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12节

  不过徙昔日六国故地的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入咸阳这件事虽然做的有些粗糙了,但是总体而言,对于秦国也是利大于弊的叉。

  所以单凭这件事,应当也不至于会逼的未来天下人皆反秦国吧。

  那么,未来会逼迫的秦国天下人皆反秦国的事情,还在更后面?。

第522章提前防备应对匈奴的大秦【求订阅,求全订】

  在原未来的“他”徙完天下十二万户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之后,时间也是从始皇帝二十六年来到了始皇帝二十七年。

  其中,有关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等政策的推进、落实事宜,对于秦皇嬴政来说倒是不必过多在意。

  毕竟,这些说到底也不过是行政效率的问题。

  原未来的“他”与秦国能够做到什么地步,那么现在的他与秦国在这方面便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原未来的“他”可没有太子扶苏帮忙发掘出来的人才,而他至少通过太子扶苏发掘了章邯、张苍、萧何、曹参、刘季等人才。

  在简单扫了一眼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等政策的推进、落实事宜之后,秦皇嬴政便将注意力放在了原未来的“他”提出的四方驰道一事上。

  可是能因为天幕上与天幕下,几乎堪称是同一个人的原因。

  所以在原未来的“他”提出要修筑四方驰道之后,秦皇嬴政便迅速意识到了修筑四方驰道对于秦国的好处。

  那就是,可以大大提高秦国疆域之间的联系性,以及大大加强他对于治下的统治力,使得秦国的军队未来能够在更短的时间之内,更快地抵达目的地。

  如此一来,如果谁想要反叛大秦的话,那么在四方驰道修筑好之后,他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兵镇压,从而进一步维护秦国与他的统治。

  所以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秦皇嬴政也是转头看向众臣吩咐道:

  “将天幕上所展示出来四方驰道的修筑路线,全部都给抄录下来。”

  毕竟天幕上的“李斯”等人,既然能够拿出那样的四方驰道的修筑路线方案给原未来的“他”观看。

  那么也就证明了“李斯”等人必然是认真考虑过这些地域、路线之间的优劣问题,才会这么制定的。

  所以天幕下的他们直接照抄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的答案即可。

  回头等到【大秦秦太宗扶苏】光幕再次出现之后,如果还有更好的四方驰道修筑路线方案可793供以选择的话。

  那么他们到时候,再改为采纳更好的四方驰道修筑路线方案即可。

  而众臣在听到始皇帝的安排之后,也是第一时间将其他记录都给全部放下。

  然后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抄写着天幕上暴露出来的四方驰道的修筑路线。

  很快,众臣便趁着天幕上的四方驰道的修筑路线方案彻底消失之前,用只有自己能够勉强看懂的笔法,将天幕上出现的四方驰道的修筑路线方案给全部记载下来。

  就在众臣刚刚记载下四方驰道的修筑路线,随即又听到了天幕上的“始皇帝”道出另一惊人消息,有匈奴头曼单于聚兵阴山,游骑已至河南地!

  这个消息一出,秦皇嬴政也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如果说秦国在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还有什么敌手的话。

  那么也就是有且只有北疆那边的匈奴了,至于说其他的蛮夷倒是不足为虑。

  而在听到匈奴明年可能入侵的这个消息,王贲、蒙恬、李信等一众青年将帅也是如同天幕上那般大怒,并齐齐请战道:

  “陛下!匈奴豺狼之性,非兵戈不能驯服,臣愿率三万铁骑,出云中,直捣阴山,断其王庭!”

  “臣愿率精骑五万,奔袭漠南,取其单于首级,越已翼零尹VII咝呜究肆久 爸悬于咸阳北门!若是不成,甘受军法!”

www.shUb123.CoM

  “陛下,臣愿率十万将士,大破匈奴,扬我秦威!”

  “陛下,臣十五岁从军,专杀戎狄!今匈奴首级尚未装满臣的功车。”

  “陛下若允,臣愿立下军令状:此战不带回左贤王金冠,便以这项上头颅补陛下器鸸衤三霖死韭气山四逡宫阶缺角!”

  对于一众大秦将帅而言,六国他们都灭了,又怎会惧怕区区的匈奴异族。

  所以一个个都是恨不得立刻率军出击,北伐匈奴。

  然而对于一众将帅的主动请战,秦皇嬴政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毕竟,作为将帅想要考虑的事情仅仅是如何在战场上获胜。

  但是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更多了。

  毕竟,如今秦国刚刚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在短时间内,确实不宜再大动干戈,多多少少也要让黔首百姓好好休养生息一下。

  同时,秦国联通四方疆域的驰道也尚未开始修筑,想要将大量的军需粮草运输到北疆也是一件非常艰难,耗费巨大的事情。

  再者,面对匈奴,出征的将士数量少了,难以获全功,出征的将士数量多了,又耗资巨大,其中需要拿捏的度就很需要考量了。

  想到这里,秦皇嬴政也是忽然明白为什么原未来的“他”会选择亲自巡视陇西,北登长城,而不是派遣一个上将军去代他巡视巡视陇西,北登长了。

  因为如果是派遣一个上将军代他去巡视陇西,北登长城的话,那么匈奴人很有可能会继续南下侵袭秦国边境。

  毕竟中原国家的上将军而已,匈奴人也不是没有打过。

  上一次匈奴人打的中原国家的上将军,叫做李牧。

  只不过那一次,匈奴人不仅被李牧一战剿灭十多万的人马。

  同时,还被李牧灭了匈奴人的附属襜褴,打败了匈奴人的附属东胡,以及收降了匈奴人的附属林胡,甚至更是逼得匈奴的单于连夜逃跑。

  往后的十多年时间,匈奴人愣是不敢再接近赵国边境城镇半步。

  而天幕上的未来匈奴人,很显然是知道了李牧已死,赵国已灭的这个消息,所以才会再次蠢蠢欲动地想要南下试探一下中原。

  毕竟匈奴人在被昔日的李牧打的大败而归之后,现在也同样休养生息了十几年。

  如今不说恢复了全部的元气,但是也至少恢复了大半的元气。

  所以匈奴人撩拨中原的胆气,自然也是随着自身元气的恢复而恢复了。

  他们就不信中原国家驻守边疆的每一个上将军,都是如昔日赵国李牧那样的绝世将帅。

  而且,就算他们真的打不过中原国家的上将军,那么他们大不了直接躲回北疆就行了,难道中原国家还敢深入北疆草原死追着他们不放不成?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他真的派遣上将军代他去巡视陇西,北登长城的话,那么匈奴人多半会不管不顾,继续侵袭秦国的边境。

  同样,即便匈奴人袭击了他派遣过去的上将军,朝堂上的一众文武百官也依然会从理性方面考虑这个时候出兵匈奴的难度,以及利益得失。

  而一旦这么考量之后,那么得出的结论多半是继续忍耐匈奴人几年,等到链接天下四方的驰道修筑完成之后,再派兵北伐匈奴也不迟。

  但是,如果他亲自以皇帝之尊,去巡视陇西,北登长城的话,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如果他亲自到了北疆长城,然后匈奴人还胆敢趁着他在的时候便南下侵袭的话。

  那么,他便可以借着自己被匈奴人袭击一事,调动秦国上下的士气,从而强行征召大军北伐匈奴。

  同时,朝堂上的一众文武百官也不会再从理性的角度思考这个时候出征匈奴是否值得,只会全力配合调动秦国上下的资源去北伐匈奴。

  毕竟连自家的国君被匈奴人袭击了,如果他们都还能够忍耐下去的话。(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那么他们也别活着了,这么没有骨气,还不如直接找块白玉豆腐一头撞死的了。

  届时,哪怕秦国刚刚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尚且需要时间恢复元气,休养生息,也必然会咬咬牙,举全国之力来北伐匈奴。

  大不了到时候等打完了匈奴,再回头休息生息、恢复元气。

  而同样,匈奴人现在也只是刚刚恢复一部分的元气,并且知道李牧已死,赵国已灭的消息。

  所以打算试探一下灭了赵国和李牧的秦国月漪IX邻鹨妻玐O贰覇的深浅,看看能不能从中占一点便宜罢了,并不代表他们现在便想要和秦国死磕。

  如果他们明知道中原皇帝北登长城,却依然发动了袭击的话,那么以他们对于中原国家的了解,中原国家必然会疯了一般和他们死战。

  届时,说不定中原国家真的会追到北疆草原深处,也要和他们匈奴人分一个生死。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匈奴人现在便想看到的。

  所以如果他真的以皇帝之尊,巡视陇西,北登长城的话,那么匈奴人多半会选择暂且退让一二。

  尽管这并不能威慑匈奴人太长的时间,但是他也并不需要威慑匈奴人太长的时间,只要给他几年时间,将联通天下四方的驰道修筑起来。

  那么到时候,他北伐匈奴起来就容易很多了。

  只不过,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秦皇嬴政心中也多多少少难免有些不愉。

  不过不愉归不愉,在专业的事情上面,秦皇嬴政还是选择听一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所以秦皇嬴政也是转头看向身旁不远处的武成侯王翦,询问道:

  “对于匈奴入侵一事,不知武成侯有何想法?”.

  王翦微微沉吟半响,而后沉稳自信笑道:

  “若是如天幕那般事发突然的话,那么想要应对起来,倒是麻烦许多。”

  “不过现在既然提前知晓了匈奴人打算南下入侵边境的消息,那么提前筹备起来,想要应对匈奴并不困难。”

  “比如说,挑动内乱!”

  “陛下可遣使诱之以利,离间匈奴各部,使其自相攻伐,难以统一。”

  “如此一来,匈奴各部心思不一,自然难以统一南下侵袭秦国边境。”

  “又比如说,臣知匈奴有三弊:一弊于日常部族分散,二弊于冬无储粮,三弊于利则进、害则散。”

  “我们可以依此三弊,派遣数千精锐轻骑奔袭草原,断其水源,焚其草场,分而屠其弱小之部族,逼其不得不自救,从而使其没有南下侵袭秦国边境的余力。”

  “再比如说,据长城而守。”

  “匈奴善骑射而不善攻城,可于长城布下上万强弩,彼若来攻,则万弩齐发,将匈奴尽歼于长城之下!”

  “又再比如说,以战养战。”

  “寻常北伐的话,想要大量的军需粮草配给。”

  “但是,如果有将帅懂得兵形势作战之法的话,那么便可以派遣该将帅,率领一万精锐骑兵,深入草原,夺其牛羊为食,占其水草为营,以战养战。”

  “如此一来,便没有军需粮草供应困难的问题,不过这样却容易导致孤军深入,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亦再比如说,堵不如衣泣陸引珊(二)栮就侕疏。”

  “可以调陇西戍卒二十万为饵,敞开长城三处关隘”

  “匈奴贪利必入,待其掠至安定郡,便派三十万大军锁住谷口,断水焚草。”

  “胡马无草则瘫,匈奴人无水则乱,届时,可将匈奴全歼于泾水之畔等等!”

  “不过以上这些办法,最多也只能够治标而不治本。”

  “若是可以的话,臣认为可派六十万大军,以泰山压卵之势徐徐推进。”

首节 上一节 512/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