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1节
【“但是研究如何改善黔首的衣、食、住、行,以及耕种这件事,一开始便是由太子扶苏提出来的。”】
【“同时,恳求秦王派我寻农家入秦的,也是太子扶苏。”】
【“并且后面有关于这件事的所有事情,也是得到秦王允许,由太子扶苏全权负责的。”】
【“换句话说,农家入秦之后,也是归于太子扶苏名下任事。”】
【“所以你们如果有什么要求的话,那么自然便应当向太子扶苏提出,然后由太子扶苏来决定是否同意。”】
【许子看着面前无比稚嫩的太子扶苏,一脸怀疑道:“你确定这位太子殿下能够做得了主?”】
【不过这次不用蔡泽回答,太子扶苏便一脸沉静地开口答道:“孤为秦国现在的太子,将来秦国的王!”】
【“且又得父王全权授意,兼有蔡师在旁佐证!”】
【“许子又如何认为孤做不了主?”】
【听到太子扶苏这么说,许子也是来了一丝兴趣:“既然你能做得了主,那你能给得了农家什么?”】
【“且你又会如何重用农家?”】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道:“孤给不了农家什么,但是孤能给得了天下人一个吃饱穿暖!”】
【“孤也无法保证如何重用农家,但是据闻昔日孔子有三千弟子,孤可以许诺日后农家门徒三万!”】
【听到这话,许子当即脸色严肃,正襟危坐地看着太子扶苏进一步询问道:“你如何让天下人吃饱穿暖?”】
【相比于让农家门徒数量超过儒家弟子之事,许子更加重视的是如何让天下人都吃饱穿暖这件事!】
【又或者说,农家的终极目的便是为了能够让天下人都吃饱穿暖!】
【太子扶苏也是一脸郑重地回答:“派人搜寻天下作物,仿行神农尝百草之举,为天下黔首找到更多可以食用的谷物、蔬菜,又或者是更加高产的粮食作物。”】
【“同时召集众多农家子弟,对现有的作物进行育种改良,对现有的耕种方式进行优化改进,想办法提高粮食庄稼的亩产量。”】
【“并且在找到新的粮食作物,以及育种、耕种方式改良、优化出成果之后,再由朝廷组织大量农家子弟深入各个郡县乡村,指导天下黔首耕种。”】
【“另外召集墨家子弟,大力对现有的耕种器械工具进行改良,争取开发研究出更加省力、更加便利的耕种、灌溉工具,提升黔首的耕种效率。”】
【“总之,秦国愿意为了能够让黔首吃饱穿暖,而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以及物力,去研究如何改善黔首的衣、食、住、行,以及耕种等事宜!”】
【太子扶苏的话语很质朴,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就只是很简单直白地说出自己准备具体怎么做,并且他的做法一听上去都是能够确定很有可行性的那种。】
【如果是其他诸子百家的话,那么肯定会觉得太子扶苏回答的不够好,不够激动人心,不够铿锵有力,太过于直白粗俗。】
【但是农家则不同,农家也不喜欢那些弯弯绕绕的东西。】
【对于农家来说,你话说的再漂亮,也不如你亲自下田耕种一次,更能让他们信服。】
【同样,如果太子扶苏真的是开口就是各种各样的大道理的话,那么等太子扶苏说完之后,许子就会带着农家门徒全部离开。】
【但是现在听太子扶苏这么简单明了直白地说出自己准备怎么做,并且听上去也的确是很有可行性之后,许子决定暂时留下来看一看。】
【如果太子扶苏言行不一的话,那么他就带着农家门徒离开。】
【当然,如果太子扶苏言行一致的话,那么他自然也愿意为了让天下人都吃饱穿暖这一农家终极目标而贡献出自己与农家的一份力量。】
【所以许子也是朝着太子扶苏拜道:“请让农家也参与其中!”】
【太子扶苏也是站起来,走上前将许子667亲自扶起来道:“快快请起,能得许子相助、农家相助,乃孤之福!乃天下黔首之福!”】
【之后双方又是一番简单的客套,这第一次见面方才短暂告一段落。】
【至此,太子六部主事,亦是全部齐备。】
天幕下,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双眸睁大,羡慕嫉妒的脸色都要扭曲了。
他们刚刚听到了什么?
太子扶苏许诺农家日后门徒三万?
门徒三万啊!
他农家配吗?
即便是昔日的孔子先师,那也不过是门徒三千罢了。
但是仅仅这三千门徒,便撑起了儒家日后春秋战国三大显学之一的名号。
而另外的两大显学,法家和墨家,其鼎盛之时也不过和儒家一样,最多几千门徒罢了。
而现在太子扶苏却是许诺农家日后可以有门徒三万,若是农家真有门徒三万的话,那么日后又可还有他们儒家的位置?
难不成日后农家还要盖过儒、法、墨三家,成为秦国新的思想主流不成?
此前儒家一直都想要努力取代法家的地位,结果万万没想到他们儒家还没有冲击法家的地位成功,不知道哪来的农家却要偷家了!
要不是现在身边没有农家博士在侧,指不定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就要和对方物理“辩论”一二了。
另一边,田埂上的陈相与陈辛此刻已经激动的抱在了一起。
等到了!
他们农家等到了!
他们农家终于等到大兴之机了!
果然,农家当兴,兴在太子扶苏!
太子扶苏许诺农家日后门徒三万,他们压根就不敢想象那是怎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画面!
要知道此前农家最鼎盛之时,也不过是门徒数百人罢了。
而且太子扶苏还说要让天下人都吃饱穿暖,这就是他们农家的终极理想呀!
他们农家终于能够等来一个愿意实现农家终极理想,让天下黔首都吃饱穿暖的君主了!
哪怕这个君主现在还只是一个太子,并且也才年仅五岁。
但是太子总有继位登基为王的那一天,也总会有长大的一天,就像他们一直坚信的农家终极理想,也终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一样。
太子扶苏说能得许子相助、农家相助,是他之福,是天下黔首之福。
但是许子、农家与天下黔首能得太子扶苏重视,这又何尝不是许子之福、农家之福、天下黔首之福!
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许子、农家,他们彼此能够相遇真的是太好了!.
第六十八章:东宫之中任命尚书,六部皆拜太子扶苏【求订阅,求全订】
【过完年,便是秦王政第十二年,同时太子扶苏也是终于六岁了。】
【而在开年之后,太子扶苏也是在东宫之中,第一次正式召开自己的六部小廷议。】
【其中,太子扶苏坐在殿内的主上座,身着玄色太子冕服,神情沉静而严肃。】
【而在太子扶苏面前的桌案上,摆放着一个托盘,上面盖着玄色的丝绢,使人看不清里面具体是何事物。】
【而在太子扶苏之下,则是六部主事分列相对而坐。】
【其中,大秦以右为尊,是故作为吏部主事,兼为太子“蔡师”的纲成君蔡泽,坐在右侧第一个位置上。】.
【而负责执掌钱粮的户部主事,兼为太子扶苏第一随身心腹属官的章邯,则是坐在了左侧第一个位置上。】
【其后,作为农部主事的农家许子,则是坐在右侧第二个位置上。】
【而作为工部主事的墨家相里季,则是坐在了左侧第二个位置上。】
【再之后,则是作为刑部主事的蒙毅,坐在了右侧第三个位置上。】
【最后,则是作为礼部主事的张苍,坐在了左侧的第三个位置上。】
【只不过与前面或是气定神闲、或是沉稳不言、或是荣辱不惊的那五位相比,坐在最后的张苍很显然有些忐忑不安。】
【毕竟与前面五位相比,他不管是身份,还是能力,亦或者是名声,又或者是资历,再或者是家世等方面,都有所不如。】
【甚至此刻他能够坐在这里,那也是因为他得到了师兄李斯的举荐,不然他也是没机会坐在这里的。】
【想到这里,他又不由得想起师兄李斯。】
【此前他接到了师兄李斯的书信,书信中师兄说自己现在已任秦国九卿之一的廷尉,然后刚好有一个职位非常适合他,让他欲得从速。】
【虽说师兄李斯弃儒投法,导致其在一众儒家子弟之中的名声非常之差。】
【但是张苍对于李斯这个师兄还是没有多少偏见的,毕竟老师荀子都没有说要将李斯给逐出门墙,依然还承认李斯是其弟子的。】
【所以张苍自然也还是认李斯这个师兄的。】
【更何况李斯这个师兄在秦国任九卿之后,都依然还心念师弟,想着要提携师弟一把,那张苍自然是更加感动了。】
【于是在收到师兄李斯的书信之后,张苍当天便收拾行李赶赴秦国咸阳了。】
【万一那个非常适合他的职位,要是因为他去的晚了,师兄李斯给了别人怎么办?】
【结果万万没想到,他去到秦国咸阳,见到了他的师兄李斯之后,师兄李斯居然和他说秦王嬴政要面见考核他一番!】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苍整个人都是懵的。】
【不是说有一个非常适合他的职位吗?】
【难道说这个职位还没有被师兄李斯“暗箱操作”内定好给他吗?】
【他来之前都已经做好了走马上任的准备了。】
【而且师兄李斯到底给他准备的是什么职位,居然还要秦王嬴政亲自面见考核一番?】
【怕是九卿之位也不过如此吧!】
【但问题是,如果真是九卿之位的话,那么恐怕他师兄也“暗箱操作”内定不了给他吧。】
【而且单凭他现在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九卿之位,他自己也很没谱呀。】
【尽管自己还有很多疑惑与忐忑不安,但是他还是在师兄李斯的叮嘱下,独自入殿去面见秦王嬴政了。】
【经过秦王嬴政各种的考校之后,他也不知道秦王嬴政到底对他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反正考校完之后,秦王嬴政也没直接说结果,便让他退出大殿了。】
【之后又过了一天,他师兄李斯一脸高兴地告诉他,他成功通过了秦王的面见考核,以后他便是太子扶苏属下六部之一的礼部主事了。】
【而另外五部主事,分别是曾任秦相的纲成君蔡泽,太子扶苏的心腹属官章邯,曾经与他们儒家孟子辩论过的农家许子,大秦将门世家蒙家的蒙毅,以及墨家的相里氏。】
【一个个不是声名显赫,就是家世惊人,又或是资历深厚。】
【反正单是听着这些人的名号,他就感觉到压力。】
【最后师兄李斯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好好干,太子殿下天生聪慧不凡,你现在能够跟随他,将来势必前途广大々` !”】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