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06节
顺带一提,王翦不仅测试了小韩信于兵家一道上的统帅天赋,同样也测试了章邯于兵家一道上的统帅天赋。
而测试的结果,就是章邯同样和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那般具备出色的兵家统帅天赋。
至少好好磨练一番的话,未来在兵家一道上的成就,保底也能够达到他儿子王贲,又或者是李信、蒙恬等将帅的水平。
甚至如果运气好的话,未来在兵家一道上的成就超过他儿子王贲,又或者是李信、蒙恬等将帅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后面这一句话是王翦故意放出去的。
目的就是要给章邯制造一些压力!
毕竟章邯不是从小就学习兵家之道,想要在短时间内有所成就,那就必须要在短时间内经受更高强度的学习与磨练。
而王贲、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就是他给章邯挑选的磨练与学习对象。
而事实证明,他那句话放出去还是很有效的。
至少,在他这边验证完章邯具备出色的兵家统帅天赋之后。
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就开始排着队,轮流来和章邯下沙盘兵棋推演了。
每天从早上一直到晩上,中间除了吃饭,以及短暂的反思总结之外,其余时间,都在下沙盘兵棋推演。
少则一天下六、七盘沙盘兵棋推演,多则一天下八、九盘,甚至是十几盘沙盘兵棋推演。
可以说,章邯下沙盘兵棋推演都快要下吐了。
但是,好的一点在于,通过各种各样的沙盘兵棋推演,原本对于兵家如何统兵作战这方面比较陌生的章邯也是渐渐熟悉起来。
至少到现在,章邯已经知悉并且记住了兵家统兵作战的各项基础知识。
并且在和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进行沙盘兵棋推演的时候,也从一开始的迅速溃败,再到渐渐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
直到后面小韩信来到咸阳的时候,章邯已经能够在和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的沙盘兵棋推演中,渐渐做到十胜一二局了。
可以说,现在的章邯已经初步掌握成为一名兵家统帅所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了。
所欠缺的就是到真正的战场上,去磨练、验证自己所学习到的,所知晓的统兵作战的知识。
而章邯如此巨大的进步,也是反过来督促了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的进步。
毕竟众所周知,章邯在兵家一道上,是一个新人。
若是被章邯这么一个新人超过了自己,那么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也没脸见人了。
所以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每次在和章邯下完沙盘兵棋推演之后,也是在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得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统兵作战、指挥调度水平停驻不前的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也是再次慢慢地一点一点进步。
不过,在持续到小韩信来到咸阳之后,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就有些坐不住了。
尤其是在同样经过王翦的考核认证,确定小韩信在兵家统帅一道上同样也有着惊人的天赋之后。
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也是难得地放过了章邯,转而开始找小韩信下沙盘兵棋推演。
毕竟,对于小韩信在兵家军事统帅一道上的天赋比起他们还要更加出色这件事,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多多少少也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同时,如果小韩信真的在兵家军事统帅一道上有这么出色的天赋的话。
那么现在恐怕就是他们最难得的,也是最为适合“欺”一下小韩信的时候了。
否则,等将来小韩信成长到他们这个层次水平,甚至是达到王翦那个层次水平的话,那就不是他们“欺负”小韩信,而是小韩信“欺负”他们了。
这也是让章邯暗自松了一口气,毕竟十盘之中,有八、九盘都是输的沙盘兵棋推演,就算是他下多了,也同样高兴不起来。
所以难得有小韩信帮他分担一下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的注意力,对于他来说还是挺好的。
而对于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要“以大欺小”和小韩信下沙盘兵棋推演这件事,王翦也不拒绝。
毕竟小韩信在兵家军事统帅一道上的天赋比章邯还要更加出色,所以自然也可以使用一些激进一点的教育培养手段。
当然,考虑到小韩信年纪还小这个问题。
所以王翦也是规定了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每次最多只能够和小韩信下三盘沙盘兵棋推演,并且在下完之后,下一次要等到三天之后才能够再约沙盘兵棋推演。
而每一次小韩信和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下完沙盘兵棋推演之后,王翦便会对小韩信进行复盘、反思、总结。
告诉小韩信在之前的兵棋沙盘推演中,他哪一步走错了,以及又可以尝试用什么方式进行破局,甚至于是反败为胜。
当然,王翦在给小韩信进行复盘、反思、总结的时候,当天与小韩信一起下沙盘兵棋推演的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也会跟着一起旁听,以及进行自己的反思、总结。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小韩信,又或]韭起瘤揪尹散罢遛者是章邯,再或者是李信、蒙恬等青年将帅,都各有各的进步。
而另一边,看到王翦护着小韩信的刘季,对此也是颇为羡慕。
毕竟武成侯王翦可是秦国当前唯二封侯的公卿,另外一个同样封侯的还是他儿子王贲。
一门双侯,可以说是秦国最顶级的勋贵了。
哪怕是蒙家与如今的王家相比,也是逊色三分。
毕竟如今的蒙家,不管是蒙恬,还是蒙毅兄弟两人都没有谁能够凭借军功封侯。
所以由此可知,王家在秦国武将这一派系中的威望到底有多么的鼎盛。
而小韩信能够拜王翦为师,那就相当于先天性地获得了王翦,乃至于整个王家派系的武将的看重与庇佑。
之后只要小韩信能够发挥出他在兵家统帅一道上的绝世天赋,不断地立下军功。
那么有王翦,以及王家庇佑着的小韩信,未来在仕途上必然会一飞冲天。
这可以说是通天大道就已经摆在了小韩信的脚下了,只要小韩信自己有能力,那么便可以直飞云霄之上。
这让刘季又如何不羡慕呢!
甚至不仅刘季,全天下绝大多数的人都羡慕小韩信好运气。(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不过,在短暂羡慕了一下小韩信之后,刘季便放平了心态,随即便走到了九卿之中的典客的身后站好。
因为不仅小韩信抱上了武成侯王翦这样的大腿,他同样也是抱上了九卿之中的典客的大腿。
始皇帝在诏他们几人入咸阳之后,便和一众三公九卿重臣亲自面见考核他们。
而他因为能说会道,自来熟,几乎三言两语间便可以和别人拉近关系的原因,进而被九卿之中的典客看中了。
所以始皇帝也是将他分配到了典客麾下,暂任一个译令。
虽说译令的职位不是很高,但是直接归属九卿之中的典客管理,若是干好了,同样升迁速度不慢。
这对于原本只是一个普通黔首百姓的他来说,也相当于是一飞冲天了。
而除了他被分配到典客的麾下之外,他的好兄弟樊哙则是被分到了内史蒙恬的麾下,担任狱掾的职位。
虽说樊哙的狱掾职位并不如他的职位高,但是那也是直接归内史蒙恬管理的。
而众所周知,蒙家的蒙恬、蒙毅两兄弟向来得始皇帝的重视。
兄弟两人一个任内史,一个为上卿,论及官职、地位与九卿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只要樊哙好好抱紧蒙恬这根大腿,那么未来的前途未必会比他差到哪里去。
而他和樊哙尚且如此,那么论及才能更是远在他二人之上的萧何、曹参那就更不用说了。
像萧何、曹参,在经过始皇帝与一众三公九卿的面见考核之后,两位左右丞相便当即都想让萧何、曹参到自己麾下任职。
毕竟不管是萧何,才是曹参的能力都很不错,至少能够帮他们分担不少的政务。.
只不过,他们同时想要两个人的行为,有些太过于贪心了。
最终还是始皇帝拍板,让萧何到右丞相王绾麾下任职,而曹参则是到左丞相隗状麾下任职。
而张良的话,始皇帝与一众三公九卿同样也面试考核过了。
可以肯定的是,张良的能力是有的,至少不会逊色于萧何、曹参两人。
但是,很显然张良对于秦国是抱有恶感的。
不过对此,始皇帝并不在意。
不管张良心中想什么,只要他能够好好给秦国干活就行。
当然,张良也可以不干,只不过日后他们张家在秦国所编撰的大一统史书上会留下什么样的评价,那就不太好说了。
在这样的威逼之下,张良即便心有不甘、不愿,却也不得不低头。
而考虑到张良对于秦国抱有恶意的情况,始皇帝在仔细思虑之后,(的钱赵)最终决定将张良丢到御史大夫冯劫麾下。
因为御史大夫,以及其麾下御史,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负责监察文武百官。
而张良不是对于秦国心中有怨吗?
那他就给张良一个监察秦国文武百官的机会,让张良用自己心中的怨来帮他监察一众文武百官。
毕竟张良可是怨恨秦国已久的六国遗贵,一旦被他监察到一众文武百官的违法之举,他可不会给秦国一众文武百官面子。
说白了,就是拿张良来作刀,悬在一众文武百官的头上,进而使得一众文武百官都不得不奉公守法。
而这一点,张良也是知道的。
但是张良能拒绝吗?
拒绝不了,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可以光明正大地弹劾秦国一众文武百官,送秦国某些文武官员入牢狱,甚至是让秦国某些文武官员被斩首、抄家的机会。
在不能推翻秦国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唯一能够为故国与张家报仇雪恨的方式了。
所以张良也是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却又非常认真地做起了他的秦国监察御史。
至于吕雉的话,目前始皇帝并没有给她做任何安排。
毕竟始皇帝是打算将吕雉嫁给长公子扶苏的,只不过长公子扶苏现在还没有回到咸阳。
所以始皇帝也就在咸阳赐了一座府邸给吕雉一家人住着,回头等长公子扶苏回咸阳之后,再让奉常找个好日子让长公子扶苏娶了吕雉。
而对于这件事,始皇帝同样也是简单和吕雉说过一二。
至于说吕雉本人同意与否,对于始皇帝来说并不重要。
因为除非吕雉自裁,否则没人能够违背他的决定安排厅。
所以现在吕雉也是在赐下的府邸中,一边等着长公子扶苏的归来,一边观看天幕。。
第517章想不明白的秦皇嬴政,再次播放的长公子扶苏天幕【求订阅,求全订】
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最上首的位置,秦皇嬴政看着天穹渐渐浮现的【大秦长公子扶苏】天幕,心中也是有些忐忑不安。
毕竟哪怕他已经提前下诏天下,说【大秦长公子扶苏】天幕上的“大秦”与【大秦秦太宗扶苏】天幕上的“大秦”皆与他们这个世界中的大秦无关。
但是,这也只是用来欺骗一下普通黔首百姓的话语罢了。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