收到的赋税粮食,应当是在一千四百二十五万石到两千零七十九万石之间。”】

  “而如今秦国治下,大约有两千五百万左右的百姓人口。”】

  “而两千五百万的百姓人口,每人发五斤粮食,全部加起来也就是一亿两千五百万斤粮食,六十斤为一石,即约两百零八万石左右。”】

  “这两百零八万石左右的粮食,大约占了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以及孤亲自下到各个地方郡县主持推广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事宜之前。”】

  “一年实际征收到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四左右的赋税粮食量!”】

  “这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很多?”】

  【小韩信点了点头,这都占到秦国一年实际征收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四的赋税粮食量了,这还不多吗?】

  【这两百多万石的粮食赋税直接免费发放给黔首百姓的话,说不定连秦国朝廷运转都要出问题!】

  【太子扶苏仿佛也看出了小韩信的想法,摇了摇头道:“但是,哪怕没有算上孤亲自下到各地方郡县主持推广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从而导致增加的土地田亩。”】

  “仅仅只是根据孤此前了解到的原韩、赵、魏、燕、齐、楚诸侯国的情况,秦国在完成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

  “治下的土地田亩数量也会由原来的四千万亩,暴涨到一亿亩左右。”】

  “一亿亩的土地田亩,乘以一石半的平均亩产量,那么当时整个天下的土地田亩亩产量,理论上的总值应当是在一亿五千万石左右。”】

  “而这一亿五千万石的理论总值亩产量,乘以刚刚说的泰半之赋,也就是征收三分之二左右的赋税。”】

  “那么理论上可以征收到约九千九百石左右的赋税粮食。”】

  “因为齐、楚等地距离秦国关中本土更远,所以粮食运输的损耗也会进一步增加,由原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运输损耗,增加到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运输损耗。”】

  “所以理论上实际征收到的赋税粮食,应当是五千九百四十万石左右。”】

  “同样,地方需要留存的粮食也因为面积的扩大而增加,所以由原来百分之十五的留存,上涨到百分之二十的留存,也就是需要再减去一千一百八十八万石粮食。”】

  “同样,因为地方郡县的增加,贪污与逃税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加,所以原来可能存在的百分之十的贪污、逃税,也增加到百分之十五。”】

  “所以,因为可能存在的百分之十五的贪污、逃税,也需要再减去八百九十一万石粮食。”】

  “所以五千九百四十万石的赋税粮食,需要减去留存的一千一百八十八万石,以及可能贪污、逃税的八百九十一万石,最终剩下三千八百六十一万石赋税粮食。”】(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但是,如果同样遇到年景不好的话,粮食也有可能会因为地方的扩大,减产量由原来的百分之二十,更进一步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

  “如此一来,理论上的粮食总亩产量则由原来的一亿五千万石,下降到一亿一千两百五十万石左右。”】

  “而原来征收到的赋税也因此由原来的九千九百万石,同步降低到七壬四百二士五万石左右。”】

  “而这七千四百二十五万石的赋税粮食,如果再算上百分之四十的运输损耗、百分之二十的地方留存,以及可能存在的百分之十五的贪污、逃税。”】

  “那么最终实际上,朝廷中央可能征收到的粮食赋税为一千八百五十六万石左右。”】

  “换句话说,在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孤下到各地郡县主持推广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事宜之前。”】

  “秦国一年征收到的赋税粮食,应当是在一千八百五十六万石到三千八百六十一万石之间。”】

  “那么这个时候免费给天下黔首百姓每人分发五斤粮食,也就是两百零八石粮食,便大概只是占了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赋税粮食量。”】

  “现在听起来,是不是感觉秦国需要分发给天下黔首百姓的粮食量,不是那么多了?”】

  【小韩信猛地点了点头,的确,如果说分发给天下黔首百姓的粮食量占到秦国一年赋税总量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四的话,那么听起来便感觉有点多。】

  【而如果说分发给天下黔首百姓的粮食量只是占到秦国一年赋税总量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话,那么听起来又感觉不是很多的样子。】

  【明明这两者之间只是相差了百分之五左右,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也是奇怪。】

  【而太子扶苏还没说完,接着说道:“刚刚说的平均一石半的亩产量,是十年之前的庄稼亩产量。”】

  “这十年来,孤与一众农家博士不断研究、试验、改进,发明了代田法,以及各种稻田养蟹、稻田养泥鳅、稻田养黄鳝、稻田养鸭等混合种养之法。”】.

  “从而使得庄稼原来的亩产量,提高了三成到五成。”】

  “还有淤泥肥、人畜粪尿肥、圈肥、沤肥、绿肥等各种可以促进庄稼亩产量增产肥料的制作方法,又再使得庄稼原来的亩产量进一步提高了三成到四成。”】

  “同时,孤也与一众墨家博士不断研究、试验、改进,发明了能够提高耕种、灌溉、纺织效率的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龙骨水车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

  “从而使得耕种的效率提高了数倍,大大节省了人力。”】

  “再加上推广种植的莲藕、菱角、芋头、山药等超高亩产量的庄稼粮食。”】

  “最终,原来平均亩产量只有一石半的庄稼粮食,被孤与墨家、农家等贤士共同提高到了现在的亩产三石到四石之间。”】

  “如果取一个平均值的话,那就是亩产量三石半左右。”】

  “另外,这十年来,秦国与孤通过推广各种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也是使得秦国的土地田亩数量由原来的一亿亩,暴到六亿亩之!”】

  “六亿亩的土地田亩,乘以三石半的平均亩产量,当下整个天下的土地田亩亩产量,理论上的总值应当是在二十一亿石左右。”】

  “当下秦国征收的赋税率和十年前没多什么变化,依然还是泰半之赋,也就是三分之二的赋税。”】

  “所以二十一亿石的理论总值亩产量,乘以刚刚说的泰半之赋,也就是征收三分之二左右的赋税。”】

  “那么理论上,可以征收到约十三亿八千六百万石左右的赋税粮食。”】

  “再算上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运输损耗,所以理论上实际征收到的赋税粮食是九亿七千万石。”】

  “然后地方需要留存百分之十五左右,也就是一亿四千五百五十万石。”】

  “以及可能存在的百分之十左右的贪污、逃税,也就是九千七百万石。”】

  “所以九亿七千万石的赋税粮食,需要减去地方留存的一亿四千五百五十万石,以及可能贪污、逃税的九千七百万石,最终剩下七亿两千七百五十万石。”】

  “同样,考虑到年景不好的话,粮食亩产量按照平均减产百分之十五来计算。”】

  “如此一来,理论上的粮食总亩产量则由原来的二十一亿石,下降到十七亿八千五百石左右。”】

  “而原来征收到的赋税粮食也由原来的十三亿八千六百万石,同步下降到十一亿七千八百万石左右。”】

  “而这十一亿七千八百万石的赋税粮食,如果再算上百分之三十的运输损耗、百分之十五的地方留存,以及可能存在的百分之十的贪污、逃税。”】

  “那么最终实际上,朝廷中央征收到的粮食赋税大概为六亿一千八百四十万石左右。”】

  “换句话说,如今秦国一年实际上大概征收到的赋税粮食,应当是在六亿一千八百四十万石到七亿两千七百五十万石左右。”】

  “而秦国给两千五百万黔首百姓,每人发五斤粮食,也就是两百零八石粮食,实际上只是占到当下秦国一年征收的赋税粮食总值的千分之三左右。”】

  “现在,你还觉得秦国给天下所有百姓每人发五斤粮食数量很多吗?”】

  【小韩信闻言呆愣地摇了摇头,脑子直接被太子扶苏所说的二十余亿的总亩产量,以及十几亿的征收赋税粮食量给冲击的翻山倒海,好半响都回不过神来。人】。

第554章秦皇嬴政:刚刚太子扶苏说秦国的赋税多少亿石?【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秦皇嬴政看着天幕上新改革制定的皇帝后宫妃嫔九级制度与太子东宫妃嫔七级制度,也是微微点头,然后决定继续照抄。

  反正对于他来说,现在的后宫制度也并没有真正成制度体系,只是继续沿用以往的王后、夫人之类划分罢了。

  既然现在有一个看上去似乎更好的,成制度体系的后宫制度,那么秦皇嬴政自然不介意直接抄袭一下。

  反正他都已经直Q*U-N(六)印祁1坝斯罒捌接抄袭了天幕上的“秦国”那么多制度了,也不差这么一个后宫制度了。

  当然,抄归抄,就和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那般,皇后他是不会立的。

  就算他死,他也不会立皇后的!

  没办法,昔日赵姬带给他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大了。

  他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王后,甚至是太后会蠢到那种程度,简直就是蠢到连黑彘都不如!

  要知道,昔日赵姬养面首这件事情,不说满朝文武皆知,但是至少大部分文武百官都是知道的。

  毕竟嫪毐这么一个没有军功,没有家势,也没有治国之能和行军打仗之才的市井之人,却能够被封为长信侯,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某些事情。

  而大部分的文武百官都知道嫪毐是赵姬的面首,他这个秦王自然也是早就知道了的。

  毕竟当时秦国实际上的权力,虽然是掌握在吕不韦的手上,但是像封侯这种事情也依然是要经过秦王正式盖章下诏同意赐封的。

  哪怕当时他这个秦王并未实际掌握秦国的权力,但是吕不韦也依然不可能完全绕开他而单独下诏赐封嫪毐。

  否则,如果吕不韦真的敢完全绕开他而以秦国国君的名义,单“八六三”独下诏赐封嫪毐为长信侯的话。

  那么吕不韦就不是代理朝政,而是准备谋国篡位了!

  这种事情,对于秦国王室宗族来说是绝对不可能容忍的。

  毕竟秦国王室宗族只是退居幕后了,并不是彻底死绝了。

  所以如果吕不韦想要赐封嫪毐为长信侯的话,那么多多少少也得要和他说上一声。

  而他看到吕不韦的举荐,虽然心中不愿,但是为了继续蛰伏,以便后续拿回秦王大权。

  以及赵姬的频频劝说,再加上他想到昔日与赵姬在赵国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日子。

  最终还是捏着鼻子,同意了赐封嫪毐为长信侯的事情,就当做是补偿昔日赵姬与他在赵国受的苦了。

  而且,养面首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也并不稀奇,昔日的秦国太后同样也有养面首的,所以也不差赵姬这么一个了。

  故而,如果赵姬与嫪毐仅是如此的话,他也懒得计较这件事情,就当眼不见为净了。

  但是偏偏嫪毐作为一个市井之徒,一朝得势登天,瞬间便忘乎所以,不仅不满足自己的长信侯身份,更是胆大包天地以秦王“假父”自居!

  甚至在赵姬生下了嫪毐的两个子嗣之后,更是妄图谋夺秦国,想要当秦国的秦王!

  嫪毐作为市井之徒,有这样无知的想法,秦皇嬴政除了气的/陕 斯0琦弍迩私*斯发笑之外,倒也没有其他太多的想法。

  真正令秦皇嬴政无法理解的是,嫪毐没有见识,所以萌生出如此愚蠢想法也就罢了,赵姬好歹也当了好几年的王后,甚至是多年的太后!

  为何赵姬也会萌生出如此愚蠢的想法,甚至是说出“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这儿子继位”这样荒唐无知的话语?

  从身份地位上来说,赵姬现在已经是太后,进无可进了。

  就算真的被她与嫪毐叛变篡位成功,并且立她与嫪毐的子嗣为秦王,她也依然还是太后,不会再有其他变化。

  但是一旦叛变篡位失败的话,那么她即便不“意外”身死,也必然会失去现如今的尊荣。

  毕竟说白了,太后尊荣的来源是国君,如果国君对太后生了厌恶之心,那么太后还能够有多少的尊荣与优待,也是开玩笑的。

首节 上一节 546/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