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85节

  而且仔细说来,和氏璧也同样有一番不凡的来历。

  最早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

  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

  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

  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

  “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

  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于是命名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从楚国辗转到了赵国手上,为赵惠文王所有。

  而他的祖父昭襄王知道之后,也十分喜欢那块和氏璧,于是便派使者对赵王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当然,他祖父昭襄王喜欢那块和氏璧是真,但是不可能真的用秦国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的。

  他祖父昭襄王还不至于会昏庸到那种地步,真正的想法其实是想要借助索要那块和氏璧,试探一下赵国的态度和军事实力。

  当然,如果赵王真的认为秦国愿意割让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的话。

  那么估计他祖父昭襄王也不介意在和氏璧送过来之后,便直接昧下那块和氏璧,然后再出兵攻打赵国一番。

  毕竟他祖父昭襄王是能够干出将楚怀王诱骗至秦国,然后直接囚禁楚怀王至死这种事情的。

  然而,赵王虽然的确派人将和氏璧送了过来,但是负责送和氏璧过来的使者蔺相如却是有几分才能。

  本身他祖父昭襄王在拿到和氏璧之后,便决定直接昧下和氏璧,不再给回赵国的。

  而蔺相如在朝堂上站了大半天,也不见他祖父昭襄王提出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一事,便大概知道他祖父昭襄王不是真心想要以城换壁。

  于是便以和氏璧有瑕疵为理由,想要指出给他祖父昭襄王看。

  而他祖父昭襄王也不疑有它,于是便真的将和氏璧给蔺相如。

  然后在重新拿到和氏璧之后,蔺相如便以性命和玉碎为要挟,逼迫他祖父昭襄王要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重大的受壁仪式。

  他祖父昭襄王担心和氏璧真的被蔺相如摔碎,于是无奈答应下来。

  然而没想到蔺相如转头便将和氏璧悄悄交给了一个随从,并且吩咐其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从小路带着和氏璧赶回赵国。

  最终,他祖父昭襄王无奈与和氏璧失之交臂。

  不过,赵国纵然能够保的和氏璧一时,但是也保不住和氏璧一世。

  秦王政八年,他同父异母的亲弟弟长安君成蟜率领大军攻打赵国。

  然而期间,长安君成蟜居然倒戈反叛了!

  这其中,除了有秦国部分王室宗亲的支持之外,同时也少不了赵国的蛊惑。(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甚至为了能够蛊惑得了长安君成蟜倒戈反叛,赵国也是下了血本,直接以珍宝和氏璧赠之。

  最后,长安君成蟜所掀起的叛乱被秦国强势镇压。

  同时,赵国用来蛊惑长安君成蟜的和氏璧,也是因为长安君成蟜的叛乱失败,从而被秦国缴获,最后落入到了他的手里。

  这也是为什么在秦王政十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的原因。

  “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

  而他在得到这块和氏璧之后,也一直未曾真正雕刻使用它。

  直到秦国真正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考虑到万一九鼎不能补全。

  那么他便有了以和氏璧雕刻一方传国玉玺,用来作为秦国新的传国至宝、镇国神器的想法。

  不过,即便现在秦国有可能找回丢失的豫州鼎,补全九鼎。

  他心中想要以和氏璧雕刻一方传国玉玺,用来作为秦国新的传国至宝、镇国神器的想法,也并没有打消。

  因为在他心中,九鼎虽然堪称是传国至宝、镇国神器,但是说到底那也只是昔年大禹所铸造的传国至宝、镇国神器,是大禹统一天下的证明!

  而非是他大秦始皇帝嬴政所铸造的传国至宝、镇国神器,也不是他大秦始皇帝嬴政统一天下的证明!

  他身为大秦始皇帝,自当另铸一件传国至宝、镇国神器,用以见证他扫平六国、平息纷争、统一天下,开创前所未有的功绩伟业!

  在秦皇嬴政想着应当拿那块和氏璧,用来雕刻什么文字的时候,另一旁的右丞相王绾,也是忍不住感叹道:

  “或许,太子扶苏殿下真的是有天命在身吧。”.

  “否则,当年秦国疆域地图何其广阔,但是为何太子扶苏殿下指尖的墨点却偏偏落到了泗水郡呢?”

  “同样,在太子扶苏去到泗水郡之前,萧何、曹参、刘季等人也一直在泗水郡为吏,但是为何却偏偏只有太子扶苏殿下慧眼识才呢?”

  “还有豫州鼎也是落入泗水河中数十年间,不曾为外人所见,但是为何却偏偏在太子扶苏殿下即将返回咸阳的前夕,突遇暴风雨致使河水泛滥,从而将其冲刷出来。”

  “然后被人发现,接着层层上报,最后被太子扶苏殿下重新挖掘900出来呢?”

  “虽然太子扶苏殿下不信天命,但是太子扶苏殿下的一举一动,却是实实在在地彰显着天命加于太子扶苏殿下身上!”

  这话一出,在场的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也是不由得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虽然太子扶苏直言不信什么天命,但是就以太子扶苏本人过往的种种经历而言。

  如果说太子扶苏没有天命在身的话,那么打死他们也不相信!

  毕竟如果没有天命在身的话,那么随随便便到泗水郡任郡守便能够遇到、发现好几个九卿、丞相之才,以及大将军之才?

  同样如果没有天命在身的话,那么已经丢失数十年的豫州鼎又怎么会恰好地出现?

  这一切的一切,纵然是巧合,但是巧合多了,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是天命吗?

  所以太子扶苏必然是天命加身,这一点他们大秦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深信不疑!

  另一边的张良,看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在返回咸阳之前居然还能够找到豫州鼎,从而补全秦国昔日丢失补全的九鼎,也是不由得沉默了下去。

  最终,看到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缓缓朝着太子扶苏拜下的时候,张良也是同样忍不住摇了摇头长叹道:

  “太子扶苏,天命加身,我输的不冤!”

  天命真的在秦,也真的在太子扶苏身上,他又能如何?

  输给天命,输给太子扶苏,他不算丢脸。

  而除了张良之外,其他残存的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在看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找回丢失的豫州鼎,重新补全秦国九鼎之后,也是纷纷沉默了下来。

  毕竟那是大禹所铸,象征着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传国之宝、镇国神器呀!

  秦国能够补全九鼎,那就意味着秦国代周,理所应当!

  想到这里,一众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看着天幕上的九鼎,似是艳羡,又似是不甘,更似哭似笑道:

  “日后,秦国真的要变成秦朝了。”

  “春秋战国,天下诸侯打了数百年,谁能想到最后的赢家却是秦国呢!”

  “哈哈哈,秦国、秦朝,秦国由国升朝,天下定矣,我等亦不复复矣!”

  “谁能想到最终取周王朝而代之的,居然是秦嬴氏这么一个当初给周王朝养马的牧官!”

  “自夏后氏、商殷氏、周姬氏之后,天下再出秦赢氏,且看你秦赢氏,又能坐拥天下多少年!”

  “昔大禹铸九鼎而定天下,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今周人亦失之,而秦人受之!”

  “九鼎全,而王朝出,出的却是秦王朝,哈哈哈。。。。。。”。

第496章地方诸事皆毕,返回咸阳【求订阅,求全订】

  【秦王政二十六年,九月中旬,在交接处理完泗水郡的诸多事务。】

  【同时,朝廷中央下发下来的提拔萧何、曹参等人为泗水郡郡守与郡丞等的旨意,以及赏赐找到豫州鼎的众人的旨意下来之后。】

  【太子扶苏也是开始带着豫州鼎,还有章邯、英布、吕雉、小韩信,以及小韩信母亲等人,通过走水路乘船的方式返回咸阳。】

  【半个月后,就士月初。】

  【站在舰船夹板前方的太子扶苏,看着前方近在眼前的咸阳城,也是忍不住有些感叹道:“终于回来了。”】

  【如果按照秦国过往所使用的《颛顼历》来算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秦国辞旧迎新的时候了。】

  【因为《颛顼历》是以十月为岁首(即一年的起始)的。】

  【但是早在十年前,太子扶苏就因为天下各国使用的历法各不相同,从而导致耕种、播种的时间也各有出入的原因。】

  【要求农家以过往的《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以及《鲁历》为基础,再重新推算出一部新的,更加适合耕种的历法。】

  【但是,很显然,农家虽然在耕种这方面堪称诸子百家之最,但是想要让农家编撰出一部新的历法,那就有些太过于为难农家了。】

  【毕竟历法的编撰涉及到各种天文、地理、节气等等的知识,而农家并不具备如此庞大的知识储轳 伊 柒引侕 八IV爸备。】

  【不过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便派人去请了专门研究天文知识的甘、石两家入咸阳共同推算新的历法。】

  【而除了甘、石两家之外,其他同样擅长研究天象、推算历法的道家、阴阳家中的才智之士,也都被他派人请其入咸阳辅助共同推算新的历法。】

  【顺带一提,他麾下的礼部尚书张苍,因为善于计算,精通律历的原因,在推算新的历法这方面,同样也是出了不少的力气,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甚至如果以功劳来计算的话,那么在推算新的历法这方面,甘、石两家可当首功,其次便是张苍,再次便是其他农家与道家、阴阳家的才智之士。】

  【而在经过甘家、石家、农家、道家、阴阳家与张苍等善于天文、地理的才智之士,前后历经十年时间,反复推算、对比、验证之后。】

  【终于在《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以及《鲁历》这六部古历的基础上,推算出了一部新的历法。】

  【这部新的历法,在原来的春、夏、秋、冬这四时,以及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了二十四节气。】

  【分别是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以及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还有秋季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以及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同时,这部新历历法也不再是以过往《颛顼历》的十月为岁首,而是以一月为岁首,以十二月为岁末。】

  【所以为了贴合新的历法,秦国也是早早就下诏通告天下,今年的年末由原来的士月份延长到士二月份。】

  【这样的话,明年就刚好可以从一月份开始,推广这部新的历法。】

  【而对于朝廷下达的今年年末延长两个月的旨意,民间黔首百姓也没有什么意见。】

  【反正一般来说,秋收之后的十月到十二月之间都是冬天,这个时候他们一般也都不怎么出门,所以岁末延长两个月对他们来说也并没有多大影响。】

  【正当太子扶苏随意想着有关于新历法之事的时候,舰船忽个一顿,开始停船靠岸,同时也打断了太子扶苏的思绪。】

  【随即,太子扶苏抬眸朝着岸边看去。】

首节 上一节 485/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