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89节
相里季没有丝毫犹豫应下道:
“是,陛下!”
不过是要远胜大禹九鼎数筹罢了,这一点他们墨家相里氏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毕竟大禹九鼎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铸造的了,没道理过了两、三千年之后,他们的铸造技术反而还不如当年的大禹等人吧。
之后又听到太子扶苏说要铸造一把大秦天子之剑,同样作为秦国日后的传国至宝、镇国神器。
秦皇嬴政也是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看向了另一旁的公输家公输钧吩咐道:.
“定秦剑,便交由你们公输家铸造!”
“朕同样要定秦剑为当世最好之剑!”
对此,公输钧感到有些头疼,因为他们公输家并不是很擅于铸3。7剑。
但是,他们死对头墨家都接下了铸造大秦未来传国至宝、镇国神器的天、地、人三鼎这个任务。
如果他们公输家不接下这个铸造大秦未来传国至宝、镇国神器的定秦剑任务的话,那么日后他们公输家拿什么在墨家面前作为谈资?
在以言语攻击墨家的时候,墨家只要说一句他们曾为秦国铸造过传国至宝、镇国神器之天、地、人三鼎,那就足以让他们公输家哑口无言。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哪怕他们公输家不善于铸剑也要接下这个任务了。
否则始皇帝与日后的大秦天子,又不可能真的拿着这柄“定秦剑”去与他人廝杀。
所以这把“定秦剑”只要铸造的足够坚固结实,并且也足够好看,有天子之威仪,那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公输钧也是咬了咬牙应下道:
“臣,接旨!”
对此,秦皇嬴政也是同样满意地点了点头。
最后,当看到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与自己此前所想的那般,同样想要以和氏璧来雕刻一方玉玺,作为传国至宝、镇国神器的时候。
秦皇嬴政也是扫视一眼四周,最终目光落到廷尉李斯身上吩咐道:
“传国玉玺便由李卿负责篆书,并且找玉匠雕刻成玉玺吧。”
李斯闻言也是低头应道:
“臣,遵旨!”
这对于他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毕竟他负责的只是篆书罢了。
至于具体的雕刻,找其他玉匠来负责即可。
刚好他就知道在咸阳有个非常出名的玉匠,名为王孙寿,可以将雕刻传国玉玺一事交由他负责。。
第500章拜师王翦的小韩信,秦国武将的四大派系【求订阅,求全订】
【从父王那边出来之后,太子扶苏转身便去王翦府上接小韩信。】
【而比起刚开始到王翦府上,表情还有点拽拽的小韩信,现在脸色几乎一片苍白。】
【太子扶苏给王翦施了半礼,而后笑问道:“王师,测试结果如何?”】
“小韩信在兵家统帅一道上,是否真的具备出色天赋?”】
【王翦笑着捋了捋自己下颔的胡须,笑道:“不错,不错,虽说这小子和老夫的沙盘兵棋推演全输了,但是这小子在兵家统帅一道上的天赋真的很不错。”】
“上一个老夫见岄.C亿?异冥仪齐罒韭似就八N到有如此出色兵家统帅天赋的人,还是太子殿下。”】
【说着,王翦看向小韩信的目光,满是欣赏与赞叹。】
【之前太子扶苏带着小韩信过来找他,并且说小韩信在兵家统帅一道上可能天赋极其出色,甚至有可能比章邯还要更加出色,所以想请他帮忙测试一下的时候。】
【王翦一开始,其实是不太相信的。】
【毕竟章邯在兵家统帅一道上的天赋,比起他儿子王贲都要更加出色,可以说是仅在太子扶苏之下。】
【如果说小韩信的兵家统帅天赋在太子扶苏看来比章邯都要更加出色的话,那么这岂不是说小韩信的兵家统帅天赋有可能堪比太子扶苏?】
【要知道在王翦心中,太子扶苏可是有着成长到昔日武安君白起那个级别的绝世兵家天赋的。】
【而小韩信的兵家统帅天赋有可能堪比太子扶苏,而太子扶苏在兵家统帅方面的天赋又有可能堪比昔日的武安君白起。】
【那么这岂不是说小韩信的兵家统帅天赋,甚至有可能堪比昔日的武安君白起?】
【对于这一30点,王翦是不太相信的。】
【但是,在听完太子扶苏说的章邯与小韩信之间数次的沙盘兵棋推演结果之后。】
【王翦对于小韩信也是颇感兴趣,于是在太子扶苏离开之后,王翦便直接和小韩信展开了沙盘兵棋推演。】
【整整开展了十局沙盘兵棋推演,彼此之间统帅的兵力从五千到一万,再到三万,然后是五万,接着是十万,再然后是十五万,再接着是二十万。】
【最后,双方各自统帅的兵力规模达到整整五十万之多。】
【而这十局沙盘兵棋推演,王翦十战全胜,而且全部都是大胜。】
【小韩信不是被围歼,就是大溃败。】
【这也是小韩信脸色苍白的原因,毕竟在此之前他是真的没有遇到过这种惨败。】
【哪怕是和章邯进行沙盘兵棋推演,虽然他输了,但是他也能够隐隐约约地感受到章邯的极限在哪里。】
【并且他也自信只要再给他多一些成长时间,那么他绝对可以超过章邯的极限,最终做到对章邯战而胜之。】
【但是,在与王翦进行沙盘兵棋推演的时候,他压根感受不到王翦的极限在哪里。】
【在他的感知中,王翦就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那般,每一次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将他彻底地击败。】
【不过这也很正常,因为看到太子扶苏此前如此夸赞小韩信在兵家一道上的统帅天赋,以及有章邯与小韩信的沙盘兵棋推演结果在前。】
【所以王翦在和小韩信进行沙盘兵棋推演的时候,是并没有留手,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力以赴的那种!】
【而小韩信在兵家统帅一道上的天赋,的确堪称非常出色,甚至说是堪与昔日的武安君白起相媲美也并不为过。】
【但是,这也改变不了小韩信今年才十岁出头的现实。】
【所以,哪怕小韩信在兵家统帅一道上的天赋再出色,现在也不可能将自身的天赋全部兑现成实力。】
【而王翦数十年南征北战,早就已经抵达了自身兵家天赋的极限,甚至隐隐破开了自身兵家天赋的极限,达到了另一个巅峰。】
【说的直白点,还在成长期的小韩信,遇到了早已经发育到了超究极体巅峰期的王翦,被暴打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在这个时期,还能够和王翦真正意义上交战的有来有回的将帅,也就只有隔壁的李牧了。】
“可惜了,虽然有着极为出色的兵家统帅天赋,并且也学过一些兵法,但是经验太稚嫩了。”】
“若是能够有幸遇到一个富有统兵作战经验的名将教导的话,那么应当很快便能够成长起来。”】
“反之,若是遇不到一个富有统兵作战经验的名将教导的话,那么说不定就要凭空走多十几、二十年的弯路了。”】
【说这话的时候,王翦面带笑意地看着面前的小韩信。】
【而小韩信的脑子还有些转不过来,呆愣楞地看着王翦。】
【见此,太子扶苏无奈地右脚轻轻一踢,同时伸手拍了拍小韩信的脑袋笑道:“还不拜见老师?”】
【虽说小韩信在人情世故这方面不太懂,但是太子扶苏都做到这一步了,他再不明白刚刚王翦话语里的意思,那他就真的是蠢货了。】
【再加上,之前在沙盘兵棋推演上,王翦连续爆杀他十局,从统兵作战的能力上来说,让他拜师王翦,他也是服气和愿意的。】
【所以小韩信当即朝着王翦拜道:“学生韩信,拜见老师!”】
【对比,王翦也并没有躲开,而是受了这一礼,认了这个师生关系,收下了小韩信为弟子。】
【毕竟,小韩信在兵家统帅一道上的天赋实在是太出色了。】
【上一个有如此出色的兵家统帅天赋的人,还是太子扶苏,然而很可惜,太子扶苏的身份就注定了他不可能会亲自上战场统兵作战。】
【而如果不能亲自上战场统兵作战磨练的话,那么哪怕太子扶苏在兵家统帅一道上的天赋再出色,那也是毫无用武之地呀。】
【所以偶尔有时候,王翦也会很“大逆不道”地想着,如果太子扶苏不是太子就好了。】
【而现在,难得又遇到一个在兵家统帅一道上有着堪比太子扶苏的出色天赋,同时,又身份卑微,可以真正上战场磨练的小韩信。】
【所以王翦也是忍不住主动言语暗示,让小韩信拜他为师,这样一来,他说不定能够教导出如同昔日武安君白起那般的绝世名将。】
【故而看到小韩信跪下拜师之后,王翦也是笑呵呵道:“好,好,好,你既拜老夫为师,那么老夫也不能没有表示。”】
【说到这里,王翦也是从身边摸出一块正反面刻有“王翦”二字的玉佩,递给小韩信道:“我们武将不讲那么多的虚礼,从今日起,你便是我王翦的关门弟子。”】
【小韩信也是双手接过玉佩,恭敬道:“是,老师!”】
【看着王翦收小韩信为弟子,太子扶苏也是面带笑意,脑海中却是闪过一抹思索。】
【作为王翦的学生,他自然是为王翦能够收下小韩信为关门弟子而高兴的。】
【但是作为太子,他也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平衡。】
【在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朝堂上的势力派系在潜移默化之中,发生了新的变化。】
【比如说,在武将方面,原本是以王翦所代表的王家,以及蒙毅、蒙恬兄弟二人所代表的蒙家为首。】
【但是,在李牧加入秦国之后,李牧便成了秦国武将派系之中的第四股势力。】
【这是不以秦王嬴政,又或者是太子扶苏,再或者是其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为李牧确实很能打,甚至如果不考虑王翦在秦国的资历,单纯以个人的统兵作战能力来比较的话。】
【那么李牧是绝对有资格、有能力说一句,他与王翦在战场上谁胜谁负犹未可知的。】
【所以如此能打的李牧,在战场上自然是常胜将军。】
【而一个将军只要能够做到常胜,那么自然会有众多的中低层将士愿意依附于他。】
【而有着众多中低层将士依附的将军,哪怕他本人不愿意,他也会在事实上成为这一股中低层将士的代表。】
【再加上李牧是一个降将,甚至可以说李牧是自秦王嬴政开始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以来,在秦国身份地位最高的降将。】
【所以其他原本在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期间,选择了投降秦国的将士,自然便下意识地选择依附到李牧的身边,以图一个抱团照顾。】
【而且,秦王嬴政也有意将李牧打造成秦国善待原六国将士的一个典范,彰显秦国对原六国之人的仁慈。】
【另外,秦王嬴政虽然信任,甚至是倚重王、蒙两家,但是处于帝王制衡考虑,他也乐于看到有军中有第四股势力的出现。】
【所以在秦王嬴政有意无意地推动下,如今武将这方面,一共有四个派系势力。】
【其中,分别是王翦、王贲父子二人所代表的王家;蒙恬、蒙毅两兄弟所代表的蒙家。】
【以及李信所代表的原大秦,但是非王、蒙两家之外的少壮派;还有李牧所代表原六国降将派。】
【而这四个派系,其中王家派系基本是不用担心下一代,以及下下一代的领头将帅问题了。】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