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64节
【而他们齐国数十年来都几乎不动刀兵,不仅士气低迷,将帅也几乎难堪大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调集大军在西部防御秦国,说实话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甚至可以说,从调集大军在西部防御秦国的时候,齐国上至齐王建,下至一众文武百官、贵族公卿就已经在等待着齐国大军被秦国覆灭的消息传回了。】
【然而,令齐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国在覆灭了楚国之后,却忽然一下子安分了下来,居然没有接着出兵来攻伐他们齐国。】
【但是,老实说,秦国没有接着出兵讨伐他们齐国,反而比直接出兵讨伐他们齐国,要更加令他们难受。】
【因为如果秦国接着出兵讨伐他们齐国的话,那么他们什么都不用多想,竭尽全力抵抗秦国便是了。】
【能够抵抗得了秦国的攻伐,那便努力抵抗秦国的攻伐。】
【如果抵抗不了秦国的攻伐,那么就直接干脆投降秦国了事。】
【反正昔日的战国七雄中的韩国、赵国、燕国、魏国、楚国都已经覆灭了,也不差他们这么一个齐国了。】
【甚至有些大臣想着,以他们齐国的覆灭,来最后成就秦国的大一统霸业,使得秦国成为与昔日周王朝那般的大一统王朝。】
【这对于他们齐国来说,也算是某种难言的“幸事”。】
【但是偏偏秦国却并没有接着出兵讨伐他们齐国,同时他们也无比清楚秦国是绝对不可能放过他们齐国,放过能够成就天下大一统霸业的机会。】
【如此一来,秦国就成了一把悬在他们齐国所有君臣头上的利剑,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坠落下来,将他们齐国一众君臣给枭首示众。】
【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只能焦躁不安地等死的感觉,可比直接被杀死要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甚至在秦国难得安分的这两年,还不待秦国攻伐齐国,齐国内部的一众文武百官、贵族公卿便分裂成了四大派系。】
【其中,第一派系,就是意识到齐国的覆灭不可避免,为了保证自己家族的延续,已经开始偷偷将自己家族的子嗣后代改名换姓,送到秦国的治下了。】
【第二派系,也是意识到齐国的覆灭不可避免,于是便秉持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直接开启了醉生梦死,不知年月日夜的享乐生活。】
【第三派系,则是齐国的投降派系,其中以丞相后胜为主,同样也是认为齐国根本不可能抵抗得了秦国未来的攻伐。】
【与其最后被秦国打到兵临城下,然后覆灭,还不如现在便举国向秦国投降。】
【只要举国向秦国投降,那么秦国肯定会优待他们的。】
【说不定投降之后,他们在秦国也能够继续混到一个勋贵侯爵的身份地位。】
【这样的说法,也让齐国大部分的文武百官都为之心动。】
【甚至就连齐王建都心动了,而^1彡琦9留三迩且还一度直接付之行动了。】
【当时齐王建在丞相后胜的劝说之下,也是真的打算驾车前去秦国,准备向秦国投降。】
【不过齐国倒也不算全部都是昏庸之臣,还是有那么极少数的有智之臣的。】
【在齐王建驾车出到城门口的时候,极少数的有智之臣的也是拦住了齐王建的车架,然后质问齐王建:“当初君上、君王后选择立您为君,是为了什么呢?”】
【齐王建回答:“是为了社稷。”】
【极少数的有智之臣也是进一步逼问:“那您现在又为何要舍弃社稷而去呢?”】
【这样的说辞,其实是没什么说服力的。】
【但是齐王建本身也不是一个有主意的人,在君王后活着的时候,国内大小事便基本都是由君王后做主。】
【在君王后逝去之后,齐王建也是丞相后胜与一众文武百官说什么,他便信什么。】
【这也是齐王建为什么会驾车准备去秦国投降的原因。】
【所以此刻在听到那极少数的有智之臣的质问、劝说之后,齐王建也是觉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于是又调转车头回去,不去向秦国投降了。】
【第四派系,则是齐国非常难得的主战派系,表示不能向秦国投降,一定要抵抗到底。】
【这样即便最后他们齐国挡不住秦国的攻伐,但是起码也能够在史书上为齐国留下一个好名声。】
【但是很可惜,这一派系的大臣在整个齐国堪称屈指可数。】
【在这四大派系的影响下,整个齐国呈现出一种极为奇葩的状态。】
【想要抵抗秦国吧,但是却又知道最终肯定抵抗不住秦国的攻伐。】
【想要举国投降吧,但是却又有点顾忌自己日后在史书上的名声,同时又有点不太甘心就这样直接不战而降,感觉太过于丢脸。】
【可以说,整个齐国呈现出一种想投降,但是却又不太想投降的扭扭捏捏的姿态。】
【而齐王建与大部分文武百官、贵族公卿都是这样的态度,那么就更加不用说底下的一众齐国将士了。】
【可以说,底下的一众齐国将士压根就没有想要奋勇作战的心思。】
【再加上他们也知道秦国如今没有屠杀俘虏的行为,只要愿意投降,那么基本都能够好好活下去。】
【所以齐国大部分的将士反而抱着等秦国一旦攻来,然后他们就迅速投降保命的想法。】
【然后,齐国君臣将士这么一等,就直接等了两年多。】
【这期间,齐国君臣将士都差点等不下去,想要直接怼秦国了。】
【毕竟秦国一直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却又不真的冲上来咬死他们,导致他们一直提心吊胆的,那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不过好在,在苦等了两年多之后,秦国也是终于有动作了。】
【秦王嬴政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出兵攻伐齐国。】
【当然,这个理由传至齐国的时候,包括齐王建上下在内的一众齐国君臣也是忍不住骂娘了。】
【虽然明知道这是秦国在故意找理由攻伐他们,但是这个理由也找的太过于粗糙了吧?】
【说他们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你们秦国的使者呢?】
【来了吗?】
【他们齐国一众君臣,压根就没有看到过你们秦国派过来的使者!】
【而事实上,齐国一众君臣当然是看不到秦国的使者。】
【因为秦国虽然的确有派使者访齐,但是访齐的使者在简单跨过了秦国与齐国之间的边界线之后,便直接掉头返秦了。】
【虽然没有到达齐国国都,但是你就说有没有到齐国吧!】
【而到了齐国范围之后,他们见不到齐国君臣派过来迎接的使者,那么这不是齐国“拒绝”他们秦国使者访齐又是什么?】(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至于说他们没有提前通知齐国,导致齐国君臣压根就不知道他们来访齐,更加无法派出大臣使者迎接之类的事情,那就别管了。】
【反正结果就是齐国“拒绝”他们秦国使者访齐,这是对秦国的大不敬,所以秦国要伐齐!】
【而秦国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担心齐国直接便投降了。】
【秦国虽然想要齐国投降,但是却又不希望齐国直接便投降。】
【因为这涉及到秦国对于齐国后续的利益分配问题。】
【举个例子,果国一开始便直接举国投降秦国的话。】
【那么不管是为了秦国在后世史书上的名声,还是为了彰显秦国并非是一个残暴之国,最后都必须要厚待投降的齐国君臣。】
【而要厚待齐国君臣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秦国能够从齐国君臣身上榨取到的利益要减少。】
【比如说,原秦或许可以将齐国君臣世代积累的财富给压榨出来九成。】
【但是在厚待齐国君臣之后,大概就只能够将齐国君臣世代积累的财富给压榨出来五、六成了。】
(王好赵)【这对于秦国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但是如果秦国打到齐国国都下面,然后再要求齐国君臣投降的话。】
【那么这个时候就轮不到齐国君臣再以投降的名义,向秦国提条件了。】
【又或者说,在兵临城下的时候,秦国能够允许齐国君臣投降,本身就已经属于是一种厚待齐国君臣的表现了。】
【这样的话,就不会影响到秦国后续对齐国君臣的压榨了。】.
【所以秦国随便找了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伐齐的理由之后,便迅速派遣王贲率领五万大军去伐齐了。】
【毕竟再不快点的话,秦王嬴政都担心齐国投降的使者比王贲伐灭齐国的军报来的更快一些。】
【而王贲也是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所以直接绕开齐国西部驻守的数十万主力大军,然后从原燕国的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吹】
【而齐国一众君臣将士,本身抵抗心理就不是很强烈,面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
【再加上齐国国都临淄里面,还有丞相后胜这样的卖国奸臣在不断动摇齐王建与齐国将士坚守的信心。】
【所以最后王贲几乎不废什么力气,便彻底攻占了临淄,俘虏了齐王建。】
【而后,齐王建宣布整个齐国投降于秦国。】
【至此,齐国覆灭!】
【昔日的战国七雄,仅剩下秦国这么一个诸侯国。】
【最终,秦国彻底扫平六国,完成秦国历代先君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天下大一统之霸业!】。
第477章对麾下萧何、曹参的安排,准备邀张良一叙【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大秦一众君臣看着天幕上的“秦国”也是感觉有些微妙。
明明天幕上的“秦国”与天幕下的秦国,随着时间的流逝,两者之间的发展与区别也是越来越大。
但是在某些事情上,两者却又偏偏呈现出某种奇特的相同。
“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这件事,明明天幕上的“秦国”能够比他们更早两年完成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霸业。
但是偏偏天幕上的“秦国”却为了消化、吸收、巩固打下来的“魏国”、“楚国”的疆土,以及修筑新的秦国都城,还有消除内部隐患等目的。
从而选择了暂缓两年伐灭“齐国”,最终与他们这个世界的秦国一样,都在“秦王政二十六年”这个时间点,完成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霸业。
不过在天幕上的“秦国”扫平“齐国”,统一天下之后,天幕上的“秦国”所在的时间点,就也来到他们这个世界当前的时间点了。
或者说,天幕上的“秦国”和他们现在就只是相差几个月罢了。
现在他们所处的时间点是秦王政二十六年年末,而天幕上的“秦国”所处的时间点是秦王政二十六年年中。
马上天幕上的“秦国”,就要来到与他们相同的时间节点了。
而他们也马上能够透过【大秦长公子扶苏】天幕,看到他们这个世界未来的事情了。
一想到这一点,不管是秦皇嬴政,还是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心中都有些许忐忑。
毕竟【大秦长公子扶苏】天幕中昭示的可是大秦摇摇欲坠的未来,谁也不知道自己在【大秦长公子扶苏】天幕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身份角色。
甚至说的更加直白一点,他们之中的某些人在未来是否有可能成为大秦未来走向覆灭的原因之一?
若是的话,那么他们又该如何自处?
未来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什么下场呢?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