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69节

  这让他们又如何能不羡慕、嫉妒呢!

  想到这里,一众与李斯地位相当的重臣,纷纷羡慕、嫉妒开口道:

  “啧,太子扶苏又没有完全念诵完你的《谏逐客书》,仅仅只是读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没错,不过是从你的《谏逐客书》中摘取了一段话而已,有什么好得意的。”

  “一般,一般,毫无文采可言。”

  “要是让老夫来写,必定能够写出一篇远比你《谏逐客书》更好得多的雄文。”

  “肯定是你这老小子夹带私货,偷偷将自己写的《谏逐客书》给太子扶苏看,太子扶苏才因为过目不忘,过耳成诵的天赋,恰好记住了这篇文章。”

  面对一众同僚的各种“打压”、“贬低”的话语,李斯不仅不能,反而脸上笑意更甚。

  因为这些“打压”、“贬低”的话语在李斯听来,不过是无能者的无能狂怒罢了。

  所以别说生气了,他们说的越多,李斯反而听着越高兴。

  而后,在听到太子扶苏将他们秦国一众君臣与其他诸侯国一众君臣做的明显对比之后。

  包括秦皇嬴政在内的一众大秦君臣,皆是不自觉地昂首挺胸,面露一抹自傲之色。

  因为太子扶苏说的没错,当他们在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上下同心,只为东出、强秦、变法、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时候。

  其他诸侯国在干什么呢?

  其他诸侯国在骄奢淫逸、醉生梦死、听信谗言、宠幸佞臣、荒废国事等等。

  所以两相对比之下,难道他们秦国不应该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吗?

  不,他们秦国正应该扫平六国,统一天下!

  如果说连他们秦国都不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话,那么这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所以太子扶苏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句话,也并不算错。

  秦皇嬴政微微沉吟半响之后,转头看向身后的右丞相王绾吩咐道:

  “天幕过后,将太子扶苏说的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番话术,通传六国故地。”

  “让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尽量认为他们原来家国之所以会覆灭,皆是原六国国君与文武百官、贵族公卿都昏庸无道导致的。”

  “淡化秦国覆灭他们原来家国这件事,突显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带给他们的好处,可听明白?”

  右丞相王绾闻言眼前一亮,当即笑呵呵应道:(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臣明白,待天幕过后,臣便安排人去宣传此事。”

  见此,秦皇嬴政也是微微点头。

  虽说现在秦国已经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并且在天幕的影响下,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也渐渐接受了秦国对于他们的治理。

  但是真要说的话,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难道便真的放下了对于秦国的仇恨了吗?

  实际上,并没有。

  毕竟秦国是实实在在地覆灭了他们原来的家国,这种国破家亡的仇恨,又有多少人能够坦然说一句放下呢?

  只不过看在天幕展示出来的种种有利于他们未来生活的更好的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以及各种使得粮食能够更加多产的耕种方法与肥料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还有秦国宣传的会让他们休养生息,好好安稳生活的话语等等。

  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选择将这份国破家亡的仇恨,深深埋在心中,往后不再提起,也不再抗拒秦国对他们的治理。

  只要秦国兑现承诺给他们的生活,那么他们便不会对下一代的子孙灌输这份国破家亡的仇恨,等到老去那一天便默默带着这份国破家亡的仇恨一起入坟墓。

  新一代的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成长起来,自然便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也是一个秦人。

  而只要能够做到这一步,那么秦皇嬴政就已经挺满意的了。

  但是在听完太子扶苏说的之后,秦皇嬴政又有了一种新的想法。

  那就是将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对于秦国导致他们国破家亡的这份仇恨,给转移到原六国国君以及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的头上。

  引导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去仇恨原六国国君与文武百官、贵族公卿,淡化秦国是导致他们国破家亡的根本原因。

  比如说,向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大力宣传:为什么是六国被秦国覆灭,而不是秦国被六国覆灭呀?

  这当然是因为六国国君与文武百官、贵族公卿昏庸无道,庸碌无能了!

  如果六国国君与文武百官、贵族公卿都像秦国君臣那般励精图治的话,那么六国又怎么会被覆灭呢?

  而他们这些原六国黔首百姓,又怎么会经历国破家亡之苦呢?

  所以这一切都是原六国国君与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的错!

  像这样的说辞,按照太子扶苏“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的逻辑是说得通的。

  只要说的次数多了,那么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自然便会慢慢相信这样的说辞。

  而且原六国故地黔首百姓心中的那份国破家亡的仇恨,总要有一个宣泄之处。

  但是,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敢将这份仇恨宣泄到秦国头上吗?

  秦国只是说要施以仁政待民,并鸸壹伞+午祁揪V榴叁群/撩F^不代表秦国会容忍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肆意对秦国宣泄仇恨。

  真有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胆敢这么做的话,那么秦国也不介意杀一儆百。

  所以在不能对秦国宣泄那份国破家亡的仇恨的情况下,那么对原六国国君与文武百官、贵族公卿宣泄这份仇恨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毕竟六国已灭,原六国国君与文武百官、贵族公卿也是死的死,逃的逃,以及被强行迁移至咸阳。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别说对原六国国君与文武百官、贵族公卿宣泄这份仇恨了。

  就算是在原六国国君与文武百官、贵族公卿的坟前痛骂,撒尿,甚至是挖坟鞭尸,原六国国君以及文武百官、贵族公卿也一样拿他们没办法。.

  毕竟死人又不会说话,更加不会抗议。

  甚至即便是那些尚且活着的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知道了此事,除了痛骂几句之外,也同样拿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没办法。

  毕竟不仅属于他们的国家与时代过去了,就连他们家族、本人都被始皇帝强令迁移至了咸阳,不在六国故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他们还能够干涉得到千里之外的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的死活的话。

  那么始皇帝就得要反思一下自己对于治下的掌控力度,以及到底有没有真正彻底斩断那些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在六国故地的根基与触手了。

  而等到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在对原六国国君与文武百官、贵族公卿宣泄了这份仇恨之后,那么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就更加不可能再被六国贵族公卿余孽所蛊惑了。

  毕竟(得王的)从某一个角度来讲,秦国与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厌恶对象,那就是原六国国君以及文武百官、贵族公卿!

  如此一来,说不定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的民心,还会更加迅速地归附秦国治下。

  而比起咸阳那边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想着如何转移仇恨的大秦一众君臣。

  另一边的张良则是如同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那般,脸色一片惨白。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是秦国灭了韩国、灭了六国。

  但是太子扶苏却是告诉他,并非是秦国灭了韩国、灭了六国,而是六国灭了六栎怡尹起:(一%)III迩镹爾国!

  毕竟秦国大部分有名有姓的贤才,可都是来自于六国。

  如果没有那些来自于六国的贤才辅佐,秦国又怎么可能覆灭得了六国呢!

  当然,他也可以昧着良心说辅佐秦国的那些六国贤才,背叛了故土认。

  但是,太子扶苏列举出的秦国君臣与六国君臣之间的巨大差别对比,他又可以说些什么呢?

  秦国君臣是否真的如太子扶苏所说的那般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上下同心,他尚且无法肯定。

  但是韩王,以及韩国除了他们张家之外的其他文武百官、贵族公卿是何等昏庸庸碌无能,他却是亲眼所见的。

  这一点,是他无法辩驳的。

  如果连这一点都盲目辩驳的话,那么他与昔日韩国那些昏庸庸碌无能的文武百官、贵族公卿也没什么差别了。

  所以真的是秦国灭了韩国、灭了六国吗?

  想到这里,张良也是闭上双眸,悲叹道: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第482章被逐一推翻的复仇理由【求订阅,求全订】

  【看着脸色苍白的张良,太子扶苏也依然没有放过他,接着追问道:“你说你要为韩国复仇,但你真的是想要为了韩国复仇吗?”】

  【张良转头看向太子扶苏,声音有些沙哑道:“你什么意思?”】

  【太子扶苏语气平静道:“孤只是想知道,在你心中,所谓的韩国,到底指的是什么?”】

  “是昔日的韩国国君,以及相关的文武百官与贵族公卿?”】

  “因为他们覆灭在秦国手中,所以你便想要为他们复仇?”】

  “还是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因为秦国让他们国破家亡,所以你便想要为他们复仇?”】

  “亦或者是昔日五世相韩的张家,因为秦国覆灭了韩国,致使张家从韩国原来高高在上的贵族公卿行列跌落下来,所以你便想要为张家复仇?”】

  【面对太子扶苏的疑问,张良眸光一凝,冷声回答道:“自然三者皆是!”】

  【太子扶苏微微颔首,露出一抹并不在意的轻笑道:“好一个三者皆是。”】

  “既然你方才承认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也是昔日韩国的一份子。”】

  “而你之所以会为韩国复仇,也是想要为他们复仇。”】

  “那么,孤想问一句,你问过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他们是否愿意向秦国复仇呢?”】

  “又或者说,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又是否同意你代表他们,为了韩国而去向秦国复仇呢?”】

  【这话一出,张良顿时脸色一滞。】

  【他自然是不可能问过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这样的问题的,甚至即便问了,他心中也隐隐知道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会如何回答他。】

  【而太子扶苏见此,也是微微摇了摇头道:“你没有问过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他们是否还愿意为了昔日国破家亡的仇恨而向秦国复仇。”】

  “如果你问过韩国故地的黔首百姓的话,那么孤敢向你保证,十个韩国故地里的黔首百姓,至少会有七、八个黔首百姓,不再愿意为了昔日国破家亡的仇恨而向秦国复仇。”】

  【说到这里,太子扶苏微微昂首,脸上满是自信之色。】

  【从昔日韩国覆灭到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时间!】

  【在这十年时间里,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龙骨水车等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早就已经推广到了韩国故地家家户户的黔首百姓手上。】

  【同样,代937田法,以及各种肥料的制作与使用方法,也早已经推广到了韩国故地家家户户的黔首百姓手上。】

  【还有牛、羊、驴子等牲畜,也早已经推广到了韩国故地家家户户的黔首百姓手上。】

首节 上一节 469/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