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08节
而当初的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秦国所潜藏的各种弊端、隐患,反而开始想着更定尊号来彰显自身的伟业、功绩之事。
很显然,小半年之前,完成了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霸业的自己,在心态方面,多多少少也是有些飘了。
毕竟,自昔日周王室势衰,天下陷入纷争不止、战乱不停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长达数百年之久。
在这数百年间,数以百计的诸侯国,无不想着变法图强,吞并、统一。
这其中,同样也包括了他们老秦国。
为此,先祖秦孝公嬴渠梁任用商鞅变法,彻底改革秦国旧制,推行军功爵制、郡县制、重农抑商。
同时,迁都咸阳,奠定秦国新政治中心,摆脱旧贵族的束缚。
并且收复河西之地,击败魏国,夺回部分失地。
从而使得秦国由“夷狄视之”的边陲弱国,一跃成为法治强国,为后来大秦与他的统一,奠定了制度基础。
先祖秦惠文王嬴驷诛杀商鞅,保留变法,既平息贵族怨气,又延续改革成果。
同时,东出函谷,南并巴蜀,攻取魏国河西,彻底控制关中。
并且,派司马错灭蜀国,夺取“天府之国”,增强秦国国力。
还用张仪之计,以连横破合纵,瓦解六国联盟。
从而使得秦国开始对东方形成战略优势,巴蜀成为粮仓与兵源基地。
高祖父秦武王嬴荡设立丞相制,强化中央集权,并且东进中原,攻取韩国宜阳,打通东出崤函通道。
同时,还举鼎示威,虽身死,但却彰显了秦国争霸的野心,震慑了周王室。
可以说虽在位短暂,但是却为秦国的东出奠定了军事基础。
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任用范雎远交近攻之策,集中力量打击韩、魏、赵诸侯国。
通过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彻底削弱赵国。
以及攻占郢都,迫楚迁都,削弱楚国。
还有灭西周国,终结周王室最后象征,使得九鼎终入秦国。
最终使得秦国成为当世唯一超级大国,六国再无单独抗秦之力。
大父秦孝文王嬴柱虽然在位仅仅三天,但是也“赦罪人,修先王功臣”,缓和了秦国的内部矛盾,稳定了秦国政权的交接。
而他父王秦庄襄王赢子楚也是攻灭东周国,彻底终结周王朝残余势力。
并且攻伐韩、赵两国,夺取成皋、荥阳两地,设立三川郡,逼近魏都大梁。
另外,重用吕不韦,也算变相为他亲政之前,储备并留下相应的辅国人才。
最后,历经六世之余烈,秦国及至他手,终于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完成秦国历代先君上百年以来的大愿。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小半年前的他志得意满,甚至是心态有些飘了,也算正常之事。
不过,后续他不会再如此了。
在心中默默检讨、反思了一下自己的秦皇嬴政,继续抬头看向天幕。
【在重新更定尊号之后,始皇帝嬴政也是接着正式重构大秦帝国的行政权力中枢。】
【咸阳宫,麒麟大殿内,青铜烛台映得殿内煌煌如昼。】
【始皇帝嬴政高踞帝座之上,霸道而威严地俯瞰底下一众文武百官。】
【阶下一众文武肃立,其中隗状、王绾、李斯、冯劫、王翦、蒙恬等一众重臣位列前排。】
【始皇帝嬴政以指节轻叩案几,声如金玉道:“六国既平,天下归秦。然周室旧制,官冗权散,何以使政令如臂使指?”】
【李斯率先出列,恭谨奏道:“陛下,周制设三公,然太宰、太傅、太保虚而无实。”】
“臣,请立丞相总领国政,再分左右,使权不相侵。”】
【冯劫眉峰一蹙,横笏反驳:“丞相若是独大,恐成权臣之祸!臣认为当设御史府,监察百官,凡诏令文书,必经御史副署!”】
【王绾亦是抚须沉吟道:“臣以为可立丞相、御史、太尉三公,其中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御史掌文书、律令,监督百官;太尉掌兵事,三权鼎立。”】
【隗状也是温声开口道:“过往皇室私库与国库混杂,臣以为可单设少府掌山海之税,以奉宫室!”】
【蒙毅亦是出列谏言道:“臣以为,丞相之下,可设奉常,掌管宗庙礼仪、祭祀诸事。”】
【王翦同样轻捋胡须道:“老臣觉得还可设立郎中令,掌管宫廷禁卫。”】
【其他诸卿大臣,亦是纷纷开口谏言道:“臣以为,还可设卫尉,统率卫士守卫宫禁。”】
“臣以为,可设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臣以为,可设廷尉,遵照陛下旨意修订法律,汇总全国断狱之数,统管诏狱。”】
“臣以为,可设典客,掌管四方归义蛮夷之事。”】
“臣以为,可设宗正,掌管皇室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
“臣以为,可设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任何制度,它都不是凭空出现的。】
【在被正式确立之前,它必然是从无到有,渐渐诞生了一个雏形。】
【而后又再于漫长的实践之中,渐渐完善成型,然后得到人们的认可,最终方才被正式确立下来的。】
【就像左右丞相一样,难道在李斯提出“设立丞相总领国政,再分左右,使权不相侵”之前,秦国就没有分立丞相吗?】
【是有的,在始皇帝嬴政铲除吕不韦集团之后,便分设左、右丞相以分散权力,从而防止相权独大。】
【同样,在冯劫谏言“当设御史府,监察百官,凡诏令文书,必经御史副署”之前,难道秦国就没有监察文武百官的机构了吗?】
【同样也是有的,只不过之前并没有叫御史这个名字,并且也没有一个正式的部门机构,而是由某些官员担任监察百官之职,或者是兼任监察百官之职。】(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而国君看到由某些官员监察文武百官之后,带来的文武百官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更加奉公守法的好处。】
【最终,让国君觉得有必要正式单独设立这么一个监察百官的部门机构。】
【还有,在蒙毅建议“可设奉常,掌管宗庙礼仪、祭祀诸事”之前,难道秦国就没有负责掌管宗庙礼仪、祭祀诸事的官员机构了吗?】
【依然还是有的,只不过之前叫做“宗伯”。】
【而现在在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始皇帝嬴政与一众大臣便打算将过往的哪些朝廷机构部门,重新一一厘清,并确定各自的职权职责,好明确上下。】
【在历经数日的商讨之后,最终正式确定了秦国新的行政权力中枢为“三公九卿”!】
【始皇帝嬴政看向下方的一众文武百官,内侍赵高捧着金线编缀的竹简名册,指尖因紧绷而发白。】
【半响过后,始皇帝嬴政方才威严道:“隗状!”】
【身形瘦削如古松的隗状闻言当即出列,官袍下摆扫过殿前的玉阶,应声道:“臣在!”】
【始皇帝嬴政取丞相金印,授命道:“今授尔为三公丞相之左相,负责总领民政,凡郡县上计、赋税徭役,皆由尔裁,卿可愿?”】
【隗状双手过顶,恭谨接过始皇帝手中的丞相金印,肃穆道:“臣谨奉诏命,誓为陛下,为大秦,肝脑涂地,纵万死,亦不悔!”】
【见此,始皇帝嬴政微微颔首,接着再度取出另一枚丞相金印,威声道:“王绾!”】
【王绾也是闻声出列,恭谨应道:“臣在!”】
【始皇帝嬴政同样将丞相金印递过去,授命道:“今授尔为三公丞相之右相,司铨选考课,凡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免,需尔与隗状共署,卿可愿?”】.
【王绾同样双手过顶,恭谨接过始皇帝手中的丞相金印,深深叩首答道:“臣必当竭忠尽智,辅佐圣治,佐理阴阳,夙夜勤政,不负陛下,不负大秦!”】
。。。。。。
【始皇帝嬴政同样也是微微颔首,继续取出一枚御史大夫金印,而后威肃道:“冯劫!”】
【冯劫同样闻声出列,躬身俯首应道:“臣在!”】
【始皇帝嬴政随即将御史大夫金印递过去,同时授命道:“今授尔为三公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文武百官,凡诏令文书,必经御史副署,卿可愿?”】
【冯劫亦是双手持印,肃然顿首道:“臣领命,臣必持法如剑,明察秋毫;肃清吏治,以正朝纲!”】
【授命完左右丞相与御史大夫之后,始皇帝嬴政并没有继续授命三公之中的太尉。】
【毕竟太尉一职掌管天下军权,而天下军权又岂能由皇帝之外的其他人掌管,所以太尉虚设不授即可。】
【随即,始皇帝嬴政再度从内侍赵高手上取过一枚廷尉金印,而后沉声道:“李斯!”】
【李斯亦是正了正衣冠,神情肃穆地出列尔氿柳久壹鏾瘤道:“臣在!”】
【始皇帝嬴政随即将廷尉金印递过去,同时授命道:“今授尔为九卿之廷尉,负责掌管天下律法之增、删、变、改,同时汇总全国断狱之数,统管诏狱,卿可愿?”】
【李斯双手稳托九卿廷尉金印,目光坚定,毫无犹疑道:“臣领命!臣持法如山,明断如镜;凡律令增删必究其本,凡刑狱断案必察其实;以法为尺,量天下是非。”】
【始皇帝嬴政亦是微微颔首,接着继续授命余下的九卿之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典客、宗正、少府、治粟内史诸职。】
【数刻之后,一众三公九卿,皆是一一授命结束。】
【始皇帝嬴政看着面前的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三公九卿重臣,也是面露满意之色。】
【而后,始皇帝嬴政转身走回帝座之前,按剑道:“自今日始,三公九卿之制,为大秦国本。”】
“丞相总领政务,御史纠察百官,九卿各司其职。”】
“朕望诸卿同心协力,使政令通达如臂使指,法令严明如铁似钢。”】
“文武百官,凡有懈怠者,朕必严惩不贷;凡有功于国者,朕亦不吝封赏。”】
“望诸卿谨记:尔等非为一官一职,实乃大秦柱石,后世典范。”】
【殿下一众文武百官齐齐叩首跪拜,声震殿宇道:“臣等谨遵圣谕!必当夙夜匪懈,恪尽职守;肝脑涂地,不负君托!”零】。
第519章分封与郡县之辩,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与度量衡【求订阅,求全订】
【定下三公九卿制度之后,始皇帝嬴政接着召开文武百官大廷议。】
【端坐在帝座之上的始皇帝嬴政,眸光威严地扫过殿下一众文武百官,而后低沉开口道:“今日召集诸卿开大廷议,是为议定我大秦万世之基业。”】
“即:天下初定,六国虽灭,然其遗民犹存,当以何制治之?”】
【随着始皇帝话语的落下,前些日子刚被授命为右丞相的王绾,也是上前一步,中气十足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当效仿周制,分封诸子至燕齐楚边之地。”】
“如此,既可镇守四方,又能彰显陛下仁德。”】
【王绾的话音刚落,殿中便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有不少文武百官都纷纷点头,并且低声交头接耳,表示赞同。】
【毕竟分封制度已经沿用了近千年,比起郡县制度,还是分封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熟悉一些。】
【同时,从某种角度而言,分封制度也对他们更加有利一些。】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